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国东北典型常绿树种养分重吸收特征研究 |
刘玉龙
陈瑶
刘延坤
李云红
|
《贵州农业科学》
|
2025 |
0 |
|
2
|
北京市元宝槭和紫丁香叶片的功能性状和生态化学计量比及养分重吸收效率的城乡梯度差异 |
王泽锦
冉堃
于淼
张碧嘉
冀莉
李品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干热河谷稀树灌丛藤本植物叶片养分重吸收特性 |
李雪楠
李振学
李发文
温韩东
张树斌
|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养分添加对中国草地植物叶片养分重吸收率的影响 |
黎鹏宇
何奕成
纪宝明
田大栓
|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林木叶片养分重吸收影响因素 |
赵睿
刘玉臣
沈海龙
张鹏
张耀明
高明
郭文慧
闫平
|
《温带林业研究》
|
2024 |
0 |
|
6
|
植物叶片氮磷养分重吸收规律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
陆姣云
段兵红
杨梅
杨晗
杨惠敏
|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40
|
|
7
|
不同林龄杉木养分重吸收率及其C∶N∶P化学计量特征 |
邱岭军
胡欢甜
林宝平
汪凤林
林宇
何宗明
刘桌明
|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3
|
|
8
|
狼毒防除对高寒草地群落植物养分重吸收的影响 |
宋梅玲
王玉琴
鲍根生
王宏生
|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9
|
涪江中游4种造林树种碳氮磷化学计量及养分重吸收特征 |
王强
杨鸿淋
徐春晖
杨玉莲
屈巧欣
康四岚
李佳芯
吴庆贵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10
|
木兰科6种植物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关系及氮磷养分重吸收特征 |
吴雨露
张灿浩
沈欣雨
吴婷婷
郑炳松
闫道良
|
《生态科学》
CSCD
|
2022 |
5
|
|
11
|
温度和降水对中国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养分重吸收特征的影响 |
李响
袁志友
焦峰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12
|
高寒矿区渣山坡向对恢复植物叶片养分重吸收的影响 |
梁德飞
孙熠
蒋宏宇
杨占芳
李长慧
|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3
|
苜蓿叶片氮、磷和钾养分重吸收与化学计量比的偶联关系 |
王振南
赵梅
杨燕
李富宽
王慧
吕慎金
|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14
|
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的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氮、磷、钾养分重吸收评价 |
高晗
李丽珠
郭欢欢
秦萌
王鲁北
杨燕
王振南
吕慎金
|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
2022 |
5
|
|
15
|
狗尾草叶片N、P、K养分重吸收与化学计量比的偶联关系 |
钟小瑛
任奕炜
衣华鹏
|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6
|
砂质海岸不同密度黑松叶片养分重吸收特征 |
任奕炜
衣华鹏
钟小瑛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7
|
盐地碱蓬养分重吸收对不同水盐交互梯度的响应 |
王秋燕
陈昱东
吕光辉
|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
2022 |
0 |
|
18
|
氮添加降低晋北草地建群种赖草叶片钾重吸收效率 |
高阳阳
林茂
梁雯君
郝杰
刁华杰
王常慧
苏原
董宽虎
|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密度对四季竹叶片C、N、P化学计量和养分重吸收特征的影响 |
郭子武
陈双林
杨清平
李迎春
|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8
|
|
20
|
山核桃林地土壤和叶养分生态化学计量变异及重吸收特征 |
闫道良
梅丽
夏国华
黄坚钦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