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9篇文章
< 1 2 2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复荷载下方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马辉 杨柳毅 +1 位作者 赖志强 刘方达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8,共12页
在方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该组合柱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组合柱的应力云图及变形特征,研究了组合柱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通过与试验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 在方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该组合柱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组合柱的应力云图及变形特征,研究了组合柱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通过与试验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柱脚方钢管屈曲鼓起,内部型钢达到屈服且再生混凝土被压碎,组合柱呈压弯塑性铰破坏模式。在分析参数的范围内,方钢管强度可以大幅度提升组合柱承载力,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组合柱的延性。提高方钢管的壁厚,组合柱的承载力大幅度提升。合理设计组合柱的剪跨比对其抗震性能的发挥十分重要,故在实际工程中应避免短柱脆断和长柱失稳;此外,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组合柱的承载力提升较小,其延性随取代率的增加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 数值模型 反复荷载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纤维增强砖骨料再生混凝土数值模拟及尺寸效应研究
2
作者 纪泳丞 王大洋 贾艳敏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7-147,共11页
与刚性纤维相比,聚乙烯醇(PVA)纤维具有更细的直径和在混凝土中更加复杂的分布。采用两种建模方法分别建立了PVA纤维增强再生混凝土(FFF-BAC)的细观模型。其中,细观模型1(M1):水泥砂浆基质和PVA纤维结合视为一种特殊的工程水泥基复合材... 与刚性纤维相比,聚乙烯醇(PVA)纤维具有更细的直径和在混凝土中更加复杂的分布。采用两种建模方法分别建立了PVA纤维增强再生混凝土(FFF-BAC)的细观模型。其中,细观模型1(M1):水泥砂浆基质和PVA纤维结合视为一种特殊的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S-ECC),并与砖粗骨料(BA)、界面过渡区(ITZ)组合成FFF-BAC。细观模型2(M2):FFF-BAC为水泥砂浆、PVA、BA、ITZ组合成的四相材料。结合文献中S-ECC的试验结果,计算S-ECC的应力-应变关系。分别建立M1、M2,并与FFF-BAC单轴压缩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M1与测试结果更加一致,各项参数的最大误差为11.0%。基于M1研究了FFF-BAC截面的损伤破坏过程,预测了BA掺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探究了不同尺寸的FFF-BAC的破坏模式,建立了可预测不同BA掺量的FFF-BAC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砖骨料 细观模拟 抗压强度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玻璃粉再生混凝土力学及抗冲击性能研究
3
作者 赵毅 李宇 +4 位作者 侯东昌 蒋明旭 冯奥中 孙玉周 闵志宇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0-560,578,共12页
为提高固废在混凝土中的综合利用率,制备一种具备高效消纳固废能力的新型混凝土,通过原材料优选和L_(16)(4^(3))正交试验设计,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橡胶颗粒(RP)取代砂、玻璃粉(GP)取代水泥、再生粗骨料(RCA)取代天然粗骨料(NCA... 为提高固废在混凝土中的综合利用率,制备一种具备高效消纳固废能力的新型混凝土,通过原材料优选和L_(16)(4^(3))正交试验设计,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橡胶颗粒(RP)取代砂、玻璃粉(GP)取代水泥、再生粗骨料(RCA)取代天然粗骨料(NCA)时,三者取代率对混凝土力学及抗冲击性能的影响,并采用Weibull分布模型对冲击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和失效概率预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为RP、RCA、GP,各因素对混凝土抗冲击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为RP、GP、RCA;当RP掺量为20%(体积分数)时,与RP掺量为0%时相比,抗冲击性能提高81.8%,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分别降低21.63%、12.65%;当GP掺量为10%(质量分数)时,与GP掺量为0%时相比,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抗冲击性能分别提高2.87%、2.35%、15.0%;当RCA掺量为70%(体积分数)时,与RCA掺量为0%时相比,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抗冲击性能分别降低11.01%、10.77%、10.5%。Weibull分布模型可准确描述橡胶玻璃粉再生混凝土试样的抗冲击次数的概率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颗粒 玻璃粉 再生混凝土 力学性能 抗冲击性能 WEIBULL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变荷载-硫酸盐侵蚀下再生混凝土性能劣化及损伤模型
4
作者 关博文 吴奇霖 +3 位作者 王晨迪 吴佳育 王发平 赵永辉 《公路交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4,共9页
【目标】探究再生混凝土在富盐地区服役性能劣化规律,拓宽再生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场景。【方法】采用超声无损检测、力学特性试验等方法,评估了硫酸盐干湿循环周期及交变荷载应力水平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与相对动弹模量的影响。... 【目标】探究再生混凝土在富盐地区服役性能劣化规律,拓宽再生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场景。【方法】采用超声无损检测、力学特性试验等方法,评估了硫酸盐干湿循环周期及交变荷载应力水平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与相对动弹模量的影响。通过微观性能测试,剖析了再生混凝土在交变荷载-硫酸盐干湿循环作用下宏微观性能的劣化机制,并构建了再生混凝土损伤演化方程。【结果】交变荷载作用使再生混凝土性能劣化提前。在侵蚀周期大于45次后,其相对动弹性模量与相对抗压强度呈下降趋势,且应力水平越高,下降速率越快。当应力水平小于0.5时,轴向压缩荷载与硫酸盐侵蚀作用可提高再生混凝土整体密实度,但超过该阈值,微裂纹扩展会降低其抗侵蚀能力。所建立的损伤演化方程能较好地预测再生混凝土损伤度发展规律,但在侵蚀后期,由于再生混凝土自身结构缺陷,预测误差会略有增大。【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富盐地区道路工程中再生混凝土的结构设计与耐久性评估提供关键依据,有效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降低工程成本,对推动再生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损伤模型 超声无损检测 再生混凝土 交变荷载
原文传递
聚乙烯醇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预制构件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陈英杰 杜嘉宾 +2 位作者 林力生 杨同梁 王亚楠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4,共6页
针对再生骨料导致使混凝土开裂等问题,通过使用PVA纤维强化RAC,来探究不同替换率的再生骨料、不同PVA纤维掺量对RAC的力学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RAC属于脆性破坏,PVA纤维RAC属于塑性破坏;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提高,RAC的强度先小幅提... 针对再生骨料导致使混凝土开裂等问题,通过使用PVA纤维强化RAC,来探究不同替换率的再生骨料、不同PVA纤维掺量对RAC的力学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RAC属于脆性破坏,PVA纤维RAC属于塑性破坏;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提高,RAC的强度先小幅提升后加快降低,50%取代率的RAC基本满足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在50%骨料取代率基础上,掺加PVA纤维使RAC抗压强度提升不明显,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最高提升15.02%、13.53%,PVA纤维最佳掺量为0.1%;并给出骨料取代率、PVA纤维掺量与力学强度的函数关系。通过工程应用,证明PVA纤维再生混凝土制作的预制空调挂板可以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为RAC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PVA纤维 力学性能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6
作者 王兴 《合成纤维》 2025年第3期82-87,共6页
为改善再生混凝土强度低、性能差的缺点,以室内试验的方法,制作不同体积分数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试件,测试其4项基本力学性能参数,并以韧性指数法评估再生混凝土梁的弯曲性能。结果表明: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归一化应力应变均可以大致分... 为改善再生混凝土强度低、性能差的缺点,以室内试验的方法,制作不同体积分数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试件,测试其4项基本力学性能参数,并以韧性指数法评估再生混凝土梁的弯曲性能。结果表明: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归一化应力应变均可以大致分为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拟合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本构关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随着玄武岩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立方体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的曲线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并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轴心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的比值范围为0.67~0.69;劈裂抗拉强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抗折强度呈现非线性增加并趋于收敛的变化趋势;建议再生混凝土中添加玄武岩纤维的体积分数不超过0.4%;韧性指数I5呈现线性增加并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韧性指数I10和I20呈现非线性增加的趋势,相同体积分数玄武岩纤维条件下,韧性指数I5、I10和I20依次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再生混凝土 立方体抗压强度 韧性指数 劈裂拉伸性能 应力应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受压下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关系研究
7
作者 谢汉梁 梁炯丰 +2 位作者 何春锋 鲁圣鹏 杨文瑞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49,55,共4页
为了研究单轴受压下钢纤维的掺量对再生混凝土的影响,制作了48个100 mm×100 mm×300 mm的棱柱体试件(钢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0.6%、0.9%、1.2%,再生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25%、50%、100%),分析了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 为了研究单轴受压下钢纤维的掺量对再生混凝土的影响,制作了48个100 mm×100 mm×300 mm的棱柱体试件(钢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0.6%、0.9%、1.2%,再生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25%、50%、100%),分析了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和弹性模量逐步增加;但是,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均会下降,峰值应变增加。同时基础试验数据的分析,提出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下应力-应变曲线关系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再生混凝土 应力-应变曲线 抗压强度 峰值应变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8
作者 张晚来 尹文茜 +1 位作者 张永丹 王颜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89,共5页
为了探究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的受弯性能,进行了14根(7组)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采用不同再生骨料掺入量、不同废弃纤维掺入量、不同废弃纤维长度的试件进行试验研究,用以分析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梁的平截... 为了探究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的受弯性能,进行了14根(7组)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采用不同再生骨料掺入量、不同废弃纤维掺入量、不同废弃纤维长度的试件进行试验研究,用以分析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梁的平截面假定适用性、钢筋应变与跨中挠度曲线等情况。研究表明: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梁较普通混凝土梁的抗裂性、延性、承载能力均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纤维 再生混凝土 正截面 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PVA纤维复合改性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
9
作者 肖湘 龙泓屹 唐润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3-762,共10页
随着复合材料理念的发展,为进一步探究纳米SiO_(2)(Nano-SiO_(2),NS)改性再生粗骨料与聚乙烯醇纤维(polyvinyl alcohol,PVA)耦合作用下复合改性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开展了坍落度、立方体抗压、轴心抗压、劈裂抗拉和抗折试验,研究了不同... 随着复合材料理念的发展,为进一步探究纳米SiO_(2)(Nano-SiO_(2),NS)改性再生粗骨料与聚乙烯醇纤维(polyvinyl alcohol,PVA)耦合作用下复合改性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开展了坍落度、立方体抗压、轴心抗压、劈裂抗拉和抗折试验,研究了不同取代率下改性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随聚PVA纤维掺量增加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纤维体积掺量增加,混凝土坍落度增大;混凝土破坏呈脆性,掺纤维的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形态整体性更好;纤维体积掺量为0.05 vol%和0.10 vol%时,不同再生取代率下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极限承载力、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和静弹性模量都会有所减小,但在纤维体积掺量为0.15 vol%时,所有强度会反而超过且提高;PVA纤维会减小抗压极限承载力,对峰值应变出现不同正负效果,建议添加PVA纤维体积掺量为0.1vol%,如需添加PVA纤维,建议在再生取代率低于30 wt%使用。另外发现,改性再生粗骨料性能良好,可有效替代天然骨料或与天然骨料混合在实际工程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纳米SiO_(2) PVA纤维 工作性能 力学性能 复合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荷载作用下玻化微珠再生混凝土梁裂缝宽度试验研究
10
作者 娄劲涛 刘元珍 +2 位作者 张金平 李香政 王朝旭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7-314,共8页
【目的】为了研究玻化微珠再生混凝土梁的裂缝发展及最大裂缝宽度,并建立在使用荷载下的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设计了分别采用玻化微珠加50%掺量再生骨料、玻化微珠加天然骨料和只有天然骨料的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弯曲试验。【方法】设置... 【目的】为了研究玻化微珠再生混凝土梁的裂缝发展及最大裂缝宽度,并建立在使用荷载下的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设计了分别采用玻化微珠加50%掺量再生骨料、玻化微珠加天然骨料和只有天然骨料的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弯曲试验。【方法】设置不同混凝土材料和不同配筋率的两个对照组,比较各试验梁使用荷载下的正截面裂缝发展及最大裂缝宽度。【结果】试验表明:相同配筋率下,玻化微珠混凝土梁的最大裂缝宽度比普通混凝土梁减少19.7%,玻化微珠再生混凝土梁的最大裂缝宽度比普通混凝土梁减少25.4%;相同混凝土配合比下,玻化微珠再生混凝土梁的最大裂缝宽度随配筋率的增大而减小。由于再生粗骨料的天然缺陷及玻化微珠表面封闭内部多孔的材料特点,使得玻化微珠再生混凝土梁的断裂行为不同于普通混凝土梁,结合试验实测结果、理论分析与数学分析,修正了现有规范中的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化微珠 再生混凝土 配筋率 最大裂缝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海暴露环境再生混凝土三维逾渗特性研究
11
作者 朱元浪 张明亮 +3 位作者 魏京华 张恒武 刘子盼 高嵩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4-288,共15页
为研究实海暴露环境下再生混凝土(RAC)孔隙结构特性的动态演化过程,基于逾渗理论,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X-CT)等微观测试方法,结合宏观性能分析,研究了掺粉煤灰和偏高岭土的RAC在实海暴露环境下的孔隙分布特征及氯离子侵蚀情况,深入探讨... 为研究实海暴露环境下再生混凝土(RAC)孔隙结构特性的动态演化过程,基于逾渗理论,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X-CT)等微观测试方法,结合宏观性能分析,研究了掺粉煤灰和偏高岭土的RAC在实海暴露环境下的孔隙分布特征及氯离子侵蚀情况,深入探讨了实海暴露环境下氯离子侵蚀对RAC内部孔隙和裂隙发展及演变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再生混凝土及不同实海暴露龄期下各体系的逾渗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掺加粉煤灰和偏高岭土可显著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侵蚀能力。分形维数与RAC体系的宏观性能及逾渗参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逾渗理论能够预测氯盐迁移行为并揭示侵蚀机理。本研究对深入理解RAC中离子传输机制及RAC耐久性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偏高岭土 粉煤灰 实海暴露 逾渗理论 三维逾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差循环作用对再生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李杰 李浩 +4 位作者 闫长旺 范国强 王萧萧 薛瑞雄 秦树礼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1-59,共9页
为研究在不同温差循环次数下再生混凝土的断裂损伤情况和纳米材料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温差循环损伤试验、三点弯曲梁试验,研究了在-20~20℃不同循环次数下纳米二氧化硅和粉煤灰对再生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温差循环次... 为研究在不同温差循环次数下再生混凝土的断裂损伤情况和纳米材料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温差循环损伤试验、三点弯曲梁试验,研究了在-20~20℃不同循环次数下纳米二氧化硅和粉煤灰对再生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温差循环次数下掺入纳米二氧化硅及复掺粉煤灰均可有效改善再生混凝土的断裂性能,对比普通再生混凝土,二者都表现出更高的断裂性能与裂缝扩展抵抗能力。温差循环100次后,掺入纳米二氧化硅及复掺粉煤灰的再生混凝土起裂荷载和极限荷载较普通再生混凝土分别提高了45.78%、62.65%和11.11%、15.43%。研究成果可为再生混凝土在我国北方季冻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温差循环损伤 断裂性能 裂缝扩展抵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筋钢管再生混凝土中长柱的轴心受压试验
13
作者 吴佳艺 阿里甫江·夏木西 +3 位作者 邵金兰 薄天义 尹喆 阿卜杜萨拉木·艾合太木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为了探究钢管壁厚和纵筋直径组合作用对圆形配筋钢管再生混凝土(R-RACFST)中长柱受力性能的影响机制,进行了3根钢管混凝土、3根钢管再生混凝土和9根R-RACFST中长柱的轴压试验,其中再生骨料替代率为100%。根据试验结果,通过对比分析破坏... 为了探究钢管壁厚和纵筋直径组合作用对圆形配筋钢管再生混凝土(R-RACFST)中长柱受力性能的影响机制,进行了3根钢管混凝土、3根钢管再生混凝土和9根R-RACFST中长柱的轴压试验,其中再生骨料替代率为100%。根据试验结果,通过对比分析破坏模式、荷载位移和荷载应变响应、刚度退化和延性系数等指标,明确了钢管壁厚和纵筋直径的组合机制,修正了稳定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钢管壁厚和纵筋直径的增加对中长柱的破坏形态影响较小,但对稳定承载力和延性性能的提升作用显著;钢管壁厚和纵筋直径的增加对力学性能的改善不成正比,并且两者均较大时,组合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反而呈现下降趋势;修正的R-RACFST稳定承载力计算公式安全可靠,可用于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筋钢管再生混凝土 试验研究 钢管壁厚 纵筋 稳定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形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偏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14
作者 马腾飞 陈志华 杜颜胜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9,共8页
基于叠加原理,在《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技术规程》提供的理论计算公式基础上,研究了L形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偏压承载力计算方法。在考虑再生混凝土有效约束面积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L形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偏压承载... 基于叠加原理,在《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技术规程》提供的理论计算公式基础上,研究了L形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偏压承载力计算方法。在考虑再生混凝土有效约束面积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L形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偏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绘制出轴力-弯矩关系曲线。结果表明:通过引入钢管对内填再生混凝土的约束效应系数,考虑钢管对不同粗骨料取代率再生混凝土的有效约束作用,并根据约束强弱将钢管对内填再生混凝土的约束区域进行划分,可得到再生混凝土的有效约束面积;通过与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对比,验证了L形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偏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的有效性,该公式可用于预测L形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的偏压承载力,轴力-弯矩关系曲线可较为准确且安全地预测试件的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 L形异形柱 再生混凝土 偏压承载力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聚物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离散性分析
15
作者 周宏元 母崇元 +2 位作者 王小娟 李润琳 曹万林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217,共8页
为研究地聚物再生混凝土(Geopolymeric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GRAC)试件尺寸及再生粗骨料(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RCA)替代率对其抗压强度离散性的影响,制备了五种RCA替代率(0%、30%、50%、70%和100%)、四种宽度(70 mm、10... 为研究地聚物再生混凝土(Geopolymeric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GRAC)试件尺寸及再生粗骨料(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RCA)替代率对其抗压强度离散性的影响,制备了五种RCA替代率(0%、30%、50%、70%和100%)、四种宽度(70 mm、100 mm、150 mm和200 mm)长宽比均为3的试件。基于经典尺寸效应律,提出了考虑RCA替代率的GRAC平均抗压强度尺寸效应预测公式,试验数据表明GRAC抗压强度的离散性随试件尺寸增大而减小,随RCA替代率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此外,基于Weibull分布模型,提出了任意保证率下具有不同RCA替代率的GRAC抗压强度尺寸效应预测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再生混凝土 抗压强度离散性 再生粗骨料替代率 尺寸效应 WEIBULL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渣替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与分析
16
作者 石海丽 何慕 +1 位作者 朱晓莉 孔德玉 《新型建筑材料》 2025年第2期37-39,48,共4页
对某混凝土搅拌站废渣进行成分分析,研究了不同废渣替代率对再生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混凝土废渣已发生水化反应,活性较低,且吸水性强,强度较低,故随着废渣替代率增大,再生混凝土坍落度减小,抗压强度降低,当... 对某混凝土搅拌站废渣进行成分分析,研究了不同废渣替代率对再生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混凝土废渣已发生水化反应,活性较低,且吸水性强,强度较低,故随着废渣替代率增大,再生混凝土坍落度减小,抗压强度降低,当废渣替代率为60%时,混凝土坍落度较未掺组减小了20.3%,7、28 d抗压强度分别较未掺组降低了25.6%、14.7%。建立了再生混凝土密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式,综合考虑施工性能、力学性能及经济性,最终确定废渣替代率以30%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拌混凝土 再生混凝土 固废利用 混凝土废渣 配合比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试验研究
17
作者 李凯 单崇瑞 +3 位作者 张丞源 王雪松 彭博 张庆海 《绥化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158-160,共3页
在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中分别加入不同长度和掺量的单掺和混掺玄武岩纤维,来制备玄武岩纤维再生骨料混凝土,通过测定再生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以探究不同掺加方式下玄武岩纤维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玄武... 在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中分别加入不同长度和掺量的单掺和混掺玄武岩纤维,来制备玄武岩纤维再生骨料混凝土,通过测定再生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以探究不同掺加方式下玄武岩纤维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加入会导致再生混凝土坍落度降低,单掺纤维再生混凝土在纤维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拌合物坍落度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在掺量相同的情况下,拌合物坍落度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而降低,导致再生混凝土工作性能降低;混掺纤维再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随纤维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玄武岩纤维 拌合物 坍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筋承插式连接板锚固性能研究
18
作者 蔡立鳌 莫志军 刘锋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5年第1期92-96,共5页
以钢筋直径、钢筋数量和承插式连接板厚度为主要参数,通过对7个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筋承插式连接板试件进行静力拉拔试验,研究了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承插式连接板的锚固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拉拔试件破坏模式分为钢筋剪切破坏和钢板剪切... 以钢筋直径、钢筋数量和承插式连接板厚度为主要参数,通过对7个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筋承插式连接板试件进行静力拉拔试验,研究了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承插式连接板的锚固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拉拔试件破坏模式分为钢筋剪切破坏和钢板剪切破坏两大类,且方钢管对受压区膨胀混凝土有一定约束作用;钢筋直径、钢筋数量都对拉拔试件的承载力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增大钢筋直径和钢筋数量均可提高端板连接件的拉拔承载能力,其中增加钢筋数量对承载力的提高最为显著;根据《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GB 50917—2013》对拉拔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发现规范方法偏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再生混凝土 钢筋承插式连接板 锚固性能 拉拔试验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钢管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19
作者 董志勇 雷劲松 李大东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41-47,101,共8页
为深入探究圆钢管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短柱在轴压作用下的承载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12个圆钢管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短柱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出构件的破坏模式及荷载-位移关系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 为深入探究圆钢管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短柱在轴压作用下的承载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12个圆钢管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短柱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出构件的破坏模式及荷载-位移关系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增加,试件承载能力逐渐降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试件承载能力逐渐提高,但体积率大于0.9%时试件承载能力出现降低现象;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加,试件的承载能力逐渐提高,且混凝土强度等级对试件承载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所建模型在破坏形态及承载特性方面与试验吻合良好,该模型能较好地满足实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再生混凝土 短柱 轴压承载力 钢纤维掺量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粉末对碱激发UHPC宏观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20
作者 张潇 宋承哲 余睿 《新型建筑材料》 2025年第3期113-117,共5页
以再生混凝土粉末(RCF)替代矿粉制备碱激发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研究其宏观性能、微观结构及水化机理。结果表明,当RCF掺量为10%~30%时,碱激发UHPC的流动性好,流动度为160~210 mm,凝结时间短,终凝时间为16~21 min,抗压强度高,28d抗压... 以再生混凝土粉末(RCF)替代矿粉制备碱激发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研究其宏观性能、微观结构及水化机理。结果表明,当RCF掺量为10%~30%时,碱激发UHPC的流动性好,流动度为160~210 mm,凝结时间短,终凝时间为16~21 min,抗压强度高,28d抗压强度约为120 MPa。掺入RCF加速了碱激发UHPC的水化进程,并提高了胶凝材料的水化程度。RCF颗粒作为水化产物的成核位点,促进了水化产物的生成与分布。LCA评价表明,当RCF掺量为30%时,碱激发UHPC的碳排放仅为普通硅酸盐水泥UHPC碳排放的70%,采用RCF制备碱激发UHPC是一种环保的建筑材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粉末 碱激发 超高性能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