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3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川崎病患儿中的表达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1
作者 张爽 马超凡 +3 位作者 刘智伟 刘莉莉 王宁 程宇 《医学综述》 2025年第6期753-760,共8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在川崎病患儿中的表达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天津市东丽医院儿科收治的4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4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血...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在川崎病患儿中的表达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天津市东丽医院儿科收治的4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4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血清sVCAM-1水平,并分析其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关性。体外培养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根据sVCAM-1处理浓度不同分为空白组(0μg/L)、低浓度处理组(10μg/L)、高浓度处理组(100μg/L),噻唑蓝法检测3组细胞增殖活力,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胱天蛋白酶3(caspase-3)水平。将高浓度处理组HCAEC分为无NF-κB抑制剂组和NF-κB抑制剂组,分析凋亡相关指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清sV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239±34)ng/L比(69±28)ng/L](P<0.01),sVCAM-1水平与WBC、CRP水平均呈正相关(r=0.443,P<0.001;r=0.720,P<0.001)。不同浓度sVCAM-1处理培养24、48 h,低浓度处理组和高浓度处理组增殖活力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且高浓度处理组显著低于低浓度处理组[(69.4±3.7)%比(78.7±1.8)%、(25.9±5.7)%比(43.8±7.5)%](P<0.01)。低浓度处理组和高浓度处理组细胞凋亡率、NF-κB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且高浓度处理组显著高于低浓度处理组[(62.6±4.1)%比(29.0±4.3)%、2.42±0.48比1.17±0.12](P<0.01)。低浓度处理组和高浓度处理组Bcl-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或P<0.01),且高浓度处理组显著低于低浓度处理组(34±6比76±8)(P<0.01);低浓度处理组和高浓度处理组Bax、caspase-3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或P<0.01),且高浓度处理组显著高于低浓度处理组(146±10比66±13、195±20比106±15)(P<0.05或P<0.01)。NF-κB抑制剂组NF-κB、Bax、caspase-3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无抑制剂组[0.38±0.04比1.02±0.14、32±6比51±8、43±7比108±19、(13±3)%比(27±5)%](P<0.01),细胞增殖活力和Bcl-2表达显著高于无抑制剂组[(94.1±1.5)%比(77.4±8.4)%、109±8比79±9](P<0.01)。结论sVCAM-1在川崎病患儿血清中特异性表达升高,并可能通过上调NF-κB表达启动Bcl-2/Bax/caspase-3信号通路,进而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冠状动脉损伤 内皮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患者癌组织中CD34、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锐 李晓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881-3883,共3页
目的探讨CD34、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内皮细胞特异分子(ESM)-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甲状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甲状腺癌组织81例、甲状腺癌旁正常组织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 目的探讨CD34、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内皮细胞特异分子(ESM)-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甲状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甲状腺癌组织81例、甲状腺癌旁正常组织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CD34、PCNA、ESM-1的蛋白含量、mRNA水平及蛋白阳性表达强度;通过检测CD34、PCNA、ESM-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析三种基因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与甲状腺癌旁正常组织比较,CD34、PCNA、ESM-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蛋白含量、mRNA水平及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均明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CD34、PCNA、ESM-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随甲状腺癌临床分期逐级递增,随病理分级高、中、低分化依次递增,随无、有淋巴结转移依次递增。结论甲状腺癌组织中CD34、PCNA、ESM-1基因表达水平呈明显上调趋势,说明三者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CD34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es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和初步鉴定 被引量:11
3
作者 熊江霞 张素梅 +4 位作者 王雪 胡向阳 桂淑玉 周青 汪渊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7-220,共4页
运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以人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 1(ESM 1)蛋白为抗原 ,经PEG融合 ,有限稀释法筛选 ,获得了 7株稳定分泌抗人ESM 1的杂交瘤细胞株 ,其中 3A7细胞株特异性尤为显著 ,效价高达 1∶6 0 0 0。所分泌抗体亚型为IgG2b ,West... 运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以人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 1(ESM 1)蛋白为抗原 ,经PEG融合 ,有限稀释法筛选 ,获得了 7株稳定分泌抗人ESM 1的杂交瘤细胞株 ,其中 3A7细胞株特异性尤为显著 ,效价高达 1∶6 0 0 0。所分泌抗体亚型为IgG2b ,Westernblot结果表明对内皮细胞中的ESM 1蛋白及细胞培养上清中的ESM 1均可特异性识别。并观察到ESM 1主要分布在内皮细胞的细胞胞质伴胞核中。在肾组织中 ,ESM 1定位于血管内皮细胞 ,且肾癌标本中ESM 1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免疫组化结果表明所获单抗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单克隆抗体 特性分析 免疫组化 肾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7
4
作者 冯磊 杨建敏 +3 位作者 杨然 孙丽 董莉丽 张清伟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969-973,共5页
目的研究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在宫颈鳞癌中的关系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180宫颈鳞癌病例术后石蜡组织标本... 目的研究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在宫颈鳞癌中的关系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180宫颈鳞癌病例术后石蜡组织标本作为研究组,另外收集同期南阳市中心医院源于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正常宫颈组织石蜡组织标本60例作为正常组,免疫组化检测石蜡组织标本中ESM-1、VEGF、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阳性表达率,比较正常宫颈和宫颈鳞癌组织中ESM-1、VEGF、E-Cadherin和Vimentin的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ESM-1、VEGF与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SM-1(81.7%比0.0%)、VEGF(66.7%比12.5%)、Vimentin(44.4%比0.0%)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E-Cadher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45.6%比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随着宫颈鳞癌FIGO分期越高,ESM-1和Vimentin阳性表达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4,14.72,P<0.05),对VEGF和E-Cadherin阳性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0.91,P>0.05);随着宫颈鳞癌分化程度越高,E-Cadherin和Vimentin阳性表达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5,23.31,P<0.05),对ESM-1和VEGF阳性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0.68,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病人的ESM-1、VEGF及Vimentin阳性率高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E-Cadherin阳性率低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11.65,24.38,31.57,P<0.05);随着宫颈鳞癌宫颈浸润深度的增加,ESM-1和VEGF阳性表达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12.92,P<0.05),对E-Cadherin和Vimentin阳性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8,1.53,P>0.05)。宫颈组织中,ESM-1和VEGF的表达与E-Cadherin呈负相关(r=−0.46,−0.31,P<0.05);ESM-1和VEGF的表达与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43,−0.36,P<0.05)。结论宫颈组织中ESM-1和VEGF的表达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具有一定关系,可能参与了宫颈鳞癌的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组织中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mRNA水平及其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熊江霞 吴强 +3 位作者 周青 吴正升 桂淑玉 汪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 1(ESM 1)mRNA及其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地高辛标记cDNA探针原位杂交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4 0例肾癌、2 9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ESM 1mRNA及其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ESM 1mRNA及...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 1(ESM 1)mRNA及其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地高辛标记cDNA探针原位杂交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4 0例肾癌、2 9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ESM 1mRNA及其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ESM 1mRNA及其蛋白在正常肾组织和肾癌中均有表达 ,肾癌间质血管内皮中表达明显。肾癌组织中 ,肿瘤血管内皮的ESM 1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血管内皮 ;而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与肾癌细胞中差异无显著性 ,ESM 1mRNA和蛋白表达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ESM 1分子可能参与了肾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MRNA表达 检测 肿瘤转移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对内毒素致小鼠急性肺损伤时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晓隆 吴海亚 +1 位作者 陈洁 吴成云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636-640,共5页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对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脂多糖(LPS)组和Endocan组,每组10只,LPS组和Endocan组采用LPS雾化吸入法(400μg/mL)30min,C...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对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脂多糖(LPS)组和Endocan组,每组10只,LPS组和Endocan组采用LPS雾化吸入法(400μg/mL)30min,Control组雾化吸入等量0.9%氯化钠溶液,Endocan组于实验前30min腹腔注射Endocan0.25mg/kg,造模24h后处死小鼠。检测肺湿/干重比(W/D)、髓过氧化物酶(MPO);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Control组比,LPS组W/D、MPO、TNF-α、IL-6和ICAM-1均明显升高[W/D:5.62±0.95vs.4.08±0.76,MPO(U/g):2.71±0.59vs.1.39±0.28,TNF-α(pg/mL):140.36±10.01vs.79.65±6.23,IL-6(pg/mL):156.54±17.82vs.50.11±6.02,ICAM-1(pg/mL):107.05±13.92vs.57.31±8.02,P<0.01];应用Endocan干预后,Endocan组W/D、MPO、TNF-α、IL-6和ICAM-1较LPS组显著下降[W/D:4.38±0.47vs.5.62±0.95,MPO(U/g):1.84±0.42vs.2.71±0.59,TNF-α(pg/mL):113.07±8.49vs.140.36±10.01,IL-6(pg/mL):123.22±12.80vs.156.54±17.82,ICAM-1(pg/mL):89.44±10.92vs.107.05±13.92,P<0.01],电镜下超微结构改变明显减轻。结论:Endocan可明显减轻LPS诱导的ALI小鼠肺组织的炎症反应,提示Endocan在ALI中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脂多糖类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HCV感染相关肝细胞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唐先梅 张庆 +3 位作者 刘杰 刘彦斌 曹平虎 宋雪玲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评估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预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死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HCV感染相关HCC患者(HCC组)、88例HCV肝硬化患者(LC... 目的评估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预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死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HCV感染相关HCC患者(HCC组)、88例HCV肝硬化患者(LC组)和60名健康体检者(HC组)。通过ELISA评估血清Endocan和VEGF水平。结果HCC组、LC组、HC组Endocan分别为4244(3121~5875)pg/ml、2099(1323~2809)pg/ml、502(136~879)pg/ml。HCC组、LC组、HC组VEGF水平分别为208(62~513)ng/ml、66(20~137)ng/ml、25(18~31)ng/ml。三组Endocan和VEG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Endocan与WBC、PLT、ALT、ALP、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AFP、Child-Pugh分级、肿瘤大小、肿瘤数量、血管癌栓、TNM分期有关(P<0.05)。Endocan诊断HCC价值最高。AFP、Endocan、肿瘤大小是HCC死亡相关风险因素。结论Endocan可能是HCC的诊断标志物,也是HCC患者死亡的良好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与人类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龙驰 张濛 +1 位作者 张明慧 胡义德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1162-1166,共5页
人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SM-1)是一种可溶性的蛋白聚糖,由一条硫酸皮肤素链和一个核心蛋白相连而成。其基因位于人第五号染色体5q11.2上,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它的表达受细胞因子、血管生长因... 人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SM-1)是一种可溶性的蛋白聚糖,由一条硫酸皮肤素链和一个核心蛋白相连而成。其基因位于人第五号染色体5q11.2上,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它的表达受细胞因子、血管生长因子、转录因子等多种因素的复杂调控。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与人类多种肿瘤关系密切,可以促进肿瘤形成、生长和转移。其相关机制主要有促进细胞增殖、引起免疫抑制、促进淋巴管和血管生成等。它在肿瘤的筛查、诊断、治疗、疗效检测、预后判断等应用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值得做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肿瘤 细胞增殖 免疫抑制 血管生成 淋巴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糖类抗原19-9、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及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率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断与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潘岩 李润浦 +3 位作者 徐洋涛 王艳丽 田志刚 马胜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95-100,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及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率(CRP/ALB)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8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结直肠癌组,50例同期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为良性... 目的分析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及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率(CRP/ALB)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8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结直肠癌组,50例同期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为良性病变组,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CA19-9、ESM-1及CRP/ALB;随访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存情况;分析CA19-9、ESM-1、CRP/ALB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时间的关系;分析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CA19-9、ESM-1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CRP/ALB高于良性病变组,且良性病变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9-9、ESM-1及CRP/ALB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1,敏感度为94.18%,特异度为85.75%。CA19-9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相关(P<0.05);ESM-1与TNM分期、远处转移相关(P<0.05);CRP/ALB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CA19-9、ESM-1、CRP/ALB高水平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短于CA19-9、ESM-1、CRP/ALB低水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TNM分期、远处转移、CA19-9、ESM-1、CRP/ALB为结直肠癌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CA19-9、ESM-1及CRP/ALB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且均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糖类抗原19-9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预处理干细胞用于心肌梗死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宗成 惠杰 +4 位作者 沈振亚 盛晓东 周建龙 范韬 金骁琦 《心脏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specific molecule 1,ESM-1)预处理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植入心肌梗死(MI)大鼠后,是否能增加干细胞的存活,改善MI大鼠的心功...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specific molecule 1,ESM-1)预处理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植入心肌梗死(MI)大鼠后,是否能增加干细胞的存活,改善MI大鼠的心功能。方法:将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 U)标记的BM-MSCs与ESM-1孵育预处理后,以注射器自心外膜注入SD大鼠梗死心肌周围组织。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组、对照组及预处理组,每组10只大鼠(n=10)。于MI后4周、干细胞移植后4周分别检测各组的超声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T)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T);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脑钠尿肽(BNP)的分泌以及移植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干细胞移植后4周,预处理组大鼠心脏超声检测提示LVESD、LVEDD缩小、LVEF提高,BNP含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细胞移植后4周,预处理组梗死周围心肌组织Brd U+的细胞数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ESM-1与BM-MSCs共孵育可活化BM-MSCs,促进其增殖、分化,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梗死 心功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中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整合素β_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蕾 吴强 +2 位作者 丁向东 汪渊 杨枫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7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和整合素β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TMA)作为实验平台,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对52例SACC和11例“正常”涎腺组织中ESM-1、整合素β1的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和整合素β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TMA)作为实验平台,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对52例SACC和11例“正常”涎腺组织中ESM-1、整合素β1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二者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ACC组织中ESM-1表达较涎腺“正常”组织显著增强(P<0.01);整合素β1表达较涎腺“正常”组织显著增强(P<0.01),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侵犯神经呈正相关(P<0.05);SACC组织ESM-1和整合素β1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72,P<0.01)。结论SACC组织中ESM-1和整合素β1的表达上调,二者可能相互协同,共同参与了SACC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整合素Β1 免疫组化 原位分子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对急性STEM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魏鹏 杨向军 +6 位作者 付强 路雯 阮宏云 张倩 白洁 万鹏 邱崇荣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5期501-505,共5页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和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ESM)-1浓度的变化并探讨其对患者短期...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和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ESM)-1浓度的变化并探讨其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心医院心脏中心首次发病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107例,按是否服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54例(替格瑞洛组)以及对照组53例(氯吡格雷组)。观察两组入院即刻、服药后24 h、服药后第4天、服药后第7天IL-6和ESM-1浓度变化及相关性,并探讨替格瑞洛对急性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IL-6和ESM-1浓度在服药后24 h均有明显上升,第4、第7天两者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M-1随IL-6浓度增高而升高,ESM-1和IL-6呈正相关(r=0.462,P<0.001)。研究组与对照组缺血终点事件、出血事件以及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在行急诊PCI治疗STEMI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更加迅速地降低细胞炎症反应且可以稳定血管内皮,从而强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并降低缺血终点事件的发生率而无明显出血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替格瑞洛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细胞介素-6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预处理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宗成 惠杰 +4 位作者 沈振亚 盛晓东 周建龙 范韬 金骁琦 《心脏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孵育预处理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干细胞移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培养及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细胞数及浓度固定的初级培养液中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分为两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孵育预处理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干细胞移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培养及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细胞数及浓度固定的初级培养液中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分为两组:对照组(不进行预处理)及3个浓度(0.05μg/ml、0.1μg/ml、0.15μg/ml)的ESM-1预处理组。每组设4个复孔,每孔均处理60 min。收集每孔中的条件培养液,检测预处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磷酸酶(ALP)的影响。结果:ESM-1孵育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其存活率明显增加,而凋亡率显著下降,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随着ESM-1预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凋亡率却呈相反的下降趋势。ESM-1预处理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VEGF、ALP的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着ESM-I浓度的增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VEGF、ALP的水平也相应增加。ESM-1孵育预处理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形态一致,生长及分化速度加快。结论:ESM-1孵育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仅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降低其凋亡,而且可增加VEGF、ALP的分泌。ESM-1通过活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高细胞本身的潜能,继而提高其存活、增殖的能力,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梗死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目标血糖水平对脓毒症大鼠肿瘤坏死因子和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桂云 程青虹 +1 位作者 何永来 李瑞瑞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4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控制不同目标血糖水平对脓毒症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SM-1)表达的影响以及对肺损伤的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及血糖控制A组(4.4~6.1 mmol/L)... 目的:探讨胰岛素控制不同目标血糖水平对脓毒症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SM-1)表达的影响以及对肺损伤的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及血糖控制A组(4.4~6.1 mmol/L)、B组(6.2-8.3 mmol/L)、C组(8.4-10.0 mmol/L),各8只。盲肠结扎穿孔术后12 h处死,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ESM-1水平,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切片。结果:脓毒症组血清TNF-α、ESM-1的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及各血糖控制组(均P〈0.05)。A组较B组和C组TNF-α、ESM-1的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B组低于C组(P〈0.05)。肺病理组织损伤评分脓毒症组均明显高于sham组及各控制组(均P〈0.05),A组较B组和C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与6.2~8.3 mmol/L及8.4-10.0 mmol/L比较,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明显降低血中TNF-α、ESM-1的表达,且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保护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目标血糖控制 肿瘤坏死因子-Α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葡萄糖调节蛋白78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陶陶 常佳 申方方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3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邯郸市第二医院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治疗的165...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邯郸市第二医院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治疗的165例患者,根据患者术后1年支架内狭窄程度分为ISR组37例和非ISR组128例。收集患者术后1个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术后1个月外周血PECAM-1和GRP78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外周血PECAM-1和GRP78水平与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CI术后发生ISR的因素。结果ISR组与非ISR组患者支架数量、支架长度、支架直径、hs-CRP水平、糖尿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3.334、3.575、4.612、14.445、7.885,P<0.01);ISR组患者外周血PECAM-1和GRP78表达水平均较非ISR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64、19.422,P<0.01);外周血PECAM-1和GRP78表达水平与ISR患者狭窄支数、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r=0.453、0.501、0.412、0.484,P<0.01);PECAM-1、GRP78、hs-CRP、糖尿病史、支架直径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OR=1.374、1.381、1.369、1.342、0.894,P<0.05)。结论外周血PECAM-1和GRP78水平在PCI术后发生ISR的冠心病患者中升高,两者均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支架内再狭窄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的转染及其在ECV304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厚早 卜丽佳 +4 位作者 张素梅 吴强 周青 桂淑玉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 构建人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 1(ESM 1)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 4 ,并在ECV30 4中获得表达。方法 将ESM 1cDNA插入真核载体pIRES的多克隆位点中 ,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检测ESM 1基因的表... 目的 构建人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 1(ESM 1)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 4 ,并在ECV30 4中获得表达。方法 将ESM 1cDNA插入真核载体pIRES的多克隆位点中 ,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检测ESM 1基因的表达。结果 构建的表达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和DNA序列分析证实 ,转染后发现ESM 1的表达在转录和蛋白水平都明显的增加。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ESM 1真核表达载体和转染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 4 ,并获得高水平的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作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转染 ECV304 表达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与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小娜 呼菊莲 +4 位作者 史龙泉 王宏东 张辉 韩晓虹 王爽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37-54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40例对照受试者。测量所有受试者的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2组患者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40例对照受试者。测量所有受试者的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2组患者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银屑病患者中,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水平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r=0-477,P=0.009;r=0.408,P=0.02)。结论循环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可能代表与心血管风险以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新标记。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可能是替代内皮功能障碍的标志物,可能在内皮依赖性病理性疾病中发挥功能作用。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水平是否可以成为治疗目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银屑病 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抑郁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任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3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水平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检测26例伴抑郁的AD患者(研究组)、29例不伴抑郁的AD患者(对照组)及29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组)的ESM-1水平与抑郁症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水平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检测26例伴抑郁的AD患者(研究组)、29例不伴抑郁的AD患者(对照组)及29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组)的ESM-1水平与抑郁症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和老年忧郁量表简明版(SGDS)评估受试者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结果研究组ESM-1水平低于对照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M-1水平与SGDS评分呈负相关(r=-0.254,P=0.009),与MMSE评分无相关性(r=0.120,P=0.378)。结论ESM-1与AD患者抑郁相关,能够作为AD患者抑郁程度的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阿尔茨海默病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CAM-1、SCUBE-1、DCN水平与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李玉红 马凌葵 武桂云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58-262,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SCUBE-1)、核心蛋白多糖(DCN)水平与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RVO患者58例(研究组)和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SCUBE-1)、核心蛋白多糖(DCN)水平与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RVO患者58例(研究组)和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CAM-1、SCUBE-1、DCN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ICAM-1、SCUBE-1、DCN水平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根据RVO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21例)和预后不良组(37例)。分析RVO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血清ICAM-1、SCUBE-1、DCN对RVO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ICAM-1、SCUBE-1、DCN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反应性充血指数、一氧化氮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ICAM-1、SCUBE-1、DCN水平与反应性充血指数及一氧化氮呈负相关,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呈正相关(均P<0.05)。预后良好组血清ICAM-1、SCUBE-1、DCN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合并高血压、视网膜静脉总干部位阻塞的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血清ICAM-1、SCUBE-1、DCN、合并高血压、视网膜静脉阻塞部位为RVO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血清ICAM-1、SCUBE-1、DCN以及三者联合预测RVO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4、0.793、0.802、0.933,且三者联合预测的AUC更高(均P<0.05)。结论:RVO患者血清ICAM-1、SCUBE-1、DCN水平升高,与血管内皮功能和预后有关,且三者联合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 核心蛋白多糖 血管内皮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K转染的内皮细胞表达人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素梅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73-73,共1页
目的 人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 1(Humanendocellular specificmolecule 1,ESM 1)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体外表达 ,表达产物的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重组MEK基因的真核转染 ,转染的内皮细胞中ESM 1的表达。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 目的 人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 1(Humanendocellular specificmolecule 1,ESM 1)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体外表达 ,表达产物的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重组MEK基因的真核转染 ,转染的内皮细胞中ESM 1的表达。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ESM 1的基因片段 ,扩增产物与T Vector连接 ,构建克隆载体 pGEM T ESM 1。在宿主菌中扩增重组质粒 ,提取质粒并进行酶切纯化 ,将目的基因插入pET 2 8b中构建成表达载体 ,再次转化入大肠杆菌XL1 blue ,蓝白选择、耐药性标记粗筛并挑取阳性克隆 ,经限制性内切酶酶谱分析、DNA序列分析两种方法鉴定。然后提取质粒 ,转化入大肠杆菌BL 2 1,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行SDS PAGE ,割下所需条带 ,用电洗脱方法纯化得到所需目的蛋白。免疫新西兰纯种大白兔 ,制备多抗 ,并用免疫双扩散法测定抗体效价 ;免疫BALB/C小鼠 ,制备抗人ESM 1的单克隆抗体。用重组MEK()基因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 4 ,加以鉴定 ,并检测转染细胞中ESM 1表达的改变。结果 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证明所构建质粒为 pET - 2 8b -ESM - 1重组质粒 ,SDS -PAGE证实获得的融合蛋白分子量为 2 4ku ,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2 4 %。所得多抗效价为 1:16 (免疫双扩散 ) ,单抗效价为 1:6 0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K 基因转染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