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中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文儒 丁晓庆 唐旭东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4期438-442,共5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组以造血干细胞损伤、骨髓脂肪化、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一直致力于AA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出AA的病程大致可分为以异常免疫为主和...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组以造血干细胞损伤、骨髓脂肪化、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一直致力于AA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出AA的病程大致可分为以异常免疫为主和以骨髓衰竭为主两个阶段,发现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on-severe aplastic anemia,NSAA)患者主要以肾阳虚型为主,重型AA(SAA)患者以肾阴虚型为主,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能反映AA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累积生存率;临床采用以补肾中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AA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系统紊乱状态,为AA的中西医治疗推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西医结合 补肾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策略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的疗效评价
2
作者 雷凤琴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89-0192,共4页
探讨个性化护理策略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的疗效。方法 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纳入8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两组均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以常规护理为传统服务干预组,个... 探讨个性化护理策略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的疗效。方法 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纳入8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两组均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以常规护理为传统服务干预组,个性化护理策略纳入个性服务干预组。结果 个性服务干预组症状积分、泪膜稳定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疗效和满意度均更好(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策略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的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策略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 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分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虞荣喜 罗秀素 +2 位作者 高瑞兰 周郁鸿 马逢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4-17,共4页
取6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骨髓作红系祖细胞(BFU-E、CFU-E)和粒单祖细胞(CFU-GM)培养,同时测定红系祖细胞对雄性激素的敏感性和单个核细胞(PBMNC)对正常骨髓CFU-GM的抑制率。69例再障分... 取6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骨髓作红系祖细胞(BFU-E、CFU-E)和粒单祖细胞(CFU-GM)培养,同时测定红系祖细胞对雄性激素的敏感性和单个核细胞(PBMNC)对正常骨髓CFU-GM的抑制率。69例再障分成三型:干细胞缺乏型10例,免疫介导型30例和雄激素反应型29例。按分型采取不同的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雄激素反应型主要用雄性激素和中药治疗,有效率高达92.3%;免疫介导型中17例谨慎使用免疫抑制剂和中药治疗,有效率为70.6%;10例于细胞缺乏型病情重,用综合治疗仅3例有效;56例随访总有效率为73.2%,以上结果提示针对分型治疗,可显著地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 贫血 中西医结合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寿命及膜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树庆 张圣明 +1 位作者 李建华 鲁崎唔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62-264,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作用机理。方法 :应用51 Cr标记技术和冷冻蚀刻电镜技术对 3 0例CAA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的红细胞(RBC)寿命进行了测定 ,对其膜蛋白形态和分布进行了观察 ,并与健康人 (3 0名 )作...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作用机理。方法 :应用51 Cr标记技术和冷冻蚀刻电镜技术对 3 0例CAA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的红细胞(RBC)寿命进行了测定 ,对其膜蛋白形态和分布进行了观察 ,并与健康人 (3 0名 )作对照。结果 :CAA患者RBC寿命缩短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治疗后RBC寿命延长并接近健康人 ;治疗前RBC质膜内片劈裂面和外片劈裂面均见蛋白微粒形态异常、数量减少和分布不均 ,治疗后膜蛋白微粒好转 ,并接近健康人。结论 :RBC寿命与膜蛋白的形态、数量、质量及分布密切相关。中西医结合治疗CAA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疗效 ,且有稳定膜蛋白、延长RBC寿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 红细胞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结合优化治疗方案临床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杰 徐瑞荣 +6 位作者 周延峰 刘朝霞 崔兴 王琰 王敬毅 刘奎 崔思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8期4-7,共4页
目的评价补肾方联合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以确立中西医结合治疗CAA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将39例CAA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6例)采用司坦唑醇片联合环孢素A(CsA),试验一组(11例)辨证采用补肾Ⅰ、... 目的评价补肾方联合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以确立中西医结合治疗CAA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将39例CAA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6例)采用司坦唑醇片联合环孢素A(CsA),试验一组(11例)辨证采用补肾Ⅰ、Ⅱ、Ⅲ号方治疗,试验二组(1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Ⅰ、Ⅱ、Ⅲ号方治疗,疗程6个月。分别观察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3组在临床疗效、外周血象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二组在贫血症状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另外2组(P<0.05),并能显著降低IFN-γ水平(P<0.05)。结论补肾方联合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CAA在临床疗效、改善症状及提高血常规计数方面均优于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西医结合疗法 补肾方 司坦唑醇片 环孢素 优化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冀晓红 李草旎 +1 位作者 杨学民 张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27-3029,共3页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医院接诊的68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选为研究病例,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后将单双号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4...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医院接诊的68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选为研究病例,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后将单双号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4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24%,与对照组64.71%比较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WBC(3.87±1.03)×109/L、Hb(101.47±12.65)g/L、PLT(71.26±14.58)×109/L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加(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32.76±8.49)d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复发率20.59%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毛症、手颤、牙龈增生、痤疮、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5.88%、11.76%、8.82%、14.71%、2.94%,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骨髓造血能力,缩短住院治疗时间,降低复发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应用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建华 刘红 +5 位作者 朱建平 姜胜华 杨小飞 吴干银 郝传铮 丁佐凤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9-30,共2页
目的:研究鹿龙再生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药理机制。方法:将再障患者分为鹿龙再生汤配合西药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清造血抑制活性和诱导细胞凋亡活性的变化情况... 目的:研究鹿龙再生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药理机制。方法:将再障患者分为鹿龙再生汤配合西药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清造血抑制活性和诱导细胞凋亡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障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其外周血清的造血抑制活性和凋亡诱导活性明显降低,加服鹿龙再生汤可增强此种作用。结论:鹿龙再生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再障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通过降低再障患者血清造血抑制活性从而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可能是鹿龙再生汤治疗再障的药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鹿龙再生 中西医结合疗法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萍 刘欣 刘宝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环孢素A(CsA)和司坦唑醇联合口服治疗,同时进行保肝治疗。治疗...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环孢素A(CsA)和司坦唑醇联合口服治疗,同时进行保肝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我院协定处方再障煎剂口服,并随证加减,疗程2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统计。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值及血小板数均有所升高,但治疗组效果比对照组更明显,两组治疗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部分毒副反应相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减少西药用量、减轻西药不良反应、缩短疗程、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西医结合 辨证论治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62例免疫抑制治疗无效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苏尔云 方玉华 陈辉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16-1620,共5页
目的探讨对免疫抑制治疗(IST)无效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治疗方法。方法用中西医结合治疗IST无效的SAA 62例。将治疗过程分3期:危重期用羚羊乙癸汤(羚羊角粉1.2g黄连6g焦栀子12g生地30g白茅根50g黄柏9g丹皮12g阿胶9g红枣30g炙甘... 目的探讨对免疫抑制治疗(IST)无效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治疗方法。方法用中西医结合治疗IST无效的SAA 62例。将治疗过程分3期:危重期用羚羊乙癸汤(羚羊角粉1.2g黄连6g焦栀子12g生地30g白茅根50g黄柏9g丹皮12g阿胶9g红枣30g炙甘草6g等)与二至补髓汤(女贞子120g旱莲草100g制首乌24g枸杞子12g生地90g黄芪60g当归9g阿胶9g金银花30g莲子芯12g等)交替服用,每日1剂,煎2次分服,同时给予丙酸睾酮50mg隔日肌肉注射,治至好转期。发热者在羚羊乙癸汤中加生石膏60g,知母60g,蒲公英30g,白英30g,白薇30g,三叶青15g等。好转期用鸡血藤复方治疗(肾阳虚给予鸡血藤拯阳汤:鸡血藤100g黄芪60g红参3g补骨脂12g菟丝子18g当归12g仙灵脾18g葫芦巴6g制首乌24g女贞子30g旱莲草30g紫河车6g等。同时给予丙酸睾酮50mg隔日肌肉注射。肾阴虚给予鸡血藤益精汤:女贞子100g旱莲草100g生地90g鸡血藤30g菟丝子12g补骨脂6g制首乌30g阿胶9g枸杞子9g丹参24g黄芪30g当归6g等)每日1剂,煎2次服。治至恢复期。恢复期逐渐减药至停药随访。结果 62例患者经6~57个月的治疗,基本治愈12例(19.4%),缓解14例(22.6%),明显进步8例(12.9%),无效28例(45.2%),总有效率54.8%。初诊时体温37.6~38.5℃者23例,退热(<37.5℃)所需时间2h~6天。>38.5℃者20例,退热所需时间4h~5天。初诊时因IST而引起的肝、肾功能异常(ALT、AST、BUN、Cr)者26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2个月后,25例恢复正常。结论 IST无效的SAA的治疗有其特殊性,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符合IST无效的SAA的病理生理,改善和保护骨髓造血微环境可能是治疗IST无效的SAA的关键所在。而中药的抗菌消炎作用有阻断病情恶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抑制治疗无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规范化诊治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思路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学礼 马济佩 胡明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447-2449,共3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血液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有骨髓移植、免疫抑制疗法,以及中医药等。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兴起,人们对再障认识的更加深入,再障的定义、分型以及治疗路径等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如何利用这些新进展...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血液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有骨髓移植、免疫抑制疗法,以及中医药等。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兴起,人们对再障认识的更加深入,再障的定义、分型以及治疗路径等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如何利用这些新进展加快再障中医规范化诊治,如何对起病缓急不同、轻重程度各异的再障患者选择恰当的中西医治疗方案,常常是中医界面临的困惑之一。目前我国尚无治疗再障的规范诊治指南,结合再障诊疗的新进展和近期的中医文献探讨再障的中西医结合规范化诊疗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西医结合 规范化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新吉 刘子民 黄世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50-452,共3页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重型再障)病情恶化快,贫血呈进行性加剧,常伴严重感染与出血,病死率较高。我们根据中医标本缓急理论,采用程序性、综合性论治措施,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再障28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 贫血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法林 《陕西中医》 2012年第8期1037-1038,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养血生髓汤(黄芪、鹿角胶、党参、山药、白术、熟地、补骨脂、肉苁蓉、仙灵脾、菟丝子、仙鹤草、侧柏叶、阿胶、龟版、当归、甘草等)与穴位离子导入药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养血生髓汤(黄芪、鹿角胶、党参、山药、白术、熟地、补骨脂、肉苁蓉、仙灵脾、菟丝子、仙鹤草、侧柏叶、阿胶、龟版、当归、甘草等)与穴位离子导入药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6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测定结果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改善贫血,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结合疗法 补益剂/治疗应用 @养血生髓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CD_(34)^+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绪江 王树庆 李建华 《疑难病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 79例CA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0例 )和对照组 (39例 )。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 ,治疗组用补肾活血通络方加西药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免疫磁珠分离系...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 79例CA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0例 )和对照组 (39例 )。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 ,治疗组用补肾活血通络方加西药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免疫磁珠分离系统 (MACS)分离纯化骨髓CD3 4 + 细胞 ;用DNA末端原位标记 (TUNEL)技术分析骨髓CD3 4 + 细胞原位凋亡状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治愈率、缓解率、总有效率分别为 37.50 %、2 5 .0 0 %、87.50 %和 2 0 .51 %、1 7.95 %、61 .54 %。 2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前 2组骨髓CD3 4+ 细胞的凋亡率较健康组明显增高 (P <0 .0 1 ) ,治疗后治疗组骨髓CD3 4+ 细胞的凋亡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1 ) ,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 .0 1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CAA疗效高、毒副作用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抑CAA患者造血细胞的过度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 CD34^+细胞 细胞凋亡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4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淑慎 彭玉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77-78,65,共3页
本文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24例的疗效观察。阴虚型5例,阳虚型14例,阴阳二虚型5例。总有效率为83.4%,其中基本治愈3例,缓解9例,明显进步8例。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谢珊 祁丹红 黄珊 《全科护理》 2010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4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服药依...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4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服药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病人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组病人对医疗护理满意度及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是科学、高效的医疗护理新模式,能提高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服药依从性、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护理路径 中西医结合治疗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重型和输血依赖性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体会 被引量:19
16
作者 唐旭东 丁宇斌 麻柔 《北京中医药》 2020年第2期160-163,共4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主要分为重型(severe AA,SAA)和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on-severe AA,NSAA)两类。AA属于中医“髓劳”范畴,SAA和NSAA分别归属于“急髓劳”和“慢髓劳”。SAA和输血依赖性NSAA(TD-NSAA)的中西医结合...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主要分为重型(severe AA,SAA)和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on-severe AA,NSAA)两类。AA属于中医“髓劳”范畴,SAA和NSAA分别归属于“急髓劳”和“慢髓劳”。SAA和输血依赖性NSAA(TD-NSAA)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结合近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进展和治疗体会,提出SAA多处于以“细胞因子风暴”为典型特征的“异常免疫”阶段,此阶段以异常免疫为主要矛盾,以骨髓衰竭为次要矛盾,应以免疫抑制剂+中药补肾活血解毒为主治疗,TD-NSAA所处阶段多以骨髓衰竭为主要矛盾,治疗应以补肾健脾中药+雄激素为主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连续治疗6个月无效的TD-NSAA应根据SAA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重型 输血依赖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28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阳振苏 谭智 《广西医学》 CAS 1997年第4期662-664,共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28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分析广西医科大学三附院阳振苏谭智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分为急性再障(AAA)和慢性再障(CAA)。所谓重型再障(SAA)包括了急性型和慢性型病情进行性加重者。中医则一般分为... 中西医结合治疗28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分析广西医科大学三附院阳振苏谭智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分为急性再障(AAA)和慢性再障(CAA)。所谓重型再障(SAA)包括了急性型和慢性型病情进行性加重者。中医则一般分为肾阴虚型、肾阳虚型和肾阴阳两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苯中毒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40例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杨 张淑慎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65-265,267,共2页
目的对照观察以中医补肾活血法结合西医治疗40例苯中毒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再障)及41例慢性原发性再障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登记我院3年间确诊的再障患者,用回顾性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40例苯中毒性再障的有效率为97.5%... 目的对照观察以中医补肾活血法结合西医治疗40例苯中毒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再障)及41例慢性原发性再障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登记我院3年间确诊的再障患者,用回顾性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40例苯中毒性再障的有效率为97.5%,治愈率为55.0%;41例原发性再障的有效率为92.7%,治愈率为24.3%。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可提高苯中毒性再障的疗效,苯中毒性再障的疗效显著优于原发性再障。苯中毒再障肾阳虚型比重明显高于原发性再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裴正学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太峰 张桂琼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1-453,共3页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 裴正学 临床医学 科研工作 诊治经验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不同骨髓免疫分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芳 董昌虎 周智辉 《现代中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30-31,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三种免疫分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再障患者按骨髓免疫分型分为三组,即T淋巴细胞增多型、B淋巴细胞增多型和造血干细胞衰竭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健脾"中药联合治疗,观察治疗...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三种免疫分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再障患者按骨髓免疫分型分为三组,即T淋巴细胞增多型、B淋巴细胞增多型和造血干细胞衰竭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健脾"中药联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造血干细胞衰竭型总有效率为84.62%,优于T淋巴细胞增多型的40.74%和B淋巴细胞增多型的42.31%(P<0.05)。结论 "补肾健脾"中西医结合治疗造血干细胞衰竭型再障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