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媒介化治理视阈中社区公共议题生成逻辑及参与式沟通
1
作者 胡蓓蓓 《社科纵横》 2024年第3期95-102,共8页
城市社区居民公共议题具有多重属性,涉及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复杂的关系博弈,受到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有效的居民参与和良好沟通机制对于社区发展和社会变革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城市社区治理中公共议题的发展逻辑以及媒... 城市社区居民公共议题具有多重属性,涉及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复杂的关系博弈,受到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有效的居民参与和良好沟通机制对于社区发展和社会变革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城市社区治理中公共议题的发展逻辑以及媒介化治理的价值,解释新媒体赋权下个体角色和互动方式的演变,强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关系和信任的重要性,考察参与式沟通方法和工具的适用性,以及赋予居民权力、促进社会凝聚力和应对城市公共议题挑战的潜力,为社区治理、决策优化以及公共议题和解提供方法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议题 媒介化治理 参与式沟通 决策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媒时代政务短视频公共议题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袁晓川 《新闻世界》 2024年第8期6-8,共3页
政务短视频内容建设的根本是回归公共议题,体现公共价值。媒体智能化、平台化发展背景下,政务短视频公共议题的生成受主体能动、技术系统、平台机制的共同作用,其社会功能的发挥以平台流量形式加以体现。研究发现,通过内部融合、外部联... 政务短视频内容建设的根本是回归公共议题,体现公共价值。媒体智能化、平台化发展背景下,政务短视频公共议题的生成受主体能动、技术系统、平台机制的共同作用,其社会功能的发挥以平台流量形式加以体现。研究发现,通过内部融合、外部联动和嵌入热点等方式,政务短视频的公共价值和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得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媒体 政务短视频 公共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议题中的自媒体传播乱象与治理策略——基于框架理论的分析
3
作者 余人 梁咏诗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11期68-77,共10页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兴起满足了社会分众化的需求。它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滋生了较多传播乱象,对政府公信力、媒体传播力产生负面影响。自媒体在公共议题传播中常用的框架有主题性框架、情感性框架、叙事性框架、互动性框架...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兴起满足了社会分众化的需求。它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滋生了较多传播乱象,对政府公信力、媒体传播力产生负面影响。自媒体在公共议题传播中常用的框架有主题性框架、情感性框架、叙事性框架、互动性框架和选择性框架。基于框架理论视角,自媒体在公共议题传播中普遍存在由于问题框架滥用造成的刻板与模糊现象、由于因果框架的误用造成的偏见解释、由于道德框架的错位导致的刻意摆拍、由于事实验证框架的挪用造成的以假乱真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过度追求利益导致信息违规发布运营、专业门槛过低导致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算法存在漏洞加速劣质信息传播、监管不够完善导致网络暴力加剧等。为此,应从三个层面对自媒体传播乱象进行治理,一是管理部门要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平台责任,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以提高对自媒体网络及平台的宏观管理水平;二是平台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内容与账号管理,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平台运营的合规性;三是自媒体要加强自我规范、约束,业界要了解并遵守行业规范,广泛参与媒介素养建设,多培养具有正能量的新型意见领袖,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推动提高自身的传播与运营能力,共同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公共议题 传播乱象 框架理论 网络空间治理 算法漏洞 社交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公共议题下社交媒体主题演化趋势与社会网络分析——以中美贸易争端为案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奕 张毅 《现代情报》 CSSCI 2021年第3期94-109,共16页
[目的/意义]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交媒体在复杂公共议题中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信息发布、用户参与和舆论引导功能。通过对社交媒体多平台的用户记录的大数据分析,可以考察跨国家和平台用户诉求的差异和传播途径。[方法/过程]基于... [目的/意义]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交媒体在复杂公共议题中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信息发布、用户参与和舆论引导功能。通过对社交媒体多平台的用户记录的大数据分析,可以考察跨国家和平台用户诉求的差异和传播途径。[方法/过程]基于中美贸易争端的现实案例,使用网络爬虫程序定时采集Twitter和Weibo的用户数据,应用概率主题分析、时间趋势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大数据分析方法,剖析两大平台在议题分布、时间演化和关键影响者的表现形式与属性差异,尝试弥补现有研究体系视域的单一性问题。[结果/结论]结果表明:1)在网络环境中,现实事件对于用户行为和主题热度产生迅速的反映;2)引发平台主题框架差异的原因由特定的环境、制度或文化背景所塑造;3)关键影响者的类型和观点显著影响当地的议题讨论网络,并引导舆论走向。本研究实现了对社交媒体用户行为互动观察维度和理论维度的探索与推论,印证了跨平台差异的根本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回应理论与实践研究对社交媒体功能定位和发展优化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议题 中美贸易争端 社交媒体 网络舆情 主题演化 社会网络分析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议题的媒体建构与政策变迁:基于农民工媒介形象 被引量:10
5
作者 曾润喜 刘琼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4-79,共6页
媒介形象与公共政策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基于农民工媒介形象与农民工政策的案例,研究公共议题的媒体形塑与议题相关政策的具体关系。研究发现,媒介形象在议题形成、政策出台、实施和变迁等循环过程中具有规律性作用。媒体在政策形成... 媒介形象与公共政策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基于农民工媒介形象与农民工政策的案例,研究公共议题的媒体形塑与议题相关政策的具体关系。研究发现,媒介形象在议题形成、政策出台、实施和变迁等循环过程中具有规律性作用。媒体在政策形成之初通过报道塑造媒介形象并反映社会公共问题,推动政策议题形成;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媒体报道对其解读与宣传可以加速政策的社会认同和落实;但媒体也会因其题材选择偏向性、“滞后效应”、社会认同的“路径依赖”而导致政策滞后甚至阻碍政策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公共议题 媒介形象 政策变迁 政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传播与政策变迁的关系——基于“农民工”公共议题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6
6
作者 曾润喜 刘琼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163-168,共6页
媒介对公共议题的建构影响着相关政策的变迁过程。采用文本分析法,比较分析农民工政策变迁过程主要时间节点前后相关政策的媒介建构特征。结果表明,在政策议题形成前、政策出台及实施过程中、政策变迁未完成时及相关政策进入落实阶段后... 媒介对公共议题的建构影响着相关政策的变迁过程。采用文本分析法,比较分析农民工政策变迁过程主要时间节点前后相关政策的媒介建构特征。结果表明,在政策议题形成前、政策出台及实施过程中、政策变迁未完成时及相关政策进入落实阶段后等不同的政策变迁时段,媒介以其独特的议题建构方式,对政策变迁起着不同的作用。研究建议,政府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确定政策议题过程中应重视相应时期的媒介议题,在政策出台及实施过程中应谨慎对待相关议题的媒介建构方式,重视媒介的解读与宣传功能并及时对政策效果进行反馈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建构 公共议题 政策传播 政策变迁 《人民日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作为公共议题的意见表达研究--以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城的微博讨论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小晔 王楠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86,共3页
本文以微博为例,探讨新型社交空间内综合性公共议题的意见表达特征。研究表明,经济越发达地区的居民具有越高的议事需求,人们的意见表达意愿符合地理接近性原则;而粉丝数量与账号是否经过认证是决定意见传播影响力的重要因素。研究还发... 本文以微博为例,探讨新型社交空间内综合性公共议题的意见表达特征。研究表明,经济越发达地区的居民具有越高的议事需求,人们的意见表达意愿符合地理接近性原则;而粉丝数量与账号是否经过认证是决定意见传播影响力的重要因素。研究还发现,男性具有更高的意见表达意愿,但其影响力并没有显著高于女性。此外,与男性相比,女性更愿意针对日常休闲类的话题生产并传播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公共议题 意见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造句:公共议题构造的社会动员与公共修辞艺术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涛 《江淮论坛》 CSSCI 2012年第1期186-189,153,共5页
网络造句行为的蔓延见证的是草根阶层构造并设置公共议题的能力和智慧,本质上体现了一种指向公共修辞的草根叙事艺术。公共修辞是一个与个体修辞相对应的概念,核心强调以公共利益为根本诉求的议题构造与话语生产理念。作为一种公共参与... 网络造句行为的蔓延见证的是草根阶层构造并设置公共议题的能力和智慧,本质上体现了一种指向公共修辞的草根叙事艺术。公共修辞是一个与个体修辞相对应的概念,核心强调以公共利益为根本诉求的议题构造与话语生产理念。作为一种公共参与途径,网络造句往往借助"语境再造"、"借巢孵卵"等公共修辞策略达到公共议题构造的政治目的,所体现的是一种间接的、迂回的、赌博式的、偷袭式的政治抵抗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造句 公共议题 社会动员 公共修辞 语境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公共议题管理 被引量:10
9
作者 申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2-56,共5页
近年来,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如何正确看待、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成为当前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新媒介技术环境下如何处理好公共关系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探讨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如何有效实施对网络群体... 近年来,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如何正确看待、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成为当前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新媒介技术环境下如何处理好公共关系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探讨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如何有效实施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公共议题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群体新事件 公共议题 议题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议题中符号的表征与传播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世华 李玉荣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4期110-117,共8页
在新媒体语境下,符号在公共议题的构建与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勤奋"的语言符号、"懒惰"的图像符号以及语言与图像的协同构成了公共议题中符号的表征路径。传受双方共同将意义延伸拓展,最终达成社群共识,创造沟... 在新媒体语境下,符号在公共议题的构建与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勤奋"的语言符号、"懒惰"的图像符号以及语言与图像的协同构成了公共议题中符号的表征路径。传受双方共同将意义延伸拓展,最终达成社群共识,创造沟通空间。在公共议题符号的生成机制中,新的话语体系生产促进符号赋权,符号使用主体间交流形成传播社群,意见领袖助力符号的表意扩张。公共议题的符号运用与传播力构建需要政府和媒体借用符号的叙事功能,运用明确的语言符号,加强情感信息传播,采用特定视觉隐喻,选择核心的新闻图像,构建同质性传播符号,推动跨文化表达,塑造社会共识,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议题 符号学 社会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补贴与信息偶遇:复杂公共议题中科学传播框架嵌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余红 余梦珑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9-127,共9页
[研究目的]科学议题的复杂性表现在多重框架共存于同一文本信息。研究复杂公共议题中科学传播框架与其他框架之间互动与嵌入关系,从框架建构和传播角度探析科学传播效果提升路径,具有必要性。[研究方法]以“新冠疫苗”议题为研究对象,... [研究目的]科学议题的复杂性表现在多重框架共存于同一文本信息。研究复杂公共议题中科学传播框架与其他框架之间互动与嵌入关系,从框架建构和传播角度探析科学传播效果提升路径,具有必要性。[研究方法]以“新冠疫苗”议题为研究对象,引入“信息补贴”与“信息偶遇”概念,将框架嵌入元素区分为以科学知识为轴心,将其他框架元素纳入其中的“科学+”模式和以所在议题为轴心,将科学框架元素作为补充进入到其他框架的“+科学”模式。通过二元Logit回归、卡方(交叉)与相关分析不同元素对框架嵌入影响,评估传播效果。[研究结论]复杂公共议题中包含“科学+”的信息补贴元素使科学框架与其他框架的嵌入程度更高;包含“+科学”的信息偶遇元素有利于增加公众对科学信息的获取与关注,实现传播范围层面的效果突破。研究据此提出了科学传播框架嵌入理论模型和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信息 科学传播 信息补贴 信息偶遇 复杂公共议题 框架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聚共识与携手行动:美国智库“公共议题”社区参与及其行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艳文 王拓涵 《城市观察》 2015年第5期20-29,共10页
智库是一种专门为公共政策和公共决策服务,开展公共政策和公共决策研究和咨询的社会组织,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政府决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研究从组织理念、研究方法、社区实践等方面全面介绍了美国公民社会研... 智库是一种专门为公共政策和公共决策服务,开展公共政策和公共决策研究和咨询的社会组织,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政府决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研究从组织理念、研究方法、社区实践等方面全面介绍了美国公民社会研究智库——公共议题(Public Agenda)及其在推动美国社区参与实践和公共精神培育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议题 社区参与 公共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议题的媒介分裂图景--以《人民日报》《南方周末》与《环球时报》的住宅新闻(2008--2013)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梅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6-62,共7页
住宅产品因其高价值性和供给有限性而超越了居民个体的私人消费领域,成为一个极具公共性并影响到所有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社会领域。对这一公共议题的不同报道和评论,形成了《人民日报》《南方周末》与《环球时报》(2008-2013)之... 住宅产品因其高价值性和供给有限性而超越了居民个体的私人消费领域,成为一个极具公共性并影响到所有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社会领域。对这一公共议题的不同报道和评论,形成了《人民日报》《南方周末》与《环球时报》(2008-2013)之间的差异图景。其中,《人民日报》希望以保障机制满足中低收入者的居住权和所有权,再以市场机制来满足中高收入者的"改善权"与"享受权";《南方周末》奉行"大市场、小政府"的原则,赞成自由市场经济,主张减少国家干预;而《环球时报》则坚持"大政府、小市场"的原则,更多从稳定的角度来考虑房价问题,希望政府强势介入商品房领域,满足中低收入者的购房愿望。面对均与"体制"有关、影响力巨大的三份报媒之间的高层框架差异,本文认为应在尊重媒体合法报道权利的前提下重提媒体共识,包括低层的专业操守共识和高层的意识形态共识,以期形塑一种致力于解决的建设性媒体言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议题 媒体 分裂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公共议题的公民责任呈现——基于一则环境新闻跟帖内容的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毛新青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2,共3页
公民责任意识的提高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现代法治社会和民主制度的形成不仅依赖于基本制度的正义,而且有赖于身处制度和社会中的公民的素质和责任意识"。1网络公共议题的讨论是提升网络公民责任意... 公民责任意识的提高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现代法治社会和民主制度的形成不仅依赖于基本制度的正义,而且有赖于身处制度和社会中的公民的素质和责任意识"。1网络公共议题的讨论是提升网络公民责任意识的重要渠道,在现代社会,网络已然成为人们生存的重要空间,它既是公民表达观点、发表意见的重要渠道,也是公民责任呈现的重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责任 公共议题 环境新闻 现代法治社会 表达观点 环境问题 内容分析 价值立场 生命个体 自觉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问题研究中的“个人困扰”与“公共议题”关系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炜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3年第5期103-108,共6页
"个人困扰"和"公共议题"的关系是社会问题研究中长期讨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但一直缺乏经验资料的证明。通过利用国内大型调查的数据资料,对个人困扰的累积是否会造成社会问题的意识化,主观层面的建构要素是否会... "个人困扰"和"公共议题"的关系是社会问题研究中长期讨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但一直缺乏经验资料的证明。通过利用国内大型调查的数据资料,对个人困扰的累积是否会造成社会问题的意识化,主观层面的建构要素是否会影响社会成员的社会问题意识这两个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客观实存的个人困扰是公共议题的基础和公共议题社会问题化的前提;社会问题的主观建构因素,即影响力群体通过大众传媒对社会问题加以定义,并通过公众讨论形成社会议题,尚未得到明确而完备的证据支持。由于社会问题和关注人群的多样性,大众传媒影响公众产生社会问题意识的状况很难一概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困扰 公共议题 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知识分子在争议性公共议题中的作用与局限——以“浙江温岭虐童事件”的微博表达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苏素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35-42,共8页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公共知识分子与争议性公共议题相结合的典型案例——"浙江温岭虐童事件"的发展过程进行探析,发现微博空间中的公共知识分子利用专业知识对存在争议的事件进行解释和分析起到了弥补受众专业知识...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公共知识分子与争议性公共议题相结合的典型案例——"浙江温岭虐童事件"的发展过程进行探析,发现微博空间中的公共知识分子利用专业知识对存在争议的事件进行解释和分析起到了弥补受众专业知识空白、引导受众深入思考问题、改变舆论场等积极作用。然而,微博空间中公共知识分子的话语表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到了网络空间共景式监狱的监督结构、话语引导单向度发展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为此,应对受众加强伦理建设和理性引导,增强公共知识分子承担相应责任的积极性,而且微博运营者也应凸显公共知识分子在公共空间中的话语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温岭虐童事件 公共知识分子 争议性公共议题 话语困境 微博表达 网络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闻媒体在公共议题的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角色建构——以“住房保障政策”的新闻评论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垒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47,共2页
本文对住房保障政策的新闻评论进行了内容分析。
关键词 新闻媒体 公共议题 住房保障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社会学热点关注:大衰退年代的社会不平等与公共议题的复归 被引量:1
18
作者 童小溪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5年第3期17-24,共8页
"有博士学位,完成了三个博士后,发表了六篇论文。愿找任何工作糊口。"站在大街上的一位帅哥茫然地望着前方,手中举着的纸牌子上这样写道。这是几年前美国网上流行的一张照片。这个句式和这个形象本来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 "有博士学位,完成了三个博士后,发表了六篇论文。愿找任何工作糊口。"站在大街上的一位帅哥茫然地望着前方,手中举着的纸牌子上这样写道。这是几年前美国网上流行的一张照片。这个句式和这个形象本来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经典,只不过那时举牌子的通常都是面带菜色的蓝领工人。同样是前些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议题 社会不平等 大衰退 社会学知识 公共社会学 大萧条时期 时举 凯蒂 学科传统 经济学帝国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公共议题的“满意解”:社会价值与个人需求的耦合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楚新 张萌 《出版参考》 2019年第1期40-43,共4页
新媒体语境下,不同的社交平台形成的信息消费热点有所不同。从微博、微信到抖音,公共信息消费的娱乐化转向明显。虽然社交平台自身内部发展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与传统媒体相比,社交媒体特点明显,赋予了受众决定消费什么以及怎么消费的主动... 新媒体语境下,不同的社交平台形成的信息消费热点有所不同。从微博、微信到抖音,公共信息消费的娱乐化转向明显。虽然社交平台自身内部发展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与传统媒体相比,社交媒体特点明显,赋予了受众决定消费什么以及怎么消费的主动权,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糅合共同影响着公共议题的形成。公共议题的生成过程中,传统媒体在专业性、权威性方面胜过社交媒体,而社交媒体则在及时性、贴近性、休闲性方面占有优势。令人满意的公共议题需要在组织专业性以及个人需求之间做出平衡。此外,新媒体时代,对公共议题的引导能够为受众提供理性观点从根本上实现其主动性,这比议题本身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公共议题 社会价值 个人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意见领袖在建构网络公共议题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笑春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9Z期84-85,共2页
微博出现之后,以其亲民化、便捷性、互动性、较高用户黏性等特征,迅速成为酝酿和推动公共议题的新平台。综观在微博上启动的公共议题,意见领袖大都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传递事件信息,对信息进行解码编码,对事件参与人员进行联... 微博出现之后,以其亲民化、便捷性、互动性、较高用户黏性等特征,迅速成为酝酿和推动公共议题的新平台。综观在微博上启动的公共议题,意见领袖大都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传递事件信息,对信息进行解码编码,对事件参与人员进行联络,促进虚拟事件与现实进行互动。微博意见领袖的特征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首次详细阐述了意见领袖的含义和特征,提出了在大众传播时代,信息的传递呈"两级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见领袖 公共议题 拉扎斯菲尔德 大众传播时代 传播学家 议程设置 事件信息 参与人员 信息传递 媒介接近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