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与人类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龙驰 张濛 +1 位作者 张明慧 胡义德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1162-1166,共5页
人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SM-1)是一种可溶性的蛋白聚糖,由一条硫酸皮肤素链和一个核心蛋白相连而成。其基因位于人第五号染色体5q11.2上,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它的表达受细胞因子、血管生长因... 人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SM-1)是一种可溶性的蛋白聚糖,由一条硫酸皮肤素链和一个核心蛋白相连而成。其基因位于人第五号染色体5q11.2上,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它的表达受细胞因子、血管生长因子、转录因子等多种因素的复杂调控。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与人类多种肿瘤关系密切,可以促进肿瘤形成、生长和转移。其相关机制主要有促进细胞增殖、引起免疫抑制、促进淋巴管和血管生成等。它在肿瘤的筛查、诊断、治疗、疗效检测、预后判断等应用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值得做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肿瘤 细胞增殖 免疫抑制 血管生成 淋巴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与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小娜 呼菊莲 +4 位作者 史龙泉 王宏东 张辉 韩晓虹 王爽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37-54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40例对照受试者。测量所有受试者的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2组患者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40例对照受试者。测量所有受试者的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2组患者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银屑病患者中,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水平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r=0-477,P=0.009;r=0.408,P=0.02)。结论循环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可能代表与心血管风险以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新标记。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可能是替代内皮功能障碍的标志物,可能在内皮依赖性病理性疾病中发挥功能作用。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水平是否可以成为治疗目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银屑病 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对微血管性心绞痛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秋梅 张爱文 +3 位作者 金凤表 李博 张英 侯瑞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1-356,共6页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ndocan)、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 adipose tissue-derived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Vaspin)水平对微血管性心绞痛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该研...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ndocan)、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 adipose tissue-derived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Vaspin)水平对微血管性心绞痛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该研究共纳入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40例(MVA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3例(UA组),同期于我院体检的正常人35例(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Endocan、Vaspin水平。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A组和MVA组血清Endocan水平升高,血清Vaspin水平降低(P均<0.01);与UA组相比,MVA组血清Endocan水平低,Vaspin水平高(P均<0.01)。(2)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UA组血清Endocan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516,P<0.001),Vaspin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563,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Endocan、Vaspin诊断MV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16、0.796。结论 :血清Endocan、Vaspin水平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MVA诊断的新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微血管性心绞痛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然 崔国利 李雅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can-1)、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对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MVC)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72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大血管疾病,分为T2DM组36例和MVC组36例;此外,选同期36例健康...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can-1)、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对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MVC)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72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大血管疾病,分为T2DM组36例和MVC组36例;此外,选同期3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技术(ELISA)测定3组血清Endocan-1、Vaspin水平。结果T2DM组和MVC组血清Endocan-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MVC组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组Vaspin水平均低于T2DM组和对照组,T2DM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docan-1与T2DM合并大血管疾病呈正相关,Vaspin与T2DM合并大血管疾病呈负相关。MVC组血清Endocan-1和Vaspin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0%、0.720%,截断值分别为1410 pg/mL、890 pg/mL,敏感度分别为81%、85%,特异度分别为76%、73%。结论血清Endocan-1、Vaspin的水平均与T2DM大血管病变相关,其可作为T2DM大血管病变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大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与微血管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秋梅 李博 +1 位作者 金凤表 侯瑞田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8年第2期286-290,共5页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微血管心绞痛与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是一种硫酸皮肤素黏蛋白,主要在人类内皮细胞中表达,存在于正常个体的血液中,参与血管内皮功能的调节、炎症反应以及肿瘤形成等过程,与心血管疾病的...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微血管心绞痛与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是一种硫酸皮肤素黏蛋白,主要在人类内皮细胞中表达,存在于正常个体的血液中,参与血管内皮功能的调节、炎症反应以及肿瘤形成等过程,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具有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微血管心绞痛治疗的新靶点。现主要将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与微血管心绞痛的研究做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微血管心绞痛 内皮功能障碍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患者癌组织中CD34、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锐 李晓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881-3883,共3页
目的探讨CD34、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内皮细胞特异分子(ESM)-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甲状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甲状腺癌组织81例、甲状腺癌旁正常组织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 目的探讨CD34、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内皮细胞特异分子(ESM)-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甲状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甲状腺癌组织81例、甲状腺癌旁正常组织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CD34、PCNA、ESM-1的蛋白含量、mRNA水平及蛋白阳性表达强度;通过检测CD34、PCNA、ESM-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析三种基因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与甲状腺癌旁正常组织比较,CD34、PCNA、ESM-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蛋白含量、mRNA水平及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均明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CD34、PCNA、ESM-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随甲状腺癌临床分期逐级递增,随病理分级高、中、低分化依次递增,随无、有淋巴结转移依次递增。结论甲状腺癌组织中CD34、PCNA、ESM-1基因表达水平呈明显上调趋势,说明三者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CD34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ES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川崎病患儿中的表达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7
作者 张爽 马超凡 +3 位作者 刘智伟 刘莉莉 王宁 程宇 《医学综述》 2025年第6期753-760,共8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在川崎病患儿中的表达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天津市东丽医院儿科收治的4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4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血...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在川崎病患儿中的表达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天津市东丽医院儿科收治的4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4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血清sVCAM-1水平,并分析其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关性。体外培养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根据sVCAM-1处理浓度不同分为空白组(0μg/L)、低浓度处理组(10μg/L)、高浓度处理组(100μg/L),噻唑蓝法检测3组细胞增殖活力,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胱天蛋白酶3(caspase-3)水平。将高浓度处理组HCAEC分为无NF-κB抑制剂组和NF-κB抑制剂组,分析凋亡相关指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清sV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239±34)ng/L比(69±28)ng/L](P<0.01),sVCAM-1水平与WBC、CRP水平均呈正相关(r=0.443,P<0.001;r=0.720,P<0.001)。不同浓度sVCAM-1处理培养24、48 h,低浓度处理组和高浓度处理组增殖活力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且高浓度处理组显著低于低浓度处理组[(69.4±3.7)%比(78.7±1.8)%、(25.9±5.7)%比(43.8±7.5)%](P<0.01)。低浓度处理组和高浓度处理组细胞凋亡率、NF-κB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且高浓度处理组显著高于低浓度处理组[(62.6±4.1)%比(29.0±4.3)%、2.42±0.48比1.17±0.12](P<0.01)。低浓度处理组和高浓度处理组Bcl-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或P<0.01),且高浓度处理组显著低于低浓度处理组(34±6比76±8)(P<0.01);低浓度处理组和高浓度处理组Bax、caspase-3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或P<0.01),且高浓度处理组显著高于低浓度处理组(146±10比66±13、195±20比106±15)(P<0.05或P<0.01)。NF-κB抑制剂组NF-κB、Bax、caspase-3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无抑制剂组[0.38±0.04比1.02±0.14、32±6比51±8、43±7比108±19、(13±3)%比(27±5)%](P<0.01),细胞增殖活力和Bcl-2表达显著高于无抑制剂组[(94.1±1.5)%比(77.4±8.4)%、109±8比79±9](P<0.01)。结论sVCAM-1在川崎病患儿血清中特异性表达升高,并可能通过上调NF-κB表达启动Bcl-2/Bax/caspase-3信号通路,进而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冠状动脉损伤 内皮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白细胞介素-1β黏附分子-1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情评估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赵腾飞 王莲 +2 位作者 刘远锋 潘非非 陈洁文 《基层医学论坛》 2025年第9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情评估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情评估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4—12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2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状态不同分为急性发作组(34例)和非急性发作组(38例)。2组患儿均采血检测NLR、IL-1β、ICAM-1,并比较2组间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LR、IL-1β、ICAM-1及联合检测预测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价值。结果急性发作组NLR、IL-1β、ICAM-1水平分别为(5.47±1.08)、(215.63±25.63)ng/L、(33.42±3.69)μg/L,高于非急性发作组的(4.13±0.69)、(142.52±15.42)ng/L、(20.36±2.4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LR、IL-1β、ICAM-1为影响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情的高危因素(P<0.05且OR>1);ROC曲线显示,NLR、IL-1β、ICAM-1及联合检测预测哮喘急性发作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35、0.749、0.742、0.968,联合检测价值最高。结论NLR、IL-1β、ICAM-1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预测中价值较高,利于早期评估患儿病情,完善针对性治疗,避免哮喘急性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急性发作期 细胞介素-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组织微小RNA-542-3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特征与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关系及预测价值
9
作者 张列祥 王协峰 +6 位作者 何裕超 蔡畅 付宪华 李猛 徐进 姜宁 陈宏璘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32-137,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微小RNA-542-3p(miR-542-3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与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实施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91例进行临床研究,其中43例患者于术后1年出现术后复发(复发组)、48例...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微小RNA-542-3p(miR-542-3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与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实施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91例进行临床研究,其中43例患者于术后1年出现术后复发(复发组)、48例患者手术后1年检查未出现复发病灶(非复发组),对比两组第一次手术后病灶组织标本中的miR-542-3p、VCAM-1蛋白表达差异,并分析miR-542-3p、VCAM-1蛋白表达与胶质瘤术后复发的关系及其预测复发的价值。结果:复发组患者脑胶质瘤组织中miR-542-3p表达水平低于非复发组,复发组患者脑胶质瘤组织中VCAM-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非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组患者脑胶质瘤组织病理学分级≥Ⅲ级患者占比、低分化患者占比、非全切手术方式患者占比、肿瘤浸润率均高于非复发组,复发组患者术后放化疗患者占比低于非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542-3p表达降低、VCAM-1蛋白阳性表达、手术范围非全切是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miR-542-3p表达、VCAM-1蛋白预测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84(95%CI:0.690~0.877)、0.725(95%CI:0.621~0.829)。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miR-542-3p表达、VCAM-1蛋白表达与肿瘤手术后复发有密切关系,用于临床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微小RNA-542-3p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复发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遗传学的细胞黏附分子1介导睡眠剥夺诱发焦虑样行为的基因-表型关联网络分析
10
作者 潘水晶 顾兆禧 +3 位作者 易鹏程 王浩帆 杨春华 米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4,共11页
目的探讨杏仁核细胞黏附分子1(CADM1)参与急性睡眠剥夺诱导焦虑情绪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将16只8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对氯苯丙氨酸(PCPA)诱导急性睡眠剥夺组(PCPA组),PCPA组小鼠连续2 d在8∶00~9∶00 amip给予PCPA(300 mg∙... 目的探讨杏仁核细胞黏附分子1(CADM1)参与急性睡眠剥夺诱导焦虑情绪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将16只8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对氯苯丙氨酸(PCPA)诱导急性睡眠剥夺组(PCPA组),PCPA组小鼠连续2 d在8∶00~9∶00 amip给予PCPA(300 mg∙kg^(-1)悬浊液),对照组小鼠ip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翻正反射实验检测小鼠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焦虑样行为;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CADM1在小鼠杏仁核中的表达水平;利用GeneNetwork数据库进行小鼠杏仁核Cadm1基因-基因表达关联分析,筛选关键候选调控基因,并构建Cadm1-焦虑行为表型网络;qPCR实验检测关键候选调控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PCPA组小鼠睡眠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睡眠时间显著缩短(P<0.01),提示PCPA诱导急性睡眠剥夺小鼠模型构建成功。旷场实验中,PCPA组小鼠在旷场中心区域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距离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小鼠(P<0.05)。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PCPA组小鼠进入开放臂次数百分比和在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小鼠(P<0.05)。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PCPA组小鼠杏仁核CADM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基于基因-行为学关联网络分析表明,Cadm1与25个焦虑样行为相关基因显著相关。Cadm1共表达基因富集分析表明,Cadm1与γ-氨基丁酸(GABA)能突触信号通路相关(P=4.31e-09),经基因-表型相关联分析筛选获得关键候选基因为亨廷顿蛋白相关蛋白1(Hap1)(r=0.705,P=1.09e-08)、肌醇1,4,5-三磷酸受体1(Itpr1)(r=-0.751,P=3.34e-10)、γ-氨基丁酸A型受体δ亚基(Gabrd)(r=-0.836,P=3.93e-14)、γ-氨基丁酸受体β1亚基(Gabrb1)(r=0.732,P=1.50e-09)和肾上腺素能受体α2A(Adra2a)(r=0.759,P=1.73e-10)。qPCR结果显示,Cadm1可能的关键调控基因Hap1,Gabrb1和Adra2a mRNA水平明显上调(P<0.05,P<0.01),Itpr1和Gabrd mRNA水平明显下调(P<0.01)。结论急性睡眠剥夺导致杏仁核中Cadm1表达水平下调,并通过影响GABA能突触信号通路Hap1,Gabrb1,Adra2a,Itpr1和Gabrd基因表达,诱导焦虑样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急性睡眠剥夺 细胞黏附分子1(CADM1) 系统遗传学 Γ-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对内毒素致小鼠急性肺损伤时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晓隆 吴海亚 +1 位作者 陈洁 吴成云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636-640,共5页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对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脂多糖(LPS)组和Endocan组,每组10只,LPS组和Endocan组采用LPS雾化吸入法(400μg/mL)30min,C...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对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脂多糖(LPS)组和Endocan组,每组10只,LPS组和Endocan组采用LPS雾化吸入法(400μg/mL)30min,Control组雾化吸入等量0.9%氯化钠溶液,Endocan组于实验前30min腹腔注射Endocan0.25mg/kg,造模24h后处死小鼠。检测肺湿/干重比(W/D)、髓过氧化物酶(MPO);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Control组比,LPS组W/D、MPO、TNF-α、IL-6和ICAM-1均明显升高[W/D:5.62±0.95vs.4.08±0.76,MPO(U/g):2.71±0.59vs.1.39±0.28,TNF-α(pg/mL):140.36±10.01vs.79.65±6.23,IL-6(pg/mL):156.54±17.82vs.50.11±6.02,ICAM-1(pg/mL):107.05±13.92vs.57.31±8.02,P<0.01];应用Endocan干预后,Endocan组W/D、MPO、TNF-α、IL-6和ICAM-1较LPS组显著下降[W/D:4.38±0.47vs.5.62±0.95,MPO(U/g):1.84±0.42vs.2.71±0.59,TNF-α(pg/mL):113.07±8.49vs.140.36±10.01,IL-6(pg/mL):123.22±12.80vs.156.54±17.82,ICAM-1(pg/mL):89.44±10.92vs.107.05±13.92,P<0.01],电镜下超微结构改变明显减轻。结论:Endocan可明显减轻LPS诱导的ALI小鼠肺组织的炎症反应,提示Endocan在ALI中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脂多糖类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视黄醇结合蛋白4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变化对脑梗死患者疗效有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建新 薛海龙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并分析各指标对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脑梗死患者127例,入院时... 目的:探究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并分析各指标对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脑梗死患者127例,入院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ESM-1、Lp-PLA2水平,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检测血清RBP-4水平,入院后均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溶栓后第7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早期有效组、无效组与恶化组,分析各血清指标与斑块稳定性、NIHSS评分、脑梗死面积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各指标对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早期恶化组血清ESM-1、RBP-4、Lp-PLA2水平高于早期无效组和有效组,且早期无效组高于早期有效组(P均<0.05);不稳定斑块患者血清ESM-1、RBP-4、Lp-PLA2水平高于稳定斑块患者和无斑块患者,且稳定斑块患者高于无斑块患者(P均<0.05);神经功能重度缺损患者血清ESM-1、RBP-4、Lp-PLA2水平高于神经功能中度和轻度缺损患者,且中度患者高于轻度缺损患者(P均<0.0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ESM-1、RBP-4、Lp-PLA2水平高于中面积和小面积脑梗死患者,且中面积高于小面积脑梗死患者(P均<0.05);血清ESM-1、RBP-4、Lp-PLA2水平与斑块稳定性呈负相关,与NIHSS评分、脑梗死面积呈正相关(P均<0.05);血清ESM-1、RBP-4、Lp-PLA2水平与疗效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血清ESM-1、RBP-4、Lp-PLA2水平可能成为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疗效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神经功能缺损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视黄醇结合蛋白4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水平与肝硬化心肌病的相关性
13
作者 马丽霞 韦新焕 +1 位作者 曹振环 张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6-1161,共6页
目的肝硬化性心肌病(CCM)是肝硬化引起的心脏功能障碍和电生理紊乱,与肝硬化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作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指标,是否参与CCM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拟检测CCM患者血清endocan的表达量及其... 目的肝硬化性心肌病(CCM)是肝硬化引起的心脏功能障碍和电生理紊乱,与肝硬化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作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指标,是否参与CCM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拟检测CCM患者血清endocan的表达量及其与CCM的关系,推测在CCM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连续入组2019年1月—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肝硬化患者,根据有无CCM,分为CCM组(n=19)和无CCM组(n=106)。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组血清endocan水平以及与肝功能、心脏功能的相关性。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CCM预测模型。结果CCM组患者血清endocan的表达量为[(2.69±0.43)ng/mL]明显高于无CCM组[(2.23±0.52)ng/mL](t=2.247,P=0.034)。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endocan表达量[(2.41±0.37)ng/mL]显著低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组[(2.72±0.49)ng/mL](t=3.214,P=0.02)。CCM组患者血清endocan水平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r=0.509,P=0.026)、MELD-Na评分(r=0.484,P=0.036)呈正相关,与平均动脉压(r=−0.591,P=0.013)、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早峰值E波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波(E/A)比值(r=−0.515,P=0.042)呈负相关。血清endocan预测CC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8(95%CI:0.522~0.781),当截断值为2.61 ng/mL时,敏感度为67.1%,特异度为73.7%。结论血清endocan与CCM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可能参与了CCM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心肌疾病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水平及检测意义
14
作者 黄武林 辜智强 于忠英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5期683-687,共5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水平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165例CRVO患者为研究组,根据是否继发黄斑水肿将患者分为CRVO继发黄斑水肿组(100例)和单纯CRVO组(6...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水平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165例CRVO患者为研究组,根据是否继发黄斑水肿将患者分为CRVO继发黄斑水肿组(100例)和单纯CRVO组(65例)。另选取同期眼部无异常的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血清hs-CRP、ICAM-1水平。根据黄斑水肿程度将C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分为轻度水肿组(32例)、中度水肿组(41例)和重度水肿组(27例)。比较不同黄斑水肿程度C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血清hs-CRP、ICAM-1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hs-CRP、ICAM-1水平与C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黄斑水肿程度的相关性。CRVO患者继发黄斑水肿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hs-CRP、ICAM-1对CRVO患者继发黄斑水肿的预测价值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hs-CRP、ICAM-1水平升高(均P<0.05)。C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血清hs-CRP、ICAM-1水平随黄斑水肿程度增加依次升高(均P<0.05)。血清hs-CRP、ICAM-1水平与患者黄斑水肿程度呈正相关(均P<0.05)。CRVO继发黄斑水肿组患者中有糖尿病史、视网膜内层结构存在紊乱的比例以及血清hs-CRP、ICAM-1水平高于单纯CRVO组(均P<0.05)。糖尿病史、视网膜内层结构紊乱以及血清hs-CRP、ICAM-1是CRVO患者继发黄斑水肿的影响因素(均P<0.05)。血清hs-CRP、ICAM-1两者联合预测CRVO患者继发黄斑水肿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两者单独检测的AUC(均P<0.05)。结论:C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血清hs-CRP及ICAM-1水平升高,与黄斑水肿程度有关,两者联合对CRVO患者继发黄斑水肿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超敏C-反应蛋白 细胞间黏附分子-1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首次行射频消融术的持续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左心房结构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孙飞 周倩 +2 位作者 吴晓倩 石运忠 陈珂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年第3期62-68,共7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首次行射频消融术(RFCA)的持续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左心房结构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4年4月期间于某院接受RFCA治疗的110例持续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作...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首次行射频消融术(RFCA)的持续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左心房结构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4年4月期间于某院接受RFCA治疗的110例持续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胺碘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共服用6个月。比较两组左心房结构指标(左心房内径、左心房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震荡指标(震荡初始值、震荡斜率、震荡时域分析指标)、心肌纤维化指标(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半乳凝素-3)、内皮素-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内皮源性一氧化氮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心房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和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震荡初始值、震荡斜率和震荡时域分析指标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半乳凝素-3、内皮素-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内皮源性一氧化氮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81.82%,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首次行RFCA的持续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效果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左心房结构、心肌纤维化、血管内皮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射频消融术 持续性心房颤动 左心房结构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内皮-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窦内皮细胞HO-1表达促进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再生重建的机制研究
16
作者 李鹏程 王路兵 +1 位作者 朱荣华 龚庆豪 《肝脏》 2025年第1期122-127,共6页
目的探讨肝窦内皮细胞(LSEC)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促进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再生重建的机制。方法60只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空载组、HO-1转染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仅做麻醉开腹操作外,其余3组均使用经典肝脏70%热缺血... 目的探讨肝窦内皮细胞(LSEC)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促进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再生重建的机制。方法60只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空载组、HO-1转染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仅做麻醉开腹操作外,其余3组均使用经典肝脏70%热缺血方法构建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后空载组经门静脉注射200μL空载体病毒转染的LSEC,HO-1转染组经门静脉注射200μL CD31标记的2×10^(6)个/mL HO-1转染的LSEC。比较各组小鼠肝功能、血清及肝组织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水平、肝组织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凋亡蛋白、Nrf2/HO-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变化及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携带HO-1目的基因的慢病毒的HO-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空载组(P<0.05)。模型组、空载组和HO-1转染组的ALT和AST水平高于假手术组,HO-1转染组的ALT和AST水平低于模型组和空载组(P<0.05);模型组和空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空载组和HO-1转染组血清及肝组织的TNF-α、IL-1β、IL-6和MDA水平高于假手术组,SOD水平降低(P<0.05);HO-1转染组血清及肝组织的TNF-α、IL-1β、IL-6和MDA水平低于模型组和空载组,SOD升高(P<0.05);模型组和空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空载组和HO-1转染组肝细胞病理变化程度和凋亡数高于假手术组,HO-1转染组低于模型组和空载组(P<0.05);模型组和空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空载组和HO-1转染组肝组织的Bax和Caspase-3水平高于假手术组,HGF和Bcl-2降低(P<0.05);HO-1转染组肝组织的Bax和Caspase-3水平低于模型组和空载组,HGF和Bcl-2升高(P<0.05);模型组和空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空载组和HO-1转染组肝组织的Nrf2和HO-1水平低于假手术组(P<0.05),HO-1转染组肝组织的Nrf2和HO-1水平高于于模型组和空载组(P<0.05);模型组和空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移植HO-1转染的LSEC可减轻肝脏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减少肝细胞凋亡,促进肝再生重建,恢复肝功能,其机制可能与Nrf2/HO-1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窦内皮细胞 血红素加氧酶-1 再生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9、脂联素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赵超 陈志伟 +1 位作者 郑剑钧 李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10期46-49,5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脂联素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7月至2024年8月在上饶市立医院就诊的90例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VCI分...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脂联素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7月至2024年8月在上饶市立医院就诊的90例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VCI分为VCI组和非VCI组。检测血清sICAM-1、MMP-9、脂联素水平,采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ROC曲线分析确定血清sICAM-1、MMP-9和脂联素水平与脑梗死后VCI之间的相关性,并计算ROC曲线参数。结果VCI组患者血清sICAM-1、MMP-9水平高于非VCI组,脂联素水平低于非V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卒中次数(β=0.619,OR=1.857,95%CI:0.965~4.683)、血清sICAM-1(β=0.658,OR=1.931,95%CI:1.209~3.085)、血清MMP-9(β=0.625,OR=1.868,95%CI:1.160~3.008)、脂联素(β=-0.894,OR=0.409,95%CI:0.222~0.752)是脑梗死患者发生VC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ICAM-1、MMP-9水平与脑梗死患者VCI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18、0.479,P<0.05),脂联素水平与脑梗死患者VCI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447,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脂联素的AUC为0.818,血清MMP-9的AUC为0.793,血清sICAM-1的AUC为0.781。结论血清sICAM-1、MMP-9、脂联素水平与脑梗死患者发生VCI的风险紧密相关,对预测脑梗死后VCI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性认知障碍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脂联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晚期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纤维蛋白原、胎盘生长因子与胎盘早剥关系
18
作者 庄玉玉 林莹莹 范冬梅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讨孕晚期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纤维蛋白原(FIB)、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与胎盘早剥(PA)发生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4年3月本院产前检查疑似PA的孕妇200例为研究对象,以产后诊断为金标准分为PA组(150例)、... 目的:探讨孕晚期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纤维蛋白原(FIB)、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与胎盘早剥(PA)发生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4年3月本院产前检查疑似PA的孕妇200例为研究对象,以产后诊断为金标准分为PA组(150例)、非PA组(50例,正常分娩)。收集入选孕妇临床资料,检测两组血PLGF、FIB、sICAM-1水平,比较不同病情分级PA孕妇PLGF、FIB、sICAM-1水平,Spearman分析PLGF、FIB、sICAM-1与PA严重程度分级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LGF、FIB、sICAM-1预测孕妇发生PA价值。结果:PA组PLGF(74.2±17.02pg/ml)、FIB(3.38±0.56g/L)低于非PA组(117.3±26.2pg/ml、4.37±0.83g/L),sICAM-1水平(967.18±242.14μg/L)高于非PA组(560.59±150.23μg/L),PA分级0级、Ⅰ级、Ⅱ~Ⅲ级孕妇PLGF、FIB、sICAM-1水平存在差异(均P<0.05)。Spearman分析显示,PLGF(r=-5.442)、FIB(r=-5.317)与PA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sICAM-1(r=6.255)与P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ROC曲线分析,PLGF(AUC=0.830,95%CI0.753~0.906)、FIB(AUC=0.760,95%CI0.672~0.849)、sICAM-1(AUC=0.940,95%CI0.908~0.973)及联合检测(AUC=0.982,95%CI0.967~0.997)预测孕妇PA发生有一定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提高。结论:孕晚期孕妇血PLGF、FIB、sICAM-1水平存在异常,且与PA病情程度具有相关性,3指标对预测孕妇发生PA有一定临床价值,且联合检测预测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早剥 严重程度 胎盘生长因子 纤维蛋白原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相关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蕊花糖苷调节肌醇需要酶1α-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Nod样受体蛋白3信号通路减轻脂多糖诱导的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19
作者 荆堂堂 李伟伟 +1 位作者 王禹婷 孙梦鸽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25年第1期38-44,共7页
目的:探讨毛蕊花糖苷(Act)调控肌醇需要酶1α(IRE1α)-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轴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GEC)损伤的影响。方法: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转染细胞中IRE1αmRNA... 目的:探讨毛蕊花糖苷(Act)调控肌醇需要酶1α(IRE1α)-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轴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GEC)损伤的影响。方法: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转染细胞中IRE1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将人肾小球内皮细胞(HRGEC)分为对照组、LPS组、低剂量Act组(Act-L组,50μmol/L)、高剂量Act组(Act-H组,100μmol/L)、Act-H+pcDNA-NC组和Act-H+pcDNA-IRE1α组;试剂盒检测HRGEC中活性氧(ROS)生成量;CCK-8法检测HRGEC存活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HRGEC凋亡情况;ELISA试验测定HRGEC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测定IRE1α、p-IRE1α、TXNIP和NLRP3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HRGEC中ROS生成量、细胞凋亡率、炎性分子IL-1β、IL-6、IL-18和TNF-α水平及p-IRE1α/IRE1α、TXNIP、NLRP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Act-L组、Act-H组、Act-H+pcDNA-NC组HRGEC中ROS生成量、细胞凋亡率、IL-1β、IL-6、IL-18和TNF-α水平及p-IRE1α/IRE1α、TXNIP、NLRP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存活率均显著升高(P<0.05);与Act-H+pcDNA-NC组相比,Act-H+pcDNA-IRE1α组中ROS生成量、细胞凋亡率、IL-1β、IL-6、IL-18和TNF-α水平及p-IRE1α/IRE1α、TXNIP、NLRP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Act可能通过下调IRE1α-TXNIP-NLRP3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缓解LPS诱导的GEC损伤,促进细胞增长,抑制炎性分子分泌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花糖苷 肌醇需要酶1α-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Nod样受体蛋白3信号轴 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和初步鉴定 被引量:11
20
作者 熊江霞 张素梅 +4 位作者 王雪 胡向阳 桂淑玉 周青 汪渊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7-220,共4页
运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以人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 1(ESM 1)蛋白为抗原 ,经PEG融合 ,有限稀释法筛选 ,获得了 7株稳定分泌抗人ESM 1的杂交瘤细胞株 ,其中 3A7细胞株特异性尤为显著 ,效价高达 1∶6 0 0 0。所分泌抗体亚型为IgG2b ,West... 运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以人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 1(ESM 1)蛋白为抗原 ,经PEG融合 ,有限稀释法筛选 ,获得了 7株稳定分泌抗人ESM 1的杂交瘤细胞株 ,其中 3A7细胞株特异性尤为显著 ,效价高达 1∶6 0 0 0。所分泌抗体亚型为IgG2b ,Westernblot结果表明对内皮细胞中的ESM 1蛋白及细胞培养上清中的ESM 1均可特异性识别。并观察到ESM 1主要分布在内皮细胞的细胞胞质伴胞核中。在肾组织中 ,ESM 1定位于血管内皮细胞 ,且肾癌标本中ESM 1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免疫组化结果表明所获单抗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单克隆抗体 特性分析 免疫组化 肾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