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etri网的面向公共过程的协同业务过程验证方法
1
作者 汪煜祺 莫启 +3 位作者 王佳能 王佳 谢仲文 代飞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54-2871,共18页
如何在保护隐私性的前提下高效地验证协同业务过程的正确性,是业务过程管理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Petri网的面向公共过程的协同业务过程正确性验证方法。首先,采用Petri网对组织的私有过程和协同业务过程进行建模... 如何在保护隐私性的前提下高效地验证协同业务过程的正确性,是业务过程管理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Petri网的面向公共过程的协同业务过程正确性验证方法。首先,采用Petri网对组织的私有过程和协同业务过程进行建模;然后,基于私有过程的控制流,定义了基本块结构(包含顺序、选择、并发、循环及同步链接结构)并提出对应抽取规则集;最后,将私有过程的控制流转换为通信进程代数(ACP),利用ACP进程的等式理论证明抽取前后模型的正确性一致。通过大量实验,并与现有典型验证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的方法,所提方法可以在保护组织隐私性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协同业务过程正确性的验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业务过程 私有过程 公共过程 抽取规则 正确性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学校劳动教育政策执行偏差与改进——基于公共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
2
作者 赵丹 王怀锋 《关东学刊》 2024年第4期93-103,共11页
在乡村教育振兴进程中,乡村学校劳动教育是传承乡土文化、促进乡村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但现实中,乡村学校劳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设置、资源供给和评价督导等与劳动教育政策目标仍存在差距。为此,本研究基于公共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在乡村教育振兴进程中,乡村学校劳动教育是传承乡土文化、促进乡村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但现实中,乡村学校劳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设置、资源供给和评价督导等与劳动教育政策目标仍存在差距。为此,本研究基于公共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政策文本、政策主体、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四个维度审视乡村学校劳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发现其问题主要包括:乡村学校对劳动教育政策认知不透彻、劳动教育主体间协作不足、乡村儿童在劳动学习中主体性发挥不充分、乡村“在地化”环境融入不够等。因此,建议乡村学校完善劳动教育政策执行方案、强化劳动教育资源投入、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营造家校社共育生态环境,切实提升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 劳动教育政策 执行偏差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政策过程视角下事业单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3
作者 杨彩虹 《知识经济》 2024年第4期178-180,共3页
事业单位培育高技能人才队伍,是助力单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公共政策视角下,结合政策规范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流程,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事业单位的必要流程。在分析公共政策过程理论内涵的基础上,... 事业单位培育高技能人才队伍,是助力单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公共政策视角下,结合政策规范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流程,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事业单位的必要流程。在分析公共政策过程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以实际案例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三个方面总结事业单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状况,通过总结发现存在政策制定缺乏导向性和系统性、政策执行缺乏逻辑性、政策评估缺乏全面性等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同时,聚焦丰富优化政策制定、强化落实政策执行、多维立体政策评估等层面提出了实践措施,以期为更多事业单位开展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过程理论 事业单位 高技能人才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治理 被引量:24
4
作者 刘志鹏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56,共5页
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政府自利性、科层制的局限性、信息传递通道不畅以及信息成本高。信息不对称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监控和终结等有消极影响,可能导致政策失效,应通过不同方式... 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政府自利性、科层制的局限性、信息传递通道不畅以及信息成本高。信息不对称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监控和终结等有消极影响,可能导致政策失效,应通过不同方式加以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过程 政策信息 信息不对称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共政策过程的环境政策审计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马志娟 梁思源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5,共8页
环境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审计机关在环境政策制定、执行和终结的各个阶段发挥审计监督评价功能是环境治理的内在要求。环境政策审计能够在优化政策设计、促进政策落实、评价政策... 环境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审计机关在环境政策制定、执行和终结的各个阶段发挥审计监督评价功能是环境治理的内在要求。环境政策审计能够在优化政策设计、促进政策落实、评价政策效果、服务环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公共政策过程,探讨了环境政策审计的作用机理,进而深入剖析现阶段环境政策审计的现实困境,从而提出完善环境政策审计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政策审计 公共政策过程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政策评估审计 绩效审计 跟踪审计 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 政府审计 公共政策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政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成因的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周向红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0-93,共4页
公共政策过程不仅主体和客体组成复杂,而且是在一定的制度、规则及特定的场景下展开,并在信息不对称的框架下发生的。因此政策过程能否最终体现公平、公正不仅受到政治、社会、心理等因素制约,更受到信息因素的制约。借助信息经济学理... 公共政策过程不仅主体和客体组成复杂,而且是在一定的制度、规则及特定的场景下展开,并在信息不对称的框架下发生的。因此政策过程能否最终体现公平、公正不仅受到政治、社会、心理等因素制约,更受到信息因素的制约。借助信息经济学理论对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成因进行分析和探讨是一件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公共政策过程 信息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支出过程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徐曙娜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5,共5页
公共支出过程中存在着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从组织外部看可以分为,公众—立法机构、立法机构—政府(以财政部门为代表)、财政部门—财政资金使用单位等委托代理关系;从组织内部看可以分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上级与下级的委托代理关系。由... 公共支出过程中存在着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从组织外部看可以分为,公众—立法机构、立法机构—政府(以财政部门为代表)、财政部门—财政资金使用单位等委托代理关系;从组织内部看可以分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上级与下级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政府领域的特殊性,公共支出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着多重委托人和多任务代理人、不完备的长期契约等特点。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公共支出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并结合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公共支出过程中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代理 公共支出过程 长期契约 短期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公共政策过程的变量 被引量:10
8
作者 郭台辉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28,共5页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资本形式和新的解释范式,对当下社会科学界产生着深远影响,但目前各种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和理论运用不乏混乱和矛盾,本文视之为以信任的核心、以公民参与网络和互利互惠规范为来源的一种资源;然后表明社会资本与公共政...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资本形式和新的解释范式,对当下社会科学界产生着深远影响,但目前各种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和理论运用不乏混乱和矛盾,本文视之为以信任的核心、以公民参与网络和互利互惠规范为来源的一种资源;然后表明社会资本与公共政策过程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社会资本的正负效应无不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有效制定和执行与社会资本的储量也息息相关,因此政府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社会资本这个变量,以形成社会资本和公共政策过程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有利于维持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信任 网络与规范 公共政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体检评估的发展历程与高效运作的若干探讨——基于公共政策过程视角 被引量:18
9
作者 赵民 张栩晨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5-74,共10页
首先,介绍公共政策过程理论以及公共政策评估,阐释其对城市体检评估工作的指导意义。其次,以历时性方法,对从“规划实施评估”到“城市体检评估”的演进历程,以及对“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与“城市体检”的分立状况,作了系统梳理... 首先,介绍公共政策过程理论以及公共政策评估,阐释其对城市体检评估工作的指导意义。其次,以历时性方法,对从“规划实施评估”到“城市体检评估”的演进历程,以及对“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与“城市体检”的分立状况,作了系统梳理和解析。进而,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自然资源部的城市体检评估宗旨、指标体系及运作状况作比较,探究其差异性和内在一致性。最后,就如何提高城市体检评估运作效率作了若干探讨,提出了基于共同的政策目标而建构统一的城市体检评估框架,城市政府领导、部门合作以及内外部评价相结合,构建城市体检评估的“普适+定制”指标体系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过程 城市规划实施评估 城市体检评估机制 运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利益考量——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立 王峥 王永梅 《管理学刊》 2012年第4期80-84,共5页
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分析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利益关系提供了新视角。笔者首先分析了公共政策过程的利益实质,而后依据系统性、多元性及动态性原则建构了"公共政策过程的利益相关者模型",最后提出了增进公共政策效益的四点建议:建... 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分析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利益关系提供了新视角。笔者首先分析了公共政策过程的利益实质,而后依据系统性、多元性及动态性原则建构了"公共政策过程的利益相关者模型",最后提出了增进公共政策效益的四点建议:建立系统的"利益相关者图谱",完善公共政策决策机制;构建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提高公共政策效率;加强公共政策监督,防止公共政策"价值失范";制订严格的"利益追问"制度,完善公共政策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过程 利益 利益相关者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共政策过程理论分析框架:西方借鉴与本土资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小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95-104,共10页
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可以将公共政策过程看作一个系统,它由政策输入、政策转换和政策输出三大环节构成。西方国家的公共政策过程理论以金登的多源... 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可以将公共政策过程看作一个系统,它由政策输入、政策转换和政策输出三大环节构成。西方国家的公共政策过程理论以金登的多源流分析(MS)、萨巴蒂尔与杰金斯的支持联盟框架(ACF)、政策网络理论等为代表,而我国公共政策过程理论分析框架则是基于群众路线的中国特色政策过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过程 多源流分析 支持联盟框架 政策网络 群众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投资决策过程中社会贴现率的确定 被引量:11
12
作者 尚卫平 黄耀军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4-67,74,共5页
社会贴现率的确定是决定公共投资项目能否正确取舍的关键环节。现有的两种方法—资本的社会机会成本方法和社会时间偏好率方法 ,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得到社会贴现率 ,但都不甚理想。而市场利率由于在偏好揭示、利率形成、风险报酬等方面... 社会贴现率的确定是决定公共投资项目能否正确取舍的关键环节。现有的两种方法—资本的社会机会成本方法和社会时间偏好率方法 ,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得到社会贴现率 ,但都不甚理想。而市场利率由于在偏好揭示、利率形成、风险报酬等方面的缺陷 ,又不能直接替代社会贴现率。所以 ,现实的选择是 :以资本的社会机会成本方法为指导 ,设法算出私人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及税收的影响 ,再通过加权平均的方式算出社会贴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投资决策过程 社会贴现率 机会成本 时间偏好 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 被引量:12
13
作者 邹乐 《宁夏党校学报》 2003年第6期93-96,共4页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公民既是公共政策作用的对象,但同时又可以参与到公共政策的过程之中,拥有公共政策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身份。这里我们所理解的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是指普通公民以及由公民所组成的各类社会团体以政策主体和客体的...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公民既是公共政策作用的对象,但同时又可以参与到公共政策的过程之中,拥有公共政策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身份。这里我们所理解的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是指普通公民以及由公民所组成的各类社会团体以政策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身份,依法通过一定的方式和程序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过程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作用、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9
14
作者 叶大凤 《福州党校学报》 2006年第5期26-30,共5页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可以弥补现有体制的局限,有效地维护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社会利益,促进多元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参与的法律地位不明确、运作资金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和监督...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可以弥补现有体制的局限,有效地维护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社会利益,促进多元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参与的法律地位不明确、运作资金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和监督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制约。我们应从法律、制度及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等层面采取策略和措施,拓展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的范围和层次,推动我国公共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公共政策过程 制度化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政党政治——以英、德两国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安平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2-74,共3页
教育公共政策是最敏感和最受公众关注的一项公共政策。它涉及到自由与平等、公平与效率等重要价值观。由于不同政党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的差异,由于不同政党在社会发展认识上的差异,各政党的教育政策也存在较大分歧。政党政治在教育公... 教育公共政策是最敏感和最受公众关注的一项公共政策。它涉及到自由与平等、公平与效率等重要价值观。由于不同政党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的差异,由于不同政党在社会发展认识上的差异,各政党的教育政策也存在较大分歧。政党政治在教育公共政策的整合和制定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文选取英国、德国两国教育政策的制定作为观察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政党政治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政治 公共政策过程 阶级基础 社会基础 平等 分歧 自由 国教 存在 公平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政府利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叶麒麟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2-65,共4页
在现代社会,公共政策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日益成为政府实施公共管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主要手段。但是,在公共政策的运行过程中,客观存在着政府自利性的动机和失常利益的扩张,致使政府利益结构失衡,大大折损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在现代社会,公共政策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日益成为政府实施公共管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主要手段。但是,在公共政策的运行过程中,客观存在着政府自利性的动机和失常利益的扩张,致使政府利益结构失衡,大大折损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因此,必须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度建设、公共政策参与机制的完善及其利益调控机制的健全,以便有效地抑制政府失常利益的扩张,有效地调整不合理、失衡的政府利益结构,增强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和有效性,更好地维护和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政府利益 公共政策过程 失常利益 政府利益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政策制定与协商民主--从制度化建构与“全过程”落实谈起 被引量:4
17
作者 钱再见 《团结》 2016年第3期24-27,共4页
公共政策是政府等公共权威部门为解决公共问题、配置公共资源、达成公共目标和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具体地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措施等。在现代民主政治条件下,公民通过政策参与对政策体系施加... 公共政策是政府等公共权威部门为解决公共问题、配置公共资源、达成公共目标和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具体地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措施等。在现代民主政治条件下,公民通过政策参与对政策体系施加影响,来表达和实现自身的利益要求。因此,公民政策参与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断促进公共政策过程切实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制定 协商民主 制度化 公民政策参与 公共政策过程 公共利益 公共问题 公共权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政策过程视角下“邻避困境”治理问题初探——以黄冈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引发的群体事件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双敏 蒋祖存 《长江论坛》 2019年第3期44-49,共6页
“邻避困境”是令全世界公共治理问题专家深感困扰的社会难题,同时也是当前我国在社会治理领域亟待深入研究的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基于一个典型的“邻避困境”案例,即湖北省黄冈市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从公... “邻避困境”是令全世界公共治理问题专家深感困扰的社会难题,同时也是当前我国在社会治理领域亟待深入研究的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基于一个典型的“邻避困境”案例,即湖北省黄冈市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从公共政策过程的视角分析了“邻避困境”的一般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有效治理“邻避困境”提出了若干建议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过程 邻避困境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公共政策过程中公众认同的现实困境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锦文 《长白学刊》 2012年第4期72-75,共4页
公众认同是提高公共政策过程实效性的保障。它有利于推动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实现政策科学发展与社会管理民主化,也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目前,由于公众认同理论研究滞后和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偏离,政策主客体间信任障... 公众认同是提高公共政策过程实效性的保障。它有利于推动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实现政策科学发展与社会管理民主化,也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目前,由于公众认同理论研究滞后和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偏离,政策主客体间信任障碍影响了公共政策过程中公众认同的实现。因此,以政策主客体互动视角重视公众认同理论研究,从道德理性把握公共政策价值方向,基于公众主体性构建互动信任机制,已成为实现公众认同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过程 公众认同 现实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政策过程的基本模式研究——基于权力主导型和联盟型政策的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晓英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第2期43-47,共5页
在现代社会,依赖官僚制系统输出的政策呈现出集中化、等级化和家长式作风的特征,表现在政策目标群体依赖政策制定者的自我构建,公共政策执行过于重视自上而下的方法,政策评估体系单一化和简单化。权力主导型政策被描述为官僚主导政策目... 在现代社会,依赖官僚制系统输出的政策呈现出集中化、等级化和家长式作风的特征,表现在政策目标群体依赖政策制定者的自我构建,公共政策执行过于重视自上而下的方法,政策评估体系单一化和简单化。权力主导型政策被描述为官僚主导政策目标群体的构建、政策方法的选取以及政策评估中占支配地位的政策。在联盟型政策中,政策分析的单元不再是传统的政府组织,而是政策的子系统。借助政策核心信仰,不同的行动者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形成支持、中立和反对等联盟,这些联盟中的集体行动和协同一致为公共政策过程提供了可观察和可验证的科学途径。但是,二者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和不足。因此,政策过程只有通过二者交叉化的网络来理解和分析,才能呈现政策过程运行的完整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过程 官僚制 权力主导型政策 政策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