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议题广告的公共传播发展研究
1
作者 宋红梅 丁俊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9,共9页
社会议题广告的兴起,是当今广告潮流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它揭示了媒介空间中新的权力关系和内在逻辑,也呈现了一种新的广告表达逻辑和传播逻辑,标志着广告走向社会化,也展示了消费者主体性增强之后营销理论的新走向。社会议题广告日... 社会议题广告的兴起,是当今广告潮流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它揭示了媒介空间中新的权力关系和内在逻辑,也呈现了一种新的广告表达逻辑和传播逻辑,标志着广告走向社会化,也展示了消费者主体性增强之后营销理论的新走向。社会议题广告日渐拥有明显的“公共传播化”特征,但无法摆脱的商业功利色彩和背后的媒介生态,以及消费者新动态的影响,使得这种公共传播趋势需要被重新界定和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议题 广告 公共传播 网络营销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融媒体在基层公共传播场域中的行动逻辑与实践困境
2
作者 张立 何琳菲 《融媒》 2025年第3期41-46,共6页
县级融媒体兼具媒体属性与政治属性,其建设和运行的背后隐藏着我国政治体制长期以来的行为逻辑和基层公共传播场域中的各方主体关系。从行动逻辑来看,县级融媒体在基层公共传播体系中连接政府、媒体与公众,通过信息传达与反馈机制促进... 县级融媒体兼具媒体属性与政治属性,其建设和运行的背后隐藏着我国政治体制长期以来的行为逻辑和基层公共传播场域中的各方主体关系。从行动逻辑来看,县级融媒体在基层公共传播体系中连接政府、媒体与公众,通过信息传达与反馈机制促进政民互动与公共利益协调。在实践过程中,县级融媒体建设面临着任务逻辑与媒体张力之间的主体矛盾,复杂场域中的多元冲突与需求错位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中央授权下基层执行的脱节、内容模式建设的形式主义和公众参与感缺失、承上启下中政治性和服务性的纠结和传统生产关系与先进生产力要求间的错位。为破解上述难题,须充分激发县级融媒体的媒体属性和政治属性,使其融入地方发展,促进基层公共传播体系建构,进而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传播 县级融媒体 传播场域 基层社会治理 行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传播: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一种探索
3
作者 张淑华 王子健 《新闻爱好者》 CSSCI 2024年第5期35-39,共5页
重新审视学科框架、重新定位建设目标,建构符合当下实际需求的自主知识体系,是今天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面临的关键课题。基于“问题梳理—目标调适”维度的公共传播研究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和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提供了理论探讨和实践... 重新审视学科框架、重新定位建设目标,建构符合当下实际需求的自主知识体系,是今天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面临的关键课题。基于“问题梳理—目标调适”维度的公共传播研究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和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提供了理论探讨和实践转型的可能,既回应了新媒体时代的社会需求,也会增益社会认同与理性精神。以公共传播作为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一种范式探索,有助于促进知识生产、强化公共价值、统筹学科畛域,并经由理论建设、实践拓展、学科建制三方面的努力,最终落脚于高质量人才培养和国家软实力提升,为新闻传播学的未来发展开辟新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传播 新闻传播 自主知识体系 学科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核多元”公共传播组织体系
4
作者 王芹 陈成文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7,130,共11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五个认同”,其拓展的新领域是市域层级。市域层级既是国家层面的执行者和落实者,也是县域层级的指导者和推动者,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一种治理实践解决方案,公共传播可融入市域铸牢中华民族共...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五个认同”,其拓展的新领域是市域层级。市域层级既是国家层面的执行者和落实者,也是县域层级的指导者和推动者,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一种治理实践解决方案,公共传播可融入市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者在价值目标、实践主体、实践内容和手段上具有内在的耦合关系。公共传播组织体系是市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序有效传播的重要保障。从实践回应看,目前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组织体系仍存在结构的“碎片化”、内部纵横向关系的“紊乱化”和功能的“梗阻化”。为此,结合我国国情,基于“元-”理念,重塑“一核多元”公共传播组织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加强新时代党组织对传播的领导核心地位;促进市域政府机构在传播中的行政职能转变;激发社区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经济组织、自治组织的传播活力;培育和提升社区居民个人的公共精神和传播参与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市域 公共传播 组织体系 一核多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政府公共传播的管理创新策略探析
5
作者 袁炯贤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21期96-99,共4页
政府公共传播是指由政府主导并组织策划的信息交流行为,核心在于强调传播的公共性质,关注公共领域的信息问题。政府公共传播的传播效果对政府形象树立、政策目标实现等具有决定性影响。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创新管理政府公共传播,成为值... 政府公共传播是指由政府主导并组织策划的信息交流行为,核心在于强调传播的公共性质,关注公共领域的信息问题。政府公共传播的传播效果对政府形象树立、政策目标实现等具有决定性影响。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创新管理政府公共传播,成为值得关注的议题。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与文本研究法,探讨新媒体时代政府公共传播的特点,分析新媒体在政府公共信息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梳理总结新媒体时代政府公共传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新媒体时代政府公共传播的管理创新策略,包括完善政府公共传播管理机制、优化不同形式的传播技巧、打造专业化的公共传播人才队伍、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旨在强化政府公共信息传播效果,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政府公共传播 传播效果 管理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政府公共传播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6
作者 郭立雪 《现代管理》 2024年第6期1095-1101,共7页
建设网络强国,以网络治理、网络安全、网络文化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立足新时代文化特质,廓清政府数字公共传播领域以“以人民为中心”底层逻辑,突出数智化与人文化融合特质,厘清政府与民众的信息传播者受众者双重角色,回应数字... 建设网络强国,以网络治理、网络安全、网络文化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立足新时代文化特质,廓清政府数字公共传播领域以“以人民为中心”底层逻辑,突出数智化与人文化融合特质,厘清政府与民众的信息传播者受众者双重角色,回应数字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政府治理 公共传播 媒介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媒介化治理的电视商议:意涵和价值——基于公共传播的视角
7
作者 吕永峰 王琳琳 《东南传播》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作为媒介化治理的重要形式,电视商议是近年来电视媒体发挥公共性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一种新业态。研究发现,电视商议与公共传播二者理念一致、逻辑互洽,电视商议可以作为公共传播的有效载体之一。作为媒介化治理的电视商议能够拓展... 作为媒介化治理的重要形式,电视商议是近年来电视媒体发挥公共性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一种新业态。研究发现,电视商议与公共传播二者理念一致、逻辑互洽,电视商议可以作为公共传播的有效载体之一。作为媒介化治理的电视商议能够拓展民主形式、促进公众参与、培育公共精神,并且通过多元治理主体的对话交往与合作行动,实现公共问题的高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传播 电视商议 媒介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传播在数字化时代的转型及风险治理策略
8
作者 董雨露 《中国传媒科技》 2024年第12期38-41,共4页
【目的】为提高数字化时代公共传播的风险治理能力。【方法】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讨论了公共传播在数字化时代的转型。【结果】一是转型方向方面,公共传播需要整合数字技术资源,不断创新传播方式、提供多样化的内容、强调双向互动... 【目的】为提高数字化时代公共传播的风险治理能力。【方法】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讨论了公共传播在数字化时代的转型。【结果】一是转型方向方面,公共传播需要整合数字技术资源,不断创新传播方式、提供多样化的内容、强调双向互动、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二是数字化传播带来的优势方面,主要体现为公众参与意识、信息传递时效和社会风尚形成。【结论】一要建立多元信息传播渠道,二要提升公众网络安全意识,三要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四要强化风险监测技术手段,五要强化风险治理应急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传播 数字化 转型 风险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代平顶山音乐文化的公共传播策略探究
9
作者 方梦迪 《河北画报》 2024年第2期128-130,共3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公共传播的定义和特性以及网络时代对公共传播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平顶山音乐文化的现状和特点以及网络时代对其的影响,接着阐述了公共传播策略在平顶山音乐文化中的应用、问题分析以及优化建议,最后提出构建平顶山音乐文... 本文首先介绍了公共传播的定义和特性以及网络时代对公共传播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平顶山音乐文化的现状和特点以及网络时代对其的影响,接着阐述了公共传播策略在平顶山音乐文化中的应用、问题分析以及优化建议,最后提出构建平顶山音乐文化公共传播生态系统的具体实践方案,旨在探究网络时代下平顶山音乐文化的公共传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平顶山 音乐文化 公共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传播视域下的“魏晋清谈”及其当代遗思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清果 王昀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42-147,共6页
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特殊文化生态,魏晋清谈虽然与现代意义的公共传播有所差异,却具有古典公共传播色彩。在魏晋清谈的公共传播机制探讨中,可以发现:其传播主体集中于士大夫阶层,重视技术的传播策略建立在独立话语开展基础之上,并且... 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特殊文化生态,魏晋清谈虽然与现代意义的公共传播有所差异,却具有古典公共传播色彩。在魏晋清谈的公共传播机制探讨中,可以发现:其传播主体集中于士大夫阶层,重视技术的传播策略建立在独立话语开展基础之上,并且,清谈活动通过以公共话题为介质,拓展了自身传播空间。讨论魏晋清谈,亦能从侧面窥视中国古代公共传播的整体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清谈 公共传播 中国古代公共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兴媒体时代的公共传播 被引量:32
11
作者 石长顺 石永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14,77,共4页
新兴媒体的发展模糊了公共传播与私人传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之间的界限,本文基于这一问题,提出了新兴媒体时代公共传播的实践和理论,并从三个层面论述了公共传播在新兴媒体中实现的途径,即传受角色的颠覆性互动、多元化信息的公共传... 新兴媒体的发展模糊了公共传播与私人传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之间的界限,本文基于这一问题,提出了新兴媒体时代公共传播的实践和理论,并从三个层面论述了公共传播在新兴媒体中实现的途径,即传受角色的颠覆性互动、多元化信息的公共传播和规范性应用的控制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媒体 公众利益 公共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公共传播:多元参与和科学家的责任 被引量:16
12
作者 翟杰全 聂晓霞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7-89,共3页
在现代社会与科技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公共传播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职责,演变成为多个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的一个领域。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使科技公共传播获得了多元的发展推动,但也使非科学职业的参与主体站到了科技公共传播的最前沿,这直接影... 在现代社会与科技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公共传播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职责,演变成为多个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的一个领域。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使科技公共传播获得了多元的发展推动,但也使非科学职业的参与主体站到了科技公共传播的最前沿,这直接影响到了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认知与理解。因此,如何通过必要的激励和支持,充分调动科学家的积极性,让科学家在科技公共传播方面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已成为科技传播事业发展中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公共传播 多元参与 公众理解科学 科学家的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媒体公共传播的核心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石长顺 周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41-45,共5页
在大众媒体的发展过程中,公共传播作为市场失灵的反思对媒体实践起到了重要的修正作用。但随着新兴媒体的迅速兴起,由于其对市场运营的偏向,公共传播及其核心价值存在逐步缺失的倾向。重新认识并强调新兴媒体对公共传播传统的回归,强调... 在大众媒体的发展过程中,公共传播作为市场失灵的反思对媒体实践起到了重要的修正作用。但随着新兴媒体的迅速兴起,由于其对市场运营的偏向,公共传播及其核心价值存在逐步缺失的倾向。重新认识并强调新兴媒体对公共传播传统的回归,强调公共利益作为新兴媒体公共传播的核心价值,无论从媒体实践还是理论观点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 新兴媒体 公共传播 核心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闻传播到公共传播——关于新闻传播教育范式转型的思考 被引量:84
14
作者 张志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7-84,131,共8页
新媒体环境下,伴随着网络化关系社会的兴起,新闻传播教育的整体范式需要从面向"新闻传播"转向"公共传播",具体体现为三种观念转型:其一,从学科建制化和教育"拼贴化"的角度看,有必要运用传播学的学科体系... 新媒体环境下,伴随着网络化关系社会的兴起,新闻传播教育的整体范式需要从面向"新闻传播"转向"公共传播",具体体现为三种观念转型:其一,从学科建制化和教育"拼贴化"的角度看,有必要运用传播学的学科体系来重构新闻学的理论、研究及教学;其二,从面向行业而培养和面向社会培养的角度看,面向社会培养公共传播人才,而非只是面向机构培养职业新闻人才;其三,从规范性理论和经验性理论的角度看,以传播学的"经验性理论"来改造新闻学的"规范性理论"可以成为教育改革的良好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 教育范式 公共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传播案例教学的理念、方法与知识更新 被引量:6
15
作者 邓理峰 张志安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0年第1期186-198,共13页
鉴于新媒体技术革命对于公共传播实践带来的挑战,我们提出与公共传播教学相适应的案例教学理念、方法和知识更新策略。公共传播案例教学以促进公共理性为教学理念,以培育理性表达和研究决策能力为使命,具体则从两个层面来进行:其一,以... 鉴于新媒体技术革命对于公共传播实践带来的挑战,我们提出与公共传播教学相适应的案例教学理念、方法和知识更新策略。公共传播案例教学以促进公共理性为教学理念,以培育理性表达和研究决策能力为使命,具体则从两个层面来进行:其一,以案例讨论、情境模拟、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方案设计等为内容的课上案例教学;其二,以走入案例现场的实地调研,基于实证材料的案例编撰、修订和分析为内容的课下案例教学。此外,为适应互联网技术变革的背景下公共传播学科知识变革的动态、复杂和不确定性,本文提出以案例研究为知识更新的策略,创新和丰富公共传播教学中的知识生产过程和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传播 案例教学 公共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科技行政机构科技公共传播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敏珊 刘银娣 刘力维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81-86,共6页
通过对受众广东省科技行政机构的科技公共传播行为及其职能和业务的认识情况以及广东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了解情况的调查,发现广东省科技行政机构发布科技信息的渠道不畅;广东省科技行政机构对自身业务及职能以及广东省&... 通过对受众广东省科技行政机构的科技公共传播行为及其职能和业务的认识情况以及广东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了解情况的调查,发现广东省科技行政机构发布科技信息的渠道不畅;广东省科技行政机构对自身业务及职能以及广东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宣传不够充分;广东省科技行政机构主办的科技公共传播活动传播效果不佳,参与度较低;广东省科技行政机构的科技公共传播行为在不同性别受众和不同职业受众中的传播效果也有所不同。进而提出加强广东省科技行政机构科技公共传播效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行政机构 科技公共传播行为 传播效果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夏公共传播的概念、历史及其模式考索 被引量:6
17
作者 谢清果 王昀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5-15,共11页
公共传播是现代性社会语境之产物,华夏公共传播则参照现代公共传播概念之内涵,基于华夏文化共同体这一根基,对古代中国公共生活进行历史考察。华夏公共传播活动镶嵌在古代社会的制度设计、文化现象和政治经济互动之中,在社会结构内部的... 公共传播是现代性社会语境之产物,华夏公共传播则参照现代公共传播概念之内涵,基于华夏文化共同体这一根基,对古代中国公共生活进行历史考察。华夏公共传播活动镶嵌在古代社会的制度设计、文化现象和政治经济互动之中,在社会结构内部的相互作用之间呈现历史阶段变迁。考察华夏公共传播现象,可以归纳古典公共传播存在的三大特征——"辩言之外"的公共情怀,"礼法一体"的传者结盟与"至公无私"的诉求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公共传播 历史变迁 模式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公共传播:知识普及、科学理解、公众参与 被引量:26
18
作者 翟杰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29-32,40,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一些事件所导致的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危机,引发了人们对科学与公众关系的全面反思,学者们也提出了包括"民主模型"在内的一些新的公众理解科学模型。本文作者在对公众参与科学事务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认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一些事件所导致的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危机,引发了人们对科学与公众关系的全面反思,学者们也提出了包括"民主模型"在内的一些新的公众理解科学模型。本文作者在对公众参与科学事务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需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为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科技公共传播)建立一个包括知识普及、科学理解、公众参与在内的整合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公共传播 知识普及 理解科学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推荐在公共传播中的理性问题 被引量:25
19
作者 吴卫华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9-81,共3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公共传播已成为传播学新的研究范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公共传播开放性的特点使得数据体量和密度不断增长,为算法推荐在传播实践中的运用提供了基础条件和技术支持。资讯类APP在运用算法推荐过程中能够实现内容...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公共传播已成为传播学新的研究范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公共传播开放性的特点使得数据体量和密度不断增长,为算法推荐在传播实践中的运用提供了基础条件和技术支持。资讯类APP在运用算法推荐过程中能够实现内容的精准推送和有效供给,但也存在诸如风格缺失、内容浅薄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算法推荐过程中过于追求工具理性密不可分。因此,在传播实践当中必须重视人力参与,加强人文关怀,达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推荐 大数据 公共传播 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的共享与创新:“中国传播论坛”暨“新媒体公共传播”(2016)国际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淑华 王佳林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0-151,共2页
互联网和新媒介的兴起,使得"公"与"共"的问题再次提上议事日程。一方面,新的社会公地与公共领域是否可借此成型,它能否激发社会公共讨论,形成跨越社会群体与地理疆域的社会共识,值得学术研究者深思;另一方面,共享经济的迅猛发展,使... 互联网和新媒介的兴起,使得"公"与"共"的问题再次提上议事日程。一方面,新的社会公地与公共领域是否可借此成型,它能否激发社会公共讨论,形成跨越社会群体与地理疆域的社会共识,值得学术研究者深思;另一方面,共享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公共资源与私有资源重新整合,将商品经济的过程渗透到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公私之间的界限正在调整,共享与共创的理念产生新的内涵,这也不断引发有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状况的新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传播 研讨会综述 共享 新媒体 社会共识 国际 论坛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