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母舰载无人机全自动着舰技术特点分析
1
作者 何肇雄 郑震山 +2 位作者 李翀伦 胡江玉 钱仁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5-189,共5页
全自动着舰技术是无人机上舰必须解决的“使能”技术。2013年,美军已完成X-47B无人机验证机在航母上的全自动着舰试验验证,为其发展MQ-25A“黄貂鱼”航母舰载无人机装备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在梳理飞机着陆与着舰差异的基础上,给出航... 全自动着舰技术是无人机上舰必须解决的“使能”技术。2013年,美军已完成X-47B无人机验证机在航母上的全自动着舰试验验证,为其发展MQ-25A“黄貂鱼”航母舰载无人机装备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在梳理飞机着陆与着舰差异的基础上,给出航母舰载无人机全自动着舰的通用流程;从地位作用、工作范围、系统构架、系统要求、实现手段以及关键技术支撑等角度,对比有人机重点分析了航母舰载无人机全自动着舰的特点,为后续关键技术研究和武器装备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母 无人机 全自动着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着舰对数据链系统的要求分析及发展建议
2
作者 王烨 黄斌 +1 位作者 徐立 张远利 《现代导航》 2024年第5期313-317,共5页
从航母舰载机全自动着舰工作流程出发,分析了在着舰阶段对数据链系统的传输带宽、时延、组网性能、通信对抗和可靠性方面的要求。在分析了外军典型着舰数据链发展的基础上,对着舰数据链提出本土化、一体化设计和网链融合方面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全自动着舰 数据链 一体化设计 网链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信号误差对舰载机全自动着舰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宝钧 刘刚 洪冠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47-1253,共7页
基于常规舰载机使用的全自动着舰系统(ACLS),以及现役的作为主要导引方式的雷达导引着舰,分析了雷达导引过程中的信号误差对着舰的影响。从全自动着舰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出发,建立完整的着舰仿真系统与环境,加入雷达信号测量数值、时间延... 基于常规舰载机使用的全自动着舰系统(ACLS),以及现役的作为主要导引方式的雷达导引着舰,分析了雷达导引过程中的信号误差对着舰的影响。从全自动着舰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出发,建立完整的着舰仿真系统与环境,加入雷达信号测量数值、时间延迟和噪声杂波干扰3种不同类型的误差,以仿真误差存在时的着舰状况。通过计算着舰成功率,及其随误差量值的绝对值增大而减小的特点,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该方法定量分析雷达信号误差的影响,既有助于着舰理论的研究,也对工程设计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机 全自动着舰 雷达导引 雷达信号误差 着舰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全自动着舰卫星引导系统及架构 被引量:4
4
作者 苏大林 肖静 +2 位作者 孙智孝 梁磊 杨亮 《飞机设计》 2021年第5期10-15,共6页
无人舰载机作为航空母舰的海上作战力量,是确保海军在战场上夺取制空权和对抗敌我力量的关键,随着现代战争日渐呈现出战场任务变化的变革,上舰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无人舰载机能够在航母上自主滑跃、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可独立开展复杂作... 无人舰载机作为航空母舰的海上作战力量,是确保海军在战场上夺取制空权和对抗敌我力量的关键,随着现代战争日渐呈现出战场任务变化的变革,上舰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无人舰载机能够在航母上自主滑跃、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可独立开展复杂作战环境下的作战任务,对于卫星引导全自动着舰技术及系统组成进行分析,对卫星引导方式的架构展开讨论,最后对舰载机自动着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载机 全自动着舰 卫星 差分引导 系统架构
原文传递
全自动着舰引导系统展望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士飞 钟兴泉 《现代导航》 2014年第1期70-74,共5页
全自动着舰引导系统是提高航母战斗力的重要保障,本文介绍了全自动着舰引导系统的发展历程和系统框架,并通过对美国JPALS发展历程的介绍,描绘了卫星着舰引导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指出卫星着舰引导系统的技术难点。
关键词 全自动着舰引导系统 卫星 卫星着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全自动着舰仿真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冀龙 董洪涛 《现代导航》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全自动着舰技术是保障航母战斗力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设计了一种全自动着舰仿真系统,并提出了设备切换和完好性判决的方案。
关键词 全自动着舰 仿真系统 完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着舰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武恒州 罗福平 +2 位作者 石星辰 刘冰冰 连鑫 《飞机设计》 2020年第6期1-5,共5页
全自动着舰技术是航空母舰/舰载机系统的标志性技术,代表了着舰技术的发展方向。对全自动着舰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作用等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就基于雷达引导体制的全自动着舰系统,对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工作流程、舰载机着舰过程等进... 全自动着舰技术是航空母舰/舰载机系统的标志性技术,代表了着舰技术的发展方向。对全自动着舰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作用等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就基于雷达引导体制的全自动着舰系统,对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工作流程、舰载机着舰过程等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对国外相关国家的全自动着舰技术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从舰载系统和机载系统2方面对全自动着舰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结合科技发展和现实需求,对全自动着舰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开展全自动着舰技术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着舰 航空母 载机 引导 控制
原文传递
国外舰载机全自动着舰技术综述 被引量:11
8
作者 胡小兵 周大鹏 曲晓雷 《飞机设计》 2021年第2期32-36,共5页
全自动着舰技术是航母舰载机的标志性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舰载机在复杂气象条件下任务执行能力。通过梳理国外全自动着舰技术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对国外全自动着舰使用流程、系统组成和评估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其中包括着舰流程包含返航、... 全自动着舰技术是航母舰载机的标志性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舰载机在复杂气象条件下任务执行能力。通过梳理国外全自动着舰技术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对国外全自动着舰使用流程、系统组成和评估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其中包括着舰流程包含返航、待机、进近和着舰等4个阶段;系统组成包含舰载系统和机载系统2个方面;评估方法包含着舰率、着舰品质等级、着舰点误差和下滑航迹误差等4种。最后从舰载机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着舰要求角度,对全自动着舰的新引导方式和控制算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着舰 载机 评估方法
原文传递
全自动着舰系统α-β-γ滤波器 被引量:3
9
作者 何霄阳 张冬 +1 位作者 甄冲 王翼丰 《飞机设计》 2022年第1期4-10,共7页
针对全自动着舰系统中滤波器原理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基于α-β-γ滤波器的雷达引导信号噪声抑制方法,并将其滤波效果与α-β滤波器对比。在研究雷达工作原理基础上,对雷达噪声进行建模,推导出α-β滤波器和α-β-γ滤波器在离散域和连续... 针对全自动着舰系统中滤波器原理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基于α-β-γ滤波器的雷达引导信号噪声抑制方法,并将其滤波效果与α-β滤波器对比。在研究雷达工作原理基础上,对雷达噪声进行建模,推导出α-β滤波器和α-β-γ滤波器在离散域和连续域的等效传递函数。调整滤波参数,对比了α-β滤波器和α-β-γ滤波器在位置通道、速度通道,以及加速度通道的伯德图,通过噪声时域仿真对比了滤波器效果。全自动着舰非线性闭环模型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合理选择参数,使用α-β-γ滤波器能够改善着舰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着舰系统 滤波器 雷达噪声
原文传递
舰载机全自动着舰系统顶层架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耿延升 罗来彬 +1 位作者 刘希美 王伟 《航空科学技术》 2022年第5期1-11,共11页
以全自动着舰技术为研究对象,本文分析了着舰引导技术原理以及实现雷达引导自动着舰系统和差分卫星定位引导自动着舰系统架构的主要功能单元和要素,并基于差分卫星定位引导技术,发展出两种多模式引导自动着舰系统架构,以弥补差分卫星定... 以全自动着舰技术为研究对象,本文分析了着舰引导技术原理以及实现雷达引导自动着舰系统和差分卫星定位引导自动着舰系统架构的主要功能单元和要素,并基于差分卫星定位引导技术,发展出两种多模式引导自动着舰系统架构,以弥补差分卫星定位引导自动着舰系统抗干扰能力弱、且高度对抗战场环境下可能丧失关键功能的缺点。对所发展出的基于差分卫星定位引导技术的两种架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多模式引导架构1具有系统简单、兼容性好的特点。研究工作对舰载机的全自动着舰系统顶层架构设计以及实现舰载机在航母上安全、有序、高效着舰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机 全自动着舰 顶层架构 多模式引导 差分卫星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机全自动着舰综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守权 王华明 《飞机设计》 2022年第3期20-24,共5页
航母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重器,舰载机是航母的作战延伸,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而舰载机着舰的安全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航母大国一直在探索舰载机的全自动着舰。文中从舰载机全自动着舰的发展过程开... 航母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重器,舰载机是航母的作战延伸,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而舰载机着舰的安全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航母大国一直在探索舰载机的全自动着舰。文中从舰载机全自动着舰的发展过程开始研究,包含全自动着舰引导体制、控制体制、评估方法、以及国外开展全自动着舰的试验情况,探寻全自动着舰评估体系和全自动着舰试验开展情况。最后,总结全自动着舰已有的控制方法,整个全自动着舰的评价体系,分析已有试验的数据,建立一套我国的舰载机着舰方案,用以促进国内舰载机全自动着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机 全自动着舰 飞行控制
原文传递
卫星引导自动着舰定位精度估计与终端误差影响
12
作者 王翼丰 房馨 +1 位作者 张宇翔 韩凤鸣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5年第3期161-166,175,共7页
分析了卫星引导自动着舰在最终进近段的定位精度及对最终着舰性能的影响;针对海基精密进近与着陆系统所采用的两阶段无障碍导航算法,根据着舰进近最终下滑段确定参数典型取值;通过对宽巷组合信号预滤波处理后的整周模糊度和载波相位精... 分析了卫星引导自动着舰在最终进近段的定位精度及对最终着舰性能的影响;针对海基精密进近与着陆系统所采用的两阶段无障碍导航算法,根据着舰进近最终下滑段确定参数典型取值;通过对宽巷组合信号预滤波处理后的整周模糊度和载波相位精度进行计算,结合覆盖导航卫星重访周期的星座形式,对卫星引导导航算法的定位精度得到上界估计;在预滤波时间20 min,载波相位精度0.007 m,伪距精度0.35 m时估计得到的卫星导航性能符合垂直告警限对应完好性要求;基于机上解算卫星引导架构全自动着舰纵向回路闭环仿真分析不同干扰因素对最终着舰性能的影响,在选择适配卫星导航误差特征的引导律滤波器基础上,最终得到着舰点水平偏差统计标准差为6.9288 m,其中甲板运动为影响着舰性能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基精密进近着陆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全自动着舰 宽巷组合 测量误差 数据链延迟 尾流 甲板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精密进近引导与传输技术研究
13
作者 顾海燕 熊健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2-1106,共5页
全自动着舰是保障舰载机着舰安全性和提高出动率的关键手段,分析了外军舰载机全自动着舰引导及传输系统发展及应用情况,研究了海上母舰动基座、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应用需求,突破了抗干扰条件下的卫导高精度测量、动基准差分卫导相对定位... 全自动着舰是保障舰载机着舰安全性和提高出动率的关键手段,分析了外军舰载机全自动着舰引导及传输系统发展及应用情况,研究了海上母舰动基座、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应用需求,突破了抗干扰条件下的卫导高精度测量、动基准差分卫导相对定位、低时延高可靠传输等相关技术,提出了基于差分卫导与新体制着舰数据链相结合的全自动精密进近引导与传输系统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原型系统研制和典型环境下的测试验证,证明了原理的可行性,技术指标在双动状态下相对定位精度达分米级,传输时延达毫米级,与国外技术水平相当,可为无人机起降着陆及舰载机自动着舰相关装备研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着舰 精密近进 引导与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SE方法的全自动着舰系统(ACLS)安全性分析方法研究
14
作者 马捷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 2023年第4期37-43,共7页
鉴于舰载机着舰安全性问题是舰载机设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引入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研发模式,同时结合国际先进飞机研发及安全性分析标准,开展全自动着舰系统(Automatic Carrier Landing System ACLS)安全性分析与评估研究及... 鉴于舰载机着舰安全性问题是舰载机设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引入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研发模式,同时结合国际先进飞机研发及安全性分析标准,开展全自动着舰系统(Automatic Carrier Landing System ACLS)安全性分析与评估研究及实践,使得装备设计技术过程规范化大大提高,保证了安全性设计过程中的关联性及可追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SE 安全性 全自动着舰系统 ACLS
原文传递
不同海况条件下舰载无人机着舰安全分析
15
作者 张子军 张山 王衍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3,共8页
针对无人机上舰的使用需求,本文对舰载无人机着舰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机-舰-环境综合模型和舰载无人机全自动着舰引导控制系统;基于建立的舰载无人机着舰综合模型对不同海况下的着舰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不同海况条件以及航母不... 针对无人机上舰的使用需求,本文对舰载无人机着舰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机-舰-环境综合模型和舰载无人机全自动着舰引导控制系统;基于建立的舰载无人机着舰综合模型对不同海况下的着舰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不同海况条件以及航母不同航速和遭遇角对着舰安全的影响。仿真研究表明:在复杂海况下,航母可通过适当提高航速以获得更高的着舰成功率,但过高的航速会导致舰尾流扰动加剧,使得着舰成功率显著下降;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给出了不同海况下的着舰安全范围,为无人机着舰辅助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机 全自动着舰系统 安全分析 适配性 着舰控制技术 无人机 航母 甲板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扰动补偿的舰载机APCS离散变结构设计
16
作者 喻勇涛 朱齐丹 +1 位作者 张智 张雯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6-90,共5页
研究舰载机着舰过程优化问题,在分析舰载机进场推力补偿系统(APCS)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系统在受扰动情况下的离散变结构设计问题。针对传统APCS抗扰性和稳定性较差的缺点,提出根据扰动补偿的离散变结构控制理论,重新设计了高抗扰性的保... 研究舰载机着舰过程优化问题,在分析舰载机进场推力补偿系统(APCS)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系统在受扰动情况下的离散变结构设计问题。针对传统APCS抗扰性和稳定性较差的缺点,提出根据扰动补偿的离散变结构控制理论,重新设计了高抗扰性的保持地速迎角恒定的进场推力补偿系统,并且通过引入双曲正切函数降低了系统的抖振。搭建了完整的仿真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新的推力补偿系统能使舰载机近舰时航迹角快速跟踪俯仰角,且与传统补偿系统相比,前者能很好地抵抗母舰舰尾扰流的干扰,达到了着舰过程优化设计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着舰系统 进场推力补偿系统 离散变结构控制 扰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甲板运动预报与补偿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所 林立 +1 位作者 李震 侯中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72-2780,共9页
在全自动着舰过程中,考虑甲板运动对全自动着舰成功率的影响。针对舰载机响应滞后带来的甲板和舰载机纵向高度不同步的问题,采用甲板运动预报技术对舰船未来有效时间内的运动参数进行预报。建立基于正弦波组合的六自由度甲板运动模型,... 在全自动着舰过程中,考虑甲板运动对全自动着舰成功率的影响。针对舰载机响应滞后带来的甲板和舰载机纵向高度不同步的问题,采用甲板运动预报技术对舰船未来有效时间内的运动参数进行预报。建立基于正弦波组合的六自由度甲板运动模型,基于反向传播(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甲板运动预报模型,提出采用反向传播优化算法减小预报模型训练更新时间,提高预报模型速率和精度。基于超前网络建立甲板运动补偿模型,结合着舰导引系统确保舰载机与甲板运动同相位。建立飞机运动模型,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甲板运动预报和补偿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着舰 甲板运动预报 甲板运动补偿 BP神经网络 超前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无人机自动着舰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杨 吴文海 +1 位作者 汪节 汤芳芳 《飞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72,共4页
针对自动着舰系统整体闭环设计问题,将全自动着舰(ACLS)的引导与控制系统结合,建立了舰/机大闭环系统模型,系统地对大闭环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并且在仿真中考虑了甲板扰动,设计了甲板补偿器和预估器,加入了引导雷达噪声误差并进行了仿... 针对自动着舰系统整体闭环设计问题,将全自动着舰(ACLS)的引导与控制系统结合,建立了舰/机大闭环系统模型,系统地对大闭环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并且在仿真中考虑了甲板扰动,设计了甲板补偿器和预估器,加入了引导雷达噪声误差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舰载无人机全自动着舰系统分析方法对于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无人机 全自动着舰 引导 控制
原文传递
舰尾流场扰动影响分析及抑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所 李震 +1 位作者 侯中喜 张大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6-91,共6页
为了解决舰尾流场对舰载机着舰的干扰问题,首先,建立了舰尾流场模型,并利用综合仿真平台分析了各个尾流分量对全自动着舰的影响;其次,分析了稳态尾流情况下引入高度变化率的补偿对着舰精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全自动... 为了解决舰尾流场对舰载机着舰的干扰问题,首先,建立了舰尾流场模型,并利用综合仿真平台分析了各个尾流分量对全自动着舰的影响;其次,分析了稳态尾流情况下引入高度变化率的补偿对着舰精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全自动着舰尾流影响抑制技术.仿真实验表明:优化前的纵向全自动着舰系统高度偏差在-2.3-1.9 m范围内波动,优化后的系统将高度偏差限制在-0.8-0.6 m范围内,提高了流场中舰载机航迹保持能力,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着舰 尾流场 精度分析 扰动抑制 遗传寻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