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3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津力达颗粒联合司美格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糖脂代谢、心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侯丽萍 耿建林 +1 位作者 谷巍 张雪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9-43,共5页
目的观察津力达颗粒联合司美格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脂代谢、心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7月—2023年1月于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 目的观察津力达颗粒联合司美格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脂代谢、心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7月—2023年1月于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抗凝、预防心绞痛等冠心病基础治疗,联合二甲双胍、司美格鲁肽降糖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口服津力达颗粒。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干预前后的糖脂代谢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脏功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0.00%(40/50),试验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00%(47/50),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水平则明显升高(P<0.01,P<0.05);试验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SV)以及左室舒张早期/晚期峰值速率比值(left ventricular early/late diastolic peak rate ratio, E/A)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以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血清中VEGF和NO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升高,而ET-1水平则明显下降(P<0.01)。干预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有皮疹、头痛、低血糖以及胃肠道不适等,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津力达颗粒联合司美格鲁肽能够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调节糖脂代谢紊乱,保护心脏及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力达颗粒 司美格鲁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糖脂代谢 心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严重程度IgA肾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内皮缩血管肽-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素霞 陈宝平 +3 位作者 陈芳 时军 张军伟 孙志强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819-382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IgA肾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内皮缩血管肽-1(ET-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4例Ig A肾病患者和30例健康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的VEGF及其受体、ET-1及其受体,采用ELISA检测血清和尿液...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IgA肾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内皮缩血管肽-1(ET-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4例Ig A肾病患者和30例健康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的VEGF及其受体、ET-1及其受体,采用ELISA检测血清和尿液中VEGF和ET-1的水平,并观察不同尿蛋白浓度水平下及不同严重程度Ig A肾病治疗有效后血清和尿液中VEGF和ET-1的水平。结果 (1)不同严重程度Ig A肾病患者的蛋白尿、血肌酐、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健康者(P<0.05);并且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各指标显著增加(P<0.05);(2)随着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的增加IgA肾病患者肾组织、血清和尿液中的VEGF和ET-1以及肾组织中的VEGF受体和ET受体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3)不同24 h内尿蛋白水平患者间肾组织、血清和尿液中的VEGF和ET-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尿液中VEGF和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 IgA肾病患者肾组织的VEGF及其受体和ET-1及其受体表达增强,血清和尿液中的VEGF和ET-1水平增加,不同严重程度患者治疗有效后其血清和尿液中VEGF和ET-1水平显著降低。VEGF和ET-1可以作为诊断Ig A肾病和评价治疗效果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内皮血管-1 尿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缩血管肽A受体拮抗剂ETP-508对内皮缩血管肽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厚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昕 孟令丽 +3 位作者 贾勇圣 梁远军 张树卓 郑建全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观察内皮缩血管肽(ET)A受体拮抗剂ETP-508对ET-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厚的作用。方法心肌细胞用ET-1(10nmol·L-1)或ET-1+ETP-508(10μmol·L-1)处理24h,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3H]亮氨酸掺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RT-PCR技... 目的观察内皮缩血管肽(ET)A受体拮抗剂ETP-508对ET-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厚的作用。方法心肌细胞用ET-1(10nmol·L-1)或ET-1+ETP-508(10μmol·L-1)处理24h,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3H]亮氨酸掺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RT-PCR技术方法观察ETP-508对心肌细胞表面积、蛋白质合成、肌原纤维肌节重新组装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ET-110nmol·L-1诱导心肌细胞表面积和[3H]亮氨酸掺入增加,胚胎基因心钠素和肌球蛋白轻链2的mRNA表达增加,肌原纤维节重新形成;ETP-50810μmol·L-1可显著抑制ET-1诱导的心肌细胞表面积和[3H]亮氨酸掺入增加,抑制率分别达56%和46%;并显著减弱肌原纤维节的重新形成和胚胎基因的再表达。结论ETP-508对ET-1诱导的乳大鼠心肌细胞肥厚有显著的阻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内皮血管 内皮血管受体拮抗剂 ETP-508 心肌病 肥厚性 肌细胞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肽缩胆囊素对脂多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变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闫骏 谷振勇 +4 位作者 王杏云 刘森 徐小虎515031广东汕头 丛斌 凌亦凌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6-100,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八肽缩胆囊素(CCK-8)对脂多糖(LPS)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诱生型一氧化氯合酶(iNOS)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用0.01、0.1和1mg/L LPS处理2~24h,用生理盐水、10mol/LCCK-8和0.1mg/L LP... 目的探讨八肽缩胆囊素(CCK-8)对脂多糖(LPS)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诱生型一氧化氯合酶(iNOS)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用0.01、0.1和1mg/L LPS处理2~24h,用生理盐水、10mol/LCCK-8和0.1mg/L LPS+10^-8、10^-7、10^-8mol/L CCK-8处理16h;用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细胞NOS活性,免疫细胞化学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iNOS蛋白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处理的对照组比较,LPS诱导培养液NO含量增多、细胞NOS活性增高、iNOS蛋白表达上调;CCK-8剂量依赣性抑制LPS的上述效应。而单独作用对iNOS蛋白表达、NOS活性和NO含量均无明显影响。结论CCK-8可以明显抑制LPS引起ECV-304细胞iNOS蛋白表达上调。减少NO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紊 脂多糖 一氧化氮合酶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患者血清促代谢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脑钠肽前体和可溶性信号素4D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方宇 杨克平 金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35期3964-3967,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患者血清促代谢因子(Betatroph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和可溶性信号素4D(s Sema4D)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患者血清促代谢因子(Betatroph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和可溶性信号素4D(s Sema4D)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针对基础疾病给予ACEI/ARB、β受体阻滞剂、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扩血管、改善循环、抗心衰等口服及静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治疗14 d后评估治疗效果,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VEGF、NTpro BNP、Betatrophin、s Sema4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ET-1、NT-pro BNP、Betatrophin、s Sema4D、TC、TG和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 05),NO、VEGF、LVEF、HDL-C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 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程度更明显(P均<0. 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有助于提高冠心病治疗效果,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冠心病 代谢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清脑钠前体 可溶性信号素4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肢接振对家兔缩血管肽类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林立 张璟 +1 位作者 曾晓立 张凯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5-166,共2页
关键词 振动 血管 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缩血管肽——内皮素 被引量:1
7
作者 康毅 李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4-88,共5页
自Furchgott(1980)发现内皮松弛因子(EDRF)以来,血管内皮在维持血管张力和调节血压中的作用受到重视。Yanagisawa(1988)用细胞培养的方法首先从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中分离出一种具有缩血管活性的物质,定名为内皮素(Endothelin,ET)。近两年来。
关键词 内皮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绝经期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空腹C肽、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甘明珠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552-556,560,共6页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绝经期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空腹C肽、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海军安庆医院治疗的绝经期糖尿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绝经期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空腹C肽、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海军安庆医院治疗的绝经期糖尿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糖代谢、脂质代谢、空腹C肽、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2.93%)高于对照组(63.41%)(P<0.05)。治疗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水平下降(观察组:t=8.445、13.684,对照组:t=4.423、9.692,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水平低于对照组(t=3.008、6.054,P<0.05)。治疗后,2组患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下降(观察组:t=7.138、10.168、13.526,对照组:t=4.033、5.304、2.966,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升高(观察组:t=15.145,对照组:t=8.874,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t=2.060、7.051、9.820,P<0.05),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t=6.321,P<0.05)。治疗后,2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水平下降(观察组:t=19.153,对照组:t=9.347,P<0.05),空腹C肽水平升高(观察组:t=9.663,对照组:t=4.482,P<0.05);治疗后观察组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t=10.547,P<0.05),空腹C肽水平高于对照组(t=2.844,P<0.05)。治疗后,2组患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下降(观察组:t=8.449,对照组:t=4.687,P<0.05),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升高(观察组:t=4.401,对照组:t=1.664,P<0.05);治疗后观察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t=4.027,P<0.05),NO水平高于对照组(t=2.621,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on protein,hs-CRP)水平下降(观察组:t=15.719、8.501、10.204,对照组:t=11.566、4.197、13.475,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t=11.522、4.634、5.429,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结合阿卡波糖治疗绝经期糖尿病效果更佳,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及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胰岛功能恢复,并能干预炎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 阿卡波糖 绝经期糖尿病 代谢 脂质代谢 空腹C 血管内皮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联合吡格列酮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血糖波动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高琳 张杨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吡格列酮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血糖波动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69例肥胖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5...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吡格列酮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血糖波动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69例肥胖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吡格列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糖脂代谢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糖波动指标、腰围(WC)、内脏脂肪面积(VFA)、身体质量指数(BMI)。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内皮素1(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的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值(MODD)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C、VFA、BMI均较治疗前减小,且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吡格列酮可改善肥胖型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与血管内皮功能,控制血糖波动程度与体重,减少VFA,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 吡格列酮 肥胖 2型糖尿病 糖脂代谢 血管内皮功能 血糖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美格鲁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脂糖代谢、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章鸿雁 王芳 姚丽丽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327-330,共4页
目的 探讨司美格鲁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脂糖代谢、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 前瞻性选取如皋市人民医院内分泌门诊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 目的 探讨司美格鲁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脂糖代谢、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 前瞻性选取如皋市人民医院内分泌门诊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二甲双胍和皮下注射司美格鲁肽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体格指标、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的差异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相关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ET-1较治疗前明显降低,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ET-1水平更低,NO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司美格鲁肽用于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具有显著的减重效果,兼具控制血糖、血脂代谢、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美格鲁 肥胖 2型糖尿病 高脂血症 脂糖代谢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Tpo肽类作用剂、SCF、Flt—3L对于脐血CD34+细胞在LTC—IC和报导的基因转导中的增强作用
11
作者 周庆申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4年第3期282-282,共1页
背景 业已证实造血前体细胞可导致内皮细胞及造血干细胞(HPCs)增加,提示也许存在着公共的生长因子。研究设计与方法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合Tpo肽类作用剂(TPOA)、Flt-3L(F)、SCF(S)在长期培养起始细胞(LTC-IC)、CFU、分化、以及脐血(... 背景 业已证实造血前体细胞可导致内皮细胞及造血干细胞(HPCs)增加,提示也许存在着公共的生长因子。研究设计与方法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合Tpo肽类作用剂(TPOA)、Flt-3L(F)、SCF(S)在长期培养起始细胞(LTC-IC)、CFU、分化、以及脐血(CB)CD34+细胞转导在4周的培养期间作用。结果 第4周,培养物内包含有T/F/S和VEGF,在10,000个细胞里以3.4的周期频率LTC-IC上升1,000倍(从37±8升到37,012±14,329)。而当培养物也含有T/F/S无VEGF时,在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Tpo作用剂 SCF Fit-3L 脐血 CD34+细胞 LTC-IC 基因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血管肽——内皮素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祥声 安乙敏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CAS 1993年第5期214-216,共3页
内皮素(ET)是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具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的生物活性肽。生理条件下,主要起着局部激素作用,维持心血管的基础张力,但在缺血缺氧等某些病理条件下,ET 则是一种内源性致损伤因子,参与某些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研究提示,... 内皮素(ET)是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具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的生物活性肽。生理条件下,主要起着局部激素作用,维持心血管的基础张力,但在缺血缺氧等某些病理条件下,ET 则是一种内源性致损伤因子,参与某些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研究提示,ET 是通过促进细胞外钙内流和肌浆网释放Ca^(2+)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内皮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凝血功能、血清内皮缩血管肽-1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钟丽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2年第36期3-6,共4页
目的分析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期高血压(gestational hypertension,GH)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清内皮缩血管肽-1(endothelin,ET-1)、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 目的分析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期高血压(gestational hypertension,GH)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清内皮缩血管肽-1(endothelin,ET-1)、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GH患者(n=72),使用随机数表法,把所有纳入患者分成对照组(n=36,采用硝苯地平治疗)和观察组(n=36,采用HBO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均持续治疗5周。对比两组GH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ET-1、AngⅡ以及血压情况。结果治疗后,在TT、PT与APTT方面,观察组(12.55±1.81)s、(10.28±1.38)s、(26.43±3.52)s均高于对照组(11.63±1.76)s、(9.62±1.34)s、(24.67±3.5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FIB、ET-1、AngⅡ方面,观察组(3.02±0.41)g/L、(55.73±4.31)pg/mL、(121.85±10.07)pg/mL均低于对照组(3.27±0.52)g/L、(58.14±4.58)pg/mL、(127.61±10.3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收缩压与舒张压方面,观察组GH患者(141.28±7.76)mmHg、(95.27±5.14)mmHg均低于对照组(145.63±7.91)mmHg、(98.14±5.3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联合硝苯地平可以降低血清中ET-1、AngⅡ的水平,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硝苯地平 妊娠期高血压 凝血功能 内皮血管-1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尿酸水平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晓燕 李瑞杰 +2 位作者 李涛 富丽娟 郑晓敏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66-768,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血尿酸水平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分为低血尿酸水平组30例(A组)、正常血尿酸水平组30例(B组)和高血尿酸水平组30例(C组),分别测定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和内皮素(ET)水平。结果①自... 目的研究不同血尿酸水平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分为低血尿酸水平组30例(A组)、正常血尿酸水平组30例(B组)和高血尿酸水平组30例(C组),分别测定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和内皮素(ET)水平。结果①自A组至C组,随血尿酸水平逐渐升高,MPO水平也逐渐升高,分别为(42.7±10.3)μg/L、(91.4±15.3)μg/L和(101.9±10.3)μg/L(P<0.05)。同时,ET水平也有逐渐升高趋势,分别为(80.3±29.6)ng/L、(84.9±16.9)ng/L和(144.0±57.9)ng/L,ET水平C组显著高于A组和B组(均P<0.01),但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尿酸与MPO和ET水平均呈正相关(r=0.787,0.301,均P<0.01)。结论在代谢综合征患者中,随血尿酸水平的增高,血MPO和ET水平均呈显著增高趋势,提示血尿酸水平是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疾病 尿酸 内皮 血管 过氧化物酶 内皮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物质对人内皮细胞C-型利钠利尿肽合成和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晓红 陈亚红 +4 位作者 齐永芬 李淑莲 庞永政 刘乃奎 唐朝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 :在培养的人内皮细胞上观察内皮素 (ET)、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和同型半胱氨酸 (Hcy)对C -型利钠利尿肽 (CNP)生成和释放的影响 ,以探讨CNP生成和释放的机制。方法 :人内皮细胞培养 ;CNP放免测定。结果 :ET、AngⅡ均可刺激内皮细... 目的 :在培养的人内皮细胞上观察内皮素 (ET)、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和同型半胱氨酸 (Hcy)对C -型利钠利尿肽 (CNP)生成和释放的影响 ,以探讨CNP生成和释放的机制。方法 :人内皮细胞培养 ;CNP放免测定。结果 :ET、AngⅡ均可刺激内皮细胞CNP的生成 ,10 -9、10 -8、10 -7mol/L的ET和AngⅡ分别使细胞CNP含量较对照组高 1% (P >0 .0 5 ) ,49% (P <0 .0 5 ) ,117% (P <0 .0 1)和 137% (P <0 .0 1) ,16 5 % (P <0 .0 1) ,2 0 1% (P <0 .0 1) ,大剂量ET、AngⅡ可刺激CNP的释放。Hcy对内皮细胞CNP的生成没有影响 ,但 10 -9、10 -8、10 -7mol/LHcy可使其释放增加 17% (P >0 .0 5 ) ,84% (P <0 .0 1)和 5 5 5 % (P <0 .0 1)。结论 :ET、Ang和Hcy可调节CNP的释放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尿钠激素 内皮血管 血管紧张素 高半胱氨酸 CNP ET ANG Hcy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因子和TOLL样受体4重组蛋白及内皮缩血管肽-1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中的表达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王改 刘莎 《当代医学》 2022年第32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TOLL样受体4重组蛋白(TLR4)及内皮缩血管肽-1(ET-1)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中的表达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行PCI术的48例冠状动脉性心脏...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TOLL样受体4重组蛋白(TLR4)及内皮缩血管肽-1(ET-1)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中的表达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行PCI术的48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出现支架内再狭窄(ISR)分为ISR组(n=20)和非ISR组(n=28),比较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ET-1及TLR4表达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上述指标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中的表达与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治疗6个月后,非ISR组血清IL-18、hs-CRP、ET-1及TLR4表达水平均低于I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TLR4均为IS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PCI术后联合检测hs-CRP、TLR4水平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PCI术后发生ISR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超敏C反应蛋白 内皮血管-1 TOLL样受体4重组蛋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支架内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瓜多肽注射液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机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彭昊 汪喆 +4 位作者 李章华 周月容 王志林 陈学明 陈茜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7期81-83,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经肌肉注射后对兔骨折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3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病理学教研室完成。①8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桡骨中段骨折模型,术后随机... 目的:通过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经肌肉注射后对兔骨折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3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病理学教研室完成。①8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桡骨中段骨折模型,术后随机分为鹿瓜多肽低剂量组、鹿瓜多肽高剂量组、骨肽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20只,分别予以0.1mL/kg鹿瓜多肽注射液(哈尔滨誉衡药业有限公司,主要成分为梅花鹿的骨骼和葫芦科植物甜瓜的干燥成熟种子提取的天然多肽类物质)、0.3mL/kg鹿瓜多肽注射液、骨肽注射液(蚌埠市宏叶生化制药厂,含有多肽类骨代谢因子、有机钙、无机钙、无机盐、微量元素、氨基酸等)0.2mL/kg和不注射任何药液。②术后1,2,3,4周分批处死动物取材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象分析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强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片显微镜下放大200倍,每个标本取6张切片,随机取5个视野,计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平均吸光度值和积分吸光度值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80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术后1周,鹿瓜多肽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纤维性骨痂中细胞外间质、成骨细胞、骨折端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和各种炎性细胞均呈阳性染色,骨肽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有少量阳性细胞,阳性程度弱。术后2周,鹿瓜多肽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软骨骨痂及新生骨小梁中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新生的血管内皮细胞均呈强阳性染色,骨肽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阳性程度较弱。术后3,4周,各组呈强阳性表达,各组间着色差别不明显。②图像分析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鹿瓜多肽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量一直强于骨肽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第2周平均积分吸光度依次为5.33±0.22,4.71±0.21,3.80±0.25,3.66±0.17,P<0.05或0.01);鹿瓜多肽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高峰提前出现,约出现在第2周左右。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合成分泌,是其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治疗应用 骨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在大鼠纤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莉娟 王小众 +1 位作者 黄月红 陈治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457-459,共3页
肝纤维化发病的机制是肝病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1].近年来国内外在肝纤维化的细胞学与细胞外基质的研究[2-4],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以及肝纤维化时肝的再生与调节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展[5,6],而液递物质在肝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却... 肝纤维化发病的机制是肝病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1].近年来国内外在肝纤维化的细胞学与细胞外基质的研究[2-4],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以及肝纤维化时肝的再生与调节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展[5,6],而液递物质在肝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却知之甚少.由于肝纤维化的进展伴随着门脉高压的形成与发展,而在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有着多种递质参与,其作用已被许多研究者所证实[7].因此,递质在肝纤维化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值得探讨.我们选择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血管紧张素Ⅱ等与门脉高压发病相关的递质进行研究,观察这些递质在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含量的变化,以期了解它们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病理生理学 血液 内皮血管 血液 降钙素基因相关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对肝硬化大鼠离体内脏血管条舒缩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余金生 梁扩寰 +4 位作者 田德安 王天才 唐望先 张文英 刘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40-842,共3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血管活性作用的动静脉差异在门脉高压形成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以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复制大鼠肝硬化门脉高压模型 ,取动物门静脉 (PV)和肠系膜动脉 (MA)制成螺旋血管条 ,观察NO和ET的最大舒缩反应 (R...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血管活性作用的动静脉差异在门脉高压形成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以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复制大鼠肝硬化门脉高压模型 ,取动物门静脉 (PV)和肠系膜动脉 (MA)制成螺旋血管条 ,观察NO和ET的最大舒缩反应 (Rmax ,Cmax) ,并计算得到EC5 0值。结果 :模型组 (n =8)大鼠PV和MA对NO的Rmax显著高于对照组 (n =7) ,EC5 0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而对ET的Cmax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EC5 0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两组大鼠对NO和ET的最大舒缩反应和EC5 0 ,在PV和MA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但模型组相差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NO和ET在肝硬化大鼠内脏血管的舒缩作用存在动静脉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内皮 高血压 门静脉 大鼠 肝硬化 离体内脏血管条舒 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血管肽——内皮素
20
作者 李春华 刘志伟 《承德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332-333,共2页
缩血管肽——内皮素附属医院心内科李春华心外科刘志伟关键词内皮素;生物化学内皮素是1988年从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分离纯化的一种由21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具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的小分子生物活性肽[1]。大量实验资料表明,... 缩血管肽——内皮素附属医院心内科李春华心外科刘志伟关键词内皮素;生物化学内皮素是1988年从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分离纯化的一种由21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具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的小分子生物活性肽[1]。大量实验资料表明,内皮素是目前已知体内作用最强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 生物化学 血管 病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