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氧诱导肺动脉内皮细胞转分化的初步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胡义杰 李志平 +3 位作者 陈建明 沈诚 宋毅 钟前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3年第6期594-596,共3页
目的观察低氧培养下肺动脉内皮细胞转分化现象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内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组织贴壁法分离培养的肺动脉内皮细胞,分别在常氧(含21%O2、5%CO2、74%N2混合气体)和低氧(含1%O2、5%CO2、94%N2混合气体)... 目的观察低氧培养下肺动脉内皮细胞转分化现象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内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组织贴壁法分离培养的肺动脉内皮细胞,分别在常氧(含21%O2、5%CO2、74%N2混合气体)和低氧(含1%O2、5%CO2、94%N2混合气体)条件下培养1、4、7 d,检测细胞形态表型变化和TGF-β1表达水平。不同TGF-β1或其抑制剂SD-208刺激肺动脉内皮细胞,检测平滑肌细胞标准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来判断肺动脉内皮细胞转分化情况。结果低氧培养铺路石样肺动脉内皮细胞逐步向α-SMA高表达的多角形细胞改变,且TGF-β1表达水平明显增高。TGF-β1能刺激肺动脉内皮细胞可出现α-SMA表达的增加,SD-208可抑制上述改变。结论低氧可促进肺动脉内皮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转分化;TGF-β1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内皮细胞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1型巨噬细胞极化在内皮细胞转分化及慢性移植肾失功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翔 王子杰 +8 位作者 郑明 韩前广 黄正楷 易小敏 陶俊 韩志坚 谭若芸 居小兵 顾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96-1303,1309,共9页
目的:探究M1型巨噬细胞极化在内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ndothelium-to-myofibroblast transition,EndMT)及慢性肾移植失功(chronic allograft dysfunction,CAD)中的作用。方法:从GEO公共数据库中下载GSE21374转录组测序数据,并使用C... 目的:探究M1型巨噬细胞极化在内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ndothelium-to-myofibroblast transition,EndMT)及慢性肾移植失功(chronic allograft dysfunction,CAD)中的作用。方法:从GEO公共数据库中下载GSE21374转录组测序数据,并使用Cibersort软件分析CAD患者移植肾中的免疫细胞的浸润状态。收集本中心CAD患者的移植肾切除标本,使用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等方法观察M1型巨噬细胞在移植肾组织中的浸润情况。体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向M1极化。Transwell小室构建M1型巨噬细胞和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共培养模型。使用PCR、WB和细胞免疫荧光观察共培养模型中内皮细胞的CD31与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基于GEO公共数据库,发现单核-巨噬细胞明显浸润于CAD移植肾组织中(P<0.05);在本中心的CAD患者移植肾标本中,CD68(+)iNOS(+)M1型巨噬细胞亦明显浸润于肾小球及间质中,且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在细胞共培养模型中发现,M1型巨噬细胞可明显促进内皮细胞发生EndMT过程。结论:M1型巨噬细胞明显浸润于CAD患者的移植肾组织中,并可能通过诱导内皮细胞发生EndMT促进CAD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极化 内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 慢性移植肾失功 肾脏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转分化与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利佳 刘芳 付平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3-395,共3页
欧洲糖尿病学会2011年年会上,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已有3.36亿糖尿病患者和2.8亿糖尿病前期人群。每年有460万人死于糖尿病,而用于糖尿病的医疗费用高达465亿美元。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防治作为一个世界... 欧洲糖尿病学会2011年年会上,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已有3.36亿糖尿病患者和2.8亿糖尿病前期人群。每年有460万人死于糖尿病,而用于糖尿病的医疗费用高达465亿美元。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防治作为一个世界范围的难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微血管并发症,也是一种以进行性肾脏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已有研究证实,上皮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在促进糖尿病。肾病肾脏纤维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m。而近年有研究者提出内皮细胞转分化(endo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ndMT)是糖尿病肾病。肾脏纤维化的机制。本文就EndMT的细胞分子机制以及它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研究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新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病 内皮细胞转分化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血管紧张素Ⅱ介导高糖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转分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汤日宁 戴厚永 +4 位作者 李青 吕林莉 张建东 马坤岭 刘必成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讨高糖对内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与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关系。方法将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分成正常浓度葡萄糖(NG)组、高糖(HG)组和厄贝沙坦干预(HG+Irb)组。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ATⅡ的浓度。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D31和成纤维... 目的探讨高糖对内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与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关系。方法将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分成正常浓度葡萄糖(NG)组、高糖(HG)组和厄贝沙坦干预(HG+Irb)组。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ATⅡ的浓度。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D31和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1(FSP1)的双染色结果。Western blot检测FSP1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NG组比,高糖刺激的内皮细胞导致ATⅡ和FSP1表达增加(P<0.05),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共聚焦显微镜可见CD31和FSP1表达重叠,且一些细胞获得纺锤样的改变并失去CD31染色。厄贝沙坦可抑制高糖引起的上述改变(P<0.05)。结论高糖可能通过ATⅡ介导的内皮细胞转分化导致内皮细胞损伤,而厄贝沙坦抑制内皮细胞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内皮细胞转分化 血管紧张素Ⅱ 厄贝沙坦
原文传递
敲低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抑制低氧诱导的内皮细胞间质转分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刘艳华 李宾公 +4 位作者 王裕勤 王得龙 邹晋 柯旋 郝艳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27-1631,共5页
目的探讨敲减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对低氧诱导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向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及具体机制。方法低氧条件下培养HCMEC,使用RUNX3干扰慢病毒敲减HCMEC中的RUNX3基因,应用反转录PCR检测内皮细胞间质转分化(EndoMT)相关... 目的探讨敲减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对低氧诱导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向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及具体机制。方法低氧条件下培养HCMEC,使用RUNX3干扰慢病毒敲减HCMEC中的RUNX3基因,应用反转录PCR检测内皮细胞间质转分化(EndoMT)相关基因CD31、血管内皮钙黏素(V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1(FSP-1)以及RUNX3的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D31、α-SMA、RUNX3、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Smad2/3、p-Smad2/3以及Notch-1、Hes1、Hey1蛋白表达,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CD31、α-SMA的表达和定位。结果低氧能够诱导HCMEC发生EndoMT;低氧时TGF-β2、Smad2/3、p-Smad2/3以及Notch-1、Hes1、Hey1蛋白均上调;而RUNX3敲减后TGF-β2以及Notch-1蛋白水平增高,然而Smad2/3、p-Smad2/3以及Hes1、Hey1蛋白水平均不同程度下调。结论 RUNX3敲减可减轻低氧诱导的EndoMT,可能是通过部分抑制TGF-β及Notch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间质转分化 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NOTCH 低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K介导TGF-β/Smad通路诱导肾小球内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林琳 郑晶 朱伟平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3911-3914,共4页
目的观察TGF-β1在肾小球内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ndMT)中的作用,探讨ILK介导TGF-β/Smad信号通路在EndMT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人肾小球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 12.5、25.0、50.0ng/mL组、TGF-β1 50.0... 目的观察TGF-β1在肾小球内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ndMT)中的作用,探讨ILK介导TGF-β/Smad信号通路在EndMT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人肾小球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 12.5、25.0、50.0ng/mL组、TGF-β1 50.0ng/mL+Ⅰ型受体抑制剂(LY364749)5.0μmol/L组和ILK抑制剂(QLT-0267)5.0μmol/L组,各组细胞在上述处理因素下培养48、72h,以RT-PCR测定P-Smad2/3和ILK mRNA的表达水平,以Western blot测定P-Smad2/3、ILK及E-cadherin、CD31、α-SMA和FS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TGF-β1可剂量依赖性诱导HGEnCP-Smad2/3和ILK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以及P-Smad2/3、ILK、α-SMA和FSP-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但是剂量依赖性诱导E-cadherin和CD3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2)TGF-β1Ⅰ型受体抑制剂和ILK抑制剂可显著抑制TGF-β1诱导ILK mRNA水平的升高(P<0.01)以及ILK、α-SMA和FSP-1蛋白水平的升高(P<0.01),抑制E-cadherin和CD31蛋白水平的降低(P<0.01);(3)TGF-β1Ⅰ型受体抑制剂可显著抑制TGF-β1诱导P-Smad2/3 mRNA和蛋白水平的升高(P<0.01),但是ILK抑制剂对PSmad2/3mRNA和蛋白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TGF-β1可促进肾小球内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ILK作为下游效应因子介导TGF-β/Smad信号通路参与了该过程,可能在肾脏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连接激酶 人肾小球内皮细胞 肾小球内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1/2信号通路的活化参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分化的过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萍 邓元俊 +6 位作者 裴广畅 许楚瓯 常晓燕 曾锐 姚颖 徐钢 韩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5-510,共6页
目的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向间充质转分化的模型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以HUVECs为研究对象,分组如下: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模型组、TGF-β1+DMSO组以及TGF-β1+抑制剂干预组。TGF-β1模型组应用5ng/mL ... 目的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向间充质转分化的模型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以HUVECs为研究对象,分组如下: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模型组、TGF-β1+DMSO组以及TGF-β1+抑制剂干预组。TGF-β1模型组应用5ng/mL TGF-β1刺激HUVECs 72h;TGF-β1+DMSO组应用5ng/mL TGF-β1及1μL/mL DMSO刺激HUVECs 72h;TGF-β1+抑制剂干预组分别应用p38MAPK抑制剂SB203580(5mmol/L)或ERK抑制剂U0126(10mmol/L)或JNK抑制剂SP600125(5mmol/L)干预TGF-β1诱导的内皮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VE-钙粘蛋白(VE-cadherin)和α-肌动蛋白(α-SMA)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并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VE-cadherin和α-SMA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5ng/mL)刺激HUVECs 72h后,内皮细胞形态由卵圆形铺路石状向梭形转变,与0h相比,V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α-SMA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抑制ERK1/2信号转导通路,可维持HUVECs内皮细胞表型以及VE-cadherin在内皮细胞的表达,抑制α-SMA蛋白表达,与TGF-β1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p38MAPK和JNK通路,与TGF-β1模型组相比,HUVECs表型、VE-cadherin和α-SMA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TGF-β1可诱导内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分化,应用U0126抑制ERK1/2信号途径可抑制内皮细胞转分化的进展,提示ERK1/2的活化可能是该过程重要的信号转导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分化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RhoGTP酶/Rho激酶系统信号通路在低氧诱导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马金兰 孙雪 +2 位作者 张志强 王燕 梅峰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0年第10期683-687,共5页
目的低氧对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rat glomerular endothelial cells,rGECs)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的表达和转分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低氧培养箱培养rGECs,根据低氧培养时间将细胞随机分为5组... 目的低氧对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rat glomerular endothelial cells,rGECs)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的表达和转分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低氧培养箱培养rGECs,根据低氧培养时间将细胞随机分为5组,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GF-β1及转分化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在低氧培养细胞中在合适的时间分别加入RhoA/ROCK阻滞剂和TGF-β1受体阻滞剂,分别再次测定:①细胞培养液中TGF-β1表达;②转分化相关蛋白表达;③RhoA/ROCK活性变化。结果①随着低氧培养时间的延长,rGECs增殖活性增加,72h活性最大(F=546.63,P<0.001);②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的TGF-β1(F=16.320,P<0.001)和α-SMA(F=5.032,P=0.009)表达升高,而CD-31(F=9.882,P<0.001)表达降低;③经RhoA/ROCK阻滞剂和TGF-β1受体阻滞剂阻滞后α-SMA蛋白表达下降(相对表达量由1.423分别下降至0.750、0.434),CD-31蛋白表达升高(相对表达量由0.741分别上升至0.779、0.934)。结论研究发现低氧可致rGECs增殖活性增加,促进rGECs向间质细胞转分化。并通过细胞信号阻滞剂研究发现低氧可能通过TGF-β1-RhoA/ROCK信号通路促进rGECs向间质细胞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RhoA/ROC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抑制内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肾脏纤维化
9
作者 孔德阳 唐杰 +2 位作者 郭小芳 李煜姝 王楠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否通过抑制内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模型肾脏纤维化。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包括假手术组(Sham组)、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组(...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否通过抑制内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模型肾脏纤维化。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包括假手术组(Sham组)、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组(UUO组)及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UUO+MSCs组)。分别于术后1 d、3 d和7 d处死,进行PAS及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肾间质病理形态学改变及评定肾间质损伤程度;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小鼠肾组织不同时间点α-SMA及CD31蛋白分布及表达,评定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密度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UUO组术后3 d肾间质明显炎细胞浸润,7 d出现肾小管萎缩伴间质纤维化形成;UUO组α-SMA及CD31蛋白表达水平术后7 d显著增加及降低(P<0.05),UUO+MSCs组α-SMA蛋白表达术后7 d增加(P<0.05),CD31蛋白表达术后第3 d呈减低趋势(P>0.05)。与UUO组比较,UUO+MSCs组术后各时间点肾脏病理损伤减轻,7 d PTC密度显著增加(P<0.05),α-SMA及CD31蛋白表达水平术后7 d显著降低及增高(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通过抑制内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减轻UUO模型肾脏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内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 肾脏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间充质细胞体外转分化内皮细胞的研究
10
作者 仉红刚 张静 +2 位作者 邢飞虹 李宏伟 修瑞娟 《中国微循环》 2002年第5期301-302,共2页
目的实体肿瘤抑或血液系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都是血管依赖性的 ,在血管新生过程中 ,内皮细胞的分化来源是其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已证实正常组织中的间充质细胞具有多分化潜能。为进一步探讨肿瘤血管新生的机制、肿瘤组织中内皮细胞的分化来... 目的实体肿瘤抑或血液系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都是血管依赖性的 ,在血管新生过程中 ,内皮细胞的分化来源是其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已证实正常组织中的间充质细胞具有多分化潜能。为进一步探讨肿瘤血管新生的机制、肿瘤组织中内皮细胞的分化来源及其增殖机制 ,本文以初治白血病骨髓标本为研究对象 ,进行肿瘤状态下的骨髓间充质细胞转分化内皮细胞的研究。方法采集初治白血病骨髓标本 ,以淋巴细胞分离液1800r/min离心 ,分离出单个核细胞 ,以HumanMesenchymalStemCells基础及补充培养基进行骨髓中间充质细胞的扩增培养 ,以上述培养基培养14d以上 ,后分选出间充质细胞转入含内皮细胞特异性生长因子的内皮细胞培养体系中进行培养。待培养瓶内长满细胞后 ,进行内皮细胞特性鉴定。结果经扩增培养后的骨髓间充质细胞转入至内皮细胞培养系统中 ,再经7~14d培养后 ,收集细胞进行鉴定 ,结果显示在普通光镜下上述细胞形态学符合内皮细胞形态特征 ,收集上述细胞进行内皮细胞特异性Ⅷ因子相关抗原的检测为阳性。结论虽然在骨髓中的间充质细胞所占比例较低 ,但经间充质细胞扩增培养基培养后 ,能够得到较多的间充质细胞用于作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本研究的上述初步结果表明在肿瘤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间充质细胞 体外转分化内皮细胞 细胞转化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内皮细胞间质转分化及心肌纤维化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邹晋 杨琴 +4 位作者 李宾公 柯旋 郝艳琴 李雪莲 李幸幸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99-1104,1126,F0003,共8页
目的探讨通过干预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鼠自噬水平抑制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间质转分化(EndMT)进而减少心肌纤维化的可行性。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Sham组(n=15)、AMI组(n,=16)、AMI+RAP组(n=15)及AMI+3-MA组(n=14)。使用雷帕霉... 目的探讨通过干预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鼠自噬水平抑制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间质转分化(EndMT)进而减少心肌纤维化的可行性。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Sham组(n=15)、AMI组(n,=16)、AMI+RAP组(n=15)及AMI+3-MA组(n=14)。使用雷帕霉素(rapamycin,RAP)、3-甲基腺嘌呤(3-MA)干预AMI后SD大鼠的自噬水平,通过心脏彩超观察各组大鼠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舒张末径(LVIDd)及左室收缩末径(LVIDs)的变化;应用Masson’s trichrome染色检测心肌胶原纤维化面积;Western blot测定心肌梗死区域CD31、αSMA、COLI、LC3及Bedim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心肌梗死区域CD31+/aSMA+双阳性细胞数目及血管内皮细胞LC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AMI组比较,AMI+RAP组胶原容积分数降低,LVEF和LVFS增加,LVIDd及LVIDs缩小(P<0.05),而AMI+3-MA组胶原容积分数增加(P<0.05),LVEF、LYFS、LVIDd及LVIDs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3-Ⅱ在AMI后1d内明显上调,持续1~2d,而后表达逐渐减低(p<0.05)。AMI后第7天,心脏组织CD31表达下降,αSMA、COL1表达增加,CD31+/αSMA+双阳性细胞增加(P<0.05),LC3、Beclinl未见明显改变。与AMI组比较,AMI+RAP组CD31表达升高,αSMA、COL1表达下降,CD31+/αSMA+双阳性细胞下降,LC3-Ⅱ、Bedim表达增加(P<0.05),AMI+3-MA组则相反(P<0.05)。结论EndMT促进了AMI后的心肌纤维化,而提高AMI后的自噬水平,可抑制EndMT,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间质转分化(EndMT) 自噬 缺氧 急性心肌梗死(AMI) 心肌纤维化 雷帕霉素(R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血管内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颖 陈樱花 +6 位作者 张明超 梁少姗 杨帆 涂义姚 鲍浩 刘志红 胡伟新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SLE-TMA)肾间质血管内皮细胞表型变化及其与血管病变和间质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30例经肾活检明确诊断的SLE-TMA患者,根据血管组织学改变分为急性TMA和慢性TMA,以正常肾组织血管为对照。...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SLE-TMA)肾间质血管内皮细胞表型变化及其与血管病变和间质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30例经肾活检明确诊断的SLE-TMA患者,根据血管组织学改变分为急性TMA和慢性TMA,以正常肾组织血管为对照。内皮细胞CD31、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双重染色定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Image-ProPlus 6.0测量上述分子的表达量,以平均光密度表示其表达强度。Aperio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肾间质纤维化面积。结果:间接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显示正常血管内膜无α-SMA表达,SLE-TMA血管内皮细胞表达α-SMA。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TMA组血管内皮CD31和VE-cadherin表达降低(P<0.05),α-SMA表达则显著增高(P<0.01);慢性TMA组内皮细胞CD31、VE-cadherin和TGF-β表达强度均显著低于急性TMA组和正常血管组(P<0.01),α-SMA表达更高(P<0.01)。肾间质血管α-SMA平均光密度与肾间质纤维化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0.439,P=0.015),而CD31平均光密度与肾间质纤维化呈显著负相关(r=-0.458,P=0.011)。结论:SLE-TMA血管内皮细胞正常标记物表达减少而α-SMA表达增加,表明内皮细胞向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变,且表达量的变化与血管病变进展相关;肾血管内皮细胞CD31表达减少和α-SMA增加与肾间质纤维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栓性微血管病 内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 血管病变 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可通过干扰血管内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治疗肝纤维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兴旺 杨思艺 +5 位作者 袁静簃 郭庆 曾韵桃 谢成亮 毕涛 魏微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观察靶向性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抑制剂AZ-5104对小鼠肝纤维化症状的影响,探讨AZ-5104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了12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常规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4只。除常规组外,其余两组腹腔注射浓度为20%... 目的观察靶向性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抑制剂AZ-5104对小鼠肝纤维化症状的影响,探讨AZ-5104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了12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常规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4只。除常规组外,其余两组腹腔注射浓度为20%(0.8 g/kg)的CCl4,3 d/次,共注射4次,同时喂养高脂饲料和含有5%蔗糖的饮用水。给药组小鼠腹腔注射AZ-5104,CCl4注射完成后次日注射药物,第3天不做处理,重复4次上述操作,第4次药物注射完成后,处死小鼠取材,对小鼠肝脏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测以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CCl4所诱导的模型组与常规组比较,肝小叶内部结构严重损坏,周围纤维结缔组织数量明显增多,并且有大小不等的假小叶形成;给药组较模型组肝纤维化症状明显改善,肝纤维化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nd MT)明显减弱。结论AZ-5104作为靶向性抑制EGFR的抑制剂可改善小鼠肝纤维化,其抗纤维化效果的发挥可能与抑制纤维化过程中End MT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emerin/ChemR23与糖尿病肾病内皮-间质转分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诗翊 胡晓茹 +5 位作者 尚进 王晓阳 王筝 张艳 郭佳 赵占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9期1537-1540,共4页
目的探讨Chemerin/ChemR23与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内皮-间质转分化(EndMT)的相关性。方法糖尿病无肾病患者(DM组)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60例,分为3组,A组:尿白蛋白/尿肌酐(UACR)为30~300 mg/g,eGFR≥60 ml/(min·1.73 m... 目的探讨Chemerin/ChemR23与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内皮-间质转分化(EndMT)的相关性。方法糖尿病无肾病患者(DM组)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60例,分为3组,A组:尿白蛋白/尿肌酐(UACR)为30~300 mg/g,eGFR≥60 ml/(min·1.73 m^2)的患者20例;B组:UACR>300 mg/g,eGFR≥60 ml/(min·1.73 m^2)的患者20例;C组:UACR>300 mg/g,eGFR<60 ml/(min·1.73 m^2)的患者20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NC组),ELISA法检测血清中Chemerin、TGF-β1的分泌量;DN患者中行肾活检术的共8例,以10例正常肾组织标本作对照,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Chemerin、ChemR23、α-SMA及CD31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及DN组患者血清中Chemerin、TGF-β1的含量增加,且DN组升高更为明显,二者具有正相关性并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增加;肾组织中Chemerin、ChemR23含量随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而增加,α-SMA表达增多,CD31表达则减少。结论 Chemerin/ChemR23参与了DN中的End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Chemerin/ChemR23 内皮细胞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诱导肾小球内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远清 彭晖 +3 位作者 吴超 李灿明 汤颖 娄探奇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50-955,共6页
目的探讨高糖(HG)能否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途径诱导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EndMT)。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GEnC),分为正常对照组(NG,5.5mmol/L)、高糖组(HG,15、30mmol/L)、TGF—... 目的探讨高糖(HG)能否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途径诱导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EndMT)。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GEnC),分为正常对照组(NG,5.5mmol/L)、高糖组(HG,15、30mmol/L)、TGF—B抑制剂组(HG+LY36,30mmol/L葡萄糖+10μmol/LLY364947)以及高渗对照组(M,5.5mmol/L葡萄糖+25.5mmol/L甘露醇)和溶剂对照组(D,5.5mmol/L葡萄糖+1ml/LDMSO)。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内皮细胞标志物claudin5和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SMA表达变化;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TGF—β1和TGF—β2mRNA表达改变;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VE—cadherin和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SMA的表达。结果与NG组比较,HG组claudin5蛋白的表达量随葡萄糖浓度增加而降低(P〈0.05),α-SMA蛋白表达量随葡萄糖浓度增加而升高(P〈0.05),TGF-β1和TGF—β2mRNA表达均升高(P〈0.05)。与HG组比较,TGF-β抑制剂组claudin5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α—SMA蛋白表达降低(P〈0.05)。高渗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高糖处理可引起细胞形态由卵圆形向梭形改变,VE-cadherin表达减少,α-SMA表达增加;TGF-β抑制剂组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与HG组比较,TGF-β抑制剂组VE—cadherin表达增加,α—SMA表达降低(P〈0.05)。结论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TGF-β表达增加及内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抑制TGF—β可抑制高糖引起的转分化,提示TGF—β参与了高糖引起的肾小球内皮细胞转分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肾小球 高糖 内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
原文传递
清心饮对柯萨奇B_3病毒感染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俞燕 刘强 杨吕洪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研究清心饮对柯萨奇B_3病毒(Coxsackievirus B_3,CVB_3)感染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ardiac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MVECs)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RT-PCR检测CVB_3 RNA,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CMVECs形态,CCK8检测细胞活性,选择... 目的研究清心饮对柯萨奇B_3病毒(Coxsackievirus B_3,CVB_3)感染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ardiac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MVECs)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RT-PCR检测CVB_3 RNA,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CMVECs形态,CCK8检测细胞活性,选择清心饮最佳干预时间点和稀释浓度。在最佳条件下通过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间充质细胞标志物a-SMA的表达。结果 CVB_3能在CMVECs中持续性复制,清心饮最佳干预时间点和浓度分别是72 h和20%含药血清。与空白组比较,CVB_3组CMVECs形态固缩、变异,CD31表达减弱,a-SMA表达增强;与空白血清组比较,清心饮血清组CMVECs形态趋于正常,CD31表达增强,a-SMA表达减弱。结论清心饮可抑制CVB_3感染CMVECs发生内皮细胞转分化,对CMVECs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心饮 柯萨奇B3病毒 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转分化
原文传递
EndMT及其与纤维化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丹丹 梅峰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111-113,共3页
纤维化疾病的主要效应细胞是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可来源于内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EndM T)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不同组织血管床的血管内皮细胞在多种病理因素刺激以及多种细胞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均可发生EndM T... 纤维化疾病的主要效应细胞是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可来源于内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EndM T)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不同组织血管床的血管内皮细胞在多种病理因素刺激以及多种细胞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均可发生EndM T。EndM T可通过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紧张素Ⅱ、微小RNA,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如Twist)和锌指转录因子(如Snail和Slug)等介导多种器官(如心脏、动脉、肺、肾)发生纤维化改变。在EndM T发生过程中内皮细胞失去其本身特性,并表现出间质细胞特征,侵入和迁移能力增强,逐渐转化为血管壁中的肌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可迁移到血管周围区域并参与组织纤维化过程。因此,EndM T与心肌纤维化、移植动脉硬化及动脉粥样硬化、放射性肺纤维化、肾脏纤维化等疾病的发生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疾病 内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血管紧张素Ⅱ 微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心饮抑制CVB3感染心脏内皮细胞发生EndMT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金信垚 俞燕 +1 位作者 杨吕洪 刘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33-840,共8页
目的探讨清心饮含药血清通过调控Pyk2-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柯萨奇B3病毒(CVB_3)感染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VECs)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ndMT)的作用。方法选取稳定培养的心脏CMVECs,以100TCID_(50)CVB_3进行感染,采用20%清心饮含药血清... 目的探讨清心饮含药血清通过调控Pyk2-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柯萨奇B3病毒(CVB_3)感染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VECs)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ndMT)的作用。方法选取稳定培养的心脏CMVECs,以100TCID_(50)CVB_3进行感染,采用20%清心饮含药血清进行干预(期间设立Pyk2抑制剂-TAE226和PI3K抑制剂-LY294002进行干预)。通过免疫荧光(IF)、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实验方法检测内皮细胞标志物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CD31)和间充质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yk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蛋白及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D31蛋白表达下调,α-SMA蛋白表达上调(P<0.05),Pyk2,PI3K,AKT蛋白均表达下调(P<0.05)。与空白血清组比较,20%清心饮含药血清组CD31蛋白表达上调,α-SMA蛋白表达下调(P<0.05);Pyk2,PI3K,AKT表达上调(P<0.05)。与20%清心饮含药血清组比较,Pyk2抑制剂组PI3K,AKT表达下调(P<0.05),CD31蛋白表达下调,α-SMA蛋白表达上调(P<0.05);PI3K抑制剂组AKT表达下调(P<0.05),CD31蛋白表达下调,α-SMA蛋白表达上调(P<0.05),而Pyk2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通过PCR亦发现,Pyk2,PI3K,AKT mRNA与Western blot法蛋白表达趋势一致。结论20%清心饮含药血清可通过调控Pyk2-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CVB_3感染CMVECs发生End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B3病毒 清心饮 内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 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原文传递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卢思广 刘健胜 于艳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311-1314,共4页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IF)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进展的共同途径,也是这些患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其主要病理特征是炎性细胞浸润、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细胞外基质在肾间质的过度沉积及肾单位的进行性丢失,TIF的本质是...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IF)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进展的共同途径,也是这些患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其主要病理特征是炎性细胞浸润、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细胞外基质在肾间质的过度沉积及肾单位的进行性丢失,TIF的本质是慢性进行性炎症过程。研究表明,肾小管上皮/内皮间充质细胞的转分化、物理因素以及多种化学因子的共同作用,在诱导、促进TIF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就近年来关于TIF的发生、发展及主要的影响因素方面的进展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细胞外基质 上皮/内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 细胞外基质 成纤维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