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艾滋病防治项目对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云霞 陈康林 +8 位作者 阮玉华 宋本莉 尹潞 张莉 刘石柱 秦光明 张灵麟 汪宁 邵一鸣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94-397,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社区艾滋病防治项目对吸毒人群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行为的影响情况。方法于2004年5月至6月在四川省西昌市调查吸毒人群的社会人口学、戒毒、参加艾滋病防治项目、吸毒方式以及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行为情... 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社区艾滋病防治项目对吸毒人群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行为的影响情况。方法于2004年5月至6月在四川省西昌市调查吸毒人群的社会人口学、戒毒、参加艾滋病防治项目、吸毒方式以及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行为情况等。结果在近3个月27·0%(122/451)的吸毒者与他人有过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行为,其中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的分别为26·8%(121/451)和22·4%(101/451)。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与近3个月直接共用注射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是:性别、过去参加过艾滋病防治项目、近3个月静脉注射吸毒频率、近3个月海洛因混合其他毒品使用频率;与近3个月间接共用注射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是:静脉吸毒年限、过去参加过艾滋病防治项目、近3个月静脉注射吸毒频率、近3个月海洛因混合其他毒品使用频率。结论社区艾滋病防治项目对减少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行为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人群 HIV 直接共用注射器具 间接共用注射器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方式与HIV感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曦 谢联智 +11 位作者 阮玉华 梁姝 杨正宁 张莉 曹晓蕴 尹潞 王君 陈康林 张灵麟 秦光明 汪宁 邵一鸣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88-291,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吸毒人群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方式与HIV感染的关系。方法于2004年5月至7月,从社区中招募吸毒人群调查其社会人口学特征、近3个月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方式、近6个月性行为情况...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吸毒人群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方式与HIV感染的关系。方法于2004年5月至7月,从社区中招募吸毒人群调查其社会人口学特征、近3个月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方式、近6个月性行为情况。采集研究对象的血样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在调查的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率为15.1%(68/451),其中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率为17.8%(66/370)。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民族(OR为2.40;95%CI为1.39~4.13)、近3个月共用针头和注射器(OR为2.02;95%CI为1.12~3.63)、近3个月共用洗针头或注射器用水(OR,4.00;95%;CI,1.28~12.54)与HIV感染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吸毒人群HIV感染率高,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行为以及高危性行为普遍,应加强对此类行为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静脉吸毒 直接共用注射器具 间接共用注射器具 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陇川县男性静脉吸毒青年共用注射器具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家鹏 吴尊友 +7 位作者 程何何 李志荣 段松 贾曼红 毕秀琼 董勒弄 黄素芬 赵忠林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56-458,共3页
以1994年8~10月在云南省陇川县18~29岁男性青年断面调查中发现的静脉吸毒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观察期为1991年1月1日至1994年8月1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了静脉吸毒者共用注... 以1994年8~10月在云南省陇川县18~29岁男性青年断面调查中发现的静脉吸毒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观察期为1991年1月1日至1994年8月1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了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具行为的决定因素。在回顾性队列研究期间,静脉吸毒者中共用注射器具的年新发生率平均为19.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民族以外的其它人口学特征、吸烟、饮酒及婚前(婚外)性行为,对静脉吸毒者中共用注射器具的发生无预测作用,而景颇民族则是合用注射器具的主要危险因素(OR=5.8,95%C.I.2.5~13.8),其人群归因危险度为58.5%。我们认为,对于景颇族静脉吸毒者中很高的合用注射器具行为需要进一步研究。针对合用注射器具行为的HIV预防性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用注射器具 吸毒 危险因素 云南 陇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凉山地区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调查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益新 王云霞 +8 位作者 马泽恩 阮玉华 刘石柱 周枫 张莉 陈康林 尹潞 秦光明 邵一鸣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83-1285,共3页
目的了解四州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发生率的情况.方法于2002年11月以社区招募方式调查该地区吸毒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首次吸毒、首次注射吸毒和首次共用注射器具时间.结果共调查382名吸毒人员,其中99.5%(380人)的人... 目的了解四州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发生率的情况.方法于2002年11月以社区招募方式调查该地区吸毒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首次吸毒、首次注射吸毒和首次共用注射器具时间.结果共调查382名吸毒人员,其中99.5%(380人)的人员曾经注射吸毒,64.7%(247人)的人员曾经共用过注射器具.从首次吸毒到共用注射器具的发生率为13.5/100人年(95%CI=1.8~15.2),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危险比(HR):民族(HR=1.751,95%CI=1.342~2.286)和首次吸毒时年龄(HR=1.434,95%CI=1.050~1.958)与共用注射器具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首次注射吸毒到共用注射器具的发生率为36.8/100人年(95%CI=32.2~41.4),民族(HR=1.891,95%CI=1.455~2.458)和首次注射吸毒时年龄(HR=1.505,95%CI=1.055~2.146)与共用注射器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针对不同民族和年龄的吸毒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以控制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 静脉吸毒 共用注射器具 艾滋病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社区为基础的静脉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行为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康林 姜正清 +11 位作者 阮玉华 陈显煌 宋本莉 秦光明 孙乔 刘刚 李崇行 张建华 龚煜汉 刘石柱 何益新 邵一鸣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4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 了解凉山彝族自治州某地静脉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的行为特征。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调查静脉吸毒人群人口学和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行为情况。结果 在静脉吸毒的 379人中 ,曾经共用注射器具的 2 4 7人(6 5 2 % ) ;近 3个月使用别人... 目的 了解凉山彝族自治州某地静脉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的行为特征。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调查静脉吸毒人群人口学和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行为情况。结果 在静脉吸毒的 379人中 ,曾经共用注射器具的 2 4 7人(6 5 2 % ) ;近 3个月使用别人用过的注射器具吸毒的 16 6人 (4 3 8% )。本人静脉注射转变到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吸毒的平均时间为 36 3 73天 ,其中 87人 (35 2 % )首次静脉注射吸毒即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彝族吸毒人群从本人静脉吸毒转变到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吸毒的时间短 ,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吸毒的次数 ,以及近 3个月使用别人用过的注射器具吸毒的次数 ,高于其他吸毒人群。低文化水平吸毒人群从本人静脉吸毒转变到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吸毒的时间短 ,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吸毒的次数 ,以及近 3个月使用别人用过的注射器具吸毒的次数 ,高于其他吸毒人群。结论 针对彝族和低文化水平吸毒人群开展干预 ,以改变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的高危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静脉吸毒 共用注射器具 行为特征 调查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西昌市吸毒人群初次共用注射器具吸毒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曦 朱国平 +11 位作者 阮玉华 尹潞 卿烈静 冯成玉 王君 郝春 张莉 刘石柱 秦光明 陈康林 汪宁 邵一鸣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42-45,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吸毒人群初次共用注射器具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4年5-7月,从社区中招募吸毒人员,调查其社会人口学、初次吸烟、饮酒和吸毒相关行为特征情况。结果:在调查的451名吸毒人员中,82·04%(370/451)在... 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吸毒人群初次共用注射器具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4年5-7月,从社区中招募吸毒人员,调查其社会人口学、初次吸烟、饮酒和吸毒相关行为特征情况。结果:在调查的451名吸毒人员中,82·04%(370/451)在调查前注射毒品;50·33%(227/451)曾经共用过注射器具。从初次吸毒到初次共用注射器具静脉注射毒品的发生率为9·69/100人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初次共用注射器具的发生相关的变量为男性(危险率比值为1·80;95%可信区间为1·11-2·91)、初中以下文化(危险率比值为1·48;95%可信区间为1·14-1·94)和15a以前开始吸烟(危险率比值为1·40;95%可信区间为1·06-1·84)。从初次静脉注射毒品到初次共用注射器具注射毒品的发生率为34·12/100人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初次共用注射器具发生相关的变量为男性(危险率比值为1·92;95%可信区间为1·20-3·06)和初中以下文化(危险率比值为1·31;95%可信区间为1·00-1·71)。结论:西昌市吸毒人群中男性、文化程度低和吸烟年龄早是其初次共用注射器具发生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人群 注射毒品 共用注射器具 COX比例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吸毒人群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行为特征调查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云霞 杨正宁 +7 位作者 秦光明 卿烈静 刘石柱 周枫 何益新 陈康林 阮玉华 邵一鸣 《疾病控制杂志》 2005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区静脉吸毒人群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吸毒的行为学特征。方法 通过访谈和填写调查表 ,对 379名静脉吸毒人员的社会人口学情况、近 3个月内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具吸毒方式、性行为等有关的行为学特征进行...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区静脉吸毒人群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吸毒的行为学特征。方法 通过访谈和填写调查表 ,对 379名静脉吸毒人员的社会人口学情况、近 3个月内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具吸毒方式、性行为等有关的行为学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 近 3个月内 ,4 3.8% (16 6人 )的参加者与他人共用过注射器具 (直接或间接共用 ) ;4 1.2 % (15 6人 )的参加者与他人有过直接共用注射器具行为 ;33.3% (12 6人 )的参加者与他人有过间接共用注射器具行为。直接共用注射器具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 ,有统计学意义的人口学变量是汉族。间接共用注射器具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 ,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较低的文化程度和住自己的房子或租房。近 6个月有新性伴的为 115人 (30 .3% ) ,近 1个月与非主要性伴进行异性性交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 14 .6 % (13/ 89)。结论 静脉吸毒人群中间接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行为、高危性行为普遍 ,在进行健康教育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用注射器具 静脉吸毒人群 间接 行为 调查 LOGISTIC回归模型 健康教育 学情 结论 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首次共用注射器吸毒调查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君 马军 +6 位作者 米娜瓦尔.艾拜 郝春 买吾拉尼.买买提依明 陈阳贵 王云霞 关永生 阮玉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21-1323,共3页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首次共用器具注射毒品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04年9~10月,应用结构式问卷调查乌鲁木齐市吸毒者社会人口学特征,首次吸毒、注射吸毒和首次共用注射器具时间。结果 509名吸毒者中,59.5%(303/...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首次共用器具注射毒品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04年9~10月,应用结构式问卷调查乌鲁木齐市吸毒者社会人口学特征,首次吸毒、注射吸毒和首次共用注射器具时间。结果 509名吸毒者中,59.5%(303/509)曾经共用器具注射毒品。从首次吸毒到首次共用器具注射毒品的发生率为8.8/100人年(95%CI=7.819~9.81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首次吸毒年份(HR=1,654,95%CI=1.284~2,132)与共用器具注射吸毒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首次注射吸毒到首次共用器具注射毒品的发生率为18.4/100人年(95%CI=16.279~20.426)。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HR=1.448,95%CI=1.129~1.858)与共用器具注射吸毒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共用器具注射毒品发生率高.可能是当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 注射吸毒 共用注射器具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首次注射吸毒和共用器具注射吸毒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祝军玲 关永生 +8 位作者 张丽江 王云霞 买吾拉尼.买买提依明 王君 芮宝玲 郝敬贡 张远志 阮玉华 邵一鸣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从首次注射吸毒到首次共用器具注射吸毒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05年4-6月以社区为基础招募吸毒者,调查其社会人口学特征、首次吸毒、首次注射吸毒和首次共用器具注射吸毒情况。结果:在调查的...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从首次注射吸毒到首次共用器具注射吸毒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05年4-6月以社区为基础招募吸毒者,调查其社会人口学特征、首次吸毒、首次注射吸毒和首次共用器具注射吸毒情况。结果:在调查的静脉吸毒者401人中,68.6%(275/401)的吸毒者曾经共用器具注射吸毒。从首次吸毒到首次注射吸毒的发生率为23.58/100人年(95%CI=21.27~25.89),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女性(HR=1.65,95%CI=1.21~2.24)和首次吸毒年份为1994年及以后(HR=3.56,95%CI=2.84~4.47)与首次注射吸毒发生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从首次注射吸毒到首次共用器具注射毒品的发生率为24.99/100人年(95%CI=22.04~27.94),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维族(HR=1.41,95%CI=1.08~1.8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HR=1.41,95%CI=1.09~1.82)和首次注射吸毒年份为1998年及以后(HR=1.56,95%CI=1.20~2.04)与首次共用器具注射吸毒发生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近期开始滥用毒品的吸毒者易于从口吸转变为注射吸毒进而共用器具注射吸毒。注射吸毒是HIV感染和传播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毒 注射吸毒 共用注射器具
原文传递
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阮玉华 姜正清 +5 位作者 陈显煌 陈康林 秦光明 刘石柱 何益新 邵一鸣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53-1354,共2页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地区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 ,调查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为 11 3 % (43 / 3 79)。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 (P <0 ...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地区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 ,调查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为 11 3 % (43 / 3 79)。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 (P <0 0 5) ,共用注射器具 10次及以上的OR值为 2 0 3 4。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 (P <0 10 ) ,共用注射器具 10次及以上和近 6个月有新的性伙伴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共用注射器具 高危性行为 静脉吸毒人群 HIV 感染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昌市吸毒人群HIV感染模式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秦光明 杨烨 +8 位作者 阮玉华 尹潞 梁姝 张朝品 张莉 王云霞 陈康林 汪宁 邵一鸣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4-357,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吸毒人群吸毒方式及性行为与HI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对四川省西昌市吸毒人群的社会人口学、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方式、伙伴人数和性行为情况与HIV感染的关系进行调查.同时采集血样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 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吸毒人群吸毒方式及性行为与HI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对四川省西昌市吸毒人群的社会人口学、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方式、伙伴人数和性行为情况与HIV感染的关系进行调查.同时采集血样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吸毒人群619人中,HIV感染率为8.6%(53/619),其中静脉吸毒者的HIV感染率为10.1%(33/327).在单因素分析和控制其他因素分析中,至今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的伙伴总人数与HIV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趋势性检验发现随着至今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的伙伴人数的增加,吸毒人群HIV感染率也在增加.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发现与HIV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是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的伙伴总人数(1~3人OR=2.47,95%CI为1.21~5.04;≥4人OR=5.13,95%CI为2.30~11.46)和彝族(OR=3.71,95%CI为2.04~6.75).结论: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的社会网络大小与HIV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静脉吸毒 共用注射器具 性行为 社会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君 陈阳贵 +11 位作者 阮玉华 刘敏生 顾媛 王云霞 买吾拉尼.买买提依明 米娜瓦尔.艾拜 芮宝玲 郝敬贡 曹晓蕴 张远志 汪宁 邵一鸣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6年第4期321-323,共3页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 于2004年9~10月,调查戒毒所等机构内静脉吸毒人群的社会人口学、静脉吸毒和性行为方式,并采集血样检测HIV和梅毒抗体。结果在调查的静脉吸毒者509人中,HIV感染率...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 于2004年9~10月,调查戒毒所等机构内静脉吸毒人群的社会人口学、静脉吸毒和性行为方式,并采集血样检测HIV和梅毒抗体。结果在调查的静脉吸毒者509人中,HIV感染率为37.3%(190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维族(0R7.91,95%CI4.92~12.72)、近3个月内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5次及以上(0R2.61,95%CI1.48~4.60)和静脉吸毒5年以上(OR1.64,95%CI1.09-2.48)与HIV感染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乌鲁木齐市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率高,高危行为普遍,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HIV的传播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吸毒 HIV 共用注射器具 性行为 安全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西昌市吸毒人群HCV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卫大英 杨烨 +11 位作者 阮玉华 曾广惠 韩莉 梁姝 张建华 尹潞 张莉 秦光明 张灵麟 陈康林 汪宁 邵一鸣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 了解四川省西昌市吸毒人群吸毒方式及性行为特征与HCV感染的关系。方法 于2 0 0 4 - 0 5 / 0 7,调查四川省西昌市吸毒人群的社会人口学、吸毒方式及性行为特征与HCV感染的关系。采集血样进行HC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在调查的... 目的 了解四川省西昌市吸毒人群吸毒方式及性行为特征与HCV感染的关系。方法 于2 0 0 4 - 0 5 / 0 7,调查四川省西昌市吸毒人群的社会人口学、吸毒方式及性行为特征与HCV感染的关系。采集血样进行HC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在调查的吸毒人群6 19人中,HCV感染率为5 5 .9% (346 / 6 19) ,其中静脉吸毒者的HCV感染率为71 9% (2 35 / 32 7)。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中,曾经静脉注射吸毒(OR =2 .6 3;95 %CI为1 .79~3 .89,P <0 .0 0 1)和曾经共用针头或注射器具吸毒(OR =2 .98,95 %CI为1 .78~5 . 0 0 ,P <0 . 0 0 1)与HCV感染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吸毒人群HCV感染与其高危吸毒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 吸毒 共用注射器具 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海洛因成瘾者吸毒行为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郝春 张莉 +10 位作者 阮玉华 朱玉 冯宗亮 尹潞 刘石柱 陈康林 秦光明 李新旭 张灵麟 汪宁 邵一鸣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目的 了解四川省西昌市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海洛因成瘾者吸毒行为的影响情况。方法于2004—05/07,以社区为基础招募海洛因成瘾者,调查其社会人口学、毒品使用及共用注射器具行为特征,了解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对吸毒行为的影... 目的 了解四川省西昌市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海洛因成瘾者吸毒行为的影响情况。方法于2004—05/07,以社区为基础招募海洛因成瘾者,调查其社会人口学、毒品使用及共用注射器具行为特征,了解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对吸毒行为的影响情况。结果 在调查的海洛因成瘾者中参加过MMT的为30.4%(105/346),参加MMT时间的中位数为49d。在控制社会人口学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MMT与海洛因成瘾者近3个月吸毒行为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静脉吸毒频率(OR:0.40;95%CI:0.24~0.66)、海洛因口吸频率(OR:3.06;95%CI:1.87~5.00)、海洛因混合其他毒品使用频率(OR:0.43;95%CI:0.26~0.73)、共用针头或注射器(OR:0.03;95%CI:0.01-0.13)、共用洗针头或注射器用水(OR:0.06;95%CI:0.01~0.24)和共用吸毒器皿(OR:0.02;95%CI:0.00~0.18)。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第一批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试点项目在减少吸毒人群毒品使用和艾滋病相关高危吸毒行为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成瘾者 美沙酮维持治疗(MMT) 吸毒 静脉吸毒 共用注射器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四县吸毒人群特征调查 被引量:1
15
作者 朵林 李蕾 +2 位作者 张旭东 阮静萍 余音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839-840,共2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吸毒人员吸毒方式、性行为及HIV检测情况。方法选择内地及边境不同地理分布,吸毒人员较多、中度、较少的四个县吸毒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问卷收集关于吸毒方式、性行为、HIV检测等方面资料。结果516人中,485人(94%)... 目的了解云南省吸毒人员吸毒方式、性行为及HIV检测情况。方法选择内地及边境不同地理分布,吸毒人员较多、中度、较少的四个县吸毒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问卷收集关于吸毒方式、性行为、HIV检测等方面资料。结果516人中,485人(94%)首次吸毒使用海洛因,被调查前一月78.6%吸毒者采用注射方式吸毒,一周内人均注射毒品(406人)15.1次,其中人均使用新针具注射(390人)8.3次。仍有(82人)3.3次使用熟人的针具进行注射。部分也使用陌生人的针具进行注射。328名(63.6%)吸毒人员被调查前一月有性行为,与暗娼及临时性伴的性行为者占165人(50.3%)。与临时性伴及暗娼发生性关系时,71人(42.8%)从未使用安全套。被调查者中34.7%(179人)进行过HIV检测,24.6%(102人)到过诊所治疗性病。结论注射为主要的吸毒方式,共用针具情况常见,吸毒者不多的性行为中不使用安全套的高危性行为相当普遍。已有部分吸毒人员可能感染性病,对吸毒者知识宣传后的高危行为改变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共用注射器具 性行为 分析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海洛因成瘾者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基线调查 被引量:23
16
作者 刘建波 地力夏提.亚合甫 李凡 《地方病通报》 2006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 了解进入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吸毒人群的吸毒行为、性行为等特征,为艾滋病防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乌鲁木齐市以社区为基础,2005年8—11月,对进入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129名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人口学、共... 目的 了解进入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吸毒人群的吸毒行为、性行为等特征,为艾滋病防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乌鲁木齐市以社区为基础,2005年8—11月,对进入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129名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人口学、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等情况。结果 男性占83.1%,女性占16.2%,平均年龄为33.86±5.39岁,HIV阳性率为19.4%,HCV阳性率为68.5%,注射吸毒者中有39.2%曾与他人共用过注射针具。过去3个月使用他人用过的注射器具吸毒的25人(19.2%),共用过非直接注射器具的16人(12.4%)。过去6个月有商业性行为的8人(32.0%),有新性伙伴的27人(20.9%)。过去1个月与主要和非主要性伙伴每次性交均使用安全套的分别为30.0%(39/86)和13.1%(17/29)。在过去的6个月中,26.4%被公安抓过,22.5%贩卖过毒品;36%(9/25)为了毒品和别人发生过性行为,15.5%为了吸毒而有偷、抢、骗。目前有工作(包括固定、临时)的占48.5%。结论 进入维持治疗吸毒者中存在HIV传播的高危性,迫切需要在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同时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人群 艾滋病 美沙酮维持治疗 共用注射器具 高危性行为 安全套 乌鲁木齐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毒人群高危行为与相关血源病原感染相关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谢联智 陈曦 +12 位作者 胡薇 边会珍 刘莉 邢志惠 杨正宁 梁姝 张莉 尹潞 王君 陈康林 秦光明 阮玉华 邵一鸣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1140-1142,共3页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方式和性行为与HCV、HIV和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于2004年5~7月,从社区中招募吸毒人群调查其社会人口学特征、近3个月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方式和近6个月性...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方式和性行为与HCV、HIV和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于2004年5~7月,从社区中招募吸毒人群调查其社会人口学特征、近3个月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方式和近6个月性行为情况。采集血样进行HIV、HC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在调查的451名吸毒人群中HCV和HIV感染率分别为64.1%(289/451)和15.1%(68/451),HIV和HCV混合感染率为14.4%(65/451)。口吸吸毒者和静脉吸毒者HCV感染率分别为17.3%(14/81)和74.3%(275/3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HCV感染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近3个月内共用针头或注射器静脉吸毒(OR值为2.27;95%CI为1.41-3.66)和未结婚或同居(OR值为2、21;95%CI为1.45~3.36)。未见性行为因素对吸毒人群HCV感染的影响。结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吸毒人群HCV和HIV感染率高,应加强对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行为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吸毒 共用注射器具 HCV HIV 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名吸毒者吸毒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正琪 《中国健康教育》 1996年第4期16-17,共2页
本文对云南省某戒毒所80名吸毒者的一般状况及有关吸毒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吸毒人各中青少年比例居高;吸毒人群文化层次偏低;吸毒人群职业以自由职业、闲散人员为王。此外,静脉吸毒方式、记吸毒频率、共吸现象及共用注射... 本文对云南省某戒毒所80名吸毒者的一般状况及有关吸毒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吸毒人各中青少年比例居高;吸毒人群文化层次偏低;吸毒人群职业以自由职业、闲散人员为王。此外,静脉吸毒方式、记吸毒频率、共吸现象及共用注射器具等吸毒行为是构成HIV传播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行为 吸毒者 吸毒人群 调查分析 HIV传播 共用注射器具 静脉吸毒 青少年 云南省 一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吸毒人群高危性行为干预与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9
作者 农朝敏 《当代医学》 2011年第6期18-19,共2页
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容易感染和传播血液性传播疾病,该人群不安全的性行为引发性传播疾病的危险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些专家学者在针对该人群的高危性行为方面做了很多研究。该文综述了我国近几年来对吸毒人群高危性行为的干预与研究... 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容易感染和传播血液性传播疾病,该人群不安全的性行为引发性传播疾病的危险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些专家学者在针对该人群的高危性行为方面做了很多研究。该文综述了我国近几年来对吸毒人群高危性行为的干预与研究现状成果,根据结果提出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性行为 吸毒人群 行为干预 血液性传播疾病 共用注射器具 专家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静脉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现状 被引量:6
20
作者 阮玉华 何益新 +5 位作者 谢联智 陈康林 刘石柱 周枫 秦光明 邵一鸣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6-299,共4页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静脉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于 2 0 0 2年 11月 8~ 2 9日 ,以社区招募方式调查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静脉吸毒人群的社会人口学、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具和性行为方式与HI...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静脉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于 2 0 0 2年 11月 8~ 2 9日 ,以社区招募方式调查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静脉吸毒人群的社会人口学、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具和性行为方式与HIV感染的关系。采集血样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提供知情同意和符合纳入标准的 379人 ,HIV感染率为 11 3% (43人 )。在单因素χ2 分析中 ,民族、近 3个月共用注射器具总次数、近 3个月共用棉球和梅毒感染与HIV感染有关。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 ,近 3个月共用注射器具总次数 (OR =2 2 8;95 %CI为 1 18~ 4 4 3)和梅毒感染 (OR =3 10 ;95 %CI为 1 4 8~ 6 4 8)与HIV感染有关。结论 近 3个月共用注射器具总次数和梅毒感染与HIV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吸毒人群 共用注射器具 HIV感染 梅毒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社区 次数 结论 方式 目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