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9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序Sentinel-2数据的江汉平原养殖池提取
1
作者 陈志洋 毛德华 +4 位作者 王宗明 林楠 贾明明 任春颖 王铭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78,共10页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江汉平原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淡水养殖基地之一,研究其养殖池变化对我国的生态保护至关重要。因此,该文面向江汉平原区域,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与Sentinel-...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江汉平原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淡水养殖基地之一,研究其养殖池变化对我国的生态保护至关重要。因此,该文面向江汉平原区域,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与Sentinel-2密集时间序列影像,提出了一种结合K均值聚类(K-means)与层次决策树分类算法的养殖池提取与变化监测方法,实现了2016—2022年逐年的江汉平原养殖池精确提取及时空格局分析。结果表明:结合K-means与融入时间变化特征的层次决策树算法能够实现精准的养殖池分类,每年总体分类精度均达到91.90%以上,Kappa系数达到0.84以上;2022年江汉平原的水产养殖池面积为2126.43 km^(2),其中,43.24%的养殖池集中分布于荆州市,宜昌市养殖池面积最小仅占0.76%;江汉平原养殖池在2016—2022年期间的动态变化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总面积从1947.43 km^(2)增加到2126.43 km^(2),增加了9.19%。所提方法为养殖池的精准监测提供了重要参考,所得数据集对支持江汉平原地区生态保护和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评估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内陆养殖池 K-MEANS 时间序列数据 Google Earth Eng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水流速对圆形循环水养殖池流场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瑞鹏 田云臣 +2 位作者 李青飞 丛雪琪 秦海晶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5,共11页
通过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进水流速的智能调控,可降低饵料残留,避免水质恶化。为此,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进水流速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流场特性的影响,并基于该研究设计出一套确定进水流速调控的实验方法。首先,通过对比Standar... 通过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进水流速的智能调控,可降低饵料残留,避免水质恶化。为此,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进水流速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流场特性的影响,并基于该研究设计出一套确定进水流速调控的实验方法。首先,通过对比Standardk-ε、RNGk-ε和Realizablek-ε3种湍流模型及多种壁面函数的仿真效果,确定RNG k-ε模型和标准壁面函数作为仿真配置。同时,针对多相流模型,对欧拉多相流模型和DPM离散相模型进行对比,为提高计算准确性选用DPM离散相模型,并基于上述模型进行网格无关性验证、制定网格划分方案。其次,以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养殖为例,模拟不同进水流速下养殖池流场、排污和水温调节的效果。最后,针对仿真结果提出进水流速调控方案。结果显示,日常采用1.0m/s的进水流速,可有效提高适宜流速区面积并控制水处理成本;投饵前,采用0.2m/s的进水流速可以解决循环水养殖中存在的饵料浪费问题;进食结束后,采用1.2m/s的进水流速可快速排出残饵避免水质恶化;水温异常时,采用15℃的水、以1.2 m/s的进水流速注水230 s,可使20℃的水下降到正常水平,精准化控制水温。采用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可针对不同养殖生物和养殖环境设计进水流速智能调控策略,可用于解决循环水养殖过程中饵料浪费、水质变差和水温异常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相模型 颗粒分布 流场特性 水温调控 圆形养殖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水推流器作用下八边形养殖池的集污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彦飞 张清靖 +3 位作者 桂福坤 张泽坤 陈庆龙 冯德军 《水产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42,共13页
为了探究潜水推流器作用下八边形养殖池内的污物聚集特点,本研究利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潜水推流器不同的布设角度θ、布设距离比d/a(中垂线模式:d1为推流器叶轮轴线中点与最近的池壁之间的距离,a1为八边形养殖池长边边长;对角线模... 为了探究潜水推流器作用下八边形养殖池内的污物聚集特点,本研究利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潜水推流器不同的布设角度θ、布设距离比d/a(中垂线模式:d1为推流器叶轮轴线中点与最近的池壁之间的距离,a1为八边形养殖池长边边长;对角线模式:d2为推流器叶轮轴线中点与最近的短边边长之间的距离,a2为八边形养殖池排污口与最近的短边边长之间的距离)、推流器数量n和布设模式对八边形养殖池内污物聚集的影响。试验利用高清相机记录养殖池内的污物分布情况,并使用MATLAB分析计算污物与池中心的距离。实验中通过比较不同工况下污物与池中心距离的最大值的大小,衡量养殖池集污性能的优劣。结果显示,潜水推流器的布设角度θ、布设距离比d/a、推流器数量n以及布设模式都影响池内污物聚集的效果。在本研究设置的布设距离比工况下,潜水推流器布设角度θ为45°时集污效果最优,而当布设角度θ大于70°时,随着布设角度增加,八边形养殖池周边出现集污死角,残饵及粪便距离排污口中心变远且饲料离散程度变大;在30°、40°、45°、50°工况下,污物聚集效果随布设距离比d/a的增大逐渐增强,当布设距离比为1/2时集污效果最好。养殖池集污性能随潜水推流器数量的增加而整体呈现增强的趋势,尤其是潜水推流器数量从1增加至2时,集污性能明显提升,但是持续增加后,集污性能不再有明显的提升。其余设置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角线布设模式下的养殖池集污性能明显优于中垂线布设模式。研究表明,潜水推流器采取对角线模式,布设时不少于2个,布设角度θ为45°附近,此时八边形养殖池集污性能较优。研究结果可为八边形养殖池内潜水推流器的布设方式提供依据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边形养殖池 物理模型 水动力学 潜水推流器 布设方式 集污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形圆弧角养殖池径深比对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车宗龙 胡伟 +1 位作者 任效忠 胡艺萱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6,共10页
为研究方形圆弧角养殖池径深比对养殖池内流场的影响,本文建立以实际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尺寸按比例缩小的单通道排污结构养殖池物理模型实验系统,采用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开展了进水管布设位置、水体日循环次数、入射角度等参数工况下不同... 为研究方形圆弧角养殖池径深比对养殖池内流场的影响,本文建立以实际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尺寸按比例缩小的单通道排污结构养殖池物理模型实验系统,采用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开展了进水管布设位置、水体日循环次数、入射角度等参数工况下不同径深比(即养殖池边长与水深之比)的流场监测,系统分析了径深比(2∶1~7∶1)对养殖池内流场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径深比参数明显影响养殖池内的水动力特性,随着径深比增大养殖池水体平均流速呈下降趋势,且在径深比为2∶1~4∶1时下降较快;当径深比为3∶1~6∶1时,养殖池具有较好的水动力特性,此径深比范围低流速区比例较低、水体较均匀,有利于养殖池空间高效利用和营养物质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池 径深比 水动力特性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水推流器作用下大型圆形养殖池的流场特性
5
作者 吴彦飞 冯德军 +3 位作者 曲疆奇 贾成霞 桂福坤 张清靖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9-297,共9页
为了探究潜水推流器作用下大型圆形养殖池内的水动力特性,利用研发的无人船搭载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ADCP)系统现场测定了潜水推流器数量(n=2、4)对圆形养殖池不同水层(h=1.5,2.0,2.5 m)流场分布特... 为了探究潜水推流器作用下大型圆形养殖池内的水动力特性,利用研发的无人船搭载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ADCP)系统现场测定了潜水推流器数量(n=2、4)对圆形养殖池不同水层(h=1.5,2.0,2.5 m)流场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推流器数量为2个时,大型圆形养殖池1.5、2.0、2.5 m水层池边流速分别为0.4、0.3、0.1 m/s,当推流器数量为4个时,1.5、2.0、2.5 m水层池边流速分别为0.6、0.4、0.3 m/s;水平方向上,养殖池流速随着池边缘距池中心距离的减小而逐渐减小,垂直方向上,流速随着水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平均流速分布显示,无论利用2个还是4个推流器推流,都能在养殖池内产生旋转流,但高流速仅仅在养殖池边缘附近,且养殖池中心附近的流速接近于0,导致污物很难到达养殖池中心的排污口。研究表明,推流器数量与大型圆形养殖池不同水层流场分布特性密切相关,养殖池内不同水层的平均流速均随着推流器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圆形养殖池由中心到池壁均产生较为明显的流场分区现象,高流速区域分布在养殖池表层池壁附近;大尺寸圆形养殖池在初始水动力条件、推流器数量一定时,环流仅在池边产生,池塘中间位置产生环流较小。本研究结果可为大型圆形养殖池内潜水推流器布设方式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养殖池 现场测试 水动力特性 潜水推流器 测流无人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池中浮游植物群落及水质环境研究
6
作者 杨双 宋瑞强 +2 位作者 冯晓 崔玮琪 杨勋 《渔业致富指南》 2024年第12期63-66,共4页
浮游植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初级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为水域中其他生物体提供氧气,可以吸收水体营养盐,净化水质环境,同时也可以作为养殖池塘生物调控的重要手段。池塘水质环境不仅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与繁殖,对养殖产品品质也... 浮游植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初级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为水域中其他生物体提供氧气,可以吸收水体营养盐,净化水质环境,同时也可以作为养殖池塘生物调控的重要手段。池塘水质环境不仅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与繁殖,对养殖产品品质也存在一定影响,因此了解养殖池塘中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水质环境变化,对渔业实际生产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环境 生物调控 水域生态系统 池塘水质 初级生产者 养殖池 浮游植物群落 净化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滨海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水质变化特征
7
作者 郝俊 张振奎 +2 位作者 邵蓬 丁子元 蔡琰 《科学养鱼》 2017年第4期56-58,共3页
自1996年首次引入天津市开始养殖以来,凡纳滨对虾已经成为天津地区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2014年天津市凡纳滨对虾主套养面积达2万多公顷,超过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的一半。然而,近几年来由于种质退化、病害频发等原因造成凡纳滨对虾... 自1996年首次引入天津市开始养殖以来,凡纳滨对虾已经成为天津地区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2014年天津市凡纳滨对虾主套养面积达2万多公顷,超过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的一半。然而,近几年来由于种质退化、病害频发等原因造成凡纳滨对虾养殖形势日益严峻,本实验以期能够了解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池水质变化特征,为科学管理养殖池提供基础理论数据,促进凡纳滨对虾养殖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变化特征 凡纳滨对虾 养殖池 天津滨海新区 对虾养殖池 天津地区 养殖面积 淡水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盐度养殖池塘常见浮游微藻的种类组成、数量及优势种群变动 被引量:38
8
作者 刘孝竹 李卓佳 +1 位作者 曹煜成 文国樑 《南方水产》 CAS 2009年第1期9-16,共8页
于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在广东珠海地区对低盐度养殖虾池水体的浮游微藻进行全程周期性调查分析。结果共检出常见浮游微藻5门31属49种,其中绿藻13属22种,蓝藻9属16种,硅藻6属8种,裸藻2属2种,隐藻1属1种。优势种有13种,主要是蓝藻,有铜... 于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在广东珠海地区对低盐度养殖虾池水体的浮游微藻进行全程周期性调查分析。结果共检出常见浮游微藻5门31属49种,其中绿藻13属22种,蓝藻9属16种,硅藻6属8种,裸藻2属2种,隐藻1属1种。优势种有13种,主要是蓝藻,有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圆胞束球藻(Coe-losphaerium naegelianum)、卷曲螺旋藻(Spirulina spirulinoides)、假鱼腥藻(Pseudoanabaena sp.)、绿色颤藻(Os-cillatoria chlorine)、拟短形颤藻(Oscillatoria subbrevis)、粘连色球藻(Chroococcus cohaerens)、点状平裂藻(Mer-ismopedia punctata)和针状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 aciculari)。其次是绿藻和硅藻,有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多粒衣藻(Chlamydomonas.multgranulis)、角毛藻(Chaetoceros sp.)和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低盐度虾池养殖周期浮游微藻细胞数量为0.1×107~209.2×107ind.L-1,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5~3.2。浮游藻类的种类数、数量及多样性指数总体表现为养殖前期低后期高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低盐度养殖池 微藻 优势种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循环生物絮团系统养殖池固相分布均匀性评价 被引量:15
9
作者 史明明 阮贇杰 +4 位作者 刘晃 郭希山 叶章颖 韩志英 朱松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2-258,共7页
为探索循环生物絮团系统相对原位生物絮团系统在生物絮团分布均匀性方面的改善,以欧拉-欧拉多相湍流模型为理论框架,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技术,对两种系统养殖池固液气三相三维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两... 为探索循环生物絮团系统相对原位生物絮团系统在生物絮团分布均匀性方面的改善,以欧拉-欧拉多相湍流模型为理论框架,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技术,对两种系统养殖池固液气三相三维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两种养殖池的液相速度云图、液相流线图以及固相分布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0.90 h时,循环养殖池流场相对复杂,流向变化较乱且分布于整个空间,紊流相对剧烈,流场速度大小分布更均匀,死区相对较少,固相主要分布在中心大范围区域,便于循环,在底部未出现沉积现象,能够避免生产中由于生物絮团在桶底角处的沉积造成厌氧病菌的滋生。另外,循环养殖池生物絮团固相体积分数约为0.1,比较适宜罗非鱼等养殖对象的生长。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模型的模拟值误差均在20%之内,模拟结果可信,该研究说明循环生物絮团系统能够解决原位生物絮团系统中生物絮团分布不均匀以及流场死角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流体力学 流场 循环生物絮团系统 养殖池 水力停留时间 多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同安西柯对虾养殖池的细菌数量动态 被引量:16
10
作者 林美兰 倪纯治 +4 位作者 刘文华 叶德赞 周宗澄 林燕顺 曾活水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56-161,共6页
本文研究了对虾养成期间养殖池生态系中细菌的数量动态,探讨其变化规律与虾病的关系。结果表明,总细菌、弧菌和发光细菌在水体、底质和虾体中的数量变化各异。在水体各菌数与其环境因子的关系中,除了总菌数与COD存在着正相关外,其... 本文研究了对虾养成期间养殖池生态系中细菌的数量动态,探讨其变化规律与虾病的关系。结果表明,总细菌、弧菌和发光细菌在水体、底质和虾体中的数量变化各异。在水体各菌数与其环境因子的关系中,除了总菌数与COD存在着正相关外,其它的不存在相关性。虾体的总细菌、弧菌和发光细菌的数量(以细胞计)可以用来预报虾病,三者的阅值分别为107个 /g(湿重)、105个/g(湿重)和104介/g(湿重)。通过对对虾的细菌学跟踪监测,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池 细菌数量 对虾 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养殖池环境修复作用菌固定化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邹玉霞 辛福言 +2 位作者 李秋芬 曲克明 袁有宪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8,75,共5页
为了将对虾养殖池环境修复作用菌Lt7511投放到虾池底部降解有机污染物 ,并且不造成二次污染 ,以沸石作为固定化载体 ,研究了影响固定化的因素、固定化菌降解有机物的性质及保藏方法。结果表明 ,沸石在500℃灼烧2h可除去绝大部分吸附水... 为了将对虾养殖池环境修复作用菌Lt7511投放到虾池底部降解有机污染物 ,并且不造成二次污染 ,以沸石作为固定化载体 ,研究了影响固定化的因素、固定化菌降解有机物的性质及保藏方法。结果表明 ,沸石在500℃灼烧2h可除去绝大部分吸附水分 ,增大表面积 ;固定化过程中沸石粒度、菌液的浓度及体积对沸石吸附作用菌的能力都有影响 ,每kg60目沸石可吸附0.46g菌体 (干质量 ) ;沸石固定化菌对饵料浸出液的降解效果明显高于非固定化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养殖池环境 生物修复 沸石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低盐度养殖池浮游藻类群落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查广才 麦雄伟 +1 位作者 周昌清 何建国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共7页
在44口凡纳滨对虾低盐度养殖池中共鉴定藻类7门62属113种,蓝藻26种,绿藻54种,硅藻14种,裸藻11种,隐藻3种,甲藻4种,金藻1种。绿藻门种类最多,占藻类种类数的47·8%,其次为蓝藻门占23·0%,硅藻占12·4%,裸藻占9·7%。优... 在44口凡纳滨对虾低盐度养殖池中共鉴定藻类7门62属113种,蓝藻26种,绿藻54种,硅藻14种,裸藻11种,隐藻3种,甲藻4种,金藻1种。绿藻门种类最多,占藻类种类数的47·8%,其次为蓝藻门占23·0%,硅藻占12·4%,裸藻占9·7%。优势种主要为蓝藻,典型优势种有螺旋藻(Spirulinasp.),假鱼腥藻(Pseudoanabaenasp.),弯形尖头藻(Raphidiopsis curvata),针状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 acicularis)等,其中螺旋藻的优势度平均达到50%,为主要优势种。常见的绿藻有栅藻(Scenedesmusp.),衣藻(Chlamydomonassp.),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等;常见的硅藻为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啮蚀隐藻(C.erosa)和绿裸藻(Euglenavirdis)在虾池中比较常见。养殖池中浮游藻类的种类数平均为43±9种,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19±0·56,个体数量平均为1·45±0·87×108个/L;藻类的种类、数量及生物量表现为养殖前期低后期高的特征,而多样性表现相反,藻类的组成直接影响对虾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低盐度养殖池 浮游藻类 优势种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复合菌剂与水蕹菜对草鱼养殖池的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康银 王晓清 +2 位作者 肖光明 杨虎城 曾丹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26,共6页
为改善草鱼养殖池塘水质,研究了EM复合菌剂与水蕹菜对草鱼养殖池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净化处理30 d后,水蕹菜处理组对草鱼养殖池的净化处理效果最好,且与EM菌剂联合使用有增强的效果,对氨氮、亚硝酸盐、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6.21%,50%,77... 为改善草鱼养殖池塘水质,研究了EM复合菌剂与水蕹菜对草鱼养殖池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净化处理30 d后,水蕹菜处理组对草鱼养殖池的净化处理效果最好,且与EM菌剂联合使用有增强的效果,对氨氮、亚硝酸盐、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6.21%,50%,77.78%,且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显著高于EM菌剂处理组和对照组;EM菌处理组的氨氮、亚硝酸盐、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36.08%,50%和54.29%,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处理组均能提升草鱼养殖水体的溶氧量,并且能稳定p 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池 水质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养殖池流态模拟及验证 被引量:11
14
作者 俞国燕 魏武 +2 位作者 王筱珍 何真 鄢奉林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4,共5页
养殖池是循环水养殖中的关键设施,养殖池内水体的流态则是研究养殖池两相流的基础,并直接决定了养殖池的性能优劣。借助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包Fluent,采用标准模型和RNG模型分别对Cornell-type双通道养殖池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养殖池内水... 养殖池是循环水养殖中的关键设施,养殖池内水体的流态则是研究养殖池两相流的基础,并直接决定了养殖池的性能优劣。借助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包Fluent,采用标准模型和RNG模型分别对Cornell-type双通道养殖池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养殖池内水体流场的速度分布。模拟结果表明,水体回转速度大小与养殖池中心的径向距离呈线性增长关系,池中心处速度最小,越远离池中心回转速度越大,靠近池壁处速度达到最大;同时通过实验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对比结果分析表明,RNG模型比标准模型模拟效果相对较好,模拟结果也基本符合Cornell-type双通道养殖池的运行规律,这为养殖池的优化设计及结构改进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池 数值模拟 CFD k-ε模型 RNGk-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池型结构循环水养殖池水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俊 王明华 +1 位作者 贾广臣 曹守启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1-320,共10页
为构建兼具良好水动力性能和高空间利用率的循环水养殖池,对比研究了正方形、六边形、八边形、圆形、方形切角、方形圆弧角6种池型养殖池的水动力特性及综合性能。在试验数据验证计算方法有效的基础上,研究了池型结构对流动均匀性、流... 为构建兼具良好水动力性能和高空间利用率的循环水养殖池,对比研究了正方形、六边形、八边形、圆形、方形切角、方形圆弧角6种池型养殖池的水动力特性及综合性能。在试验数据验证计算方法有效的基础上,研究了池型结构对流动均匀性、流速分布、涡量分布、水体混合均匀性及自净化效能的影响作用,并从适渔性、循环水的利用率、空间利用率等方面分析了养殖池的综合效能。研究表明:随着养殖池的切角距离和圆角半径增大,底流速度增大,水流均匀性、涡流强度和二次流强度增强,有利于提高循环水养殖池的水体混合与自净化效能,但养殖池的空间利用率降低;随着切角距离和圆角半径减小,水体平均速度降低,要维持适宜的速度范围就要增大射流速度,产生更多废水,降低循环水利用效率;正六边形、0.4396<k_(1)<0.5858的方形切角养殖池、0.6667<k_(2)<0.8333的方形圆角养殖池具有更高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 养殖池 水动力学 流场 净化效能 空间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跑道式养殖池系统设计及水力学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程果锋 吴宗凡 +2 位作者 顾兆俊 王小冬 刘兴国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共4页
为研究组合跑道式养殖池的工程设计参数和水力学特征,构建了一个跑道式养殖池试验模型。该模型由3个边长均为1.74 m的正方形单元池组成,池中间底部为集污孔;通过池壁设置的竖直进水管进水,在每个单元池中形成旋转水流。对单元池3个水深... 为研究组合跑道式养殖池的工程设计参数和水力学特征,构建了一个跑道式养殖池试验模型。该模型由3个边长均为1.74 m的正方形单元池组成,池中间底部为集污孔;通过池壁设置的竖直进水管进水,在每个单元池中形成旋转水流。对单元池3个水深(距池底0.1 m,中间水深,水面下0.1 m)的水流进行流速测量,并考察对固体颗粒物的旋流集污效果。结果显示,当循环量从1 Q/h增加到1.5 Q/h时,池中水体的平均旋流速度从11.3 cm/s增加到15.6 cm/s,固体颗粒物去除率从44.5%增加到87.7%,占进水管出水孔出水速度的比值从6.3%增加到8.6%。研究表明,在1.5 Q/h循环量下,形成的旋转水流能有效地将沉积固体物旋流至中心排放口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 固体收集 组合式跑道养殖池 水力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池底泥中好氧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可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宪 李文权 陈清花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51-455,共5页
本文采用ATP含量作为微生物活性的指示,根据其降解指数,定性地描述了养殖池底泥中的好氧生物对LAS的降解性,直接测定了体系中LAS含量的变化,并进行了降解过程动力学分析。同时依据自养指数对体系有机污染状况进行评价。
关键词 ATP LAS 生物降解 养殖池底泥 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池形对子二代中华鲟生长、呼吸代谢及血清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海耿 范玉顶 +3 位作者 顾川川 江南 张宇雷 倪琦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0年第5期66-73,共8页
为掌握循环水养殖模式下适宜子二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生长的养殖池形,分析了养殖池形对子二代中华鲟生长及血清生理的影响。以平均体质量(2.43±0.19)kg,平均体长(63.77±2.15)cm的子二代中华鲟为试验对象,设计了圆形(... 为掌握循环水养殖模式下适宜子二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生长的养殖池形,分析了养殖池形对子二代中华鲟生长及血清生理的影响。以平均体质量(2.43±0.19)kg,平均体长(63.77±2.15)cm的子二代中华鲟为试验对象,设计了圆形(YX)、跑道形(PX)和方切角形(FX)3种养殖池形,试验周期为90 d。结果显示:养殖池形对子二代中华鲟的生长影响显著,FX组的中华鲟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显著低于YX组和PX组(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中华鲟的存活率受养殖池形的影响,FX组的中华鲟存活率低于其他两组;血清生化指标表明,FX组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另外,FX组的耗氧率显著高于PX组(P<0.05),而排氨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设计养殖池时,圆形或跑道形是适宜中华鲟健康生长的鱼池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二代中华鲟 养殖池 生长 耗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高位养殖池氮、磷营养盐与初级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齐明 申玉春 +1 位作者 吴灶和 黄翔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0-172,188,共4页
研究了3口凡纳滨对虾高位养殖池中的氮、磷营养盐与初级生产力状况。结果表明,虾池水体中的硝酸盐氮是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其平均值含量为134.8μg/L,氨氮与亚硝酸盐平均值含量分别为60.6μg/L和33.0μg/L。无机氮浓度平均值为228.3μ... 研究了3口凡纳滨对虾高位养殖池中的氮、磷营养盐与初级生产力状况。结果表明,虾池水体中的硝酸盐氮是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其平均值含量为134.8μg/L,氨氮与亚硝酸盐平均值含量分别为60.6μg/L和33.0μg/L。无机氮浓度平均值为228.3μg/L,无机磷的浓度平均值为66.0μg/L,均已经超过了富营养化的阈值。虾池N/P值的变化范围为2.27~6.27,绝大部分时间的N/P值在5以下。虾池水柱毛初级生产力变化在1.28~11.38g/(m2·d),总平均值为5.27g/(m2·d);呼吸量的变化范围是1.09~9.26g/(m2·d),总平均值为4.17g/(m2·d)。试验虾池的P/R值的变化范围在1.10~3.00,平均值为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营养盐 初级生产力 凡纳滨对虾 高位养殖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细菌净化养殖池水质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繁忠 丁爱中 朱好根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2000年第9期437-438,443,共3页
从淡水养鱼池塘底泥中分离得到1株光合细菌。在实验室模拟研究了菌液投加量、光照条件、温度、盐度、常用水产杀虫剂硫酸铜、敌百虫用量对净化养殖池水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液适宜投加量为10ms/L;光照状态下净化效果优于黑暗状态;... 从淡水养鱼池塘底泥中分离得到1株光合细菌。在实验室模拟研究了菌液投加量、光照条件、温度、盐度、常用水产杀虫剂硫酸铜、敌百虫用量对净化养殖池水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液适宜投加量为10ms/L;光照状态下净化效果优于黑暗状态;温度低于15C,氯化钠投加量高于10000mg/L,硫酸铜投加量高于04mg儿敌百虫投加量高于2.omg/L时,净化效果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水质净化 养殖池水质 水产养殖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