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通贴膏结合免荷型膝关节护具治疗内侧间室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斌 顾力军 +1 位作者 李文华 唐燕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12期41-44,共4页
目的观察骨通贴膏与免荷型膝关节护具治疗内侧间室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4例内侧间室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均分为3组,A组为骨通贴膏联合免荷型膝关节护具组(简称贴膏护具组),B组为免荷型膝关节护具组(简称护... 目的观察骨通贴膏与免荷型膝关节护具治疗内侧间室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4例内侧间室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均分为3组,A组为骨通贴膏联合免荷型膝关节护具组(简称贴膏护具组),B组为免荷型膝关节护具组(简称护具组),C组为骨通贴膏组(简称贴膏组)。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比较股四头肌肌力、双足四点负重d值(简称d值)、压痛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和骨痹的疗效标准评定临床综合疗效。结果共108例患者完成治疗并获得随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1个月,各组股四头肌肌力、d值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压痛、VAS及HS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且A组改善均优于B组及C组。自拟疗效评价标准显示,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2,P=0.012<0.05),进一步比较,A组和C组中位数有明显差异(χ~2=-20.778,P=0.009<0.01),A组和B组、B组和C组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31,-8.347,P=0.227,0.699>0.05)。结论骨通贴膏结合免荷型膝关节护具治疗可显著提高内侧间室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贴膏 免荷型关节护具 内侧间室膝骨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肌肉力量训练对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生物力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泽亚 卢斌 +2 位作者 李奇 唐路遥 徐卫国 《中国康复》 2025年第1期45-49,共5页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涉及到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关节囊、滑膜以及关节周围肌肉的慢性退行性疾病^([1-2])。从解剖学角度分析,膝关节内侧间室的关节软骨比外侧间室薄,且受到内侧半月板的保护也较少^([3-4])...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涉及到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关节囊、滑膜以及关节周围肌肉的慢性退行性疾病^([1-2])。从解剖学角度分析,膝关节内侧间室的关节软骨比外侧间室薄,且受到内侧半月板的保护也较少^([3-4]);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内侧间室所承受的负荷是外侧间室的2.5倍^([5])。两方面共同作用导致了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是外侧间室的约10倍^([6])。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部分学者认为是一种机械性疾病^([7-8]),而能够改善症状和延缓进展的生物力学策略一直是骨关节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内侧 肌肉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O、UKA用于K-LⅢ级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并发症及再手术分析
3
作者 牛志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21-024,共4页
探讨高位胫骨截骨术(HTO, High Tibial Osteotomy)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UKA,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对K-LⅢ级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OA)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时段为2023.02-2024.04,该时段确诊收治OA患者122例为... 探讨高位胫骨截骨术(HTO, High Tibial Osteotomy)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UKA,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对K-LⅢ级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OA)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时段为2023.02-2024.04,该时段确诊收治OA患者122例为数据分析基础,参照随机信封原则进行组别(实验组与对照组)划分,均设定61例,高位胫骨截骨术(HTO)方案-对照组、单侧膝关节置换术(UKA)方案-实验组,对组间数据结果差异性加以分析。结果 ①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评估来看,实验组指标表现更加理想,相较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②并发症风险数据来看,实验组指标值相对更低,相较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③实验组(1.64%)半年内再手术率低于对照组(13.11%)P<0.05。结论 K-LⅢ级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治疗中,应用UKA方案,可以达到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且在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方面,也具有独特优势,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再手术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胫 单侧关节置换术 K-LⅢ级内侧关节炎 并发症 再手术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联合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力线矫正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白涛 张文生 +1 位作者 苗强 杨明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2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力线矫正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我科收治的82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力线矫正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我科收治的82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关节镜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术)和观察组(41例,关节镜联合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下肢力线比率高于对照组,胫骨平台后倾角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联合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虽然会增加术中出血量,延长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但不增加住院时间,且利于提高下肢力线矫正效果,降低滑液中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开放楔形胫高位截 关节内侧关节炎 下肢力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与单髁置换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唐金平 王文龙 罗庆丰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2期87-89,共3页
目的 探讨在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胫骨高位截骨与单髁置换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围术期指标、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63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以患... 目的 探讨在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胫骨高位截骨与单髁置换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围术期指标、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63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以患者意愿选择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2例)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研究组(31例)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术前、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以及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膝关节内收、内旋、屈曲、后伸、外展活动度均升高,术后6个月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膝关节Lyshohn功能评分均升高(均P<0.05),但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胫骨高位截骨术、单髁置换术均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提高膝关节功能,安全性较好,但相较于胫骨高位截骨术,应用单髁置换术治疗的截骨量较小,引起的手术创伤较小,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有助于加快患者恢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内侧关节炎 高位截 单髁置换 关节功能 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用于膝骨关节炎内侧间室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6
作者 王卫军 《大医生》 2024年第13期51-54,共4页
目的分析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用于膝骨关节炎内侧间室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膝骨关节炎内侧间室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分析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用于膝骨关节炎内侧间室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膝骨关节炎内侧间室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ROM)、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评分、髋-膝-踝角(HKA)、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8和IL-1β]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ROM均增大,VAS疼痛评分均降低,LKS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ROM更大,VAS疼痛评分更低,LKSS评分更高(均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HKA均增大,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的HKA更大,SF-36评分更高(均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TNF-α、IL-8和IL-1β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用于膝骨关节炎内侧间室病变患者可增加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程度,提高膝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 关节炎 内侧病变 关节活动度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髁关节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闫祥甲 孙自力 +5 位作者 蒋俊 曾德妙 张国栋 韩增高 李伟 赵云宏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对比单髁关节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状态。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关节外科治疗的55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 目的对比单髁关节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状态。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关节外科治疗的55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全膝关节置换组(TKA组,25例)和单髁关节置换组(UKA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2、3、6个月的爬楼梯测试、起立行走测试、6分钟步行测试的功能恢复情况及膝关节WOMAC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6~9个月,平均(7.15±0.81)个月。UKA组患者比TKA组患者较早地获得更好的WOMAC评分(P<0.05)。UKA组术后1、2、3个月时在爬楼梯、起立行走及6分钟步行测试方面均优于TKA组(P<0.05),但在术后6个月时两组之间除在爬楼梯测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外,起立行走及6分钟步行测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术后早期恢复情况来看,单髁关节置换术较全膝关节置换术能够更快、更好地获得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单髁关节置换术 关节内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8
作者 王建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76-479,共4页
目的比较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骨关节外科手术治疗的65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单髁... 目的比较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骨关节外科手术治疗的65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单髁置换术治疗组(UKA组)34例患者和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组(HTO组)31例患者,其中UKA组选择单髁置换术,采用Oxford活动半月板单髁关节(美国Biomet公司)置换。HTO组选择胫骨高位截骨术,采用内侧开放式楔形截骨。疗效评定标准选用膝关节活动度(ROM)、AKS膝关节评分、胫股角(FTA)。结果末次随访两组患者ROM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0,P=0.819),AKS膝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6,P=0.553),FT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4,P=0.135)。结论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中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膝关节畸形类型及程度、膝关节活动度、术后护理等因素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关节炎 单髁置换术 高位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对比
9
作者 王冰 王全明 赵锡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5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5月接诊的8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5月接诊的8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疼痛、膝关节功能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膝关节置换术相比,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同时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升膝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内侧关节炎 单髁置换术 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 并发症
原文传递
Oxford 单髁置换对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活动情况的影响
10
作者 孔彦芳 薛荣涛 +1 位作者 姚文 陈志源 《当代医学》 2024年第4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究Oxford单髁置换对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活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州市黄埔区中医医院收治的40例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全膝关... 目的探究Oxford单髁置换对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活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州市黄埔区中医医院收治的40例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研究组采用Oxford单髁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临床指标、膝关节活动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Oxford单髁置换治疗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可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ford单髁置换 内侧关节炎 关节活动 关节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xford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期效果观察
11
作者 韦力 韦善华 +5 位作者 邹亮 韦亚军 梁津萍 龙振江 王照卿 韩琦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究Oxford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期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单间室病变(需要重建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应用全膝关节表面... 目的:探究Oxford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期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单间室病变(需要重建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应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试验组应用Oxford活动型半月板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对比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膝关节HS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及VAS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4 d,试验组RO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试验组膝关节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Oxford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显著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引流量与并发症少,患者关节活动度良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关节关节炎 Oxford活动平台 单髁置换术 中期效果
原文传递
UKA与TKA手术在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HSS评分改善中的作用
12
作者 刘明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80-183,共4页
分析UKA与TKA手术在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HSS评分改善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3年05月-2024年05月收治的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76例进行研究,参照组给予TKA治疗,观察组给予UKA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较... 分析UKA与TKA手术在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HSS评分改善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3年05月-2024年05月收治的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76例进行研究,参照组给予TKA治疗,观察组给予UKA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较参照组更为显著;治疗后,和参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更为明显;参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UKA、TKA在临床中都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在减轻症状的同时改善关节功能,但是UKA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手术创伤小,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能够实现预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KA TKA 内侧关节炎 HS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髁置换对膝关节单纯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13
作者 沈贵州 谢成伟 +3 位作者 杨文祥 陈庆煌 陈奕忠 谢志恒 《西藏医药》 2024年第5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单髁置换对膝关节单纯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6月在本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103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全膝关节置换术)52例和观察组(单踝置换术)51例;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单髁置换对膝关节单纯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6月在本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103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全膝关节置换术)52例和观察组(单踝置换术)51例;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系统,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两组HS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比对照组小、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低,且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对照组(11.54%),观察组(3.92%)(P>0.05)。结论单踝置换术对膝关节单纯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能减轻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具临床疗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踝置换 关节置换 关节关节炎 内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膝关节单髁置换应用于膝关节前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姚建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9期0053-0055,共3页
分析在膝关节前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膝关节单髁置换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05月~2023年0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膝关节前内侧室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观察组采用膝关节... 分析在膝关节前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膝关节单髁置换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05月~2023年0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膝关节前内侧室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观察组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痛直观仿真评分(VAS)、膝关节HSS评分、膝关节屈曲活动度(ROM)。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后续随访中的VAS评分、HSS评分、ROM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KA和TKA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显著降低病人疼痛,提高膝关节的运动能力,且具有微创、快速、适应证的特点,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关节置换术 关节关节炎 内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内侧间室重度骨性关节炎采用Oxford活动平台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研究
15
作者 梁津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92-095,共4页
分析Oxford活动平台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重度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院2020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患者40例,以等量随机电脑法分为2组,各20例。参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实验组采用Oxford活动平台单髁关... 分析Oxford活动平台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重度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院2020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患者40例,以等量随机电脑法分为2组,各20例。参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实验组采用Oxford活动平台单髁关节置换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整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Oxford活动平台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重度骨性关节炎的优势显著,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内侧重度关节炎 Oxford活动平台 单髁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庄禄昌 顾飞 吴瑞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及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60... 目的探讨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及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2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与研究组(32例,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均于术后随访时间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6、12个月关节活动度(ROM)、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 D-D、FIB、Hb、Hct水平,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膝关节主动屈曲至90°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ROM、HSS膝关节评分、BBS评分均升高,研究组术后6个月ROM、HSS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1 d两组患者D-D及对照组FIB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术后1 d两组患者Hb、Hct水平均降低,但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髁膝关节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均能够有效促进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平衡能力的恢复,且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可更有效改善围术期指标,促进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尽早恢复,且对凝血系统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关节置换术 单髁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前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徐林 杨晓峰 杨小伟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6期133-137,共5页
目的分析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前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4例膝前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全膝关节置换术)与研究组(单髁膝关节... 目的分析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前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4例膝前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全膝关节置换术)与研究组(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各42例。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3个月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恢复屈膝>90°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疼痛评分更低,膝关节功能评分更高,膝关节活动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中的心理评分、生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2/42),低于对照组的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7,P<0.05)。结论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前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较理想,能够减轻疼痛,高效改善膝关节屈膝功能,显著提高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质量,且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关节炎 单髁关节置换术 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远端截骨术联合强筋健膝方治疗膝关节外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杨海峰 吴成林 +4 位作者 张国福 邱崇慧 曾志奎 涂峰 巫英俊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8-50,共3页
目的:观察股骨远端截骨术联合自拟方强筋健膝方治疗膝关节外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2月赣州市中医院2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 目的:观察股骨远端截骨术联合自拟方强筋健膝方治疗膝关节外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2月赣州市中医院2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例。对照组选用股骨远端截骨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强筋健膝方。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疼痛VAS评分与膝关节HSS评分,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结果:术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膝关节HS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IL-6、TNF-α均明显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远端截骨术联合强筋健膝方可明显改善膝关节外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症状与外翻畸形,提高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6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外侧单关节炎 远端截 强筋健 肿瘤细胞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内侧间室严重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18
19
作者 牛东生 马宁 杨景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 :应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严重性关节炎并膝内翻畸形以缓解或消除关节疼痛 ,矫正畸形 ,恢复关节正常的生物力线排列。方法 :自 1992年 5月~ 1998年 2月应用胫骨高位截骨共施行手术 18例 (2 1膝 ) ,要求术前按适应证严格... 目的 :应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严重性关节炎并膝内翻畸形以缓解或消除关节疼痛 ,矫正畸形 ,恢复关节正常的生物力线排列。方法 :自 1992年 5月~ 1998年 2月应用胫骨高位截骨共施行手术 18例 (2 1膝 ) ,要求术前按适应证严格筛选病人 ,计算截骨角度。结果 :本组病人平均随访 3 .2年 ,按Coventry疗效评定 ,优 10例 ,良 7例 ,可 3例 ,差 1例。结论 :此手术可恢复内侧间室关节间隙及下肢正常生物力线 ,有利于退变软骨的恢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截 内侧 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单纯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近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严建锋 李强 +1 位作者 杨宗华 李萌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7年第5期296-298,共3页
目的比较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单纯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膝单纯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61例,分为单髁置换组(n=26)与全膝关节置换组(n=35),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比较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单纯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膝单纯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61例,分为单髁置换组(n=26)与全膝关节置换组(n=35),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HS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但单髁置换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度和疼痛缓解率显著高于全膝关节置换组(P<0.05);单髁置换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3 d血红蛋白下降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全膝关节置换组(P<0.05)。结论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单纯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近期疗效相似,但单髁置换术治疗的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内侧关节炎 单髁置换术 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