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8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公有制为主体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新城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28,共9页
改革必须巩固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重视所有制问题,不能淡化。所有制不是指物的隶属关系,它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在当今条件下,公有制的内涵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是任何国有制都是公有制,只有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改革必须巩固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重视所有制问题,不能淡化。所有制不是指物的隶属关系,它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在当今条件下,公有制的内涵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是任何国有制都是公有制,只有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国家所有制才是公有制。股份制是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说股份制就是公有制。公有制为主体,一是指量上占优势,公有资产应该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制经济中的就业人数应该在整个经济领域的总就业人数中占优势。二是指质上有控制力,即国有经济应该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应该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就经济运行来说,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转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它能够保证经济的运行朝着预定的目标发展,就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关系来说,国有经济有能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保证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生产力的社会性质,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越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越要强调公有制为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制 公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 国有经济为主导 私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 被引量:7
2
作者 邱海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7,共3页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等的结合出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基本经济制度的整体出发,深刻把握其中所蕴涵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等的结合出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基本经济制度的整体出发,深刻把握其中所蕴涵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及其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为主体 基本经济制度 理论与实践 实践逻辑 辩证关系 理论逻辑 中国与世界 历史与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原则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炳炎 唐思航 《学习论坛》 2008年第5期76-80,共5页
近年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下降,其主体地位被严重削弱,这事实上已经成为现实经济生活中一系列严重问题背后的深层根源。坚持和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须大力宣传公有制的优越性,批评各种否定公有制的错误观点,搞好下一... 近年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下降,其主体地位被严重削弱,这事实上已经成为现实经济生活中一系列严重问题背后的深层根源。坚持和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须大力宣传公有制的优越性,批评各种否定公有制的错误观点,搞好下一步国企改革,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为主体 经济改革 根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退民进”与公有制为主体 被引量:3
4
作者 荣兆梓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1,共5页
"国退民进"或者说"公退私进"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它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变革中具有充分合理性,但不是改革的标志和不变的趋势。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应该在公、私经济之间,或者国有、民营之间找到某个目标区... "国退民进"或者说"公退私进"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它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变革中具有充分合理性,但不是改革的标志和不变的趋势。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应该在公、私经济之间,或者国有、民营之间找到某个目标区间,任何两极化的调整目标,不仅无助于公平,也不利于效率。在非公经济繁荣与发展中,应当从更多视角全面理解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公经济 所有制结构 “国退民进” 公有制为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新城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1期9-14,共6页
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做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 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做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 私有化 单一 反马克思主义 思想政治工作 意识形态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同私有化的本质区别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太淼 《学习论坛》 1997年第4期5-7,共3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构成了我国经济改革的主线之一。然而,面对个体、私营、外资以及各种混合所有制的迅运发展,面对当前国有企业的转机建制,人们的思想认识并不一致,其中有两种值得注意的思想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构成了我国经济改革的主线之一。然而,面对个体、私营、外资以及各种混合所有制的迅运发展,面对当前国有企业的转机建制,人们的思想认识并不一致,其中有两种值得注意的思想倾向。一是囿于对传统公有制模式的认同,把发展多种成分经济,把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看成是搞私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有化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公有制为主体 本质区别 公有经济 公有制主体地位 传统公有制模式 实现共同富裕 所有制改革 生产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新城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5期4-9,共6页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全国解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核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相结合,进行艰苦探索的成果。在探索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全国解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核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相结合,进行艰苦探索的成果。在探索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潮的干扰,充满了矛盾和斗争。这一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建国以来六十年的经验证明,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我们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然而围绕着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都存在许多分歧,我们就有关问题谈一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共产党 领导核心 错误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及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内在规定之争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富阁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15,共6页
该文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即全社会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公所有。依照七七八八加总的算法来说明我国现在仍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但这即使能说明当前也说明不了长远。现在讲公有制为主体,已是在突出强调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该文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即全社会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公所有。依照七七八八加总的算法来说明我国现在仍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但这即使能说明当前也说明不了长远。现在讲公有制为主体,已是在突出强调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相应地,保持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所必要的数量已是底线。但这并没有解决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不占数量优势,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还是不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及在此情况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又当如何科学描述的问题。实践呼唤着指导改革理论的进一步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为主体 国有经济为主导 混合所有制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合理性辨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太淼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54,共4页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否具有合理性,必须从生产力中找到最终答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效率功能主要表现在:限制私人垄断,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克服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提供条...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否具有合理性,必须从生产力中找到最终答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效率功能主要表现在:限制私人垄断,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克服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提供条件、创造环境;搞好宏观调控,主导经济发展,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确立合理的分配机制,为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和谐发展奠定体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为主体 公有制经济 市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与私有化的界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兆远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7-22,26,共7页
关键词 公有制为主体 公有制经济 国有企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私有化 多种经济成份 现代企业制度 公有制主体地位 邓小平 国有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公有制为主体与“私有化”的界限──兼与王兆远同志商榷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奉军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42-46,共5页
关键词 公有制为主体 国有企业改革 “私有化” 全民所有 国有经济 剩余索取权 公有制经济 宏观调控 国有小企业 国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看待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镇平 《天府新论》 2006年第6期50-55,共6页
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的社会所有制是劳动者在全社会范围内对生产资料的统一占有,不是后来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过的“两种公有制”并存,更不是现在的以公有制为主体;马克思所说的计划经济是完全排除了商品货币关系的,不是后来社会主义实... 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的社会所有制是劳动者在全社会范围内对生产资料的统一占有,不是后来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过的“两种公有制”并存,更不是现在的以公有制为主体;马克思所说的计划经济是完全排除了商品货币关系的,不是后来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保留了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现实社会主义只不过处在过渡时期的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在这样的阶段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并不违背马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所有制 计划经济 公有制为主体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战略方针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力安 《当代思潮》 1997年第3期2-8,共7页
关键词 公有制经济 多种经济成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公有制为主体 国有企业 公有制主体地位 全面准确 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公有制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14
作者 张素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2-85,共4页
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党的十四大所贯穿的中心思想。公有制经济和其他多种经济成分,都是进行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继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方针,是贯彻落实邓... 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党的十四大所贯穿的中心思想。公有制经济和其他多种经济成分,都是进行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继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方针,是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的战略措施,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国策。一按照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经济成分 公有制为主体 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社会 私营经济 主体地位 个体经济 科学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改革 生产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学习十五大报告的体会
15
作者 许经勇 《东南学术》 CSSCI 1997年第6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公有制经济 所有制结构 社会主义经济 公有制实现形式 竞争性国有企业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报告 股份合作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兼谈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相容性
16
作者 廖业扬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S1期132-134,共3页
本文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存在的必然性出发,论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相容性、特殊性和优越性,进一步明确了公有制为主体是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实现各民族之间和各地区之间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最... 本文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存在的必然性出发,论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相容性、特殊性和优越性,进一步明确了公有制为主体是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实现各民族之间和各地区之间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为主体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坚特公有制为主体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17
作者 刘先春 《兰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26-27,共2页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标志。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这条原则。”但是,近些年来出现了各种否定公...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标志。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这条原则。”但是,近些年来出现了各种否定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思想,有些人并不公开提出“私有化”主张,而是提出一些似是面非的观点,有很大的迷惑性,特别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作为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我们有必要分清是非,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 公有制经济 发展生产力 公有制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本质 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 根本制度 国有大中型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原则问题——论划清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与私有化的界限
18
作者 赵子忱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1-64,共4页
划清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与私有化的界限,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原则问题。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具体标准,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据优势,二是国... 划清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与私有化的界限,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原则问题。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具体标准,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据优势,二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命脉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三是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四是国有经济通过市场化改革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有化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份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公有制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 公有制经济 原则问题 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划清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同私有化的是非界限
19
作者 龙绍双 《岭南学刊》 1997年第5期23-30,共8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化 多种经济成份 生产资料所有权 公有制为主体 国有企业 公有制经济 剥削现象 私人资本 剥削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理解邓小平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思想?
20
作者 杨发民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18-20,共3页
怎样理解邓小平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思想?杨发民邓小平同志说:“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2页。以下凡此书引言,只注卷数和页码。)在这两... 怎样理解邓小平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思想?杨发民邓小平同志说:“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2页。以下凡此书引言,只注卷数和页码。)在这两条原则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对于实现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为主体 邓小平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主体地位 公有制实现形式 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经济 资本主义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