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内瘘管狭窄 被引量:8
1
作者 李保春 张必嘏 +3 位作者 郭志勇 许静 翟振燕 袁伟杰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2期62-63,72,共3页
目的 应用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动静脉内瘘管狭窄,探讨治疗内瘘管狭窄的新途径。方法血液透析患者两例,均出现血液透析时内瘘管血流量不足。选择患者肘动脉为穿刺点,18G针头为穿刺针,0.09cm导丝,7F鞘管,优微显为造影剂。造影确定狭... 目的 应用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动静脉内瘘管狭窄,探讨治疗内瘘管狭窄的新途径。方法血液透析患者两例,均出现血液透析时内瘘管血流量不足。选择患者肘动脉为穿刺点,18G针头为穿刺针,0.09cm导丝,7F鞘管,优微显为造影剂。造影确定狭窄部位后,选择与紧邻狭窄区上游或下游的正常血管直径相近的扩张气囊,将扩张气囊在荧屏监视下置于狭窄区,用充满50%稀释的造影剂的压力计进行充气,压力缓慢增加致狭窄在气囊作用下消失,其边缘与未狭窄部位完全平行。扩张持续时间为15秒,压力为15个大气压。结果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即感血管震颤较扩张前明显增强,第二天透析时血流量明显增加,可完全满足透析需要。瘘管使用半年余,血流量持续维持在200 ml/min,未发生扩张部位再狭窄。结论PTA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操作简单,创伤小,可选择适宜患者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血管成形术 治疗 内瘘管狭窄 PTA 血液透析 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瘘管狭窄的气囊扩张治疗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保春 崔若兰 +3 位作者 郭志勇 许静 翟振燕 袁伟杰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9-269,共1页
既往我们遇到动静脉内瘘狭窄时,或进行外科手术重建,或选择其它部位进行手术甚至将患者转为腹透治疗.近年我们应用气囊扩张疗法治疗内瘘管狭窄1例,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内瘘管狭窄 气囊扩张 治疗 外科手术重建 腹透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