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古特大黄多指标关键质量属性近红外光谱评价研究
1
作者 冯丹 罗西 +3 位作者 臧利艳 李佳敏 宋晓铭 孙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97-1708,共12页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构建了唐古特大黄药材多个关键质量属性的快速评价方法。按照中国药典与日本药典方法,分别测定唐古特大黄中水分、灰分、浸出物、结合蒽醌、游离蒽醌、番泻苷A与番泻苷B七个关键质量属性的含量,结果均符合药典规定...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构建了唐古特大黄药材多个关键质量属性的快速评价方法。按照中国药典与日本药典方法,分别测定唐古特大黄中水分、灰分、浸出物、结合蒽醌、游离蒽醌、番泻苷A与番泻苷B七个关键质量属性的含量,结果均符合药典规定的标准,样品含水量较低,有助于药材贮存,番泻苷A与番泻苷B的含量较高,说明唐古特大黄具有较好泻下作用的物质基础。同时,利用隶属函数、主成分分析与相关分析对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发现不同活性成分的含量之间存在较大相关性,而灰分、含水量与部分活性成分呈现负相关,为确保唐古特大黄药材的品质,需要控制含水量与灰分的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通过优化异常值剔除、预处理方法、建模波段等建模条件,建立了上述包括隶属函数在内的8项评价指标的同步定量检测模型。在模型优化过程中,各检测指标的最佳建模条件均不相同。经优化后,以水分、番泻苷B的模型评价指标最优,残差预测偏差(RPD)值均大于6;番泻苷A、隶属函数值的模型指标次之,RPD值均大于3;浸出物、游离蒽醌的RPD值大于2,总灰分、总蒽醌的模型RPD值较低。外部验证结果显示,所有指标预测率均达到85%以上,其中水分、游离蒽醌、总蒽醌的预测率达到90%以上,说明所建模型对未知样品的预测能力较强。隶属函数值模型的成功建立,可以实现唐古特大黄综合品质的单模型快速评价。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实现唐古特大黄品质中多指标关键质量属性的快速准确检测,为该药材的质量评价与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质量评价 模型构建与优化 多指标关键质量属性 唐古特大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艾司唑仑原料药及其片剂关键质量属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沈丹丹 胡振晶 +1 位作者 曾令高 唐华 《中国药业》 2024年第3期19-25,共7页
目的为艾司唑仑片一致性评价质量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产艾司唑仑原料药及其片剂关键质量属性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生产工艺特点,基于风险评估确定关键质量属性指标,比较艾司唑仑原料药及其片剂国内外质量标准中关键质量属性指标控... 目的为艾司唑仑片一致性评价质量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产艾司唑仑原料药及其片剂关键质量属性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生产工艺特点,基于风险评估确定关键质量属性指标,比较艾司唑仑原料药及其片剂国内外质量标准中关键质量属性指标控制差异,总结现行质量标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结果艾司唑仑原料药现行标准202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ChP2020)有关物质项下缺失特定杂质控制,同时原料药生产企业缺失基因毒性杂质研究与控制策略。艾司唑仑片现行标准ChP2020溶出条件区分力弱,溶出量、含量均匀度及含量测定紫外光谱法准确性差,有关物质控制策略不合理,不能反映国产艾司唑仑片的真实质量差异;一致性评价后,注册质量标准明显提升,主要是有关物质色谱条件及已知杂质限度差异较大。结论建议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开展艾司唑仑质量研究时,重点关注有关物质、杂质谱、基因毒性杂质、溶出度、含量均匀度、含量测定等关键质量属性指标,优化产品处方及工艺设计,以提高产品质量。建议修订ChP2020艾司唑仑原料药及其片剂的质量标准,以满足已上市药品质量监管的需求,保障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唑仑 关键质量属性 质量标准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ER2单抗关键质量属性研究
3
作者 王馨 陈蔚东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9期1043-1052,共10页
目的:对国产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单抗部分关键质量属性进行质量研究,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根据曲妥珠的产品特性和作用机制,对质量属性进行评估分级,以7批原研曲妥珠为对照,检测7批国产抗HER2单抗部分关键质量属性。利... 目的:对国产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单抗部分关键质量属性进行质量研究,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根据曲妥珠的产品特性和作用机制,对质量属性进行评估分级,以7批原研曲妥珠为对照,检测7批国产抗HER2单抗部分关键质量属性。利用离子交换色谱检测电荷异质性;通过BT474细胞增殖抑制法检测生物学活性;利用生物膜干涉技术检测抗原抗体亲和力、单抗与FcRn亲和力以及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检测单抗与FcγRⅢa亲和力;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检测热稳定性。结果:7批原研曲妥珠的离子交换色谱主峰面积百分比、生物学活性EC50值的Mean±3SD分别为(73.87±2.21)%、(0.20±0.06)μg·mL^(-1),7批国产抗HER2单抗相应检测结果分别为(73.54±3.24)%,(0.20±0.05)μg·mL^(-1)。原研曲妥珠抗原抗体亲和力、单抗与FcγRⅢa亲和力及单抗与FcRn亲和力的平衡常数值(K_(D))分别为1×10^(-10)、1×10^(-6)、1×10^(-7),7批国产抗HER2单抗相应检测结果分别为1×10^(-10)、1×10^(-6)、1×10^(-7)。国产抗HER2单抗与原研曲妥珠热稳定性图谱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抗HER2单抗关键质量属性研究方法,为该类国产单抗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单克隆抗体 关键质量属性 电荷异质性 生物学活性 亲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分析筛选适用于凝胶贴膏的聚丙烯酸钠(部分中和)关键质量属性
4
作者 刘杨 何莉 +1 位作者 李昌亮 郑金凤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6期89-91,94,共4页
目的:考察不同厂家聚丙烯酸钠(部分中和)的理化性质,分析其关键质量属性,并探讨这些属性与凝胶贴膏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为筛选适用于凝胶贴膏的辅料提供参考。方法:对三个厂家六个型号样品进行理化性质表征,采用统计分析筛选关键质量属... 目的:考察不同厂家聚丙烯酸钠(部分中和)的理化性质,分析其关键质量属性,并探讨这些属性与凝胶贴膏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为筛选适用于凝胶贴膏的辅料提供参考。方法:对三个厂家六个型号样品进行理化性质表征,采用统计分析筛选关键质量属性。选择两个型号制备凝胶贴膏,评估其对黏附力和体外释放度的影响,并用随机森林模型验证关键质量属性的影响。结果:不同厂家样品理化性质存在差异。筛选了六个关键质量属性:黏度、粒径D90、pH值、低聚物、丙烯酸残留单体和干燥失重。随机森林模型验证这些属性对贴膏性能有显著影响。结论:已识别的六个关键质量属性是影响样品理化性质和凝胶贴膏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优化这些关键属性,优化这些属性可提高贴膏的黏附性能和药物释放特性。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基于统计分析的方法,识别聚丙烯酸钠(部分中和)关键质量属性,但由于样本量较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还需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钠(部分中和) 理化性质 关键质量属性 凝胶贴膏 主成分分析 随机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关键质量属性快速评价(Ⅱ):NIR光谱解析策略例证 被引量:5
5
作者 裴艳玲 吴志生 +2 位作者 史新元 周璐薇 乔延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91-2396,共6页
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作为目前中药关键质量属性快速评价热门技术,广泛应用于提取、浓缩、醇沉、纯化等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领域。由于谱带严重重叠,谱峰较宽,吸收信号弱等特征,NIR需采用化学计量学建立模型。当... 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作为目前中药关键质量属性快速评价热门技术,广泛应用于提取、浓缩、醇沉、纯化等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领域。由于谱带严重重叠,谱峰较宽,吸收信号弱等特征,NIR需采用化学计量学建立模型。当前,光谱解析是NIR分析的研究热点,结合作者的研究成果,率先综述国内外NIR光谱解析的研究进展及主要方法。其中包括:物质吸收的光谱差异对特征信号提取的主成分分析法;光谱波段筛选,寻找物质特征吸收波段,解析物质结构与特征波段关系的偏最小二乘法;针对扰动(温度、浓度、压力等)引起的光谱变化,通过同步、异步光谱相关峰对光谱进行分析,解析引起光谱变化的特征基团的二维相关光谱法;用量子力学方法对物质结构的能量变化进行计算,解析分子能量变化与光谱变化关系的密度泛函理论法。最后,结合实例,考虑中药组分复杂性特点,从单一药效指标成分出发,采用氘代DMSO技术指认不同浓度的绿原酸NIR吸收特征,验证金银花提取过程中在线NIR模型绿原酸成分变量筛选的可靠性,阐明间隔偏最小二乘法筛选的特征波段与绿原酸光谱特征吸收的一致性,建立了一种中药NIR关键质量属性的光谱解析策略,为中药NIR关键质量属性快速准确评价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变量筛选 光谱解析 关键质量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联聚维酮物理指纹图谱和关键质量属性预测奥氮平口崩片的崩解时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珏 胡丽 +1 位作者 杨锐 孙会敏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42-949,共8页
目的:基于交联聚维酮(PVPP)物理指纹图谱,建立关键质量属性指标与崩解时限之间相关性的数学模型。方法:首先考察了来自不同厂家多个批次A型PVPP的20个粉体学物理指标,建立了由这20个指标组成的物理指纹图谱,运用夹角余弦法计算样品指纹... 目的:基于交联聚维酮(PVPP)物理指纹图谱,建立关键质量属性指标与崩解时限之间相关性的数学模型。方法:首先考察了来自不同厂家多个批次A型PVPP的20个粉体学物理指标,建立了由这20个指标组成的物理指纹图谱,运用夹角余弦法计算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性。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确定了PVPP作为崩解剂的关键质量属性,包括松密度、振实密度、空隙率、比表面积、体积平均径、川北方程常数a和干燥失重。选用其中无显著相关性的3个指标(两两之间P>0.05),包括振实密度、体积平均径和干燥失重为自变量,以崩解时间为因变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建立数学模型。结果:得到A型PVPP的关键质量属性振实密度、体积平均径和干燥失重与奥氮平口崩片崩解时限之间的回归方程T=8.707+19.047×X_(De)+0.014×X_(D4,3)+0.326×X_(HR)。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该模型的准确性。结论:本文为研究辅料关键质量属性与制剂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和内在规律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所建立的PVPP关键质量属性振实密度、体积平均径和干燥失重与崩解时限之间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减少处方筛选的试错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维酮 物理指纹图谱 奥氮平 口腔崩解片 关键质量属性
原文传递
近红外光谱法分析头孢拉定颗粒的关键质量属性及对其量值的测定 被引量:3
7
作者 赵瑜 朱俐 尹利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3-208,I0003,共7页
目的利用国家评价性抽验平台数据库中的数据,探索头孢拉定颗粒质量关键质量属性及快速定量方法。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因子分析建立模式识别方法,探索不同厂家头孢拉定颗粒质量和工艺的一致性;利用近红外光谱和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定量模... 目的利用国家评价性抽验平台数据库中的数据,探索头孢拉定颗粒质量关键质量属性及快速定量方法。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因子分析建立模式识别方法,探索不同厂家头孢拉定颗粒质量和工艺的一致性;利用近红外光谱和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定量模型,对头孢拉定颗粒中头孢拉定含量、头孢氨苄含量和水分含量进行快速量值预测。结果利用模式识别模型可区分不同厂家头孢拉定颗粒的质量和工艺一致性,建立的PLS定量模型能实现对头孢拉定含量、头孢氨苄含量和水分含量的快速预测。结论国家评价性抽验平台对为药品监管及靶向抽验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因子分析 模式识别 关键质量属性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关键质量属性快速评价:近红外化学成像可视化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璐薇 吴志生 +2 位作者 史新元 裴艳玲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68-2574,共7页
近红外化学成像是一门新兴的中药关键质量属性快速分析技术。它将传统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成像技术相结合。本文简要介绍了近红外化学成像可视化的核心部件;重点阐述高维数据可靠性获取、转化、分析及应用;综述了近红外化学成像在制药... 近红外化学成像是一门新兴的中药关键质量属性快速分析技术。它将传统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成像技术相结合。本文简要介绍了近红外化学成像可视化的核心部件;重点阐述高维数据可靠性获取、转化、分析及应用;综述了近红外化学成像在制药领域的应用研究,分析了近红外成像技术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领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化学成像 过程分析技术 中药关键质量属性 可视化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质量属性在药品检查工作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翟铁伟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16期4-5,共2页
根据我国药品检查的现状,提出药品检查员应当运用药品的关键质量属性这一工具进行药品检查。关键质量属性通常来源于药品研发阶段对药品工艺知识和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理解,也来自药品生命周期内对相关经验的总结。药品检查工作中使用... 根据我国药品检查的现状,提出药品检查员应当运用药品的关键质量属性这一工具进行药品检查。关键质量属性通常来源于药品研发阶段对药品工艺知识和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理解,也来自药品生命周期内对相关经验的总结。药品检查工作中使用关键质量属性这一工具,能使药品检查员科学判断药品生产企业所采取的相关措施是否合理、有效;同时,药品检查员还可以此确定检查关键区域,合理安排检查计划,全面、客观、真实地掌握企业生产质量管理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质量属性 药品 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名方当归四逆汤物质基准的关键质量属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苗家燕 罗赣 +7 位作者 高晓燕 张志强 蒋宇航 韩晨 刘雨涵 关雅戈 韩妮娜 乔延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0-746,共7页
该文建立了当归四逆汤物质基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及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阐明了当归四逆汤物质基准的关键质量属性,完善了其质量控制体系。使用的色谱柱为Pomenex Luna C 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 该文建立了当归四逆汤物质基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及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阐明了当归四逆汤物质基准的关键质量属性,完善了其质量控制体系。使用的色谱柱为Pomenex Luna C 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体积流量为1.0 mL·min-1,梯度洗脱,进样量为10μL,柱温30℃,检测波长为230 nm和290 nm。15批物质基准特征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89;两个检测波长下共确定45个共有峰,并指认7个共有成分,分别为芍药苷、阿魏酸、甘草苷、甘草酸铵、细辛脂素、桂皮醛和藁本内酯;15批物质基准的平均出膏率为15.00%;芍药苷、甘草酸铵、细辛脂素、桂皮醛和藁本内酯的含量分别为8.226~13.46、1.929~6.535、0.02002~0.03430、0.07661~0.5433和0.07594~0.1406 mg·g^(-1)。该研究为经典名方当归四逆汤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和复方制剂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当归四逆汤 物质基准 关键质量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名方当归四逆汤物质基准的关键质量属性传递规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宇航 苗家燕 +3 位作者 刘雨涵 韩晨 罗赣 高晓燕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80-389,共10页
[目的]探究当归四逆汤(DSD)物质基准关键质量属性的传递规律。[方法]制备15批DSD冻干粉作为物质基准样品,测定多指标性成分含量、特征图谱及干膏率,并计算上述指标在药材-饮片-水煎液-物质基准传递过程中的转移率。[结果]指标性成分藁... [目的]探究当归四逆汤(DSD)物质基准关键质量属性的传递规律。[方法]制备15批DSD冻干粉作为物质基准样品,测定多指标性成分含量、特征图谱及干膏率,并计算上述指标在药材-饮片-水煎液-物质基准传递过程中的转移率。[结果]指标性成分藁本内酯、桂皮醛、肉桂酸、芍药苷、细辛脂素和甘草酸在药材-物质基准中转移率范围分别为:0.65%~1.18%、0.08%~0.30%、10.40%~37.05%、23.96%~48.18%、0.83%~1.32%、4.94%~11.83%;特征图谱共指认20个特征峰,在传递过程中无丢失,多数特征峰相对峰面积的转移率在平均值的70%~130%范围;15批物质基准的干膏率转移率为47.87%~61.53%。[结论]DSD物质基准的关键质量属性可在药材-饮片-水煎液-物质基准中稳定传递,文章初步构建了DSD物质基准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为后续复方制剂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当归四逆汤 物质基准 关键质量属性 量质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糖基化对蛋白质药物关键质量属性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国芳 刘晓志 +1 位作者 高健 王志明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0年第1期57-60,共4页
蛋白质糖基化是真核生物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主要方式。它分布于许多膜结合蛋白上,以N-或O-形式和蛋白质连接,其中N-连接是天冬酰胺(N)和聚糖连接,O-连接主要是苏氨酸(T)或丝氨酸(S)同聚糖连接。许多激素、酶以及抗体的N-糖基化位点一般... 蛋白质糖基化是真核生物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主要方式。它分布于许多膜结合蛋白上,以N-或O-形式和蛋白质连接,其中N-连接是天冬酰胺(N)和聚糖连接,O-连接主要是苏氨酸(T)或丝氨酸(S)同聚糖连接。许多激素、酶以及抗体的N-糖基化位点一般含有保守序列N-X-S/T(其中X为非脯氨酸的氨基酸),糖基化蛋白一般分布于细胞外,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高尔基体和溶酶体内[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蛋白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膜结合蛋白 天冬酰胺 关键质量属性 蛋白质药物 溶酶体 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椇子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关键质量属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邵文卓 王虹 +3 位作者 张德成 张震宇 刘国香 林桂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783-789,共7页
目的:研究枳椇子降尿酸作用的有效成分,为确定枳椇子降尿酸提取物关键质量属性提供依据。方法:用水、50%乙醇、70%乙醇及95%乙醇提取枳椇子药液后,分别采用单级萃取和多级萃取制备不同萃取部位,测定各部位黄酮类成分含量,考察各部位对... 目的:研究枳椇子降尿酸作用的有效成分,为确定枳椇子降尿酸提取物关键质量属性提供依据。方法:用水、50%乙醇、70%乙醇及95%乙醇提取枳椇子药液后,分别采用单级萃取和多级萃取制备不同萃取部位,测定各部位黄酮类成分含量,考察各部位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结果:除了95%乙醇提取液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较弱外,其他三种溶剂提取液抑制作用均较好。单级萃取水饱和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石油醚剩余水部位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率高,相应部位黄酮类成分含量也较高;多级萃取乙酸乙酯部位抑制率高,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也较高。另外,无论单级萃取还是多级萃取,残留的水液仍然具有一定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而多级萃取残留的水液中无黄酮类成分。结论:枳椇子降尿酸的成分为极性较大的一类成分,黄酮类成分可以成为枳椇子降尿酸提取物的关键质量属性之一,还有极性大、水溶性好的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作用的成分需要继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椇子 黄酮类成分 关键质量属性 尿酸 黄嘌呤氧化酶 单级萃取 多级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辅料油酸钠质量标准的提高研究
14
作者 严翠霞 吕晶 +3 位作者 胡川梅 邵泓 郑璐侠 陈蕾 《药学前沿》 2025年第2期210-217,共8页
目的提升《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中油酸钠的质量标准。方法比较国内外药典标准,聚焦国内外药典标准在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测定两个项目上的差异,对现行国家标准中的脂肪酸组成项目进行考察,并建立HPLC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根据试... 目的提升《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中油酸钠的质量标准。方法比较国内外药典标准,聚焦国内外药典标准在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测定两个项目上的差异,对现行国家标准中的脂肪酸组成项目进行考察,并建立HPLC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根据试验结果,对现行国家药典标准中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测定项目进行了增修订。HPLC法测定油酸钠在0.30~1.8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RSD为1.1%(n=9);15批样品中油酸钠的含量范围在60.4%~101.2%。结论本研究从安全性和规范性上提高并完善了油酸钠的质量标准,旨在为行业提供更精确、可靠的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钠 脂肪酸组成 含量测定 关键质量属性 质量标准 药用辅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杆湿法制粒关键质量属性调控机理模拟研究
15
作者 刘政 刘振峰 周国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0-107,共8页
针对我国造粒工艺存在关键质量属性(粒径分布均匀性、颗粒表观质量和制粒收率)难以调控的行业共性问题,基于Edinburgh Elastic-Plastic Adhesion接触模型,构建了连续异向啮合双螺杆高剪切湿法制粒过程的仿真方法,模拟研究了过程参数-粒... 针对我国造粒工艺存在关键质量属性(粒径分布均匀性、颗粒表观质量和制粒收率)难以调控的行业共性问题,基于Edinburgh Elastic-Plastic Adhesion接触模型,构建了连续异向啮合双螺杆高剪切湿法制粒过程的仿真方法,模拟研究了过程参数-粒径分布均匀性和收率的协同耦合演化规律,以此诠释了双螺杆湿法制粒关键质量属性的调控机理。结果表明,连续异向啮合双螺杆高剪切湿法制粒机能制备表面光滑的球化颗粒,粒径与粉体喂料速度呈正关联关系,而与螺杆转速呈负关联关系,制粒收率与粉体喂料速度、螺杆转速均呈现先增后减的演化规律;在粉体喂料速度为360 kg/h或螺杆转速为1 400 r/min时,制粒收率处于最佳状态,其最优制粒收率值分别为87.9%和83.91%;制粒粒径主要受控于颗粒平均停留时间和持有颗粒质量,且呈正关联关系,以此提出了通过粉体失重喂料装置螺杆和异向啮合双螺杆高剪切湿法制粒机螺杆的变频转速控制,在线实时调控合格颗粒粒径和收率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制粒 双螺杆 关键质量属性 调控机理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供应商十八醇对盐酸吗啡缓释片关键质量属性的影响
16
作者 董泽民 余春梅 +3 位作者 熊莉平 徐洁 罗立骏 曾令高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23期12-17,共6页
目的考察2个供应商的十八醇对盐酸吗啡缓释片关键质量属性的影响。方法将2个供应商的十八醇与盐酸吗啡混合,进行原辅料相容性试验;采用熔融制粒法制备盐酸吗啡缓释片,比较2个供应商的十八醇所制备产品的关键质量属性,并考察其稳定性。结... 目的考察2个供应商的十八醇对盐酸吗啡缓释片关键质量属性的影响。方法将2个供应商的十八醇与盐酸吗啡混合,进行原辅料相容性试验;采用熔融制粒法制备盐酸吗啡缓释片,比较2个供应商的十八醇所制备产品的关键质量属性,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2个供应商的十八醇与盐酸吗啡均有良好相容性;所制备的产品在晶型、硬度、脆碎度、含量、有关物质、溶出曲线等关键质量属性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且稳定性均良好。结论2个供应商的十八醇可相互替换,均能保证盐酸吗啡缓释片质量稳定、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醇 盐酸吗啡缓释片 关键质量属性 稳定性 相容性试验 供应商变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品制剂成品关键质量属性内控标准的研究
17
作者 黄国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0期144-147,共4页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药品的质量。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就必须建立药品制剂成品关键质量属性(CQA)的内控标准,确保药物在整个使用过程中的品质与期望和品质标准保持一致,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高效。本文提出的方法是...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药品的质量。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就必须建立药品制剂成品关键质量属性(CQA)的内控标准,确保药物在整个使用过程中的品质与期望和品质标准保持一致,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高效。本文提出的方法是运用六西格玛管理理论,运用控制图原理,根据药品历史检验资料,确定产品关键品质指标的内部控制标准极限。从而保证药品在有效期内达到国家药品质量标准,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 关键质量属性(cqa) 内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BCMA/CD3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质量控制研究
18
作者 杜加亮 武刚 +7 位作者 段茂芹 李萌 倪永波 崔永霏 郭璐韵 梅玉婷 王兰 于传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219-1227,共9页
目的 研究并建立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和白细胞分化抗原3(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双抗)药物的关键质量属性(CQA)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从特异性鉴别、纯度、电荷异质性、产品相关杂质、翻译后修饰和生物学活性几个方面对靶向BCMA/CD3的双... 目的 研究并建立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和白细胞分化抗原3(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双抗)药物的关键质量属性(CQA)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从特异性鉴别、纯度、电荷异质性、产品相关杂质、翻译后修饰和生物学活性几个方面对靶向BCMA/CD3的双抗药物开展质量控制研究。采用基于赖氨酰肽链内切酶(Lys-C)酶切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技术的肽图法对靶向BCMA/CD3的双抗药物进行特异性鉴别确认;采用分子排阻色谱法(SEC)和还原/非还原十二烷基硫酸钠毛细管电泳法(CE-SDS)进行纯度控制;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IEC)测定电荷异质性和产品相关杂质;采用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RPUHPLC)和在线质谱联用的多属性监测方法(MAM)监测靶向BCMA/CD3双抗中的翻译后修饰;采用T细胞激活和报告基因法测定该双抗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肽图法检测可有效识别双抗中的关键肽段,起到特异性鉴别确认的作用;SEC和CE-SDS法可有效区分双抗中的主成分、聚体和片段,对有效成分的纯度控制发挥关键作用;IEC法可有效区分酸碱变异体、目标双抗及亲代残留同源二聚体,有利于产品相关杂质的控制;MAM法可检测到天冬氨酸异构化和天冬酰胺脱酰胺化等翻译后修饰的存在,可作为CQA控制的有力补充;T细胞激活结合报告基因法可有效评估该双抗的生物学活性。结论 针对靶向BCMA/CD3的双抗药物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建立了针对其CQA的质量控制方法,从质量可控的角度确保该类双抗产品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MA CD3 双特异性抗体 多发性骨髓瘤 关键质量属性 属性监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质-药代-功效”关联研究桑叶解热质量标志物成药性
19
作者 杨菁华 李青 +3 位作者 孔晓妮 田雨晴 王亮 郭威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4年第3期11-16,共6页
目的阐释桑叶解热质量标志物(色氨酸)量效关系、作用机制及体内暴露情况等关键质量属性,基于“物质-药代-功效”关联展开桑叶解热质量标志物成药性研究。方法以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为研究对象,评价色氨酸与其他成分的协同作用,并进行量... 目的阐释桑叶解热质量标志物(色氨酸)量效关系、作用机制及体内暴露情况等关键质量属性,基于“物质-药代-功效”关联展开桑叶解热质量标志物成药性研究。方法以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为研究对象,评价色氨酸与其他成分的协同作用,并进行量效关系研究;采用ELISA法对色氨酸干预后大鼠下丘脑进行检测,解析色氨酸解热作用机制;通过UPLC-QQQ-MS技术测定色氨酸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结果与同浓度色氨酸组相比,桑叶超载色氨酸组解热效果没有明显提升;不同浓度色氨酸组中,色氨酸1倍剂量组解热效果明显,解热机制可能与色氨酸抑制下丘脑内体温调节因子PGE2的生成有关。灌胃同剂量色氨酸后,模型组和空白组半小时后血药浓度均达峰值,模型组大鼠的AUC和C_(max)显著大于空白组,模型组平均驻留时间大于空白组。结论与对乙酰氨基酚相比,色氨酸对持续性高热效果更为显著,药动学行为与发热病理状态具有相关性,在发热大鼠体内暴露量增加,生物利用度提高,为其后续新药高质量研发提供有益参考,也为“物质-药代-功效”关联的中药创新研发思路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药代-功效 桑叶 解热 关键质量属性 成药性
原文传递
交通信息服务QoS关键属性及服务组合优化方法
20
作者 张瑞 《信息通信》 2014年第10期92-93,共2页
随着交通领域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交通诱导方式及交通信息服务发布方式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信息服务需求。在优化方法上,文章根据交通信息服务的QoS关键属性指标模型,提出了服务组合优化方法提高服务质量。
关键词 交通信息服务 服务质量 交通信息服务组合 QoS关键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