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致社区慢性胃炎合并胃溃疡患者再次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危险因素
1
作者 严蕴霞 邢媛 谢丹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4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导致社区慢性胃炎(CG)合并胃溃疡(GU)患者再次感染幽门螺杆菌(H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上海市普陀区真如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社区CG合并GU患者176例。将32例再次感染Hp的患者纳入再次感染组,14... 目的:探讨导致社区慢性胃炎(CG)合并胃溃疡(GU)患者再次感染幽门螺杆菌(H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上海市普陀区真如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社区CG合并GU患者176例。将32例再次感染Hp的患者纳入再次感染组,144例未再次感染Hp的患者纳入未再次感染组。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CG合并GU患者再次发生Hp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76例患者中,共有32例再次感染Hp,感染率为18.18%(32/176)。与未再次感染组比较,再次感染组中年龄40~60岁、男性、饮酒、吸烟、长期食用腌制食品、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家庭成员发生Hp感染的患者占比均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60岁(OR=2.126)、男性(OR=2.525)、饮酒(OR=3.016)、吸烟(OR=2.273)、长期食用腌制食品(OR=3.446)、服用非甾体抗炎药(OR=3.530)、家庭成员发生Hp感染(OR=3.215)是导致社区CG合并GU患者再次感染H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致社区CG合并GU患者再次感染Hp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饮酒、吸烟、长期食用腌制食品、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家庭成员发生Hp感染,临床应根据上述因素制订针对性的干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胃溃疡 幽门螺杆菌 再次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再次感染中粪肠球菌作用的再认识 被引量:1
2
作者 余擎 相豆豆 +5 位作者 程小刚 李娜 吴昊泽 杨偲睿 张劢 王罗千慧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11,共8页
根管系统解剖结构复杂及根管内感染微生物的残留常引起根管再次感染,导致根管治疗失败、患牙预后不佳。粪肠球菌(Ef)是根管再次感染中的重要致病菌,通过形成难以清除的生物膜及分泌多种毒力因子等参与根管再次感染及根尖周炎的发生发展... 根管系统解剖结构复杂及根管内感染微生物的残留常引起根管再次感染,导致根管治疗失败、患牙预后不佳。粪肠球菌(Ef)是根管再次感染中的重要致病菌,通过形成难以清除的生物膜及分泌多种毒力因子等参与根管再次感染及根尖周炎的发生发展。多年来,本领域国内外学者对Ef在根管再次感染中的致病机制及干预措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认识到除Ef外,多种微生物在根管再次感染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理解这些关键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理解根管再次感染的病因及可能机制。Ef从检出率高被学者们“认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由于多种微生物也被检出,其经历了“被质疑”到“被再认识”的过程。本文旨在探讨根管再次感染中以Ef为主的微生物的重要作用,再认识根管再次感染中Ef的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再次感染 粪肠球菌 致病机制 临床干预 微生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对糖尿病足再次感染伤口护理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书剑 管玉梅 +1 位作者 周书琴 赖俏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5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48例)则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 目的探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48例)则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护理期间,采取针对性护理模式有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提高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干预 糖尿病足 再次感染 伤口处理 健康宣传 常规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溃疡患者再次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4
作者 肖丹 徐惠敏 余中贵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16期19-22,共4页
目的:探究胃溃疡患者再次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89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失访11例,根据治疗后1年随访结果,将患者分成再次感染组(n=53)和正常组(n=225)。单因素分析胃溃疡患... 目的:探究胃溃疡患者再次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89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失访11例,根据治疗后1年随访结果,将患者分成再次感染组(n=53)和正常组(n=225)。单因素分析胃溃疡患者一般资料,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究再次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278例患者Hp再次感染率为15.09%(53/278)。再次感染组中男性、年龄>40岁、体质指数>24.0 kg/m^2、有家族胃病史、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有吸烟史及饮酒史、糖尿病、饮食规律、喜食碳酸饮料及存在不良情绪比例均高于正常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OR=2.140,95%CI(1.415,3.237)]、饮食不规律[OR=2.670,95%CI(1.451,4.911)]、不良情绪[OR=1.842,95%CI(1.277,2.658)]、性别[OR=1.416,95%CI(1.160,1.730)]和年龄[OR=1.107,95%CI(1.036,1.184)]均是胃溃疡患者再次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针对胃溃疡患者,临床宜根据性别、年龄、饮食、服药及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综合干预,以降低再次感染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再次感染 幽门螺杆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海燕 《齐鲁护理杂志》 2014年第24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采用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15例,两组均采用正常临床治疗方案,同时观察组配合护理干预,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采用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15例,两组均采用正常临床治疗方案,同时观察组配合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采用严谨的感染伤口护理,加强糖尿病足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再次感染 伤口护理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实施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敏 王春华 +1 位作者 罗济民 杨谢梅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8期79-80,共2页
目的对糖尿病病足患者再次感染伤口的有效护理方法与护理结果进行探讨。方法将在该院接受干预再次感染的糖尿病足患者63例分成两组,31例的传统组接受常规护理,32例的全面组接受全面性护理,对照两组疗效、复发情况。结果全面组疗效总有... 目的对糖尿病病足患者再次感染伤口的有效护理方法与护理结果进行探讨。方法将在该院接受干预再次感染的糖尿病足患者63例分成两组,31例的传统组接受常规护理,32例的全面组接受全面性护理,对照两组疗效、复发情况。结果全面组疗效总有效率是93.7%,相较于传统组的80.6%明显较高,且全面组1年再次感染率明显较传统组低(P<0.05)。结论对于再次感染的糖尿病足,施予伤口护理时,需确保护理干预的全面性,以促进干预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再次感染 伤口护理
原文传递
糖尿病足基础护理再次感染护理和延续性护理的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丽 《双足与保健》 2018年第22期48-49,共2页
应根据糖尿病足患者的实际,做好饮食、足部及其足部皮肤、心理和运动等基础护理;要做好再次感染糖尿病足患者的伤口护理和健康教育,促进伤口尽快愈合,预防足部溃疡感染。要通过出院前护理做好延续性护理准备;要通过文字知识普及、视频... 应根据糖尿病足患者的实际,做好饮食、足部及其足部皮肤、心理和运动等基础护理;要做好再次感染糖尿病足患者的伤口护理和健康教育,促进伤口尽快愈合,预防足部溃疡感染。要通过出院前护理做好延续性护理准备;要通过文字知识普及、视频宣教、护患沟通、出院注意事项、心理指导、家庭随访等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知识掌握程度,提高自身管理约束力以及治疗信心和依从性,改善预后,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基础护理 再次感染护理 延续性护理
原文传递
具有接种疫苗和再次感染的媒介传染病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白梦 薛亚奎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0-125,共6页
建立和研究了一类具有接种疫苗和再次感染的媒介传染病模型.假设易感者接种疫苗后还被感染,得到了疾病流行与否的阈值,即基本再生数R0,并讨论了平衡点的存在性.进一步运用Lyapunov函数及Routh-Hurwitz判据证明了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 建立和研究了一类具有接种疫苗和再次感染的媒介传染病模型.假设易感者接种疫苗后还被感染,得到了疾病流行与否的阈值,即基本再生数R0,并讨论了平衡点的存在性.进一步运用Lyapunov函数及Routh-Hurwitz判据证明了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最后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当数据,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种疫苗 再次感染 媒介传染病 无病平衡点 地方病平衡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初次感染和再次感染的丙肝模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高雁 乔志琴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2-227,共6页
丙肝患者治愈后并非获得终身免疫,其诱发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很大,且初次感染和再次感染的特征相差甚异。针对这种情况,将染病者中的初次感染者和再次感染者加以区分并建立数学模型,利用微分方程定性与稳定性理论对系统进行动力学性态分析... 丙肝患者治愈后并非获得终身免疫,其诱发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很大,且初次感染和再次感染的特征相差甚异。针对这种情况,将染病者中的初次感染者和再次感染者加以区分并建立数学模型,利用微分方程定性与稳定性理论对系统进行动力学性态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分初次感染和再次感染的情况下,系统在R0=1且RC>1时将会产生后向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肝 初次感染 再次感染 后向分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31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金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23期5497-5498,共2页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共31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5例以及对照组16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统计两组患者再次复发情况...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共31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5例以及对照组16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统计两组患者再次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对照组为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愈后次年复发2例(13.3%),对照组患者次年复发5例(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糖尿病足 再次感染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佐炳会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8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选取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选取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后2年内再次住院、每日监测血糖、每日进行锻炼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等观察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及伤口实况,采取系统化、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糖尿病足 再次感染 伤口护理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常晓春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9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文以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40例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依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文以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40例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依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2年内再次住院、每日监测血糖、每日进行锻炼等观察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整体治疗和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实施基础护理的对照组(P<0.05)。实验组综合护理有效率为85%,对照组常规护理有效率为6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控制糖尿病的进一步恶化和发展,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巩固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而改善患者的整体治疗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治疗后的复发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糖尿病足 再次感染 伤口护理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再次感染者伤口护理的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金菊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10期172-173,共2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再次感染伤口综合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64例进行对照研究,采用就诊序列号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入研究组和常规组。其中,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再次感染伤口综合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64例进行对照研究,采用就诊序列号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入研究组和常规组。其中,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每日血糖自我监测率、自主活动训练率、两年内再次住院率、空腹血糖水平、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相较于常规组,研究组血糖自我监测率、自主活动训练率、治疗总有效率均处于更高水平,且两年内再次住院率和空腹血糖水平更低(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强化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有利于降低疾病复发风险,提高血糖管理质量和临床疗效,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糖尿病足 再次感染 血糖监测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的伤口护理及健康教育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丽钦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13期124-125,共2页
目的对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的伤口护理方法和健康教育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1:1原则,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45例患者。其中对参照组患者实施... 目的对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的伤口护理方法和健康教育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1:1原则,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45例患者。其中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伤口护理及健康教育,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100.0%)明显要高于参照组患者(82.2%),并且观察组患者复发率(2.2%)也明显要低于参照组(24.4%),对两组组间所存差异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伤口护理和健康教育应用到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护理当中,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和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再次感染 伤口护理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次感染手足口病37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天锁 李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27期133-134,共2页
分析再次感染手足口病37例患儿临床表现及预后,由于不同病原型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部分幼儿可再次感染发病。搞好预防保健工作,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再次感染 预防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护理中的效果探讨
16
作者 王玲梅 谢红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60-63,共4页
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探究针对性护理对其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纳入60例糖尿病足患者,病例选取的起始时间为2019-7,截止时间为2020-8,将患者信息输入Excel表格后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余下30例患者为观察组... 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探究针对性护理对其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纳入60例糖尿病足患者,病例选取的起始时间为2019-7,截止时间为2020-8,将患者信息输入Excel表格后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余下30例患者为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以统计学对治疗有效率、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及两年内再次住院率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2年内再次住院率26.67%(8/30)也低于对照组的56.66%(17/30)(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可获得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再次感染 针对性护理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实施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17
作者 韦芸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第8期114-114,117,共2页
目的: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护理中采用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患者中随机入组48例糖尿病足患者,选取时间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根据数字表法均分,纳入实验组的24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纳入对照组的2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 目的: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护理中采用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患者中随机入组48例糖尿病足患者,选取时间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根据数字表法均分,纳入实验组的24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纳入对照组的2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5.83%、再次感染率95.83%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护理中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再次感染 伤口护理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综合护理干预成效
18
作者 杨用娟 张伶华 方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145-146,共2页
探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综合护理干预成效。方法:纳入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比其干预疗效。结果:与对照相比,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偏优(P<0.05)。结论:综合... 探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综合护理干预成效。方法:纳入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比其干预疗效。结果:与对照相比,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偏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中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再次感染 伤口综合护理 干预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溃疡患者再次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基于Nomogram预测模型的应对策略
19
作者 陈德明 姜慧英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12期1296-1300,共5页
目的:分析胃溃疡患者再次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危险因素,并通过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提出预防Hp感染的应对策略,为临床胃溃疡患者反复Hp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胃溃疡... 目的:分析胃溃疡患者再次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危险因素,并通过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提出预防Hp感染的应对策略,为临床胃溃疡患者反复Hp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再次发生Hp感染将其分为再感染组(28例)和未再感染组(92例),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家族胃病史、非甾体抗炎药服用情况、饮食和情绪状况等信息,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胃溃疡患者再次感染Hp的危险因素,并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胃溃疡患者再次感染Hp与其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饮食习惯、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与否、情绪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年龄<37岁、有吸烟史、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有不良情绪是胃溃疡患者再次感染H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内部验证结果显示,Nomogram预测模型的列线图的校正曲线与原始曲线和理想曲线较接近,OR(95%CI)为0.876(0.804~0.948),模型拟合度较高;预测模型的列线图的阈值>0.16,可提供临床净收益,且临床净收益均高于年龄、吸烟史、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良情绪。结论:胃溃疡再次感染Hp与患者的年龄、吸烟史、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良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作为预测因子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对临床胃溃疡患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可以改善患者预后与降低Hp再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再次感染 幽门螺杆菌 危险因素 Nomogram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023年深圳市一起校园新型冠状病毒XBB株暴发疫情分析混合免疫与再次感染的关系
20
作者 李雪梅 林凯 +6 位作者 刘雅文 徐震东 黄仁湛 张陈欢 龚泽龙 肖娜 洪文腾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062-1067,共6页
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首次感染和疫苗接种产生的混合免疫对预防再次感染的保护效果,为应对下一波流行高峰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按照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23年深圳市1起校园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进行调查... 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首次感染和疫苗接种产生的混合免疫对预防再次感染的保护效果,为应对下一波流行高峰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按照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23年深圳市1起校园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进行调查,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描述,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混合免疫对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保护效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起疫情基因测序结果为新冠病毒XBB.1.9.1株。共持续10 d,累计报告个案28例,均为某班学生,罹患率46.67%。核心、一般密接的感染率分别为72.22%、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P=0.021)。本起疫情的病例中,再次、首次感染者占比分别为85.71%和14.29%。再次感染者在再次感染时以咽痛(54.17%)等局部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发热(12.50%)等全身中毒症状轻,首次感染时以发热为主(83.33%)。免疫情况方面,完成全程基础免疫90.00%,有既往新冠病毒感染史88.33%,混合免疫组、非混合免疫组此次感染率为43.14%和66.67%,差异无统计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接触程度后,非混合免疫组发病风险是混合免疫组的5.33倍(95%CI:1.10~25.99),混合免疫预防再感染的保护效果35.29%。结论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症状较首次感染轻,从自然感染恢复和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混合免疫可有效预防新冠病毒再次感染,建议各学校保持呼吸道症状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早发现早报告,降低疫情暴发风险,提高学生新冠免疫力,鼓励有既往感染史的学生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再次感染 混合免疫 奥密克戎变异株 免疫保护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