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发病机制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雁
易航
+1 位作者
廖巧
毕方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83-1489,共7页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罕见的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肌肉进行性无力、萎缩,患者最终因吞咽、呼吸困难而死亡。ALS的病因众多,其中遗传因素相关性极大。神经元中蛋白质...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罕见的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肌肉进行性无力、萎缩,患者最终因吞咽、呼吸困难而死亡。ALS的病因众多,其中遗传因素相关性极大。神经元中蛋白质内稳态失衡、异常蛋白质的朊病毒样增殖和传播、线粒体功能障碍、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毒性、神经元内物质运输障碍是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对发病机制相关基因突变的研究将搭起ALS分子水平研究和细胞水平研究的桥梁,从而加深对ALS的发生和发展及基因突变在其中扮演角色的了解,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基因突变
蛋白质
内稳态失衡
朊病毒样增殖和传播
线粒体功能障碍
兴奋性毒性
运输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和护理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玉
《基层医学论坛》
2009年第30期898-899,共2页
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营养支持治疗虽不能改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程,但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可纠正负氮平衡及内稳态失衡,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让胰腺充分休息,使...
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营养支持治疗虽不能改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程,但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可纠正负氮平衡及内稳态失衡,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让胰腺充分休息,使患者顺利度过危重期,进入恢复期,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营养支持治疗
护理
内稳态失衡
负氮平衡
抗病能力
危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肠外瘘患者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
1
3
作者
吕俊莲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第9期1206-1207,共2页
肠外瘘是由于肠吻合口、缝合口破裂,手术损伤,肠创伤,肠炎性疾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放射性损伤等引起的肠损破,肠液外溢至腹腔、腹壁外所致。由于内稳态紊乱严重,有营养不良及腹腔感染,其引起病理生理改变极其复杂且...
肠外瘘是由于肠吻合口、缝合口破裂,手术损伤,肠创伤,肠炎性疾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放射性损伤等引起的肠损破,肠液外溢至腹腔、腹壁外所致。由于内稳态紊乱严重,有营养不良及腹腔感染,其引起病理生理改变极其复杂且严重。肠外瘘多继发于腹部手术后,占75%~85%,具有病程长、治疗棘手、预后较差等特点。该病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但后果十分严重,容易继发感染、内稳态失衡、营养不良以及器官功能受损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手术治疗
肠外瘘
内稳态失衡
护理
患者
溃疡性结肠炎
病理生理改变
器官功能受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阑尾炎术后肠外瘘的治疗体会
4
作者
孙书祥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9期70-70,共1页
肠瘘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病例状态,因各种原因所形成胃肠之间的异常通道,肠管与其他脏器之间的病理通道,却属于肠瘘的范畴,肠内容物漏出体外者,称为外瘘,即肠腔与体外存在异常通道,肠内容物经此通道流出体外,并由此引起的感染,内稳态失衡,
关键词
肠外瘘
阑尾炎术后
治疗
肠内容物
内稳态失衡
外科病例
通道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肠外瘘的病理生理
被引量:
15
5
作者
汪建平
王磊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96-197,共2页
肠外瘘是指肠瘘穿破腹壁或阴道与外界相通。主要是腹部手术后出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历史上的文献记载:自发性的肠外瘘约占肠外瘘的30%~40%,而近年来大多数的文献报道80%以上的肠外瘘是由手术造成的。近30年来,因外科重...
肠外瘘是指肠瘘穿破腹壁或阴道与外界相通。主要是腹部手术后出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历史上的文献记载:自发性的肠外瘘约占肠外瘘的30%~40%,而近年来大多数的文献报道80%以上的肠外瘘是由手术造成的。近30年来,因外科重症监护、营养支持、抗生素、外科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瘘
病理生理
内稳态失衡
营养不良
原文传递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与护理
被引量:
8
6
作者
汪梅朵
李红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年第8期69-71,共3页
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营养支持治疗虽不能改变重症胰腺炎的病情发展,但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可纠正负氮平衡及内稳态失衡,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让胰腺充分休息,使患...
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营养支持治疗虽不能改变重症胰腺炎的病情发展,但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可纠正负氮平衡及内稳态失衡,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让胰腺充分休息,使患者较顺利地度过并发症频发期,进入恢复期,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降低死亡率。随着SAP内科综合治疗方案的发展,早期合理的肠内营养在改善SAP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就早期肠内营养在SAP营养支持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早期肠内营养的时机、常用营养液、输注途径与方法及护理配合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护理配合
营养支持治疗
机体抗病能力
综合治疗方案
重症胰腺炎
内稳态失衡
原文传递
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7
作者
辛磊
湛先保
李兆申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68-70,共3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情危重、预后凶险。目前认为SAP的发病机制与体内促炎、抗炎机制紊乱密切相关,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过度生成导致内稳态失衡在病程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曾有研究试图通过下调关键炎...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情危重、预后凶险。目前认为SAP的发病机制与体内促炎、抗炎机制紊乱密切相关,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过度生成导致内稳态失衡在病程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曾有研究试图通过下调关键炎症介质达到抑制炎症、控制病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血液净化治疗
临床应用
炎症介质
病情危重
内稳态失衡
发病机制
抗炎机制
原文传递
外科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
被引量:
13
8
作者
吴国豪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07-809,共3页
营养支持是危重患者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可降低应激状况下机体的分解代谢反应,改善机体重要脏器和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目前,临床上危重患者...
营养支持是危重患者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可降低应激状况下机体的分解代谢反应,改善机体重要脏器和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目前,临床上危重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的比例较低,不合理的营养支持仍十分普遍。因此,如何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依然是危重患者治疗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提供合适的营养底物严重创伤、感染等应激状态下,机体内稳态失衡,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静息能量消耗增加,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若危重状况持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危重患者
营养支持
静息能量消耗
脂肪代谢紊乱
救治成功率
内稳态失衡
代谢反应
应激状况
原文传递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急性胰腺炎病情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
5
9
作者
杨朝晖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6-197,共2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病情凶险,进展快,预后差。SAP早期易合并多器官衰竭综合征(MODS),其机制仅用传统的胰酶激活和胰酶自身消化理论难以解释。国内外研究表明:这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密切相关...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病情凶险,进展快,预后差。SAP早期易合并多器官衰竭综合征(MODS),其机制仅用传统的胰酶激活和胰酶自身消化理论难以解释。国内外研究表明:这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密切相关,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过度生成导致的内稳态失衡在SAP病程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SAP并发SIRS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重症急性胰腺炎
病情严重程度
相关分析
多器官衰竭综合征
国内外研究
内稳态失衡
SAP
自身消化
病程发展
原文传递
内质网应激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10
作者
白慧君
金奇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真核细胞中的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蛋白质合成、折叠、成熟与分泌的重要细胞器。内质网具有较强的内稳态体系以保障内质网进行正常的生理学功能,但是仍有很多因素可导致内质网功能的内稳态失衡,如细胞内蛋白质合成...
真核细胞中的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蛋白质合成、折叠、成熟与分泌的重要细胞器。内质网具有较强的内稳态体系以保障内质网进行正常的生理学功能,但是仍有很多因素可导致内质网功能的内稳态失衡,如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过快超过蛋白折叠能力、卵磷脂合成障碍、氧化应激、内质网钙代谢紊乱、毒化学物质处理等,这些因素均可引发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re ticulum stress,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非酒精性脂肪肝
蛋白质合成
内稳态失衡
蛋白折叠
生理学功能
钙代谢紊乱
真核细胞
原文传递
题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发病机制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雁
易航
廖巧
毕方方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83-148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1256,81760238)。
文摘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罕见的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肌肉进行性无力、萎缩,患者最终因吞咽、呼吸困难而死亡。ALS的病因众多,其中遗传因素相关性极大。神经元中蛋白质内稳态失衡、异常蛋白质的朊病毒样增殖和传播、线粒体功能障碍、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毒性、神经元内物质运输障碍是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对发病机制相关基因突变的研究将搭起ALS分子水平研究和细胞水平研究的桥梁,从而加深对ALS的发生和发展及基因突变在其中扮演角色的了解,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基因突变
蛋白质
内稳态失衡
朊病毒样增殖和传播
线粒体功能障碍
兴奋性毒性
运输障碍
Keywords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gene mutation
imbalance of protein homeostasis
prion-like proliferation and propagation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excitotoxicity
transport disorders
分类号
R744.8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和护理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玉
机构
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基层医学论坛》
2009年第30期898-899,共2页
文摘
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营养支持治疗虽不能改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程,但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可纠正负氮平衡及内稳态失衡,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让胰腺充分休息,使患者顺利度过危重期,进入恢复期,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营养支持治疗
护理
内稳态失衡
负氮平衡
抗病能力
危重期
分类号
R657.5 [医药卫生—外科学]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肠外瘘患者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
1
3
作者
吕俊莲
机构
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
出处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第9期1206-1207,共2页
文摘
肠外瘘是由于肠吻合口、缝合口破裂,手术损伤,肠创伤,肠炎性疾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放射性损伤等引起的肠损破,肠液外溢至腹腔、腹壁外所致。由于内稳态紊乱严重,有营养不良及腹腔感染,其引起病理生理改变极其复杂且严重。肠外瘘多继发于腹部手术后,占75%~85%,具有病程长、治疗棘手、预后较差等特点。该病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但后果十分严重,容易继发感染、内稳态失衡、营养不良以及器官功能受损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关键词
非手术治疗
肠外瘘
内稳态失衡
护理
患者
溃疡性结肠炎
病理生理改变
器官功能受损
分类号
R473.57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阑尾炎术后肠外瘘的治疗体会
4
作者
孙书祥
机构
江苏宝应县西安丰镇卫生院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9期70-70,共1页
文摘
肠瘘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病例状态,因各种原因所形成胃肠之间的异常通道,肠管与其他脏器之间的病理通道,却属于肠瘘的范畴,肠内容物漏出体外者,称为外瘘,即肠腔与体外存在异常通道,肠内容物经此通道流出体外,并由此引起的感染,内稳态失衡,
关键词
肠外瘘
阑尾炎术后
治疗
肠内容物
内稳态失衡
外科病例
通道
体外
分类号
R656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肠外瘘的病理生理
被引量:
15
5
作者
汪建平
王磊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
出处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96-197,共2页
文摘
肠外瘘是指肠瘘穿破腹壁或阴道与外界相通。主要是腹部手术后出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历史上的文献记载:自发性的肠外瘘约占肠外瘘的30%~40%,而近年来大多数的文献报道80%以上的肠外瘘是由手术造成的。近30年来,因外科重症监护、营养支持、抗生素、外科手术...
关键词
肠外瘘
病理生理
内稳态失衡
营养不良
分类号
R656.0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与护理
被引量:
8
6
作者
汪梅朵
李红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护理部
出处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年第8期69-71,共3页
文摘
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营养支持治疗虽不能改变重症胰腺炎的病情发展,但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可纠正负氮平衡及内稳态失衡,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让胰腺充分休息,使患者较顺利地度过并发症频发期,进入恢复期,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降低死亡率。随着SAP内科综合治疗方案的发展,早期合理的肠内营养在改善SAP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就早期肠内营养在SAP营养支持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早期肠内营养的时机、常用营养液、输注途径与方法及护理配合综述如下。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护理配合
营养支持治疗
机体抗病能力
综合治疗方案
重症胰腺炎
内稳态失衡
分类号
R473.5 [医药卫生—护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7
作者
辛磊
湛先保
李兆申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68-70,共3页
文摘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情危重、预后凶险。目前认为SAP的发病机制与体内促炎、抗炎机制紊乱密切相关,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过度生成导致内稳态失衡在病程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曾有研究试图通过下调关键炎症介质达到抑制炎症、控制病情的目的,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血液净化治疗
临床应用
炎症介质
病情危重
内稳态失衡
发病机制
抗炎机制
分类号
R576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外科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
被引量:
13
8
作者
吴国豪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
出处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07-809,共3页
文摘
营养支持是危重患者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可降低应激状况下机体的分解代谢反应,改善机体重要脏器和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目前,临床上危重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的比例较低,不合理的营养支持仍十分普遍。因此,如何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依然是危重患者治疗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提供合适的营养底物严重创伤、感染等应激状态下,机体内稳态失衡,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静息能量消耗增加,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若危重状况持续存在,
关键词
外科危重患者
营养支持
静息能量消耗
脂肪代谢紊乱
救治成功率
内稳态失衡
代谢反应
应激状况
分类号
R686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急性胰腺炎病情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
5
9
作者
杨朝晖
机构
天府矿务局总医院内科
出处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6-197,共2页
文摘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病情凶险,进展快,预后差。SAP早期易合并多器官衰竭综合征(MODS),其机制仅用传统的胰酶激活和胰酶自身消化理论难以解释。国内外研究表明:这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密切相关,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过度生成导致的内稳态失衡在SAP病程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SAP并发SIRS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重症急性胰腺炎
病情严重程度
相关分析
多器官衰竭综合征
国内外研究
内稳态失衡
SAP
自身消化
病程发展
分类号
R576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内质网应激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10
作者
白慧君
金奇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出处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376,共3页
文摘
真核细胞中的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蛋白质合成、折叠、成熟与分泌的重要细胞器。内质网具有较强的内稳态体系以保障内质网进行正常的生理学功能,但是仍有很多因素可导致内质网功能的内稳态失衡,如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过快超过蛋白折叠能力、卵磷脂合成障碍、氧化应激、内质网钙代谢紊乱、毒化学物质处理等,这些因素均可引发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re ticulum stress,ERs)。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非酒精性脂肪肝
蛋白质合成
内稳态失衡
蛋白折叠
生理学功能
钙代谢紊乱
真核细胞
分类号
R57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发病机制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王雁
易航
廖巧
毕方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和护理
张玉
《基层医学论坛》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肠外瘘患者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吕俊莲
《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阑尾炎术后肠外瘘的治疗体会
孙书祥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肠外瘘的病理生理
汪建平
王磊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
15
原文传递
6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与护理
汪梅朵
李红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
8
原文传递
7
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辛磊
湛先保
李兆申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0
5
原文传递
8
外科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
吴国豪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3
原文传递
9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急性胰腺炎病情的相关分析
杨朝晖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
原文传递
10
内质网应激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
白慧君
金奇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