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在客观处罚条件的性质定位与主观认定新进路 被引量:2
1
作者 武亚非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50,共12页
内在客观处罚条件是犯罪构成要件要素中的独特类型,其通过增加行为恶性使行为达到刑法规制范围。在主客观一致的责任主义原则要求下,根据先行行为的性质,可以将这一特殊构成要件的主观方面评价为间接故意。同时通过其他责任要素的削减... 内在客观处罚条件是犯罪构成要件要素中的独特类型,其通过增加行为恶性使行为达到刑法规制范围。在主客观一致的责任主义原则要求下,根据先行行为的性质,可以将这一特殊构成要件的主观方面评价为间接故意。同时通过其他责任要素的削减实现犯罪与刑罚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客观处罚条件 构成要件要素 保证人义务 刑事法的推定 间接故意 责任要素
原文传递
论内在的客观处罚条件 被引量:81
2
作者 周光权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4-134,共21页
在犯罪构成四要件说中,客观处罚条件没有存在余地。但是,在我国刑法立法中,已经出现一些关于客观处罚条件的条文。如何理解和适用这些规定是理论上不可回避的问题。国外的通说认为,所有的客观处罚条件都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和预见。但是,... 在犯罪构成四要件说中,客观处罚条件没有存在余地。但是,在我国刑法立法中,已经出现一些关于客观处罚条件的条文。如何理解和适用这些规定是理论上不可回避的问题。国外的通说认为,所有的客观处罚条件都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和预见。但是,笼统地看待客观处罚条件,有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之嫌。坚持阶层式的犯罪成立要件理论,根据某种条件和违法性的关系密切程度,可以将客观处罚条件分为内在的客观处罚条件和外在的客观处罚条件。承认内在的客观处罚条件概念,客观的超过要素概念就没有必要再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成立条件 内在客观处罚条件 非典型的违法要素说 外在的客观处罚条件
原文传递
客观处罚条件的一个理论回归——兼论刑事政策学与刑法教义学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俊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12年第1期72-81,共10页
围绕着客观处罚条件的理解,德日刑法理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说,其总体的趋势是告别传统的刑罚阻却说,而将其作为犯罪论考虑的课题。但是无论是"还原说"还是"独立要件说"可能都存在疑问,还原说没有注意到构成要件与... 围绕着客观处罚条件的理解,德日刑法理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说,其总体的趋势是告别传统的刑罚阻却说,而将其作为犯罪论考虑的课题。但是无论是"还原说"还是"独立要件说"可能都存在疑问,还原说没有注意到构成要件与客观处罚条件的差异,同时对于"违法"的理解仅仅停留于日常生活层面,并未从规范的角度着眼。作为独立要件说的内在客观处罚条件,可能与构成要件的违法推定机能存在紧张关系,而且也未能处理好与故意理论的衔接。因此,需要将内在的客观处罚条件都归入外在的客观处罚条件,从而形成统一性的客观处罚条件,仍然以应罚性与需罚性为基础,作为刑罚阻却要件,并且需要进一步扩大在分则中的适用。刑事政策学需要与刑法教义学保持适当的距离,强调刑法教义学的独立品格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客观处罚条件 外在客观处罚条件 构成要件 刑事政策 刑法教义学
原文传递
论重大飞行事故的判断方法
4
作者 张莉琼 肖长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86-94,共9页
可理解性、预测可能性和可经司法审查性的三级逐层排除阶梯式方法是重大飞行事故罪是否符合明确性原则的判断方法。可理解性和预测可能性的缺失使得重大飞行事故的判断方法成为中国刑法理论和实务中的难题,应当在凯尔森实证法学派的基础... 可理解性、预测可能性和可经司法审查性的三级逐层排除阶梯式方法是重大飞行事故罪是否符合明确性原则的判断方法。可理解性和预测可能性的缺失使得重大飞行事故的判断方法成为中国刑法理论和实务中的难题,应当在凯尔森实证法学派的基础上,按照合规范性、合刑性和合宪性的位阶顺序逐层深入对“重大飞行事故”进行解释,重大飞行事故应作为客观的结果要素被解释为“5 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造成严重后果”应作为内在客观处罚条件被解释为“50人以上重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飞行事故 造成严重后果 明确性原则 刑法解释位阶 内在客观处罚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