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3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创新改革政策如何影响城市碳排放的“减量增质”?——基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1
作者 刘建江 程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5,共9页
“双碳”目标既是我国对世界的庄重承诺,也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举措。稳妥推进“双碳”目标,需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论文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城市为准自然实验... “双碳”目标既是我国对世界的庄重承诺,也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举措。稳妥推进“双碳”目标,需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论文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城市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282个地级市2010—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试验区对城市碳排放“量”与“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试验区通过提高城市绿色创新能力以及产业集聚效应显著降低城市碳排放水平并提高城市碳生产率,在老工业基地城市以及非资源型城市效果更明显。结论有助于进一步扩大试验区的设立以推动城市碳减排可持续发展,并为碳减排政策提供进一步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碳减排 减量增质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改革如何影响城市创新水平?——基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2
作者 胡振华 杨敏 王梦莹 《经济论坛》 2025年第3期5-16,共12页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是国家破除体制障碍和探索新发展路径的重要尝试,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带动城市创新,引领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议题。文章基于2011—2019年全国26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作...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是国家破除体制障碍和探索新发展路径的重要尝试,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带动城市创新,引领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议题。文章基于2011—2019年全国26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政策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全面创新改革实验区政策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创新水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政策将通过财政补贴增加,人才集聚和市场环境优化三个机制提升城市创新水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政策对东部城市和高行政等级城市的创新水平发挥更大的提升作用。结论将为丰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政策内涵、实现制度变革与城市创新双赢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城市创新水平 作用机制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对城市流通竞争力的影响——基于营商环境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刘雅兰 李勇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5-168,共4页
本文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2年我国19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对城市流通竞争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可以显著提升试点城市流通竞争力,... 本文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2年我国19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对城市流通竞争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可以显著提升试点城市流通竞争力,且这一影响通过了平行趋势和稳健性检验;从作用机制来看,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可以有效优化本地营商环境,进而提升城市流通竞争力。最后,围绕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区域协同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城市流通竞争力 准自然实验 营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技体制改革为牵引推动全面创新
4
作者 陈志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5,共4页
全面创新统筹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业态创新、社会创新等各领域创新,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全要素、全系统、全方位变革,呈现出创新范围的全域性、创新层级的贯通性... 全面创新统筹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业态创新、社会创新等各领域创新,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全要素、全系统、全方位变革,呈现出创新范围的全域性、创新层级的贯通性、创新主体的全员性、创新内容的全面性、创新活动的协同性、创新体系的包容性等特征。我们要深刻认识创新发展的重大意义,以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全面创新,把全面创新的核心地位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创新 科技体制改革 创新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任少波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0,共3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历史的高度、时代的高度和战略的高度,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科学谋划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锚定2035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历史的高度、时代的高度和战略的高度,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科学谋划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了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创新 改革举措 全面深化改革 战略部署 体制机制 科学谋划 《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姚战琪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7,共11页
系统研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对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城市、... 系统研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对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城市、产业结构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入选“宽带中国”试点的城市相对更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在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直辖市相对更大,数字产业化、产业结构升级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因此,应大力发挥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大力发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 数字产业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管服改革视角下高校科研经费全面创新管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国忠 谷银平 代丽萍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4-80,共7页
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在“放管服”改革措施和全面创新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从科研项目缺乏协同管理、科研经费管理流程复杂、科研人员缺乏经费自主权、科研人员套取科... 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在“放管服”改革措施和全面创新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从科研项目缺乏协同管理、科研经费管理流程复杂、科研人员缺乏经费自主权、科研人员套取科研资金四个方面,分析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构建创新型科研管理制度体系、优化科研经费管理流程、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加强科研经费监督检查的路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管服 全面创新管理 科研经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创新指向的中国理路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云生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5,共13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教育综合改革指向全面创新的新航向,具有里程碑意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创新指向的中国理路,不同于西方国家遵从市场和资本逻辑,注重分散选择与个性实施,而遵从政治、人民和战略逻辑,注重集中统筹与协同实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教育综合改革指向全面创新的新航向,具有里程碑意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创新指向的中国理路,不同于西方国家遵从市场和资本逻辑,注重分散选择与个性实施,而遵从政治、人民和战略逻辑,注重集中统筹与协同实施。从原因机理上看,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创新指向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赢得世界百年变局主动、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从内涵意蕴上看,教育综合改革分别指向教育改革本身、教育事业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体系、整个国家和社会等场域的全面创新。从实施框架上看,教育综合改革需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重塑教育生态系统、变革组织形式、升级综合保障体系、完善整体效能评估,通过组织全社会改革教育、改革教育关系场、推进网络式改革、促进改革体系现代化、审视改革贡献度等路径指向全面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届三中全会 教育综合改革 全面创新 中国理路 整体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全面创新的知识产权所有权与长期使用权制度:发展脉络、作用机理与规范构造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鑫 徐源梅 +2 位作者 李雪 张栋 毛昊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37,共11页
全面创新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战略选择,知识产权所有权与长期使用权制度是塑造全面创新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性制度保障。首先,聚焦财政资助下国有知识产权权属制度,归纳我国知识产权所有权与使用权的... 全面创新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战略选择,知识产权所有权与长期使用权制度是塑造全面创新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性制度保障。首先,聚焦财政资助下国有知识产权权属制度,归纳我国知识产权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关系演化特征,诠释知识产权权属制度与全面创新的关系逻辑。其次,从理论上凝练知识产权所有权与长期使用权之间的协同机理,提出知识产权权属制度以“权能分置—新型‘人技’关系—成果转化—新质生产力—全面创新”的路径实现对全面创新的支持作用。最后,从支持全面创新的知识产权权属制度新规范构造的发展方向、具体内容和保障体系3个方面提出建议。研究结果明确了知识产权所有权与长期使用权制度和全面创新的关系逻辑与作用机理,为我国相关制度的规范构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创新 国有知识产权 新质生产力 所有权与长期使用权 规范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提质之谜:从全面创新改革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
10
作者 吕鲲 潘均柏 +1 位作者 李佳杰 李北伟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9,共14页
本文基于国内循环质量和国际循环质量两个维度评价了新发展格局质量,并从繁衍、变异、适应、流动、锁定破解5个维度评价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指数,形成2010~2022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双重差分和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对“... 本文基于国内循环质量和国际循环质量两个维度评价了新发展格局质量,并从繁衍、变异、适应、流动、锁定破解5个维度评价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指数,形成2010~2022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双重差分和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新发展格局质量”研究系统进行准自然实验,得到结论如下:(1)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向更高阶段演化均能够显著促进新发展格局质量;(2)在其他地区进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能够对本地区新发展格局质量具有促进效应,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向更高阶段演化对新发展格局质量的空间传导效应显著为负;(3)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能够通过正向促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对区域国内循环质量和国际循环质量产生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 新发展格局质量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 重机器学习模型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科技全面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构建研究
11
作者 姜南 韩琦 徐明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90,共11页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知识产权制度体系的完善对支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解读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促进科技全面创新的基本...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知识产权制度体系的完善对支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解读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促进科技全面创新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基础。其次,分析支持科技全面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再次,明确支持科技全面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构建的目标和主要内容。从目标上来说,支持科技全面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应面向科技革命需求,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从主要内容来说,新形势下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对科技全面创新的作用应从支持高水平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开放式创新两个层面进行诠释。最后,从构建重点、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提出支持科技全面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构建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全面创新 知识产权制度体系 体系构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全面创新解码新质生产力:逻辑、价值和维度
12
作者 钟荣丙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15,共11页
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在内在逻辑上,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性、质变性、时代性、耦合性和系统性决定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必然成为第一催生动能。在价值取向上,... 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在内在逻辑上,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性、质变性、时代性、耦合性和系统性决定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必然成为第一催生动能。在价值取向上,新质生产力必须向“新”而行,既要构建新质生产力系统,又要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在多重维度上,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路径包括:理念创新是前提、产业创新是基础、科技创新是核心、制度创新是保障、文化创新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全面创新 内在逻辑 价值取向 多维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政策工具协同网络研究
13
作者 王欣 《中国高校科技》 2024年第3期86-93,共8页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政策对建设科技强国有重要意义。为总结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政策发展规律与典型经验,文章以广东、安徽和四川三个省级试验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别构建了三个试验区在政策形成与政策扩散时期的政策工具...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政策对建设科技强国有重要意义。为总结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政策发展规律与典型经验,文章以广东、安徽和四川三个省级试验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别构建了三个试验区在政策形成与政策扩散时期的政策工具协同网络。政策形成时期,广东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并加强科技合作;安徽以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四川以金融创新助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政策扩散时期,广东形成了以“科技合作—法规管制—示范试点”为多元核心的政策工具协同网络;安徽注重科技合作;四川注重制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政策工具 协同网络 政策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创新的理论内涵、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14
作者 徐达 《中国物价》 2024年第12期93-99,共7页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是党中央在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创新提出的新要求和新部署。首先,本文在理论维度上总结了全面创新的三重基本内涵:第一,理论创新与全面创新的辩证关系奠定了全面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从而构成了全面创新...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是党中央在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创新提出的新要求和新部署。首先,本文在理论维度上总结了全面创新的三重基本内涵:第一,理论创新与全面创新的辩证关系奠定了全面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从而构成了全面创新的逻辑起点;第二,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制度创新是推进全面创新的必然要求,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是当下推进全面创新的核心环节;第三,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是全面创新的重要内容,具有赋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随后,本文从理论价值、实践价值、社会价值、世界价值等四个角度分析了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价值意蕴。最后,在实践进路方面,本文结合上述分析从三个维度展开:微观维度,以劳动过程视角考察支持创新主体开展全面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中观维度,围绕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考察创新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机制;宏观维度,围绕市场与政府探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创新 体制机制 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面创新管理构建烟草企业创新工作体系的研究
15
作者 王林婕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4年第3期74-77,共4页
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企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文章基于全面创新管理思维,分析当前烟草企业创新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创新工作实际,提出“1325”创新管理工作体系模型,探讨全面创新管理工作体系实现路径,塑造创新发展... 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企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文章基于全面创新管理思维,分析当前烟草企业创新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创新工作实际,提出“1325”创新管理工作体系模型,探讨全面创新管理工作体系实现路径,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汇聚发展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创新管理 烟草企业 创新工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全面创新和全域高新”推动市辖区高质量发展
16
作者 薛守斌 《唯实》 2024年第9期31-34,共4页
市辖区是区域高质量发展中运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迈向新征程中引领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创新发展的核心单元,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动能引擎。江苏13个设区市共有55个市辖区,市辖区已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为全国... 市辖区是区域高质量发展中运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迈向新征程中引领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创新发展的核心单元,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动能引擎。江苏13个设区市共有55个市辖区,市辖区已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为全国发展探路,是中央对江苏的一贯要求,也是江苏自觉的使命担当,所以探索市辖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也应该成为江苏奋斗者的价值追求。近年来,南京雨花台区始终秉承改革创新的精神,立足“全面创新全域高新”目标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全面创新 全域 雨花台区 奋斗者 高质量发展 设区市 核心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推动全面创新凝聚智慧和力量
17
作者 王瑰曙 《新湘评论》 2024年第18期15-16,共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战略部署,要求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省各级科协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服务中心大局,团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战略部署,要求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省各级科协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服务中心大局,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勇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凝聚智慧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科技工作者 全面创新 服务中心 全面深化改革 战略部署 创新体制机制 统筹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改革创新带动全面创新
18
作者 本刊评论员 《新湘评论》 2024年第18期22-22,共1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就“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系列部署,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就“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系列部署,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充分体现了以改革促创新促发展的鲜明导向和工作方法,为进一步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指明了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活力 体制机制改革 国家创新体系 全面创新 强国建设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创新体制机制 统筹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划时代意义 积极融入高质量发展与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
19
作者 刘炯天 《协商论坛》 2024年第10期18-19,共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充分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具有重大标志性、开创性与划时代意义。结合初步学习体会以及对工作的思考,谈几点认识。一、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划时代意义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充分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具有重大标志性、开创性与划时代意义。结合初步学习体会以及对工作的思考,谈几点认识。一、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划时代意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一样,是划时代的。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取得的重要成果,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前进方向,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体制机制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 全面创新 学习体会 民族复兴 强国建设 划时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家军在调研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工作时强调 坚持以产业创新引领全面创新 加快塑造新重庆建设新动能新优势
20
《今日重庆》 2024年第11期4-4,共1页
11月13日下午,市委书记袁家军,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前往渝中区、重庆高新区,实地调研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工作。袁家军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 11月13日下午,市委书记袁家军,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前往渝中区、重庆高新区,实地调研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工作。袁家军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健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机制,突出以产业创新为导向,不断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加快塑造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动能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创新 战略导向 全面创新 新动能 深度融合 袁家军 重庆高新区 创新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