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确成形的大模数内啮合传动的啮合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姚红霞 彭晓南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41-43,55,共4页
目前 ,大模数内齿轮的加工在国内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作者研究了一种与传统加工完全不同的新型加工方法———精确成形法。本文根据共轭原理 ,求出与内齿轮相啮合的外齿轮齿形 ,并将其与渐开线齿形进行比较 ,然后... 目前 ,大模数内齿轮的加工在国内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作者研究了一种与传统加工完全不同的新型加工方法———精确成形法。本文根据共轭原理 ,求出与内齿轮相啮合的外齿轮齿形 ,并将其与渐开线齿形进行比较 ,然后对精确成形的大模数内啮合传动的啮合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通过具体实例计算出诱导法曲率、润滑角及接触线分布。结果表明 ,精确成形的大模数内啮合传动的诱导法曲率小 ,润滑角等于90° ,接触线分布较均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成形 内啮合传动 啮合性能 大模数内齿轮 渐开线齿形 诱导法曲率 润滑角 接触线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内啮合传动的重合度及载荷修正系数的计算(Ⅰ)──齿侧间隙的计算 被引量:4
2
作者 姚文席 马蔚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7,共4页
在渐开线齿轮少齿差内啮合传动中 ,由于受力侧的内、外齿轮齿廓之间的齿侧间隙较小 ,当齿轮受载后会出现多齿对同时啮合的现象。运用解析的方法推导出理论齿廓之间的最小间隙计算公式以及考虑制造误差以后的齿廓之间的最小间隙计算公式... 在渐开线齿轮少齿差内啮合传动中 ,由于受力侧的内、外齿轮齿廓之间的齿侧间隙较小 ,当齿轮受载后会出现多齿对同时啮合的现象。运用解析的方法推导出理论齿廓之间的最小间隙计算公式以及考虑制造误差以后的齿廓之间的最小间隙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对比 ,发现某些齿对的齿侧间隙值已接近制造公差及齿廓变形的数量级。在啮合区间的左右端部 ,各对齿廓的齿侧间隙差别较大 ,但具有小间隙值的齿对数较多 ;在中部 ,各对齿廓的齿侧间隙差别较小 ,但具有小间隙值的齿对数较少。考虑制造误差与不考虑制造误差对齿侧间隙值的影响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开线齿轮 内啮合传动 齿侧间隙 重合度 载荷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齿轮内啮合传动的约束条件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姚文席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25-28,共4页
在渐开线齿轮内啮合传动中,影响齿轮变位系数选择的约束条件有20余种,它们与齿轮的啮合原理、强度条件和制造工艺有关。通过对这些约束条件的综合分析,可以排出各个约束条件的强弱顺序,找出内齿轮的最小齿数,齿轮的最小啮合角以及所选... 在渐开线齿轮内啮合传动中,影响齿轮变位系数选择的约束条件有20余种,它们与齿轮的啮合原理、强度条件和制造工艺有关。通过对这些约束条件的综合分析,可以排出各个约束条件的强弱顺序,找出内齿轮的最小齿数,齿轮的最小啮合角以及所选择的插齿刀的最大齿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啮合传动 渐开线齿轮 条件分析 约束条件 齿轮变位系数 最小啮合 啮合原理 制造工艺 强度条件 综合分析 最小齿数 内齿轮 插齿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内啮合传动的重合度及载荷修正系数的计算(Ⅱ)──载荷修正系数数据表
4
作者 姚文席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3-198,共6页
在获得齿轮内啮合传动的齿侧间隙计算公式以后 ,结合齿对刚度的计算公式 ,推导出齿轮内啮合传动的加载重合度及载荷修正系数。通过对具有不同模数、齿数、齿数差、变位系数及载荷的齿轮内啮合传动模型的计算 ,发现载荷及齿数 (传动比 )... 在获得齿轮内啮合传动的齿侧间隙计算公式以后 ,结合齿对刚度的计算公式 ,推导出齿轮内啮合传动的加载重合度及载荷修正系数。通过对具有不同模数、齿数、齿数差、变位系数及载荷的齿轮内啮合传动模型的计算 ,发现载荷及齿数 (传动比 )的变化对载荷修正系数的影响较大 ,齿数差及变位系数的变化对载荷修正系数的影响较小 ,齿轮的精度对载荷修正系数的影响最大。载荷修正系数在 0 .3 0至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开线齿轮 内啮合传动 重合度 载荷修正系数 加载重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啮合齿轮传动法向齿侧间隙的几何求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振成 刘爱荣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8-29,共2页
通过几何分析得出了内啮合渐开线齿轮传动中心距略变小时,非工作齿面法向齿侧间隙的计算公式,利用几何关系导出了此种公式的几种表达形式,供设计者在齿轮传动设计时选用。
关键词 内啮合传动 中心距 非工作齿面 弧向侧隙 法向侧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重合度内啮合复合摆线齿轮传动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贵新成 詹隽青 +1 位作者 叶鹏 李红勋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64,共10页
重合度是衡量齿轮传动性能的重要指标,较高的重合度对于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和传动的平稳性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摆线齿形的优越性,提出一种具有高重合度的新型内啮合复合摆线齿轮副;根据内、外摆线无包心形成法与包心形成法之间的等效关... 重合度是衡量齿轮传动性能的重要指标,较高的重合度对于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和传动的平稳性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摆线齿形的优越性,提出一种具有高重合度的新型内啮合复合摆线齿轮副;根据内、外摆线无包心形成法与包心形成法之间的等效关系,阐明内、外齿轮齿顶与齿根之间的齿廓配合关系,给出使重合度最大化的圆弧啮合线位置及其数学描述;结合坐标变换和齿轮啮合原理,建立共轭齿廓的数学方程,并由已知的啮合线推出适用于任意齿廓形状的齿轮端面重合度的统一计算式,推算上述内啮合摆线齿轮副的最大重合度,分析影响重合度的相关因素,指出提高重合度的可能途径。据此,运用Solidworks软件实现了高重合度内啮合摆线齿轮副的参数化建模,结合具体实例与标准渐开线内齿轮副进行比较研究,并就同时参与啮合轮齿的对数情况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和光弹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内啮合摆线齿轮副具有很大的重合度,可以到达十几甚至更大,且仿真及实测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验证了该齿轮传动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摆线齿轮 圆弧啮合线 高重合度 内啮合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传动接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梁栋 孟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0期13308-13314,共7页
内啮合齿轮传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承载能力高等特点,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中获得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内啮合齿轮副传动性能,在齿轮共轭曲线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传动形式,建立了点接触曲线构型内... 内啮合齿轮传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承载能力高等特点,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中获得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内啮合齿轮副传动性能,在齿轮共轭曲线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传动形式,建立了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传动基本数学模型,通过空间共轭曲线副实现较灵活的齿面设计,满足高性能使用需求。分析了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副接触特性,建立了齿面运动分析模型,探讨了连续旋转运动下齿面实际啮合特征;提出了适用于该内啮合齿轮副的齿面重合度分析计算方法,推导了依据空间共轭曲线副评判成型齿面滑动率的一般计算公式,讨论不同参数影响下齿面滑动率变化规律;概述了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副齿面法曲率计算原则,提出了齿面干涉分析依据等。研究结果表明: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副接触过程为近似纯滚动状态,无较大摩擦磨损发生,易提高传动效率;构型齿面滑动率结果与齿轮模数和螺旋参数变化成反比,与传动比变化成正比。研究结果为后续构建高性能齿轮传动副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啮合齿轮传动 齿面构型 重合度 滑动率 法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啮合变位齿轮传动的应用
8
作者 郝丽燕 任京生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1-53,共3页
本文论述了内啮合变位齿轮传动的应用;论述了外齿轮齿数的选择以及变位系数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 内啮合齿轮传动 变位系数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啮合行星齿轮传动变速器起步仿真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雨佳 李红勋 +2 位作者 贵新成 赵重年 肖利君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7年第10期33-37,共5页
为研究内啮合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起步性能,在内啮合行星齿轮传动变速器起步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步动力学模型。并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装配该自动变速器的车辆起步模型,模型采用湿式离合器起步。根据起步条件确定离合器... 为研究内啮合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起步性能,在内啮合行星齿轮传动变速器起步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步动力学模型。并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装配该自动变速器的车辆起步模型,模型采用湿式离合器起步。根据起步条件确定离合器的控制策略,通过控制离合器压力变化率来保证起步的平顺性。对内啮合行星齿轮变速器起步过程的转速、滑摩功和冲击度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冲击度能够满足国家标准17.64 m/s3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啮合行星齿轮传动 压力变化率 冲击度 起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时变啮合刚度改进计算方法 被引量:45
10
作者 李亚鹏 孙伟 +1 位作者 魏静 陈涛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26,共5页
齿轮时变啮合刚度是齿轮系统动力方程的重要基础参数,针对目前时变啮合刚度主要利用有限元方式计算,效率偏低的问题,以及解析法石川公式仅考虑齿轮轮齿刚度,未考虑齿轮轮体刚度,容易在齿轮动力学分析中引入高次谐波激励的不足,本文在详... 齿轮时变啮合刚度是齿轮系统动力方程的重要基础参数,针对目前时变啮合刚度主要利用有限元方式计算,效率偏低的问题,以及解析法石川公式仅考虑齿轮轮齿刚度,未考虑齿轮轮体刚度,容易在齿轮动力学分析中引入高次谐波激励的不足,本文在详细介绍解析算法石川公式中重要参数算法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石川公式,为齿轮动力方程提供一个整体意义上的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方法。同时介绍了多齿啮合时齿轮综合时变啮合刚度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啮合刚度 改进石川公式 有效齿根圆 内啮合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轴内啮合渐开线变厚齿轮的设计与计算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瑰贤 吴俊飞 +3 位作者 李华敏 祁勇 林少芬 陈秀捷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886-889,共4页
为满足精密机器人及伺服传动等的广泛需求 ,给出了内啮合变厚齿轮的几何尺寸设计与计算公式。
关键词 内啮合传动 渐开线变厚齿轮 设计 计算 平行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插齿刀加工的少齿差内啮合变位系数的确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永生 李华敏 李瑰贤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36,39,共4页
变位系数的确定是少齿差内啮合传动设计的关键.在对少齿差内啮合传动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少齿差内啮合传动的两个主要限制条件;推导出内齿轮插齿、外齿轮滚齿加工的满足给定的重合度和齿廓不重迭干涉系数要求的少齿差内啮合变位系数... 变位系数的确定是少齿差内啮合传动设计的关键.在对少齿差内啮合传动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少齿差内啮合传动的两个主要限制条件;推导出内齿轮插齿、外齿轮滚齿加工的满足给定的重合度和齿廓不重迭干涉系数要求的少齿差内啮合变位系数的牛顿迭代公式;用实例验证了选代公式的正确性,并且同内、外齿轮均滚齿加工的计算情况进行了比较.迭代公式的结果保证了标准顶隙,而且得出的啮合角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齿差 内啮合传动 变位系数 插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滚柱丝杠副滚柱齿内啮合静态接触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敏 杨雨薇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38-41,共4页
针对滚柱齿被螺旋线切除产生不规则结构,在啮合传动中易发生断裂或使机构发生偏载问题,以滚柱齿内啮合副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三维接触分析模型。考虑滚柱齿啮合线长度,分别对20个滚柱齿与内齿圈啮合进行了静态接触分析。研... 针对滚柱齿被螺旋线切除产生不规则结构,在啮合传动中易发生断裂或使机构发生偏载问题,以滚柱齿内啮合副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三维接触分析模型。考虑滚柱齿啮合线长度,分别对20个滚柱齿与内齿圈啮合进行了静态接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编号滚柱齿参与啮合时,最大接触应力值随着总接触线长度的减小而增大;滚柱齿中小齿牙的存在,导致最大接触应力偏大,且接触线较短的小齿牙会影响最大接触应力的位置和大小。研究结果可对行星滚柱丝杠螺纹副和齿轮副参数匹配设计及承载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滚柱丝杠副 内啮合传动 接触分析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中心距误差因素等滑动率原则的内啮合齿轮变位系数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邵宏 杜群贵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19,共2页
推导渐开线圆柱齿轮内啮合传动下中心距误差的滑动率计算公式以及影响曲线,按照等滑动率原则修正变位系数,与外啮合传动需增加小齿轮变位系数和降低大齿轮的变位系数不同,内啮合需同时增加内、外齿轮的变位系数,从而改善非均匀磨损。
关键词 中心距误差 等滑动率 变位系数 内啮合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齿差行星(减速)传动概述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文藻 《通用机械》 2006年第12期62-64,66,共4页
对各种内啮合少齿差行星(减速)传动进行归纳整合,探索运动规律,用新的理论观点,比较系统的综合论述工作原理、传动形式及工作基本条件,并提出研发产品的意见。
关键词 内啮合行星传动 少齿差 传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封闭图法选择内啮合齿轮的变位系数
16
作者 张展 《华电技术》 CAS 1992年第1期2-7,共6页
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具有较大的传动比和较高的传动效率,本文提出了用封闭图法选择少齿差与零齿差内啮合齿轮传动的变位系数具有直观、醒目的特点,便于实际应用。文中介绍了一定数量的少齿差与零齿差内啮合齿轮传动封闭图,可供设... 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具有较大的传动比和较高的传动效率,本文提出了用封闭图法选择少齿差与零齿差内啮合齿轮传动的变位系数具有直观、醒目的特点,便于实际应用。文中介绍了一定数量的少齿差与零齿差内啮合齿轮传动封闭图,可供设计制造时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图法 内啮合齿轮传动 变位系数 限制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座椅调角器核心件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昌明 杨涛 +1 位作者 刘武周 孙付春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96-198,共3页
调角器核心件作为车用座椅的关键部件,对车用座椅的乘坐舒适性与可靠性有着重要作用.研究了车用座椅调角器核心件的总体结构及其啮合传动原理,分析了行星齿轮系传动过程中的干涉、卡死等问题,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少齿差行星齿轮的重合度及... 调角器核心件作为车用座椅的关键部件,对车用座椅的乘坐舒适性与可靠性有着重要作用.研究了车用座椅调角器核心件的总体结构及其啮合传动原理,分析了行星齿轮系传动过程中的干涉、卡死等问题,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少齿差行星齿轮的重合度及齿廓重叠干涉系数,对设计与制造车用调角器核心件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角器核心件 少齿差行星齿轮 内啮合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啮合渐开线变位齿轮传动的干涉线图
18
作者 邱逸芬 章玉林 胡秉辰 《吉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121-127,共7页
本文系统介绍了日本学者雨角宗晴、白井恭、吉本勇的研究成果——内啮合渐开线变位齿轮传动的干涉线图。干涉线图是根据一对内齿轮传动齿廓不发生重叠干涉、齿顶干涉、过渡曲线干涉、径向干涉、渐开线干涉、根切、齿顶和齿底槽变尖等13... 本文系统介绍了日本学者雨角宗晴、白井恭、吉本勇的研究成果——内啮合渐开线变位齿轮传动的干涉线图。干涉线图是根据一对内齿轮传动齿廓不发生重叠干涉、齿顶干涉、过渡曲线干涉、径向干涉、渐开线干涉、根切、齿顶和齿底槽变尖等13项限制条件计算绘制的,这些干涉线图为正确设计渐开线变位内齿轮传动提供了捷径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啮合传动 渐开线 变位 干涉线图
原文传递
《机械强度》2004年第26卷总目次
19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6-724,共9页
关键词 现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载荷修正系数 转子—轴承系统 内啮合传动 有限元分析 数值分析 陈怀宁 齿轮轮齿 惠民 目次 机械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PB的土压盾构机主驱动的创新设计
20
作者 刘金松 孟晓宁 刘胜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2年第8期93-97,共5页
为提高盾构机的工作效率与稳定性,设计了一种新型内啮合传动的主驱动。第一,利用SAPB对主驱动进行总功能抽象,确定主驱动的总功能;第二,建立“黑箱图”,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3个方面对主驱动进行功能分析;第三,通过功能分解将总功... 为提高盾构机的工作效率与稳定性,设计了一种新型内啮合传动的主驱动。第一,利用SAPB对主驱动进行总功能抽象,确定主驱动的总功能;第二,建立“黑箱图”,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3个方面对主驱动进行功能分析;第三,通过功能分解将总功能逐级分解,直到能用机械结构表达的功能元为止;第四,运用功能结构链和功能原理图,将功能元有效连接起来,通过功能原理图,清晰、明确地理解各功能元之间的联系;第五,在功能原理图的指导下,通过功能元求解建立各部分的机械结构,从而完成主驱动机械结构的创新设计。通过SAPB“总-分-总”的功能表达,为机械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机 主驱动 SAPB 内啮合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