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民法典对侵害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精神损害赔偿规则的完善 |
杨立新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7
|
|
2
|
《民法典》规定的精神损害赔偿中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认定——以《民法典》第1183条第2款为例 |
韦依莉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
2023 |
0 |
|
3
|
人体胚胎的法律属性是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 |
杨立新
|
《贵州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类型思维下“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之认定——以《民法典》第1183条第2款为中心 |
杜嘉树
|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
2022 |
1
|
|
5
|
论侵害有人身意义特定物的精神损害赔偿 |
周英杰
|
《社会科学前沿》
|
2023 |
0 |
|
6
|
侵害特定物情形下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研究 |
李延书
|
《经济师》
|
2022 |
0 |
|
7
|
档案民事纠纷的图景与制度完善研究 |
张健
刘珂
|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民法典》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 |
薛军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