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入血液的记忆”——季羡林中学写作经历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1
作者 袁爱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26,共4页
近来读季羡林先生散文集中的《我的小学和中学》,其中有不少谈及小学及.中学写作经历的故事。尽管是上个世纪民国的事情,但文中叙及的国文教员的语文教学主张及做法,对于已经跨入21世纪的作文教学,仍然有值得深思并加以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写作经历 季羡林 中学 记忆 血液 语文教学 21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数一路明媚阳光 分享五年写作经历——例谈高中生物教师教研论文写作的可行性原则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海峰 《中学生物教学》 2016年第9期43-45,共3页
笔者从2012年发表第一篇教研论文开始,经历了一次次闪现灵感后的欣喜、谋篇布局时的深思、动手创作中的窒息、精心修改时的抓狂、慎重发稿后的轻松、等待结果时的煎熬、得知刊发时的狂喜和收获样刊时的陶醉,细数五年的写作之路,还算... 笔者从2012年发表第一篇教研论文开始,经历了一次次闪现灵感后的欣喜、谋篇布局时的深思、动手创作中的窒息、精心修改时的抓狂、慎重发稿后的轻松、等待结果时的煎熬、得知刊发时的狂喜和收获样刊时的陶醉,细数五年的写作之路,还算顺畅。现结合本人撰写教研论文的体会,就教师教研论文写作的可行性原则谈一些自己的做法,希望能对同仁特别是青年教师有所启发和帮助,以期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性原则 教研论文 论文写作 生物教师 写作经历 阳光 高中 谋篇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时代的“记录者”也做“瞭望者”——《中国一号问题》一书写作经历与感悟
3
作者 宋振远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53,共2页
中国"一号问题"不是中美关系,不是石油供应,一定是"谁养活中国"的问题,一定是亿万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农民穷、农民弱、农村落后,构成了当今中国"最大的国情",也成为中国亟需破解的"一号问题"... 中国"一号问题"不是中美关系,不是石油供应,一定是"谁养活中国"的问题,一定是亿万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农民穷、农民弱、农村落后,构成了当今中国"最大的国情",也成为中国亟需破解的"一号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王永亮点评认为,由新华出版社推出的《中国一号问题》一书,对各级领导干部是一种方向的指引和方位的校正;对广大农村问题研究者是一声震耳欲聋、发人深省的警示和提醒;对新闻记者是一次从"记录者"到"瞭望者"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法大学 写作经历 感悟 新华出版社 中美关系 石油供应 生存发展 领导干部
原文传递
抓住机会 适时写作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栋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0-31,共2页
在学生最想写的时候让他写,效果最好,这样的写作经历也会成为他的记忆。另一方面,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善于抓住机会,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放手让学生去写。
关键词 写作经历 适时 教育教学资源 写作教学 学生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商隐古文转骈文写作始末与其文体观探微
5
作者 况晓慢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31,共5页
中晚唐时期,古文与骈文再一次进入此消彼长的角色转变期,李商隐以古文起家,以骈文谋生,其古文写作经历有早期处士叔教育之功,亦受晚唐古文势微因素影响,由古文转骈文写作之经历,是李商隐以古为尊、骈文为辅的文体观体现。
关键词 文体角色 写作经历 尊古重道 文体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学生从无我写作走向有我写作
6
作者 冉正宝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7年第5期124-125,共2页
很多作家都会被问及同一个问题:你的作品中有你的影子吗?而回答大都是肯定的。19世纪俄国最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冈察洛夫就曾说过:“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或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 很多作家都会被问及同一个问题:你的作品中有你的影子吗?而回答大都是肯定的。19世纪俄国最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冈察洛夫就曾说过:“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或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长在一起的东西。”在写作中会有“我”的影子随时出现,或直接以某种经历体验出现,或间接以某种情感观念出现,作家们用他们成功的写作经历证明,“无我”只是写作的表象,而“有我”才是写作的本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经历 “无我” 引导学生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冈察洛夫 19世纪 “有我” “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言式“写作”——铺就教育写作的思想通道
7
作者 林高明 《福建教育》 2018年第35期25-26,共2页
2014年,我在福建师范大学为"国家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做题为《教师如何写作》的讲座。讲座中场休息时,有一位教师找我交流,她说:"写作对教师的发展来说真是意义重大,可我们整天都要面对满满当当的教案... 2014年,我在福建师范大学为"国家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做题为《教师如何写作》的讲座。讲座中场休息时,有一位教师找我交流,她说:"写作对教师的发展来说真是意义重大,可我们整天都要面对满满当当的教案、七七八八的作业,常常还要应付各种突发情况,哪有大块时间静心写文章呢?"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后来,我细细回想我自己的教育写作经历,我发现,格言式"写作"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经历 骨干教师培训班 教育 格言 通道 福建师范大学 小学语文 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文教学:写作体验课怎么教 被引量:3
8
作者 荣维东 郭凯 郭金燕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7,共4页
感受写作过程。积累写作体验.对于写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深入感受写作过程,体验写作经历,感悟写作规律,是作文教学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话题。本期我们刊发了荣维东老师关于“写作体验课”的思考... 感受写作过程。积累写作体验.对于写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深入感受写作过程,体验写作经历,感悟写作规律,是作文教学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话题。本期我们刊发了荣维东老师关于“写作体验课”的思考和实践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过程 作文教学 孤独 品味 成长 能力的培养 教学活动 写作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笔外”写作素质
9
作者 张刚 《政工导刊》 2012年第11期55-55,共1页
时下,不少基层部队的机关都在感叹“笔杆子”少,能写大材料的更少。由此引发我们的思考,怎样才能称得上一支好“笔”?从许多“笔杆子”的写作经历看,除具有基本的理论、文字功底外,关键要看是否具备具体写作之外的以下四种能力。
关键词 写作素质 基层部队 写作经历 文字功底 “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写作的三个阶段
10
作者 王维审 《师资建设》 2015年第6期58-60,共3页
最近的一次讲课快结束的时候,一个老师问我怎样看一些专家提出的“坚持写下去就能成名师”的说法。因为时间的原因,我只能简单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种说法很有道理,但是“怎么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回来后,我回忆并梳理了... 最近的一次讲课快结束的时候,一个老师问我怎样看一些专家提出的“坚持写下去就能成名师”的说法。因为时间的原因,我只能简单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种说法很有道理,但是“怎么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回来后,我回忆并梳理了自己的写作经历,我觉得一个教师的写作大概可以分为(或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经历 教师 讲课 名师 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作,基于对教学问题的思考
11
作者 费岭峰 《小学教学研究》 2011年第10期33-33,共1页
一次介绍教研文章的写作经历后.一位听课的老师对我说:“费老师.您的好多文章是用问题作题目的。”经他这么一说.我开始对自己文章的题目进行关注。《如何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什么》《学生的学习是否真的发生》《如... 一次介绍教研文章的写作经历后.一位听课的老师对我说:“费老师.您的好多文章是用问题作题目的。”经他这么一说.我开始对自己文章的题目进行关注。《如何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什么》《学生的学习是否真的发生》《如何用好活动生成资源》《“小棒操作”为哪般》《今天,我们该如何教“简便计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经历 教学问题 教研文章 学生体验 生成资源 问题情境 简便计算 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作伴我成长
12
作者 李俊秀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17年第1期4-6,共3页
写作就像我的好朋友,一路伴随着我,见证着我的成长。在写作的过程中,我记录下我的成长轨迹,形成许许多多美好的点滴,构成一份永恒的记忆。细细品味这些年的写作经历,不同的成长阶段有着不同的亮点,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
关键词 写作经历 成长轨迹 成长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反思型教师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忠敬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1-65,共5页
在未来的“知本主义”时代 ,教师的质量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新的时代需要反思型的教师 ,本文论述了什么是反思型教师。
关键词 反思型教师 建构主义 行动研究 中国 21世纪 对话 写作经历 思维定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批评所应该承载的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学昕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35,共3页
新时期文学走过了三十年。三十年是一个需要总结的时间段落。我们始终积极地参与新时期文学,现在已经到了总结我们自己的时候。文学在三十年的历史之中扮演了何种角色,这与我们的文学观念息息相关。社会历史、人性、美、内心世界、语言... 新时期文学走过了三十年。三十年是一个需要总结的时间段落。我们始终积极地参与新时期文学,现在已经到了总结我们自己的时候。文学在三十年的历史之中扮演了何种角色,这与我们的文学观念息息相关。社会历史、人性、美、内心世界、语言和形式、文化传统——这些问题不断地启动我们的活跃思想。围绕着文学,三十年的争论留下了哪些深刻的认识?哪些问题需要继续争论,以至于可能影响未来的三十年?我们的刊物愿意开辟一个新的栏目,为大家的踊跃发言提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批评家 关系问题 铁路路基 写作经历 文学理论 写作姿态 文学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韵小说女性悲情书写及其文学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戴红稳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5-119,共5页
进入1980年代,呼应思想启蒙和人性觉醒的主潮,被压抑几十年的女性意识得以再度复苏。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经历了从性别复苏到话语自觉,从父权解构到主体建构的过程。1980年代初,女作家并不以“女性”群体出现,而是参... 进入1980年代,呼应思想启蒙和人性觉醒的主潮,被压抑几十年的女性意识得以再度复苏。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经历了从性别复苏到话语自觉,从父权解构到主体建构的过程。1980年代初,女作家并不以“女性”群体出现,而是参与了“伤痕”、“反思”、“寻根”、“改革”等文学潮流的营造,创作还有“中性化”、男性化倾向,也热衷于写作“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文学意义 书写 悲情 小说 蒋韵 80年代 写作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登华文文学创作的高山——张翎访谈录 被引量:13
16
作者 江少川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张翎,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望月》(海外版名《上海小姐》)《交错的彼岸》、《邮购新娘》(台湾版名《温州女人》)、《金山》,中短篇小说集《雁过藻溪》、《盲约》、《尘世》等。曾获第七届十月文学奖(2000年),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优秀散文... 张翎,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望月》(海外版名《上海小姐》)《交错的彼岸》、《邮购新娘》(台湾版名《温州女人》)、《金山》,中短篇小说集《雁过藻溪》、《盲约》、《尘世》等。曾获第七届十月文学奖(2000年),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优秀散文奖(2003年),首届加拿大袁惠松文学奖(2005年),第四届人民文学奖(2006年),第八届十月文学奖(2007年),《中篇小说选刊》双年度优秀小说奖(2008)。其中篇小说《羊》、《雁过藻溪》和《余震》分别进入中国小说学会2003年度,2005年度和2007年度排行榜。《金山》获得由中国出版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2009年第六届《当代》长篇小说年度奖。江少川教授曾在上海、威海与南宁三度访问张翎女士,近日又通过电邮多次与张翎女士交流,综合整理为此次的访谈录。访谈录经张翎本人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山》 移民家族叙事 跨域写作经历 新移民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秋雨:“文化苦旅”的一个重要缺环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育仁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35-39,共5页
一、余秋雨研究何以苍白和尴尬 90年代以来,余秋雨先生一直是备受学界内外广泛关注的“文化名人”。有趣的是,人们的这种“文化关注”几乎都是冲着他那些持续畅销的“文化散文”而来的。无论是清赏把玩,还是研究评说;无论是赞美,还是嘲... 一、余秋雨研究何以苍白和尴尬 90年代以来,余秋雨先生一直是备受学界内外广泛关注的“文化名人”。有趣的是,人们的这种“文化关注”几乎都是冲着他那些持续畅销的“文化散文”而来的。无论是清赏把玩,还是研究评说;无论是赞美,还是嘲讽,也几乎都是把他的“文化散文”作为咀嚼或解剖的唯一对象。如果说,这种把玩或研究仅仅停留在散文艺术方面,即其思想蕴涵、审美趣味、文体风格等,似乎还说得过去;然而,现在许多研究者显然不满足于这种小打小闹,而试图通过这些“文化散文”,同时从深度和广度来审视和检讨中国文人的心路历程及其人格构成上的窘迫和缺陷,尤其是从余先生的“文化苦旅”中去发现和追索他本人作为一个“拷向者”的灵魂奥秘,恐怕就有点尴尬,甚至显得有点荒唐了。这里的意思是说,当余秋雨作为我们今天需要着重研究的一个“学者型作家”,特别是作为一个试图重新找回知识分子的道德信念和人格力量的文化忧思者,仅着眼于对其“文化散文”的研究,而不对其从事学术和艺术写作的全部文字进行全面的探究,不仅显得浮浅,而且还显得苍白和盲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秋雨 "文化苦旅" 写作经历 文革 忏悔意识 文化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早就走出了《白鹿原》——陈忠实访谈录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忠实 舒晋瑜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2年第10期4-12,共9页
时间:2012年8月22日 舒晋瑜:陈老师您好,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您的写作经历吧。 陈忠实:我的写作经历可以分为两部分,没有发表作品以前和发表作品以后。1957年我初二的时候开始在作文本上写了几篇小说,纯粹是爱好,当然也有客观上的诱... 时间:2012年8月22日 舒晋瑜:陈老师您好,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您的写作经历吧。 陈忠实:我的写作经历可以分为两部分,没有发表作品以前和发表作品以后。1957年我初二的时候开始在作文本上写了几篇小说,纯粹是爱好,当然也有客观上的诱导。那时也搞教改,把语文课本分为文学和汉语两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忠实 《白鹿原》 访谈录 写作经历 语文课本 作品 小说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虚构文学”亟需面世 被引量:7
19
作者 袁凌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46,共4页
我是一个长期的非虚构写作者,同时也一直写作非虚构类的小说,另外也涉足严格来说不属于非虚构领域的散文和诗歌。从个人的写作经历出发,对于国内非虚构写作的源流、现状和前景,非虚构与虚构的关系,非虚构对于文学的意义,有一些自己的体... 我是一个长期的非虚构写作者,同时也一直写作非虚构类的小说,另外也涉足严格来说不属于非虚构领域的散文和诗歌。从个人的写作经历出发,对于国内非虚构写作的源流、现状和前景,非虚构与虚构的关系,非虚构对于文学的意义,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虚构文学 非虚构写作 文学的意义 现状和前景 写作经历 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朽的战士——芦清奎《静心斋诗文抄》序
20
作者 张杰 《泰山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芦清奎 《静心斋诗文抄》 人格 写作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