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隔离型低压柔性潮流转供装置共模电流直接闭环抑制策略
1
作者 曹晓军 何晋伟 +2 位作者 乔学博 韩俊飞 王成山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3,177,共13页
非隔离型低压柔性潮流转供装置具有可主动调节配电网潮流、改善电能质量等功能,因其高效率、低成本、高功率密度等优势受到了高度关注。但多端变流器脉宽调制及动态耦合效应会产生复杂共模环流,影响系统安全稳定。为了克服这一难题,提... 非隔离型低压柔性潮流转供装置具有可主动调节配电网潮流、改善电能质量等功能,因其高效率、低成本、高功率密度等优势受到了高度关注。但多端变流器脉宽调制及动态耦合效应会产生复杂共模环流,影响系统安全稳定。为了克服这一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开关周期平均共模电压直接调制的共模环流指定谐波闭环抑制策略。首先,建立非隔离型柔性潮流转供装置的精准共模电路模型,分析阻抗和主导次共模环流特性,揭示了开关周期平均共模电压和共模环流的关联性;其次,通过双侧变流器零矢量协调分配实现了等效平均共模电压的精准调节,在不影响差模电流动态调节的基础上实现了指定次共模环流的闭环抑制调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共模电压 共模电流抑制 共模回路 三次谐波 零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屏蔽原理的双环高频共模电流传感器
2
作者 潘凌青 刘博文 +1 位作者 纪昌杏 李豪 《电力电子技术》 2025年第1期21-24,70,共5页
绝缘失效是导致电力装备故障停机的重要原因。高频共模漏电流法与局部放电法、高频注入法等方法相比,具有非侵扰和灵敏性高的特点,但高频共模电流检测面临高幅值、多频段差模电流的干扰。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磁屏蔽原理的双环结构电... 绝缘失效是导致电力装备故障停机的重要原因。高频共模漏电流法与局部放电法、高频注入法等方法相比,具有非侵扰和灵敏性高的特点,但高频共模电流检测面临高幅值、多频段差模电流的干扰。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磁屏蔽原理的双环结构电流传感器,内环利用磁聚集效应对差模电流磁场进行隔离,外环基于罗氏线圈原理对高频共模电流信号进行检测。通过分析共模、差模电流的磁场分布,设计了双环传感器的参数,分析了磁环磁屏蔽效果。最后,在3 kW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双环高频共模电流传感器能够有效地抑制高频差模电流的干扰,稳定性好。与单环传感器相比,差模分量减少了约40%,大大提高了在线绝缘监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磁屏蔽 共模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系统中共模电流抑制的研究 被引量:60
3
作者 张兴 孙龙林 +2 位作者 许颇 赵为 曹仁贤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02-1208,共7页
首先分析了无变压器的光伏并网系统中产生共模电流的原因,从单相半桥和全桥拓扑结构出发,在得出共模电流抑制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几种能有效抑制共模电流的拓扑结构,并提出一种能够抑制共模电流的混合桥臂拓扑,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 首先分析了无变压器的光伏并网系统中产生共模电流的原因,从单相半桥和全桥拓扑结构出发,在得出共模电流抑制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几种能有效抑制共模电流的拓扑结构,并提出一种能够抑制共模电流的混合桥臂拓扑,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正确性。最后,对这几种拓扑结构的损耗进行了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 逆变器 共模电压 共模电流 H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隔离型三相三电平光伏逆变器的共模电流抑制 被引量:44
4
作者 张兴 邵章平 +1 位作者 王付胜 刘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6,18,共8页
针对非隔离型三相三电平光伏逆变器的共模电流问题,在分析三电平共模等效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改进型LCL滤波器,将滤波电容公共点接回到直流侧中性点,滤除寄生电容电压的高频分量,使共模电流大幅衰减。改进型LCL滤波器改变了三电平直流侧... 针对非隔离型三相三电平光伏逆变器的共模电流问题,在分析三电平共模等效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改进型LCL滤波器,将滤波电容公共点接回到直流侧中性点,滤除寄生电容电压的高频分量,使共模电流大幅衰减。改进型LCL滤波器改变了三电平直流侧中点不平衡的机理,传统中点平衡算法,如分配因子法不再适用,为此,对分配因子法进行修正,提出广义的分配因子法,使中点电位得到有效地控制。实验证明了理论分析和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逆变器 非隔离型逆变器 改进型LCL滤波器 共模电流 中点平衡控制 分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10三相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共模电流抑制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郭小强 魏宝泽 +4 位作者 贾晓瑜 卢志刚 王宝诚 孙孝峰 张纯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5-142,共8页
以FB10三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一种新型载波调制方法解决共模电流问题,与空间矢量调制方法相比,提出的载波调制方法有效简化了开关逻辑的产生过程。文中对该方法的共模电压特性和共模电流特性进行了分析... 以FB10三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一种新型载波调制方法解决共模电流问题,与空间矢量调制方法相比,提出的载波调制方法有效简化了开关逻辑的产生过程。文中对该方法的共模电压特性和共模电流特性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系统静止坐标系无锁相环并网控制方案,最后和传统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FB10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共模电压恒定,具有良好的共模电流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10拓扑 非隔离光伏系统 并网逆变器 共模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共模电流传导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勇 曾帆 +2 位作者 陈全世 周强 陈伏虎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8,共5页
在电动汽车中,沿车辆底盘和电缆传导的共摸电流是产生电磁传导干扰和共模辐射的重要原因。本文针对电动汽车中主要电磁干扰源的BOOST电源变换器,建立了电磁干扰源和共模电流传导路径的等效电路模型,指出在电缆中传导的共模电流决定于电... 在电动汽车中,沿车辆底盘和电缆传导的共摸电流是产生电磁传导干扰和共模辐射的重要原因。本文针对电动汽车中主要电磁干扰源的BOOST电源变换器,建立了电磁干扰源和共模电流传导路径的等效电路模型,指出在电缆中传导的共模电流决定于电缆-底盘的阻抗特性。电缆-底盘阻抗的传输线模型分析表明,该阻抗呈容抗、串联谐振、感抗和并联谐振交替出现的特征,使共模电流的各频率分量具有不同的沿电缆分布特性。共模电流的解析结果和试验测量结果基本吻合。为了抑制共摸电流,提出了共模电感的合理布置和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共模电流 电缆.底盘阻抗 传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C三电平并网逆变器共模电流抑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39
7
作者 肖华锋 杨晨 谢少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23-29,共7页
共模电流抑制是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首先基于考虑所有寄生参数的非隔离型单相并网逆变器高频共模等效模型归纳出两种抑制漏电流的途径,并将其应用到二极管钳位(neutral point clamped,NPC)三电平并网逆变器中得... 共模电流抑制是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首先基于考虑所有寄生参数的非隔离型单相并网逆变器高频共模等效模型归纳出两种抑制漏电流的途径,并将其应用到二极管钳位(neutral point clamped,NPC)三电平并网逆变器中得出仅通过正弦脉宽调制(sine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策略抑制共模电压不可行和通过电路元件参数匹配抑制共模电压的3种可能方案。针对3种可能的方案分析了它们的成立条件和现实可行性,并通过相应的实验验证结论的可靠性。其中,提出的通过补偿电容来弥补寄生参数差异的措施可以进一步增强NPC三电平并网逆变器漏电流抑制性能,是一种简单、可靠、有效的实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 无变压器 共模电流 寄生参数NPC三电平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跨电容多电平光伏逆变器共模电流抑制技术 被引量:13
8
作者 郭小强 朱铁影 +3 位作者 魏宝泽 卢志刚 孙孝峰 张纯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4962-4969,5121,共8页
以飞跨电容多电平光伏逆变器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系统共模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开关状态、系统共模电压和共模电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得出在载波正向层叠、载波反向层叠和载波相移三种调制方案下,系统共模电压存在高频变化,然后提出一种... 以飞跨电容多电平光伏逆变器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系统共模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开关状态、系统共模电压和共模电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得出在载波正向层叠、载波反向层叠和载波相移三种调制方案下,系统共模电压存在高频变化,然后提出一种新型载波调制策略,利用载波调制结合布尔逻辑运算,使不同工作状态下保持系统共模电压恒定,进而有效抑制共模电流得到。最后搭建基于TMS320F28335DSP+XC3S400 FPGA数字控制的飞跨电容多电平光伏逆变器样机,通过对传统载波方案和本文提出的方案进行实验对比分析,验证了提出方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隔离型光伏系统 飞跨电容逆变器 共模电压 共模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式储能系统共模电流的分析及抑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强 李睿 +2 位作者 高宁 蔡旭 陆志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04-111,共8页
链式变换器具有适合用于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结构特点,但是,储能电池较低的能量密度以及变换器功率模块与电池柜间较长的直流连接电缆,为链式储能系统引入了不可忽略的寄生参数,从而导致较大的共模电流,危及功率器件的安全。本文首先... 链式变换器具有适合用于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结构特点,但是,储能电池较低的能量密度以及变换器功率模块与电池柜间较长的直流连接电缆,为链式储能系统引入了不可忽略的寄生参数,从而导致较大的共模电流,危及功率器件的安全。本文首先建立链式变换器的简化模型,分析链式变换器中共模电压通路及共模电流路径,并估算共模电流峰值,研究链式储能系统共模电流的抑制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式变换器 电池储能系统 共模电压 共模电流 EMI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C光伏并网逆变器共模电流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勤进 刘彦呈 王川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21,共7页
针对中性点钳位(NPC)的非隔离型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采用传统空间矢量调制(SVPWM)方式时必然产生高频共模电流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基于传统三电平SVPWM调制方式的改进方法。在不改变任何硬件拓扑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对开关序列和冗余矢量的... 针对中性点钳位(NPC)的非隔离型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采用传统空间矢量调制(SVPWM)方式时必然产生高频共模电流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基于传统三电平SVPWM调制方式的改进方法。在不改变任何硬件拓扑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对开关序列和冗余矢量的合理选取及排序,使系统共模电压稳定在V_(PQ)/2,同时引入直流电压外环及有功、无功电流内环协调控制,从而实现系统共模电流的抑制。与传统的三电平正弦调制(SPWM)方式和SVPWM调制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具有输出共模电压稳定,共模电流小,同时入网电流谐波含量低的优点。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 中心点钳位 共模电流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直流电压外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及其共模电流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袁义生 张伟平 +1 位作者 朱本玉 彭春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86-3292,共7页
提出了一种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该拓扑在全桥逆变电路的基础上引入2个开关管构成一条新的续流回路,将电路桥臂中点对直流母线负端的电位钳位在0.5倍的输入电压(Uin),并将太阳能电池板与电网隔开。通过采用有效的驱动逻辑,实现了... 提出了一种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该拓扑在全桥逆变电路的基础上引入2个开关管构成一条新的续流回路,将电路桥臂中点对直流母线负端的电位钳位在0.5倍的输入电压(Uin),并将太阳能电池板与电网隔开。通过采用有效的驱动逻辑,实现了续流模态工作的2个开关管的软开通。详细分析了该拓扑的各个工作模态,建立了电路的共模等效模型,研究了共模电流频谱与电路参数和开关频率的关系。设计了1 000 W光伏并网逆变器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拓扑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逆变器 共模电压 共模电流 寄生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共模电流抑制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奎 韩振铎 +2 位作者 牛峰 王尧 黄少坡 《电机与控制应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共7页
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系统共模电流较大,其大小受控制方法的直接影响。建立PMSM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简化的基于性能指标评估函数的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并详细阐述了预测算法实施过程。然后分析电机系统共模电流产生机理,提... 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系统共模电流较大,其大小受控制方法的直接影响。建立PMSM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简化的基于性能指标评估函数的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并详细阐述了预测算法实施过程。然后分析电机系统共模电流产生机理,提出利用基于性能指标评估函数的模型预测直接转矩控制抑制共模电流。最后,对所提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并与传统直接转矩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 共模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无变压器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及共模电流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沈友朋 宋平岗 《工矿自动化》 2011年第4期66-69,共4页
针对单相无变压器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存在共模电流的问题,介绍了几种能有效抑制共模电流的拓扑结构,即双极性调制的单相全桥式拓扑结构、带交流旁路的全桥式拓扑结构、H5拓扑结构及NPC拓扑结构;详细分析了这几种拓扑结构抑制共模... 针对单相无变压器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存在共模电流的问题,介绍了几种能有效抑制共模电流的拓扑结构,即双极性调制的单相全桥式拓扑结构、带交流旁路的全桥式拓扑结构、H5拓扑结构及NPC拓扑结构;详细分析了这几种拓扑结构抑制共模电流的原理,并从开关损耗及系统效率两个方面对这几种拓扑结构进行了比较,指出H5拓扑结构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无变压器型 光伏并网系统 逆变器 共模电流 全桥式拓扑结构 H5拓扑结构 NPC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共模电流抑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勇 陈全世 陈伏虎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06-1210,共5页
针对电动汽车中沿电缆和底盘传导的共模电流是电动汽车产生电磁干扰的重要原因,分析了共模电流传导回路的阻抗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频率范围内(1~30MHz),共模回路存在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分别导致共模电流出现极大值和极小值。为... 针对电动汽车中沿电缆和底盘传导的共模电流是电动汽车产生电磁干扰的重要原因,分析了共模电流传导回路的阻抗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频率范围内(1~30MHz),共模回路存在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分别导致共模电流出现极大值和极小值。为了抑制共模电流,基于互感原理开发了一种有源共模电感,与传统电感相比,有源电感具有较大的电感量和较好的高频特性,有源电感在电缆的适当位置可以产生最佳的共模电流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磁干扰 共模电流 有源共模电感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非隔离型V2G系统共模电流抑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颜湘武 肖志恒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6-55,共10页
从系统高频共模等效模型入手,分析确定产生共模电流的激励源;改进传统抑制共模电压空间矢量调制(SVM)算法,优化三相三电平车网互动(V2G)开关状态转换次序,形成五段式去冗余SVM算法,有效抑制共模电压,但三相三电平V2G中点电位不平衡会对... 从系统高频共模等效模型入手,分析确定产生共模电流的激励源;改进传统抑制共模电压空间矢量调制(SVM)算法,优化三相三电平车网互动(V2G)开关状态转换次序,形成五段式去冗余SVM算法,有效抑制共模电压,但三相三电平V2G中点电位不平衡会对共模电压产生影响,限制了共模电流抑制效果。提出了从控制算法和拓扑改进2条途径分别实现中点电位平衡的控制方法。采用控制算法途径时,引入虚拟空间矢量调制(NTV2),剔除输出共模电压幅值较大的冗余小矢量,保证了共模电流抑制效果;重新定义虚拟小矢量和虚拟中矢量,在新型虚拟矢量空间下,提出分区域的混合调制策略,使其开关频率固定,通过控制开关周期内的平均中线电流为零实现中点电位平衡。采用拓扑改进途径时,调制方式仍采用上述五段式去冗余算法,以抑制共模电流;在直流母线处引入H桥平衡电路(或与之等效的单桥平衡电路),根据中点电位的偏移方向,选择平衡电路工作模式来调整直流母线电容所带电荷量,从而抑制中点电位的偏移,并可设置电压误差滞环,进一步增强了该方法的普适性和鲁棒性。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和2套协同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隔离V2G 共模电流 中点电位平衡 新型虚拟矢量法 H桥平衡电路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H7电流源光伏逆变器共模电流抑制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郭小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4665-4671,共7页
共模电流问题是非隔离型光伏逆变器系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非隔离型三相七开关H7电流源光伏逆变器。首先建立系统高频共模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系统共模电压和开关状态之间的关系,研究传统空间矢量调制对系统... 共模电流问题是非隔离型光伏逆变器系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非隔离型三相七开关H7电流源光伏逆变器。首先建立系统高频共模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系统共模电压和开关状态之间的关系,研究传统空间矢量调制对系统共模电压和共模电流的影响,然后提出新型空间矢量调制策略解决共模电流问题,最后在TMS320F28335 DSP+EP4CE10E22C8 FPGA数字控制实验平台上对上述方案进行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隔离型光伏系统 三相光伏逆变器 共模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gowski线圈在高压变频器共模电流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俊杰 乔鸣忠 +1 位作者 张晓锋 沈浙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23,29,共6页
针对霍尔电流传感器与传统电流互感器检测共模电流存在缺陷情况,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Rogowski线圈测量共模电流的方法。以五相H桥型三电平逆变系统共模通路为例,仿真得到共模电流属于高频脉冲电流。建立Rogowski线圈传感头等效回路模型,... 针对霍尔电流传感器与传统电流互感器检测共模电流存在缺陷情况,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Rogowski线圈测量共模电流的方法。以五相H桥型三电平逆变系统共模通路为例,仿真得到共模电流属于高频脉冲电流。建立Rogowski线圈传感头等效回路模型,理论上验证了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对电机端单线圈、滤波器端双线圈、滤波器端单线圈三种共模电流测量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滤波器端单线圈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模电流 ROGOWSKI线圈 五相H桥型三电平逆变系统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型光伏逆变器负极接地时共模电流的抑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亮 吴振兴 +1 位作者 汪光森 武美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833-2839,共7页
针对并联型光伏逆变器负极同时接地时共模电流较大的问题,通过对逆变器的调制波进行双重傅里叶分析,分别建立单台和两台光伏逆变器负极接地时的共模简化模型,并给出共模电流的表达式。根据对并联型光伏逆变器共模电流的特性分析,提出一... 针对并联型光伏逆变器负极同时接地时共模电流较大的问题,通过对逆变器的调制波进行双重傅里叶分析,分别建立单台和两台光伏逆变器负极接地时的共模简化模型,并给出共模电流的表达式。根据对并联型光伏逆变器共模电流的特性分析,提出一种在负极接地时抑制共模电流的策略,该策略由载波同步控制策略和增加系统共模阻抗方法共同完成对共模电流的抑制。最后,通过实验结果证明负极接地时共模电流模型分析和抑制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电池 负极接地 并联型逆变器 共模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共模电流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沈友朋 宋平岗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1年第4期1-5,共5页
详细地分析了三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共模电流的模型和产生原理,并得出了抑制共模电流的一般规律。利用该规律对几种不同的三相无变压器型光伏并网逆变器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研究,并比较了它们的不同点。
关键词 三相无变压器结构 光伏并网逆变器 共模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共模电流抑制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国定 钟引帆 揭飞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5-659,共5页
共模电流问题是非隔离光伏并网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VDE-0126-1-1标准规定,当漏电流超过规定值时,并网系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停止工作.针对共模电流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研究和对比了了几种不同的调制方式,并详细分析了几种能... 共模电流问题是非隔离光伏并网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VDE-0126-1-1标准规定,当漏电流超过规定值时,并网系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停止工作.针对共模电流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研究和对比了了几种不同的调制方式,并详细分析了几种能够有效抑制或消除共模电流的电路拓扑结构,得到了不同拓扑结构之间抑制共模电流的共同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oHeric拓扑结构,提出了其相应的调制策略并分析和阐述了其工作原理.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oHeric拓扑抑制共模电流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隔离 共模电流 oHeric拓扑 调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