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6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患者术中切口长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汤帆 曹传培 +1 位作者 孙胜 葛碧丝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6期844-845,共2页
目的:探讨全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患者术中切口长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我院9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开放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 目的:探讨全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患者术中切口长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我院9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开放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全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80%)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能缩短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分化型甲状腺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腋窝入路与经胸乳入路全腔镜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单侧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健 严顺新 李加洲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4期15-19,共5页
目的:观察在单侧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经腋窝入路与经胸乳入路全腔镜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1月沭阳中兴医院收治的单侧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62例,按照信封法分为两组,各31例,两组均采用全腔... 目的:观察在单侧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经腋窝入路与经胸乳入路全腔镜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1月沭阳中兴医院收治的单侧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62例,按照信封法分为两组,各31例,两组均采用全腔镜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手术,其中对照组经胸乳入路,研究组经腋窝入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外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术后去甲肾上腺素(NE)、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6%,低于对照组的16.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胸乳入路全腔镜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单侧甲状腺良性肿瘤相比,经腋窝入路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术后外观满意度,减轻术后创伤应激刺激和炎症反应,有助于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基础上加快患者体征恢复,治疗安全性和实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腋窝入路 经胸乳入路 单侧甲状腺切除 单侧甲状腺良性肿瘤 外观满 意度 创伤应激刺激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何高飞 姜金汐 +3 位作者 褚俊杰 李建波 陆晓筱 章德广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目的探讨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接受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的82例甲... 目的探讨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接受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的8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最大直径为(6.6±5.4)mm,平均手术时间(156.5±32.7)min,清扫的中央区淋巴结数目为(12±6.4)枚,术后住院时间为(3.3±1.2)d。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暂时性声音嘶哑6例,均在术后1月恢复正常,术后出血1例。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切口感染发生。随访过程中无肿瘤局部残留或复发。结论在合理选择病例的前提下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下行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安全可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彻底,颈前区功能保护好,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经锁骨下入路 甲状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来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3期90-92,共3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患者采取不同术式(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体现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本院收治甲状腺结节患者开展分组对照试验,符合条件共入组86例并划分2个组别(数字随机表法),对照组(n=43)开展...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患者采取不同术式(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体现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本院收治甲状腺结节患者开展分组对照试验,符合条件共入组86例并划分2个组别(数字随机表法),对照组(n=43)开展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组(n=43)开展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根据综合指标对两组手术疗效进行全面评价。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24h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各项指标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均有较好效果,但前者能减轻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促进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腺叶切除 甲状腺切除 甲状腺结节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乳晕入路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效果及术后复发危险因素
5
作者 李志强 郑孔权 《吉林医学》 2025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究全乳晕入路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效果及术后复发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 目的:探究全乳晕入路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效果及术后复发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开放式手术治疗,研究组(60例)采用全乳晕入路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对引起术后肿瘤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术后瘢痕外观满意度[(92.93±1.08)分]高于对照组[(81.48±0.94)分(t=7.624)],疼痛指数(NRS)、术后复发率[分别为(5.21±0.24)分、10.00%]低于对照组[(7.82±0.50)分、25.00%(t=4.863,χ^(2)=4.675)],术中出血量[(14.03±2.35)ml]和术后引流量[(28.87±3.15)ml],少于对照组[(69.40±3.73)ml和(37.79±1.47)ml(t=6.114,t=1.029)],住院时间[(7.21±0.74)d]短于对照组[(12.82±0.50)d(t=2.6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单因素分析显示,开放式手术、有基因突变、肿瘤直径≥1 cm、有淋巴结转移是引起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也显示,开放式手术、有基因突变、肿瘤直径≥1 cm、有淋巴结转移是导致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中,全乳晕入路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缓解其术后疼痛,并提高切口美观度,同时患者所采取的开放式手术、有基因突变、肿瘤直径≥1 cm、有淋巴结转移也是导致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对此进行针对性和全面性的预防改善,进而降低术后肿瘤复发和重症风险,保证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晕入路 甲状腺 早期分化型甲状腺 后复发 危险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应用于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效果
6
作者 葛沛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目的 探讨在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经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的效果。方法 选择于我院行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2例,纳入时间为2022年05月-2023年12月,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1例采用双侧前路腰方肌阻滞,观察组41例采用经... 目的 探讨在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经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的效果。方法 选择于我院行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2例,纳入时间为2022年05月-2023年12月,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1例采用双侧前路腰方肌阻滞,观察组41例采用经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观察两组阻滞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eart rate, 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术后恢复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阻滞起效时间更短,阻滞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阻滞平面节段数量更多(P<0.05)。阻滞前,两组HR、MAP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术中,观察组HR、MAP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术毕,观察组HR、MAP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2 h、6 h及12 h,观察组V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24 h,两组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苏醒时间、首次下床及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术后24 h,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0%,两组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χ^(2)=0.139,P=0.710)。结论 在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经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的安全性良好,起效时间更快,阻滞平面更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12 h内镇痛效果更好,且术后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状韧带上腰方肌 子宫切除 血流动力学 超声引导 疼痛程度 前路腰方肌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刘桂林 吴桂蓉 +1 位作者 黄春红 刘国生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8期44-46,50,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进行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80例,根据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10例)和... 目的:探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进行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80例,根据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10例)和未复发组(7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结节数量、结节直径、术前甲状腺激素治疗情况、术前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术后服用甲状腺激素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无失访者,随访时间3~5年,平均随访时间(4.89±0.69)年,均获得完整随访资料,无死亡患者。其中有10例复发(真性复发4例、假性复发6例),复发率为12.50%(10/80),中位复发时间为4.1年。复发组患者年龄、结节直径均大于未复发组,结节数量≥3个、术后未服用甲状腺激素患者人数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体质量指数、病程、术前甲状腺激素治疗情况、术前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节直径大、结节数量≥3个、术后未服用甲状腺激素是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存在复发风险,其中结节直径大、结节数量≥3个、术后未服用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是复发的主要诱发因素,临床应多加重视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针对性措施,降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 下甲状腺切除 复发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甲状腺全切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8
作者 刘桂林 吴桂蓉 +1 位作者 黄春红 刘国生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2期130-133,183,共5页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和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普通外科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和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普通外科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腔镜次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应用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效果确切,可加快患者恢复,改善甲状腺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 甲状腺切除 切除 炎症反应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黎东伟 李君久 +4 位作者 熊秋华 张慧嫦 莫大超 孙达 欧阳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6月-2014年6月采用胸乳三孔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67例,于左侧乳房内侧缘及双乳晕上缘做切口置入trocar,在颈前...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6月-2014年6月采用胸乳三孔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67例,于左侧乳房内侧缘及双乳晕上缘做切口置入trocar,在颈前颈阔肌下间隙建立手术操作空间,次全切除双侧甲状腺,仅保留背内侧薄片状腺体组织。结果67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5-155 min,(109.6±34.1)min;术中出血量5-300 ml(中位数80 ml);术后引流总量10-325 ml,(115.3±64.5)ml;术后引流时间2-4 d,(2.3±0.5)d;术后住院时间3-8 d,(5.0±1.0)d。术后3例一过性声嘶,1例饮水后呛咳,无呼吸困难、窒息、抽搐、甲亢危象等并发症。67例随访6-36个月,(23.6±8.8)月,3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4例复发,其余患者无复发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结论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胸乳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腹腔镜在经胸乳入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3
10
作者 邹兆伟 黄宗海 +3 位作者 李强 陈飞 赵大川 汪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33-1234,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3D腔镜系统在经胸乳入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将2013年9月~2013年12月我科行2D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0例患者与同期行3D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观察两组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3D腔镜系统在经胸乳入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将2013年9月~2013年12月我科行2D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0例患者与同期行3D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结果 3D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与2D组,分别为62.77±10.73 min和45.67±8.22 min(t=6.928,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等无明显差异。结论 3D腔镜经乳晕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安全、有效,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可作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常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经胸乳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被引量:23
11
作者 孙小亮 鲁瑶 +1 位作者 杨猛 纪浩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下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一侧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一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对39例甲亢行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左叶全切除或近全切除联...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下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一侧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一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对39例甲亢行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左叶全切除或近全切除联合甲状腺右叶次全切除的改良手术,保留甲状腺右叶组织约6 g。结果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38例,1例因偏瘦、甲状腺体积大、操作空间小、术中出血而中转开放手术。手术平均时间100 min(85~13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5 ml(10~60 ml)。术后引流管平均引流量50 ml(30~95 ml),术后常规第2天拔出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3.3 d(2~5 d)。术后无声嘶、饮水呛咳、手足麻木及抽搐,无切口出血所致呼吸困难、甲亢危象及死亡。38例腔镜手术患者对美容效果非常满意。39例平均随访15个月(2~26个月),2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1例甲亢复发,其余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结论胸乳入路腔镜下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亢安全、有效,兼具美容效果,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下改良甲状腺切除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胸乳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52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双喜 孙敏 +1 位作者 滕毅山 刘训强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腹部微创外科完成的52例腹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手术患者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 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大出血及中... 目的探讨腹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腹部微创外科完成的52例腹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手术患者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 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大出血及中转开放,胸前皮肤红肿、瘀斑5例,声音嘶哑3例,吞咽疼痛2例,头晕、呕吐5例,瘢痕增生1例,术中、术后均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53~150 min,术后第3~7天出院.结论虽然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操作困难,但安全可行,其具有明显的美容效果、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有技术条件的腔镜中心可选择合适的病例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患者的疗效及对其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金柱 闫卫甫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9期1426-1427,共2页
目的研究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早期患者的疗效及对其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8年12月DTC早期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全腔镜甲状腺次全... 目的研究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早期患者的疗效及对其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8年12月DTC早期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用时、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2.22%,并发症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30.56%,(P<0.05);术前,两组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DTC早期患者,疗效显著,可缩短切口长度,减少出血量、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 甲状腺切除 疗效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护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金英 陈伟焱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6年第1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下甲状腺 20世纪90年代末 甲状腺大部切除 甲状腺切除 颈部无瘢痕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6
15
作者 金玉玲 李淑娟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10期775-775,共1页
对 18例甲状腺疾病病人实施腹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ET PT)。结果双侧甲状腺切除 6例 ,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 12例 ,手术时间平均 14 6 .0 (10 0~ 4 2 0 )min ,术中失血量 3~ 10 0ml,病人住院 5~ 8d痊愈出院。手术室护士熟悉ET PT过... 对 18例甲状腺疾病病人实施腹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ET PT)。结果双侧甲状腺切除 6例 ,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 12例 ,手术时间平均 14 6 .0 (10 0~ 4 2 0 )min ,术中失血量 3~ 10 0ml,病人住院 5~ 8d痊愈出院。手术室护士熟悉ET PT过程 ,配合默契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在腹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江洪 李雪萍 刘才堂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7期151-152,共2页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用于腹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超前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超前镇痛组术前lh肌内注射帕瑞昔布40mg,术后6、18h重复给药;术后镇痛组手术结束时肌内注射帕瑞昔布40...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用于腹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超前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超前镇痛组术前lh肌内注射帕瑞昔布40mg,术后6、18h重复给药;术后镇痛组手术结束时肌内注射帕瑞昔布40mg,术后6、18h重复给药。分别于术后4、12、24、36h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观察生命体征、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手术前后凝血功能及肾功能。结果超前镇痛组在术后24、36h的VAS均明显低于术后镇痛组(P均<0.05);两组均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帕瑞昔布用于腹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超前镇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抑制剂 超前镇痛 甲状腺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7
作者 瞿胜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28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一2020年10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常规组采... 目的探讨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一2020年10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常规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长、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uality of Life,QOL)、甲状腺功能变化、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27.49±10.22)mL]及术后引流量[(26.85±8.73)mL]均少于常规组[(53.64±11.36)mL、(45.33±8.19)ml](P<0.05);观察组住院时长为(5.23±1.42)d,短于常规组的(8.07±1.54)d(P<0.05);观察组治疗后QOL评分为(47.51±2.66)分,高于常规组的(34.28±2.31)分(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和Tg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41%,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1.62%(P<0.05)。结论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能有效减少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患者的出血量,同时能减少患者体内神经组织损伤,推动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降低患者的血清VEGF和Tg水平,以促进患者术后的更快康复,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患者 临床效果 甲状腺功能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8例腔镜下应用超声刀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护理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沈婉祺 韩永红 《中国临床护理》 2012年第6期499-500,505,共3页
回顾性分析采用超声刀辅助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的9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在腔镜下应用超声刀行甲状腺次全切手术,9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切口均I期愈合;无1例发生手术并发症。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手... 回顾性分析采用超声刀辅助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的9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在腔镜下应用超声刀行甲状腺次全切手术,9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切口均I期愈合;无1例发生手术并发症。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刀 甲状腺切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内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40例临床护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晓岚 方方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09年第11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临床护理 切除 癌病患者 精心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腹腔镜对甲亢病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护理
20
作者 黄秀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83-183,共1页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电视腹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状腺 后并发症 护理 甲状腺危象 呼吸困难 甲亢患者 氧气吸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