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深度学习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化流程研究 |
袁辉
赵捷
侯博
李晟飞
韩雪
|
《中国标准化》
|
2024 |
0 |
|
2
|
论“其他组织”的法律地位:兼论民事主体标准 |
张晓鸥
吴一鸣
|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
2003 |
10
|
|
3
|
论民事主体意义上“非法人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同质关系 |
谭启平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5
|
|
4
|
通过判例看“其他组织”作为著作权主体的可行性 |
陶峰
|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5
|
论民事诉讼中的“其他组织” |
纪格非
|
《中国应用法学》
CSSCI
|
2023 |
2
|
|
6
|
从民事主体资格与当事人能力的分离看我国其他组织的特殊性 |
邱曼丽
|
《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4 |
2
|
|
7
|
论“其他组织”在我国民事法律主体体系中的地位 |
陈荣文
|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
2004 |
4
|
|
8
|
民法典应确立“其他组织”民事主体地位 |
汤印明
冯伟
|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9
|
论行政诉讼中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后的原告资格转移问题 |
梁洪霞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0
|
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行政诉讼被执行人的执行机关和执行措施 |
向忠诚
|
《经济与社会发展》
|
2013 |
0 |
|
11
|
论其他组织的“合法成立”要件 |
凌立志
|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
2021 |
0 |
|
12
|
论其他组织在民事主体中的法律地位 |
王威
冯永君
|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7 |
0 |
|
13
|
试论第三民事主体——其他组织 |
赵湘英
|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
1998 |
0 |
|
14
|
解读《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
李军
|
《科技风》
|
2019 |
0 |
|
15
|
浅议“其他组织”的法律地位——对我国民法典主体制度的思考 |
宋希凡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16
|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GB32100-2015)校验位算法的一种实现方法 |
李虓峰
朱勋程
杨弋
杨洋
|
《标准科学》
|
2016 |
1
|
|
17
|
“其他组织”民事主体资格之研究 |
王晗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8
|
不具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 |
陆永棣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19
|
行政诉讼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
陈世华
王育君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0 |
0 |
|
20
|
法人和其他组织信用信息分类分级初探 |
卢盛羽
|
《征信》
|
201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