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类脲酶抑制剂对山羊饲粮养分瘤胃消失率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杰 李大刚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8-62,共5页
选择装有永久性瘘管体重(20±0.5)kg的雄性山羊4只,采用拉丁方设计和尼龙袋方法研究脲酶抑制剂乙酰氧肟酸(25mg/kg)、对苯二酚(40mg/kg)和丝兰皂甙(36mg/kg)对饲料养分在瘤胃48小时的消失率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选择装有永久性瘘管体重(20±0.5)kg的雄性山羊4只,采用拉丁方设计和尼龙袋方法研究脲酶抑制剂乙酰氧肟酸(25mg/kg)、对苯二酚(40mg/kg)和丝兰皂甙(36mg/kg)对饲料养分在瘤胃48小时的消失率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苯二酚和乙酰氧肟酸使饲粮干物质在瘤胃48小时消失率分别提高16.58%和13.87%(P<0.05),而丝兰皂甙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对苯二酚和乙酰氧肟酸使饲粮中性洗涤纤维瘤胃48小时消失率分别提高13.44%和9.36%(P<0.05),使酸性洗涤纤维的瘤胃消失率分别提高13.67%(P<0.05)和7.15%(P>0.05)。对苯二酚显著提高瘤胃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分别提高8.66%、18.1%和32.9%(P<0.05),而乙酰氧肟酸和丝兰皂甙对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脲酶抑制剂 养分瘤胃消失率 挥发性脂肪酸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生物处理技术研究(五)———尼龙袋法测定粗饲料养分瘤胃48h的消失率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杰 李秋玫 +1 位作者 王立群 刘忠源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7-18,共2页
试验采用尼龙袋法测定微贮玉米秸秆、碱化玉米秸秆、羊草及未处理玉米秸秆于绵羊瘤胃 48h的养分消失率。试验结果表明 ,微贮秸秆、碱化秸秆及羊草在瘤胃中 48h的干物质消失率 (DMDNLD)分别比对未处理秸秆提高 46 6%、5 4.4%及 5 3 .0 %... 试验采用尼龙袋法测定微贮玉米秸秆、碱化玉米秸秆、羊草及未处理玉米秸秆于绵羊瘤胃 48h的养分消失率。试验结果表明 ,微贮秸秆、碱化秸秆及羊草在瘤胃中 48h的干物质消失率 (DMDNLD)分别比对未处理秸秆提高 46 6%、5 4.4%及 5 3 .0 %,但前三者间差异不显著 ;微贮秸秆、碱化秸秆及羊草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瘤胃消失率 (NDFDNLD和ADFDNLD)与未处理秸秆在统计上差异不显著 ,但微贮秸秆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瘤胃消失率分别比未处理秸秆提高 15 .7%及 11.6%,羊草提高 10 .5 %和 6.2 %,碱化秸秆提高 11.5 %和 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生物处理 尼龙袋法 养分瘤胃消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