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类α-甘露糖苷酶诱导HIV-1包膜糖蛋白降解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刘笑辰 王绍清 +7 位作者 王立平 吴桐 于秀文 王俊苹 张晓杰 张英博 樊丽 李鸿梅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7-1012,共6页
目的探究Ⅰ类α-甘露糖苷酶诱导HIV-1包膜糖蛋白(HIV-1 Env)的降解及其机制。方法将携带红色荧光表达Ⅰ类α-甘露糖苷酶的质粒与携带绿色荧光表达HIV-1 Env的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Ⅰ类α-甘露糖苷酶对HIV-1 Env表达水平... 目的探究Ⅰ类α-甘露糖苷酶诱导HIV-1包膜糖蛋白(HIV-1 Env)的降解及其机制。方法将携带红色荧光表达Ⅰ类α-甘露糖苷酶的质粒与携带绿色荧光表达HIV-1 Env的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Ⅰ类α-甘露糖苷酶对HIV-1 Env表达水平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成像系统观察Ⅰ类α-甘露糖苷酶的亚细胞定位及Ⅰ类α-甘露糖苷酶与HIV-1 Env之间的相互作用;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ERAD)途径抑制剂探讨Ⅰ类α-甘露糖苷酶诱导HIV-1 Env降解的可能途径。结果Ⅰ类α-甘露糖苷酶可显著降低HIV-1 Env的表达水平,降低幅度达25%至68%;敲低Ⅰ类α-甘露糖苷酶的表达水平后,HIV-1 Env表达水平升高;ERAD抑制剂可显著升高HIV-1 Env的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Ⅰ类α-甘露糖苷酶与HIV-1 Env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Ⅰ类α-甘露糖苷酶定位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其行使生物学功能的部位相同。结论Ⅰ类α-甘露糖苷酶可能通过ERAD途径诱导HIV-1 Env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类α-甘露糖苷酶 1型艾滋病病毒包膜糖蛋白 激光共聚焦 内质网相关蛋白降解途径
原文传递
EDEM1通过稳定ATF6促进颅内动脉瘤发展的作用研究
2
作者 张信 梁文宝 +4 位作者 赵恒 芦晨宇 张杰 刘新志 阿尔玛斯·努尔曼拜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20-724,共5页
目的:探究内质网降解增强α-甘露糖苷酶样蛋白1(EDEM1)和激活转录因子6(ATF6)在颅内动脉瘤(IA)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纳入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和40例健康受试者,收集两组人群血清,通过ELISA检测ATF6水平。根据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将I... 目的:探究内质网降解增强α-甘露糖苷酶样蛋白1(EDEM1)和激活转录因子6(ATF6)在颅内动脉瘤(IA)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纳入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和40例健康受试者,收集两组人群血清,通过ELISA检测ATF6水平。根据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将IA患者分为:轻度疾病组、中度疾病组和重度疾病组,比较3组患者血清中ATF6水平。将si-EDEM1和si-NC转染至HCAECs细胞,分组为si-EDEM1组和si-NC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EDEM1和ATF6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水平。通过免疫共沉淀检测EDEM1和ATF6的相互作用情况。将si-ATF6和si-NC转染至HCAECs细胞,分组为si-ATF6组和si-NC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EDEM1和ATF6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水平。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中ATF6水平升高(P<0.05)。ATF6水平在轻度疾病组、中度疾病组和重度疾病组中依次递增(P<0.05)。与si-NC组相比,si-EDEM1组细胞EDEM1和ATF6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增殖水平降低(P<0.05)。EDEM1和ATF6存在相互作用。与si-NC组相比,si-ATF6组细胞ATF6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增殖水平降低(P<0.05)。结论:EDEM1通过稳定ATF6促进动脉内皮细胞增殖,与IA的恶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内质网降解增强α-甘露糖苷酶样蛋白1 激活转录因子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EM1通过稳定ATF6促进颅内动脉瘤发展的作用
3
作者 张信 梁文宝 +2 位作者 赵恒 芦晨宇 刘新志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529-534,共6页
目的 探究内质网降解增强α-甘露糖苷酶样蛋白1 (EDEM1)和激活转录因子6 (ATF6)在颅内动脉瘤(IA)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40例IA患者和40例健康受试者,收集两组人群血清,通过ELISA检测ATF6水平。根据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将IA患者... 目的 探究内质网降解增强α-甘露糖苷酶样蛋白1 (EDEM1)和激活转录因子6 (ATF6)在颅内动脉瘤(IA)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40例IA患者和40例健康受试者,收集两组人群血清,通过ELISA检测ATF6水平。根据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将IA患者分为:轻度疾病组、中度疾病组和重度疾病组,比较3组患者血清中ATF6水平。将si-EDEM1和si-NC转染至HCAECs细胞,分组为si-EDEM1组和si-NC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EDEM1和ATF6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水平。通过免疫共沉淀检测EDEM1和ATF6的相互作用情况。将si-ATF6和si-NC转染至HCAECs细胞,分组为si-ATF6组和si-NC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EDEM1和ATF6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水平。结果 与健康受试者相比,IA患者血清中ATF6水平升高(P<0.05)。ATF6水平在轻度疾病组、中度疾病组和重度疾病组中依次递增(P<0.05)。与si-NC组相比,si-EDEM1组细胞EDEM1和ATF6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增殖水平降低,(P <0.05)。EDEM1和ATF6存在相互作用。与si-NC组相比,si-ATF6组细胞ATF6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增殖水平降低(P<0.05)。结论 EDEM1通过稳定ATF6促进动脉内皮细胞增殖,与IA疾病恶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内皮细胞 内质网降解增强α-甘露糖苷酶样蛋白1 激活转录因子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