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纵卷叶螟雄蛾内生殖系统形态指标在性诱测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庆华 曾娟 +3 位作者 曾伟 李庆 陈晓娟 邹禹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27-935,共9页
【目的】随着性信息素在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监测与防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亟须准确判定性信息素所诱集到的雄蛾生殖发育状态,以便获取稻纵卷叶螟测报关键参数并准确评价防控效果。本研究旨在明确判定稻纵卷叶螟雄蛾内... 【目的】随着性信息素在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监测与防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亟须准确判定性信息素所诱集到的雄蛾生殖发育状态,以便获取稻纵卷叶螟测报关键参数并准确评价防控效果。本研究旨在明确判定稻纵卷叶螟雄蛾内生殖系统发育状态的形态指标,进而试图依据性诱雄蛾日龄结构信息判定害虫种群发育状态。【方法】测量不同日龄的稻纵卷叶螟雄蛾精巢长半轴,形成依据精巢长半轴判断雄蛾日龄的发育标准,进而依据该标准划分田间逐日性诱的雄蛾日龄,反推出1日龄雄蛾逐日动态。【结果】解剖结果表明,在稻纵卷叶螟雄蛾内生殖系统各组成器官中,精巢形态稳定良好,其尺寸衰减与成虫日龄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其中8日龄雄蛾精巢长半轴比1日龄长半轴减少41.55%。2015和2016年的田间调查结果表明,田间诱捕稻纵卷叶螟雄蛾中1-4日龄雄蛾占60%以上,不同日龄成虫的比例曲线呈双峰形,1和4日龄雄蛾分别形成第1和2次高峰。利用2015年四川眉山、2016年四川自贡两地性诱雄蛾逐日日龄结构和数量,反演1日龄雄蛾发生动态,其结果与田间发生情况相符合。【结论】稻纵卷叶螟雄蛾精巢大小变化可以准确反映稻纵卷叶螟雄蛾日龄变化,检测雄蛾精巢可获得其相应日龄信息,有利于准确预报该虫种群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雄蛾内生殖系统 发育状态 形态指标 种群动态 性信息素诱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雌成虫内生殖系统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常明山 吴耀军 +2 位作者 刘文爱 蒋学建 温秀军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6,共3页
通过解剖雌成虫,观察并描述了桐花树毛颚小卷蛾雌成虫内生殖系统结构。结果表明:内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侧输卵管、中输卵管、交配囊、受精囊组成。解剖溶液选择去离子水较好。
关键词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 雌成虫 内生殖系统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化螟雄虫内生殖系统结构的解剖 被引量:12
3
作者 宋俊元 胡阳 +1 位作者 傅强 郑永利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686-688,共3页
通过解剖初羽化雄虫,观察并描述了二化螟雄虫的内生殖系统的结构。结果表明,二化螟雄虫的内生殖系统与欧洲玉米螟、云杉卷叶蛾十分相似。根据其内生殖系统的结构并在参考这些相似种类的命名后,二化螟雄虫的内生殖系统可分为附腺、睾丸... 通过解剖初羽化雄虫,观察并描述了二化螟雄虫的内生殖系统的结构。结果表明,二化螟雄虫的内生殖系统与欧洲玉米螟、云杉卷叶蛾十分相似。根据其内生殖系统的结构并在参考这些相似种类的命名后,二化螟雄虫的内生殖系统可分为附腺、睾丸、精囊、双精管、单精管、角质部6个组成部分。二化螟雄虫的内生殖系统占据其腹腔的大部分空间,将其内生殖系统充分伸展后,其长度约为体长的6倍。其中单精管是二化螟雄虫内生殖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约为其内生殖系统总长的2/3。根据单精管形态和管内流体颜色,单精管还可进一步分成8节。了解雄虫内生殖系统可以为今后研究二化螟雄虫有关生物学特性,尤其是开发雄虫鉴定技术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雄虫 内生殖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蝶类雄性内生殖系统形态学研究
4
作者 申健 丁昌萍 杨美霞 《生物化工》 2020年第1期69-71,75,共4页
目的:研究了分属于蛱蝶科2亚科的2种不同蝶类的雄性内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分类及系统发育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通过体视显微镜进行解剖,用Olympus SZX 16显微成像系统照相,观察2种蝶类雄性内生殖系统的形态学特征。结... 目的:研究了分属于蛱蝶科2亚科的2种不同蝶类的雄性内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分类及系统发育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通过体视显微镜进行解剖,用Olympus SZX 16显微成像系统照相,观察2种蝶类雄性内生殖系统的形态学特征。结果:两种蛱蝶雄性内生殖系统由精巢、贮精囊、输精管、复射精管、单射精管和附腺组成。白眼蝶(Melanargia halimede)贮精囊无明显分段,而灿福蛱蝶(Fabriciana adippe)的贮精囊明显分为前贮精囊和后贮精囊两部分。结论:白眼蝶和灿福蛱蝶雄性内生殖系统形态学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类 白眼蝶 灿福蛱蝶 雄性内生殖系统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栎掌舟蛾成虫内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 被引量:3
5
作者 郭宁 肖云丽 +3 位作者 钟玉林 徐艳霞 晏绍良 杨勤跃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2-1125,共4页
栎掌舟蛾Phalera assimilis是栎属植物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明确栎掌舟蛾成虫内生殖系统的组成结构对丰富其形态学分类特征及生殖生理和防控策略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解剖观察栎掌舟蛾成虫的内生殖系统组成结构如下:雄性内生殖系统包括... 栎掌舟蛾Phalera assimilis是栎属植物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明确栎掌舟蛾成虫内生殖系统的组成结构对丰富其形态学分类特征及生殖生理和防控策略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解剖观察栎掌舟蛾成虫的内生殖系统组成结构如下:雄性内生殖系统包括1对精巢(睾丸),2个贮精囊,2根输精管,2根复射精管,1对附腺和单射精管;雌性内生殖系统由1对卵巢、2根侧输卵管、中输卵管、受精囊、附腺、外生殖腔及产卵孔组成,每个卵巢具4个卵巢管,内含可辨卵粒120~360粒。另观察到羽化第1天的雌成虫卵巢管内充满发育成熟的卵粒,雄成虫精巢、储精囊和复射精管膨胀充满白色内容物,使成虫羽化后可迅速交尾和产卵,并且雌成虫的产卵量高,这也是栎掌舟蛾易暴发危害的直接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树害虫 栎掌舟蛾 内生殖系统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蛾类雄性内生殖系统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丁昌萍 申健 杨美霞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18-1524,共7页
为了探究蛾类昆虫新的有效分类特征,本研究对直脉青尺蛾Geometra valida、白雪灯蛾Chionarctia niveus和多斑豹蠹蛾Zeuzera multistrigata雄性内生殖系统进行了解剖观察和形态学比较。结果表明:3种蛾类雄性内生殖系统均由精巢、贮精囊(... 为了探究蛾类昆虫新的有效分类特征,本研究对直脉青尺蛾Geometra valida、白雪灯蛾Chionarctia niveus和多斑豹蠹蛾Zeuzera multistrigata雄性内生殖系统进行了解剖观察和形态学比较。结果表明:3种蛾类雄性内生殖系统均由精巢、贮精囊(前贮精囊和后贮精囊)、输精管、复射精管、单射精管(单射精管原节和单射精管表皮节)和附腺组成;种间形态差异表现在贮精囊的形状及连接方式、复射精管的形状及长短、单射精管和附腺的长度等方面,这些鉴别特征可为蛾类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形态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直脉青尺蛾 白雪灯蛾 多斑豹蠹蛾 雄性内生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小头木虱内生殖系统的形态特征及其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韦红显 耿涛 +5 位作者 武华周 娄德钊 吴春标 谢云会 卢芙萍 王树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23-1029,共7页
桑小头木虱是近年来热带亚热带地区为害桑树的最重要害虫,个体小,繁殖快,世代重叠,导致桑叶产量损失超40%,苗期受害甚至绝收,防治难度大。为准确预测和高效防治桑小头木虱,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本研究对桑小头木虱不同发育时期雌雄成虫... 桑小头木虱是近年来热带亚热带地区为害桑树的最重要害虫,个体小,繁殖快,世代重叠,导致桑叶产量损失超40%,苗期受害甚至绝收,防治难度大。为准确预测和高效防治桑小头木虱,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本研究对桑小头木虱不同发育时期雌雄成虫内生殖系统进行解剖和显微观察,初步明确其雌雄成虫内生殖系统形态特征及其在交配前后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桑小头木虱雌性内生殖系统组成除侧输卵管有2对外,与非洲柑橘木虱相似;雄性内生殖系统组成则与亚洲柑橘木虱高度相似。与交配前期相比,雌成虫受精囊的长度在交配期和交配后期分别达交配前期的约1.63倍和1.85倍,宽度约增加至交配前期的1.74倍和1.84倍,各时期存在显著差异(P<0.05),卵粒的长度和宽度均快速增加,至交配期增加近2倍(P<0.05),同时,交配期卵粒内部可见数个体积较大的囊泡,至交配后期消失,其应为滋养细胞,为卵母细胞提供营养。与交配前期相比,雄成虫精巢在交配期增至最大,交配后期缩至最小,3个时期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交配期和交配后期,贮精囊的长度和宽度均显著增加,增至2倍左右(P<0.05)。本研究对准确判断并确定桑小头木虱防治适期、生殖相关基因的筛选和新型基因靶向药剂的研发应用,以及高效监测与防控措施的制定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小头木虱 内生殖系统 形态特征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梨优斑螟成虫内生殖系统结构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阿依古丽·买买提 王德钢 +2 位作者 肖海兵 熊仁次 杨明禄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3期126-129,共4页
为明确香梨优斑螟成虫的生殖系统的结构特征。笔者解剖雌雄成虫的内生殖系统并分析。结果发现:雄虫的内生殖系统主要由1对睾丸愈合为一体的近球状精巢,经输精管与2个储精囊相连,储精囊的下端再经输精管与附腺的前端以及复射精管中部相连... 为明确香梨优斑螟成虫的生殖系统的结构特征。笔者解剖雌雄成虫的内生殖系统并分析。结果发现:雄虫的内生殖系统主要由1对睾丸愈合为一体的近球状精巢,经输精管与2个储精囊相连,储精囊的下端再经输精管与附腺的前端以及复射精管中部相连,其中复射精管前端与附腺前端相连,其下端与单射精管相连,单射精管末端接于阳茎。雌虫的内生殖系统由2组各4根卵巢管的上端连接与悬带,其下端连接2条侧输卵管,2条侧输卵管下端共同连接1条中输卵管,中输卵管末端连接发达的梨形交配囊、受精囊和附腺囊,其中交配囊、受精囊均与导精管相连,附腺囊与附腺相连。雄成虫内生殖系统由精巢、2个储精囊、输精管、复射精管、2条附腺及单射精管尾端组成,雌虫的内生殖系统由8根卵巢、2根侧输卵管、中输卵管、受精囊、交配囊及较长的附腺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梨优斑螟 成虫 内生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墨天牛成虫内生殖系统的形态与发育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瑾 李慧 +4 位作者 胡天义 杨华磊 危嘉航 金林 郝德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10-1220,共11页
【目的】明确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内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发育过程,为松墨天牛生殖机理研究及种群动态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不同日龄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采用组织解剖学方法结合光学显微镜对内生殖系统进行观察,明确其... 【目的】明确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内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发育过程,为松墨天牛生殖机理研究及种群动态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不同日龄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采用组织解剖学方法结合光学显微镜对内生殖系统进行观察,明确其结构特征;通过发育级别划分,确定雌雄成虫内生殖系统的发育过程。【结果】松墨天牛雌成虫内生殖系统由1对卵巢、1对侧输卵管、中输卵管、交配囊、受精囊管、受精囊、受精囊腺、产卵器和生殖腔组成。根据雌成虫卵巢管和受精囊腺的形态和颜色将雌成虫性成熟发育过程划分为:乳白透明期(Ⅰ级)、卵黄沉积初期(Ⅱ级)、卵黄沉积盛期(Ⅲ级)和卵成熟待产期(Ⅳ级)。卵巢管在卵巢发育过程中不断增长,颜色由乳白透明转为黄色,受精囊腺的形态和颜色从扁平、半透明到饱满、黄色。雄成虫内生殖系统由1对精巢、2对附腺、1对输精管、1对贮精囊、1对射精管、环状器和阳茎组成。根据雄成虫精巢叶、贮精囊和附腺的形态和颜色将雄虫性成熟发育过程划分为:乳白透明期(Ⅰ级)、精子形成初期(Ⅱ级)、精子形成盛期(Ⅲ级)和成熟期(Ⅳ级)。精巢叶长径变化较小,精巢管、贮精囊和环状器颜色由乳白半透明到白色,附腺形态和颜色由细小半透明到膨大透明。松墨天牛雌、雄成虫的内生殖系统发育主要集中在Ⅱ~Ⅲ级,就内生殖系统的发育进程而言,雄成虫发育速度更快,12日龄时内生殖系统已经发育成熟,而雌成虫在15日龄时内生殖系统发育成熟。【结论】明确了松墨天牛雌、雄成虫内生殖系统基本结构及其发育进程,不仅为进一步研究松墨天牛生殖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生产实践中松墨天牛产卵高峰期的预测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内生殖系统 卵巢 精巢 发育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草盲蝽雌成虫内生殖系统结构及卵巢发育动态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金平 苟长青 +2 位作者 张康康 梁一峰 冯宏祖 《中国棉花》 2020年第10期8-10,20,F0003,共5页
通过解剖和显微观察研究了牧草盲蝽雌成虫的内生殖系统结构及其发育情况,并对处于不同发育阶段卵巢进行了分级。结果显示,牧草盲蝽雌成虫有1对卵巢,每个卵巢由7根卵巢管组成。初羽化的雌性牧草盲蝽卵巢为透明状,随着日龄的增加,卵巢逐... 通过解剖和显微观察研究了牧草盲蝽雌成虫的内生殖系统结构及其发育情况,并对处于不同发育阶段卵巢进行了分级。结果显示,牧草盲蝽雌成虫有1对卵巢,每个卵巢由7根卵巢管组成。初羽化的雌性牧草盲蝽卵巢为透明状,随着日龄的增加,卵巢逐渐发育,体积增大;卵巢管内总的卵子数目随着日龄的增长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羽化后第4天可观测到成熟的卵,而在羽化后第15天卵子数目达到最高值。依据卵巢发育中卵巢管内卵母细胞体积变化、成熟卵数目,将牧草盲蝽卵巢分为Ⅰ~Ⅴ级,包括Ⅰ级(未发育期)、Ⅱ级(卵黄沉积期)、Ⅲ级(成熟待产期)、Ⅳ级(产卵盛期)和Ⅴ级(产卵末期)。这些结果对于牧草盲蝽生殖生理学的认识、生理适应性的机制、害虫种群动态监测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盲蝽 内生殖系统 解剖 卵巢发育 雌成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柑橘木虱内生殖系统形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培彬 马义雷 +1 位作者 李皓 韩群鑫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07-1213,共7页
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媒介。本文利用Ste REO Discovery V20体视显微镜对亚洲柑橘木虱成虫内生殖系统进行解剖观察,并探索了亚洲柑橘木虱雌雄成虫内生殖系统的形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雄虫内生殖系... 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媒介。本文利用Ste REO Discovery V20体视显微镜对亚洲柑橘木虱成虫内生殖系统进行解剖观察,并探索了亚洲柑橘木虱雌雄成虫内生殖系统的形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雄虫内生殖系统由1对精巢、1对输精管、1个精泵、1个射精管、1对附腺和1个贮精囊组成。雌虫内生殖系统由1对卵巢、1对侧输卵管、1个中输卵管、2个附腺、1个黏腺和1个受精囊组成。交配前期和交配期的雄虫精巢饱满,精巢在交配后期明显萎缩。交配期和交配后期的雄虫贮精囊都明显大于交配前期的贮精囊。雌虫受精囊在交配前期、交配期和交配后期依次增大,交配前期的受精囊呈不饱满状态,交配期和交配后期受精囊呈饱满状态,内有白色精包。交配后期的雌虫卵巢内有大量成熟的橙黄色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柑橘木虱 内生殖系统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猿叶虫滞育进程中成虫内生殖系统的形态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兴苗 丁楠 +1 位作者 雷朝亮 王小平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7-932,共6页
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一种重要害虫,以成虫在土壤中滞育越冬和越夏。本研究通过解剖大猿叶虫非滞育成虫,观察描述了雌雄成虫内生殖系统的结构特点,并绘制了雌雄成虫内生殖系统模式图。对滞育初期、滞育期... 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一种重要害虫,以成虫在土壤中滞育越冬和越夏。本研究通过解剖大猿叶虫非滞育成虫,观察描述了雌雄成虫内生殖系统的结构特点,并绘制了雌雄成虫内生殖系统模式图。对滞育初期、滞育期间、滞育解除后未取食和滞育解除后取食成虫解剖显示,滞育初期,雌雄成虫内生殖系统几乎与羽化初期成虫一致。滞育期间雄成虫的附腺和射精管亦不发达,滞育解除后未取食雄成虫的附腺膨大且粗于输精管,射精管略膨大,取食雄成虫的射精管呈不透明淡桔黄色。滞育期间雌成虫的卵巢小,略大于滞育初期卵巢,少数卵巢小管的基部可见具卵黄原沉淀的卵粒。滞育解除后未供食雌成虫卵巢明显膨大可见大量成形卵粒,部分卵粒可见卵黄原沉淀;取食雌成虫的卵巢膨大,可见大量成熟卵粒,侧输卵管和总输卵管中可见待产的卵。作者认为,大猿叶虫成虫在滞育期间能够缓慢发育,部分滞育前积累的代谢物质被用于滞育后发育,但只有经过取食,成虫才能正常交配和产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猿叶虫 滞育 滞育解除 内生殖系统 解剖
原文传递
天蚕雄性内生殖器官的结构及其发育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恭银 胡萃 吴生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6期368-371,共4页
系统观察了天蚕幼虫、蛹和成虫雄性内生殖器官的结构及其发育。幼虫睾丸大小随虫龄增长而增大,其中以5龄取食期增长最快,老熟结茧后减慢。蛹(化蛹第4天开始)和成虫内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贮精囊、双射精管、单射精管和附腺组... 系统观察了天蚕幼虫、蛹和成虫雄性内生殖器官的结构及其发育。幼虫睾丸大小随虫龄增长而增大,其中以5龄取食期增长最快,老熟结茧后减慢。蛹(化蛹第4天开始)和成虫内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贮精囊、双射精管、单射精管和附腺组成。蛹期内生殖器官大小和睾丸中精子比率均随日龄增长而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蚕 雄性内生殖系统 结构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信息素诱捕斜纹夜蛾雄蛾发育日龄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庆华 曾娟 +5 位作者 杨玲 贾勇 李庆 封传红 陈晓娟 胡容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819-3827,共9页
【目的】判断性信息素诱捕雄蛾发育状况对于客观评价群集诱杀技术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内生殖系统形态与发育日龄的研究,判断田间诱捕雄蛾的发育情况和虫源性质,为应用性信息素诱杀技术防控斜纹夜... 【目的】判断性信息素诱捕雄蛾发育状况对于客观评价群集诱杀技术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内生殖系统形态与发育日龄的研究,判断田间诱捕雄蛾的发育情况和虫源性质,为应用性信息素诱杀技术防控斜纹夜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2015年,利用昆虫解剖镜对室内羽化1—10日龄斜纹夜蛾雄蛾进行解剖测量,形成依据精巢长半轴判断雄蛾日龄的发育标准;2015—2017年,对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田间利用性信息素诱捕到的斜纹夜蛾进行逐日收集并解剖测定,进而依据该标准划分田间逐日性诱的雄蛾日龄结构,分析诱捕雄蛾对自然交配的影响。【结果】斜纹夜蛾雄蛾内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附腺组成,精巢结构稳定,具有一定弹性,易测量。随着日龄增长,精巢长半轴数值呈减小趋势,1日龄精巢长半轴均值为1103.54μm,10日龄雄蛾精巢长半轴比1日龄长半轴减少44.71%,精巢长半轴(y)与日龄(x)关系式为:y=-48.52x+1084(R2=0.9472,RMSE=36.8)。1—5日龄组、6—8日龄组、9—10日龄组之间精巢长半轴长度差异显著。根据实验室饲养羽化斜纹夜蛾1—10日龄的精巢长半轴长度与羽化日龄间的数据关系,制定出精巢长半轴判别雄蛾日龄标准表,用于检测田间信息素诱捕雄蛾日龄组成。2015—2017年金堂县和2017年东坡区田间诱捕的雄蛾日龄结构趋势一致,日龄越大,该日龄雄蛾占总诱捕数的百分数越低。金堂县田间诱捕斜纹夜蛾雄蛾1日龄平均百分比为39.89%,2日龄为21.42%,3日龄为15.75%,1—3日龄雄蛾共计占总诱捕数72.22%—79.02%,5—10日龄占比均在10%以下;2017年东坡区田间诱捕斜纹夜蛾雄蛾中1日龄百分比为39.93%,2日龄为20.79%,3日龄为19.54%,1—3日龄雄蛾共计占总诱捕雄蛾数的80.26%,5日龄以后占比较小。各日龄雄蛾平均百分数与日龄数呈指数函数关系下降。根据逐日诱捕雄蛾数量动态,4月末至8月末,金堂县和东坡区斜纹夜蛾均发生3代,第1代、第2代诱捕的雄蛾数以1—3日龄青年蛾为主,金堂青年蛾与老年蛾比为3.32、1.54,东坡区青年蛾与老年蛾比为3.34、1.58;随着虫量增加,第3代东坡区以老龄蛾数量占优势,两者比为0.76,低于金堂的2.34。【结论】斜纹夜蛾雄蛾精巢大小能够反映雄蛾日龄,通过检测田间性诱雄蛾日龄的结果表明,利用性信息素捕获的雄蛾以1—3日龄青年雄蛾为主,有利于降低田间成虫交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雄蛾 内生殖系统 日龄 性信息素诱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纵卷叶螟成虫日龄的判定指标 被引量:3
15
作者 樊茹静 郭嘉雯 +3 位作者 张洁 李平 胡高 翟保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5-141,162,共8页
本研究旨在明确稻纵卷叶螟成虫生化和形态指标与其日龄之间的关系,为建立稻纵卷叶螟成虫日龄判定的数学模型和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提取稻纵卷叶螟成虫头部生化物质和解剖其生殖器官,研究了羽化后1~6日龄雌雄成虫头部褐脂质、蝶... 本研究旨在明确稻纵卷叶螟成虫生化和形态指标与其日龄之间的关系,为建立稻纵卷叶螟成虫日龄判定的数学模型和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提取稻纵卷叶螟成虫头部生化物质和解剖其生殖器官,研究了羽化后1~6日龄雌雄成虫头部褐脂质、蝶啶含量的变化以及雌蛾卵巢小管和雄蛾精巢的发育状况。研究表明:(1)不同日龄间雌、雄成虫头部褐脂质、蝶啶含量均无显著差异。(2)不同日龄间雌蛾卵巢小管长度、雄蛾精巢大小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雌蛾1~3日龄、3~6日龄卵巢小管长度与日龄的线性相关系数(R 2)分别为0.615 2和0.128 4。雄蛾精巢长半轴、短半轴长度与日龄的线性相关系数(R 2)分别为0.578 4和0.579 6。(3)利用卵巢小管长度对低日龄雌蛾日龄的估计表明:1 d估计误差平均为±0.56 d,2 d估计误差平均为±0.47 d。利用精巢长半轴对雄蛾日龄的估计表明:1~6 d估计误差平均为±1.28 d、±1.48 d、±1.43 d、±1.32 d、±1.53 d和±1.29 d。利用精巢短半轴对雄蛾日龄的估计表明:1~6 d估计误差平均为±1.15 d、±1.04 d、±0.97 d、±1.12 d、±1.46 d和±1.21 d。综上,头部褐脂质和蝶啶不能准确反映稻纵卷叶螟成虫日龄的变化,不能作为其日龄判定的指标。而雌蛾卵巢小管和雄蛾精巢形态稳定,其大小变化与日龄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卵巢小管和精巢在稻纵卷叶螟成虫日龄的判定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褐脂质 蝶啶 内生殖系统 日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lution of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 in Water and Its Adverse Reproductive Effect on Fish 被引量:3
16
作者 孟顺龙 宋超 +3 位作者 范立民 裘丽萍 陈家长 徐跑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3期463-469,共7页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 commonly found in the environment, come from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including pesticides, fungicides, insecticides, herbicides, and other chemicals. Nowadays, ...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 commonly found in the environment, come from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including pesticides, fungicides, insecticides, herbicides, and other chemicals. Nowadays, more and more EDCs were released into the environment. EDCs go into water body via atmosphere sedi-mentation, surface runoff, soil eluviation, etc., so water body becomes the main place for existing. In order to attract scientific and public attention worldwide and to prevent EDCs pol ution, in this study we reviewed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Cs and their concentrations in natural water bodies, drinking water sources and water plants, and the reproductive toxicity of EDCs to fish were reviewed. EDCs could disturb the endocrine system and make reproductive organs and reproduction abnor-mal, resulting in fertility descending, reproduction function damage, community quan-tity decrease and even species extinction. In addition, EDCs could disrupt the homeostasis maintained by hormones, which would result in defects of neural de-velopment and abnormalities of the endocrine and reproductive systems. The exact molecular mechanisms have not been completely reported, but researches have suggested that multiple mechanisms were involved in the action of EDCs.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researches on the biohazard of EDCs, there stil exist problems of weakness in fundamental researches, difficulties in recognizing and identifying EDCs and high cost, which restraint the knowledge on t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 Water body Pollution situ-ation FISH Damage of reprod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人的处女心态扼杀幸福婚姻的幽灵
17
作者 庚晋 周洁 《健康生活》 2001年第5期36-37,共2页
一位23岁的云南姑娘说:“我的男朋友远在青海,相处3年来,我们感情极好,我是真心实意地爱他,为他让我上刀山下火海都愿意。因此我不远千里去看他,临走前一夜,我们都控制不住感情的冲动,有了性关系。可不知为什么没有见‘红’。当时他就... 一位23岁的云南姑娘说:“我的男朋友远在青海,相处3年来,我们感情极好,我是真心实意地爱他,为他让我上刀山下火海都愿意。因此我不远千里去看他,临走前一夜,我们都控制不住感情的冲动,有了性关系。可不知为什么没有见‘红’。当时他就不太高兴。我回来后,他不再理我,我的信他不回,我的电话他也不接。我的心都快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女膜破裂 婚姻形态 性生活 女心 幽灵 女性 性关系 王安忆的小说 内生殖系统 卵巢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ter quality criteria for 4-nonylphenol in protection of aquatic life 被引量:4
18
作者 LEI BingLi LIU Qian +5 位作者 SUN YanFeng WANG YiPei YU ZhiQiang ZENG XiangYing FU JiaMo SHENG GuoY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892-899,共8页
Here reproduction and death toxicity data were selected for 4-nonylphenol based on endocrine disrupting properties of the re- productive system. Assessment factor (AF) and 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SSD) cu... Here reproduction and death toxicity data were selected for 4-nonylphenol based on endocrine disrupting properties of the re- productive system. Assessment factor (AF) and 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SSD) curve were employed to derive criteria maximum concentration (CMC) and criteria continuous concentration (CCC) of three different 4-nonylphenols for protection of aquatic lif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MC and CCC based on SSD method and death toxicity data for three different 4-nonylphenols (CAS No: 104405, 25154523, 84852163) were 26.7, 13.6, 3.84μg L-1 and 8.86, 2.21, 0.97 μg L-1, respectively. Based on SSD and reproductive toxicity data, the CCC values of different 4-nonylphenols (CAS No: 104405, 25154523) were 1.59 and 1.34μg L-l, respectively. The CCC values obtained by the AF for three different 4-nonylphenol (CAS No: 104405, 25154523, 84852163) were 0.165, 1.03, 0.74 μg L -1 and 0.5, 0.5, 0.1μg L-1, respectively, based on death toxicity data and re- productive toxicity data. The CCC values obtained by AF were all low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criteria values obtained by SSD, and the CCC values based on reproductive toxicity data were less than those based on the death toxicity data. This study provides a useful method for deriving water quality criteria for endocrine disrup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NONYLPHENOL toxicity endpoint assessment method aquatic quality criteri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