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3篇文章
< 1 2 1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增强检查患者接受全程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1
作者 崔路 郭盈盈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114-116,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增强检查患者接受全程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徐州市中医院接受磁共振增强检查的7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3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全程精细化护理。对比两... 目的:分析磁共振增强检查患者接受全程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徐州市中医院接受磁共振增强检查的7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3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全程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1)。护理前,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结束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磁共振增强检查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其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增强检查 精细化护理 护理满意度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特异性对比剂磁共振增强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健 唐亮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5期144-146,150,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特异性对比剂磁共振(MRI)增强检查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肝脏疾病患者,均实施肝脏特异性对比剂MRI增强检查,以综合评估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其诊断价值。结... 目的:探讨肝脏特异性对比剂磁共振(MRI)增强检查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肝脏疾病患者,均实施肝脏特异性对比剂MRI增强检查,以综合评估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以综合评估结果为金标准,MRI增强扫描诊断准确率、灵敏度高于MRI平扫(P <0.05);MRI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硬化、肝血管瘤、脂肪肝、肝脓肿、FNH、肝腺瘤等不同疾病类型检出准确率高于MRI平扫(P <0.05);Child-Pugh分级后A级、B级、C级对不同类型疾病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阳性者与阴性者平扫期病灶相对增强值(HSIN)、HBP期病灶相对增强值(HSIB)、肝实质信号增强比(PSIR)、病灶信号增强比(HSIR)、病灶实质增强比(HPSIR)信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疑似肝脏疾病诊断中应用肝脏特异性对比剂MRI增强检查可帮助提高病灶检出率,明确病灶类型及分期情况,为临床医生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增强扫描 肝脏特异性对比剂 肝脏疾病 CHILD-PUGH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陈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229-232,共4页
选取核磁共振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增强扫描期间,探究全方位护理干预对于患者依从性的实际影响。方法 依据增强扫描期间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2023.02-2024.01期间我院采取核磁共振检查的相关患者分成两组,即参照组(常规护理,n=48)... 选取核磁共振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增强扫描期间,探究全方位护理干预对于患者依从性的实际影响。方法 依据增强扫描期间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2023.02-2024.01期间我院采取核磁共振检查的相关患者分成两组,即参照组(常规护理,n=48)和探究组(全方位护理,n=48),浅析两组护理实际影响,其中包括检查依从性、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三项指标。结果 相较参照组而言,探究组经过全方位护理干预后的检查依从性明显更为突出(P<0.05);核磁共振检查患者的负性情绪不同护理干预后均得到有效缓解,其中探究组效果更明显(P<0.05);相较探究组不认可全方位护理者1例而言,参照组达到9例(P<0.05)。结论 核磁共振检查患者在增强扫描期间应用全方位护理干预,可较大幅度提升患者检查依从性,消除其负面情绪的同时促使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到相应提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护理 核磁共振增强扫描 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音乐放松疗法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娟 闫威 高亚岭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2474-2476,2480,共4页
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音乐放松疗法在核磁共振(MRI)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于放射科行MRI增强扫描检查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音乐放松疗法... 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音乐放松疗法在核磁共振(MRI)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于放射科行MRI增强扫描检查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音乐放松疗法)和对照组(常规呼吸和护理干预),每组41例。观察2组检查前后呼吸、心率、血压、焦虑程度及完成检查时间、不良反应发生、图像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对照组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高于检查前(P<0.05),且观察组检查后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完成检查时间、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而一次图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前、检查后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音乐放松疗法可有效减轻MRI增强扫描检查患者生命体征波动,缓解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检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增强扫描 认知行为干预 音乐放松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壁外静脉侵犯的预测价值及列线图模型开发
5
作者 马强 郑璐 +1 位作者 程浩 杨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854-1860,共7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对直肠癌患者壁外静脉侵犯(EMVI)的预测价值,并发一款列线图模型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总结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病理确诊直肠腺癌98例,分为EMVI阳性组47例和EMVI阴性组51例。术前采用3.0T... 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对直肠癌患者壁外静脉侵犯(EMVI)的预测价值,并发一款列线图模型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总结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病理确诊直肠腺癌98例,分为EMVI阳性组47例和EMVI阴性组51例。术前采用3.0T MRI平扫和增强,获取体积转移常数(Ktrans)、反向回流速率常数(Kep)、细胞外血管外体积分数(Ve)和DWI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MRI参数,然后采用LASSO回归模型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危险因素,R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Bootstrap法进行模型内验证,计算一致性指数(C-index)以评估模型区分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校准曲线和决策分析曲线评估模型的吻合度和净获益比。结果:与EMVI阴性组相比,EMVI阳性组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升高,肿瘤浸润深度和环周浸润率(CIR)增加,低分化、T分期(3-4)、N分期(2-3)和Ki67阳性表达率增多(P<0.05)。EMVI阳性组Ktrans和Kep值显著高于EMVI阴性组,而ADC值显著降低(P<0.05)。Spearman检验显示,ADC值与Ktrans和Kep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Ve无明显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显示,CIR、N分期、ADC值和Ktrans是直肠癌患者EMVI的预测因子(P<0.05)。R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总分220分。内部验证C-index为0.924。ROC显示,Ktrans、Kep、ADC值诊断EMVI阳性的AUC分别为0.765、0.723和0.708(P<0.05),列线图模型的AUC为0.867,显著高于单一指标(P<0.05)。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率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分析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的临床净获益比较好。结论:磁共振增强和DWI是直肠癌患者术前评估EMVI阳性的重要无创检查方式,联合CIR、N分期、ADC值和Ktrans开发的列线图模型对EMVI阳性有较好的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增强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直肠癌 壁外静脉侵犯 列线图 体积转移常数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增强成像在输卵管积液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朱辉 周建良 钱林清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2期348-352,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成像在女性盆腔附件输卵管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撷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磁共振诊断为输卵管积液的住院患者共112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98例(误诊1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磁共振征象及信号特点,治疗经过。结... 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成像在女性盆腔附件输卵管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撷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磁共振诊断为输卵管积液的住院患者共112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98例(误诊1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磁共振征象及信号特点,治疗经过。结果:98例患者中输卵管积液77例,占78.57%,输卵管积脓21例,占21.43%;双侧35例,占35.71%,单侧63例,占64.29%;磁共振征象:呈扭曲管状、单囊、多囊及串珠状改变,部分可见分隔,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合并输卵管积脓时,T1WI等高信号,DWI高信号,磁共振增强扫描囊腔不强化,囊壁及分隔可轻度强化,合并积脓时囊壁及分隔可明显增厚强化。结论:磁共振增强成像,能比较准确地显示输卵管积液的部位、形态、信号及性质,可以为输卵管积液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价值,且可以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增强成像 输卵管积液 输卵管积脓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增强扫描匹配高压注射时静脉渗漏的护理研究
7
作者 达建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225-228,共4页
观察磁共振增强扫描匹配高压注射时静脉渗漏的护理措施。方法 筛选2023年1月到2024年4月医院收治62例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资料,对照组(n=31)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31)联合综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检查成功率明显提升,依从性以及伪影情况... 观察磁共振增强扫描匹配高压注射时静脉渗漏的护理措施。方法 筛选2023年1月到2024年4月医院收治62例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资料,对照组(n=31)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31)联合综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检查成功率明显提升,依从性以及伪影情况改善良好,安全性更高。经护理后,患者焦虑情绪得到明显改善,舒适度以及满意度显著提升,对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针对接受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伴随的静脉渗漏风险,通过在检查期间配合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优化检查成功率,减少患者出现伪影情况,降低不良反应,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升患者舒适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增强扫描 高压注射 静脉渗漏 综合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增强联合DWI技术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唐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7期81-83,共3页
目的:分析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磁共振增强+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济南北城医院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129例。分别进行磁共振增强、DW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手术... 目的:分析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磁共振增强+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济南北城医院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129例。分别进行磁共振增强、DW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手术病理结果显示恶性75例,良性54例;DWI检查准确检出恶性67例,良性51例;磁共振增强+DWI检查准确检出恶性74例,良性52例;磁共振增强+DWI检查肝脏肿瘤的灵敏度98.67%、准确率97.67%均高于DWI检查的89.33%、91.47%(P<0.05);在b值为50、400、800 s/mm^(2)时,恶性肝脏肿瘤患者ADC值均低于良性病变患者(P<0.05)。结论:在肝脏肿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增强+DWI检测灵敏度及准确率较高,可为肝脏肿瘤良恶性鉴别提供依据,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共振增强 弥散加权成像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脏核磁共振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利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69-0172,共4页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肝脏核磁共振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86例需接受肝脏核磁共振增强扫描受检者,对其平均分组,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实施常态护理、临床路径护理。结果 实验组一次性检查成功率、满意度、检查时间、SAS评分...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肝脏核磁共振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86例需接受肝脏核磁共振增强扫描受检者,对其平均分组,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实施常态护理、临床路径护理。结果 实验组一次性检查成功率、满意度、检查时间、SAS评分、SDS评分、血压与心率水平及不良反应、伪影、造影剂渗漏发生率均更理想,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脏核磁共振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可观。因此,可推广临床路径护理,提高检查效率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肝脏 核磁共振增强扫描 造影剂渗漏 伪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鉴别诊断小肝癌与肝硬化结节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罗考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35-0038,共4页
探寻将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应用到小肝癌以及肝硬化结节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深入研究,其住院时间为2022.3-2022.12,先后给予患者核磁共振平扫以及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扫描,并于4周内给予肝脏穿刺活检,将穿... 探寻将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应用到小肝癌以及肝硬化结节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深入研究,其住院时间为2022.3-2022.12,先后给予患者核磁共振平扫以及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扫描,并于4周内给予肝脏穿刺活检,将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将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应用到小肝癌以及肝硬化结节诊断中的效果。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漏诊和误诊的发生率、敏感度和特异性、检查和确诊用时。结果 美显磁共振增强明显比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更为精准,P<0.05。美显磁共振增强检测的漏诊和误诊的发生率较低,P<0.05。美显磁共振增强检查的敏感度明显较高,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检查和确诊用时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在鉴别诊断小肝癌、肝硬化结节方面的准确率较高,为后续治疗提供一定参考,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各位学者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 核磁共振 小肝癌 肝硬化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磁共振增强成像评价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高月彩 刘俊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9期34-36,共3页
目的:分析钆塞酸二钠磁共振增强成像评价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10月菏泽市立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钆塞酸二钠磁共振增强成像扫描。以临床病理结果为依据,对患者肝细胞... 目的:分析钆塞酸二钠磁共振增强成像评价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10月菏泽市立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钆塞酸二钠磁共振增强成像扫描。以临床病理结果为依据,对患者肝细胞癌分化程度进行分期,分析各指标与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03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证实,Ⅰ级32例,Ⅱ级30例,Ⅲ级28例,Ⅳ级13例。各分化级别患者在门脉期病灶-竖脊肌信号比(LMR)、过渡期LMR以及相对廓清率、最高强化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ILMR、动脉期LMR、肝胆期LMR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增强比(CER)与分化程度的相关系数最大,而相对强度比(RIR)与分化程度的相关系数最小。结论:肝癌分化程度鉴别诊断中,采用钆塞酸二钠磁共振增强成像技术价值较高,可以准确鉴别不同分期肝细胞癌,诊断准确率较高,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塞酸二钠 共振增强成像 肝细胞癌 分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增强扫描专用注射器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6
12
作者 尹晶晶 陈敏 +2 位作者 张晨 杨薇 周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7期929-930,共2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专用注射器的使用操作及护理。方法 本组共 172例 ,年龄 15~ 70岁 ,平均 43 .8岁 ,使用美国Medrad Spectris磁共振增强扫描专用注射器和GD DTPA造影剂 ,规范操作规程。 结果 本组一次成功 165例 ,不同原因失败 7例 ...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专用注射器的使用操作及护理。方法 本组共 172例 ,年龄 15~ 70岁 ,平均 43 .8岁 ,使用美国Medrad Spectris磁共振增强扫描专用注射器和GD DTPA造影剂 ,规范操作规程。 结果 本组一次成功 165例 ,不同原因失败 7例 ,扫描过程及 2 4h内 167例无任何异常 ,5例出现各种不适。结论 磁共振专用注射器推注造影剂配合磁共振增强扫描是准确、安全、可靠的。规范操作 ,熟练掌握机器性能 ,提高护理质量是检查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增强扫描 注射器 造影剂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原子315 nm~321 nm区(1+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谱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海波 杨家君 +2 位作者 杨晓华 郑贤锋 崔执凤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3-786,共4页
结合激光烧蚀、超声射流技术,在实验上制备了高浓度的Ti原子自由原子束源,测定了315nrn 321nm光谱区过渡金属Ti原子的(1+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谱,并对光谱结构进行了归属.
关键词 激光烧蚀 TI 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 超声射流 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苯酚中共振增强的分子内氢键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德纯 张艳秋 陆澄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3-67,共5页
根据晶体结构资料,计算了59个邻位取代苯酚中分子内氢键的几何.在STO-3G水平上计算了一些分子中原子部分电荷.结果表明,酚基氧与苯环上碳之间的键长,酚基上氢原子的部分电荷,酚基所在位置处的苯环环内角与取代苯酚的酸常数pKa均... 根据晶体结构资料,计算了59个邻位取代苯酚中分子内氢键的几何.在STO-3G水平上计算了一些分子中原子部分电荷.结果表明,酚基氧与苯环上碳之间的键长,酚基上氢原子的部分电荷,酚基所在位置处的苯环环内角与取代苯酚的酸常数pKa均有近似线性关系,当邻位上存在硝基或羰基时,内氢键由于共振而得到显著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苯酚 共振增强 分子内氢键 苯酚 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非线性光学聚氨酯对电光效应的共振增强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旭华 袁荞龙 +2 位作者 王得宁 曹庄琪 沈启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683-1685,共3页
二阶非线性光学聚合物是最有希望实现在电光器件方面应用的材料之一.该类材料的非线性光学系数很高, 响应速度快, 与半导体材料的相容性较好, 且比有机和无机晶体的制备更方便[1,2].
关键词 二阶非线性光学 聚氨酯 电光效应 共振增强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酮分子的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解离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夏柱红 魏杰 +4 位作者 李子尧 郑海洋 章莲蒂 顾学军 张冰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利用可调谐染料激光研究了丁酮分子的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解离过程 ,发现在 42 8~ 44 8nm激光波段丁酮分子发生的是经 4p和 4dRydberg态的 ( 3 + 1)多光子过程 .此外 ,我们还用“梯开关”模型对丁酮母体离子的解离机理和各碎片离子的来... 利用可调谐染料激光研究了丁酮分子的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解离过程 ,发现在 42 8~ 44 8nm激光波段丁酮分子发生的是经 4p和 4dRydberg态的 ( 3 + 1)多光子过程 .此外 ,我们还用“梯开关”模型对丁酮母体离子的解离机理和各碎片离子的来源作了详细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 丁酮 里德堡态 “梯开关”模型 解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原子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谱——奇对称性里德堡态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贤锋 王婷婷 +2 位作者 裴林森 陈从香 陈旸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5-612,共8页
利用脉冲放电产生氩原子亚稳态4s2[3/2]°2和4s'2[1/2]°0,在610-670 nm波长范围内,利用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和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得到氩原子(2+1)REMPI谱。光谱分析表明所有谱线来源于氩原子4s2[3/2]°2和4s'2[1/... 利用脉冲放电产生氩原子亚稳态4s2[3/2]°2和4s'2[1/2]°0,在610-670 nm波长范围内,利用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和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得到氩原子(2+1)REMPI谱。光谱分析表明所有谱线来源于氩原子4s2[3/2]°2和4s'2[1/2]°0两个亚稳态向16个奇对称性里德堡态双光子跃迁,并标识所有谱线。同时首次在实验上观察到一个长序列的3p54s'2[1/2]°0→3p5nd2[1/2]°1(n=8-31)双光子跃迁。在实验技术上,提供了一种研究惰性气体原子以及其它原子高里德堡态和自电离态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原子 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 里德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硫分子的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解离过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姚关心 汪小丽 +5 位作者 杜传梅 李慧敏 张先燚 郑贤锋 季学韩 崔执凤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56-1060,共5页
本文报道了在280-286.5nm区域内,通过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时间飞行质谱和质量选择光电离激发谱对二甲基硫分子的光电离和光解离通道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280~286.5mn区域内.二甲基硫分子以母体分子的电离通道为主.即首先... 本文报道了在280-286.5nm区域内,通过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时间飞行质谱和质量选择光电离激发谱对二甲基硫分子的光电离和光解离通道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280~286.5mn区域内.二甲基硫分子以母体分子的电离通道为主.即首先电离生成母体离子然后母体离子再解离生成碎片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硫 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羟基苯腈的双色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光谱及Franck-Condon模拟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娜 李淑贤 +4 位作者 王林 王慧慧 杨勇刚 赵建明 李昌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59,共8页
在自制直线式飞行时间质谱仪上进行了双色共振增强双光子电离实验,获得了振动分辨的邻羟基苯腈的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sonance enhanced multiphoton ionization,REMPI)光谱,结合高精度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Franck-Condon光谱模拟,详细... 在自制直线式飞行时间质谱仪上进行了双色共振增强双光子电离实验,获得了振动分辨的邻羟基苯腈的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sonance enhanced multiphoton ionization,REMPI)光谱,结合高精度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Franck-Condon光谱模拟,详细分析了光谱特征,发现了大量基频、泛频和组合振动,并进行了光谱归属.大部分苯环的基频振动归属为环在平面内的畸变或平面内的摇摆,这与分子激发过程中苯环的扩张有关.理论和实验结果都表明,REMPI光谱的低频段信号强,背景低,谱带少,分辨率好.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信号向相反的方向变化.这是由于低频段光谱主要来自于低频的基频振动、少量泛频的贡献.随着振动频率增加,泛频和各种模的组合振动逐渐增多,导致了高频区谱带稠密,分辨率变差.高阶振动和多模的组合振动通常有较低的Franck-Condon因子,因此信号随频率增大逐渐变弱,信噪比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羟基苯腈 双色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 光谱模拟 振动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程式呼吸训练结合科勒效应在钆塞酸二钠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媛媛 刘静静 +3 位作者 冉云彩 汪卫建 张勇 程敬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8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流程式呼吸训练结合科勒效应在钆塞酸二钠(gadoxetate disodium,Gd-EOB-DTPA)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的进行MR Gd-EOB-DTPA上腹部增强检查的影像资料共82例,其中随机选取2022年1... 目的探讨流程式呼吸训练结合科勒效应在钆塞酸二钠(gadoxetate disodium,Gd-EOB-DTPA)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的进行MR Gd-EOB-DTPA上腹部增强检查的影像资料共82例,其中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2年2月期间常规训练的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再随机选取2022年5月-2022年6月流程式呼吸训练结合科勒效应的患者41例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动脉期图像质量、检查时长、T2扫描时长、增强前T1扫描次数、动脉期扫描时长、增强扫描一次性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600,P=0.037);实验组T2扫描时长、动脉期扫描时长、检查总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增强前T1扫描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97,P=0.031;t=4.118,P=0.000;t=3.484,P=0.001;χ^(2)=6.474,P=0.011),增强扫描一次性成功率由87.80%提高到95.12%。结论流程式呼吸训练结合科勒效应应用于Gd-EOB-DTPA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可有效提高Gd-EOB-DTPA磁共振增强成像动脉期图像质量,提高扫描一次性成功率,缩短扫描总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增强成像 钆塞酸二钠 流程式呼吸训练 科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