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生态学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
作者 李慧 胡宝全 +3 位作者 于玮玮 李卓然 刘峄 吴颖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213-216,共4页
当前,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未能与新技术、新成果及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教学方式偏向于传统的填鸭式,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显得生硬,以及课程评价体系较为单一等。基于此,从课程内容重构、教学设计改革及完善... 当前,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未能与新技术、新成果及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教学方式偏向于传统的填鸭式,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显得生硬,以及课程评价体系较为单一等。基于此,从课程内容重构、教学设计改革及完善考核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期为其他地方高校探索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业生态学 双创人才 培养模式 问题 创新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研究早期阶段的“燎原星火”——以1975年至2000年公开的部分资料为依据 被引量:1
2
作者 唐建军 陈欣 +9 位作者 胡亮亮 章家恩 吴文良 林文雄 曹林奎 曹凑贵 李萍萍 李凤民 王克林 骆世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6-487,共12页
20世纪的最后25年是中国内地的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理念推广、科研探索及人才队伍成长的早期阶段。本文基于中国知网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数据知识管理服务门户、中国生态学学会官网、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网,《中国生态农业学... 20世纪的最后25年是中国内地的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理念推广、科研探索及人才队伍成长的早期阶段。本文基于中国知网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数据知识管理服务门户、中国生态学学会官网、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网,《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农业现代化研究》《生态学杂志》等多种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有关学术期刊网站及孔夫子旧书网,对1975—2000年期间,中国内地从事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研究比较有影响力的学术平台(单位)和学者、公开出版的部分著作名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态学领域(C03)与农业生态相关的立项项目、中国知网系统内中文学术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要素分析(发表年份、作者、所在单位、刊载期刊等)、被引次数及相关期刊创刊号特邀专论为依据的重要学术论文和学术论著题录进行了粗略的统计和分析,分析描述了早期阶段农业生态学及生态农业研究的热点及其变化过程。此外,本文还陈列和介绍了中国生态学学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自成立至2000年期间组织和主办的十届全国农业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情况以及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发展。本文为关心和支持中国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各界人士了解20世纪最后25年里中国农业生态学领域的大致概貌提供了一个粗略小结,也是对既往时代的认同、肯定和对现世同人的鼓励鞭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生态农业 中国知网系统 科学事件 资料挖掘 数据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学累功 鸿业远图: 农业生态学与生态农业探索
3
作者 陈欣 唐建军 +2 位作者 李萍萍 杨武德 骆世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48,共2页
生态学(ecology),传统上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一门科学,侧重研究生物个体适应环境变化的机制、种群增长规律、群落演替规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其调控等,属于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随着学科发展和社会推动,生... 生态学(ecology),传统上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一门科学,侧重研究生物个体适应环境变化的机制、种群增长规律、群落演替规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其调控等,属于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随着学科发展和社会推动,生态学逐步拓展成为一门交叉学科,综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不但重视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还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我国,自2011年起,生态学成为服务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一级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交叉学科 生物个体 人文社会科学 生态农业 一级学科 群落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华英 姜超 +2 位作者 乌仁其其格 谢红岭 董玉新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1期135-138,共4页
在新农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农业生态学是农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专门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学科。深入挖掘课程包含的思政元素,为新农科背景下中国高校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创新与... 在新农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农业生态学是农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专门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学科。深入挖掘课程包含的思政元素,为新农科背景下中国高校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该文从农业生态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与建设的总体思路入手,初步从新农人职业素养、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前沿科技动态、优秀农耕文化、生态学原理5个维度开展课程思政的建设探索,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的融合,旨在学生能够深化“三农”认知,厚植“三农”情怀,学农知农,兴农强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学专业 农业生态学 课程思政 建设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机制与路径研究——以“农业生态学”课程为例
5
作者 王丙文 胡伟 +2 位作者 郭宗锋 曾旭 邓卿艳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12期184-191,共8页
如何做好课程思政教学是中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任务内涵的解析,提炼出课程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探讨解决该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机制与路径的... 如何做好课程思政教学是中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任务内涵的解析,提炼出课程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探讨解决该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机制与路径的关键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思政教学的考核方案,加强课程有效性的实证考核,确保教学改革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和时效性,为我国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深度改革提供参考。How to do a good job i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issue facing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eaching task of the course “Agroecology”, this paper extract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carried by the course, improves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discusses the key problems of integrating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into the mechanism and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assessment scheme of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hould be continuously improved to ensure the operability, strengthen the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curriculum effectiveness, ensure effectiveness and timeliness of teaching reform,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n-depth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农业生态学 机制 路径 课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以“农业生态学”课程为例
6
作者 黄晓辰 郑凌伶 +2 位作者 程月华 辛国荣 何春桃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年第6期17-23,共7页
课程思政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如何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建设思政元素融入路径,完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是当前推进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瓶颈问题。本研究以“农业生态学”课程为例,系统分析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介... 课程思政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如何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建设思政元素融入路径,完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是当前推进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瓶颈问题。本研究以“农业生态学”课程为例,系统分析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介绍了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角度和融入手段,为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农业生态学”课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运用案例化教学方式汲取思政元素,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时间维度开展多元化教学,并设置课外实践和课程实验环节,使思政元素变得鲜活,将课堂理论知识投入生产实践,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新农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农业生态学 新农科 多元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学的新视野 被引量:33
7
作者 林文雄 陈婷 周明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3-264,共12页
本文综述了我国农业生态学的发展过程与演化特点,并站在国际视野上分析了现代农业生态学发展趋势,着重提出农业生态学正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不断拓展,并把研究引向深入。从宏观层次上讲,农业生态学正从已往的宏观农业生物学层面逐步深... 本文综述了我国农业生态学的发展过程与演化特点,并站在国际视野上分析了现代农业生态学发展趋势,着重提出农业生态学正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不断拓展,并把研究引向深入。从宏观层次上讲,农业生态学正从已往的宏观农业生物学层面逐步深入到"三农"的社会学层面,研究水平从以往关注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逐步发展到人们普遍关心的食物系统(food system),即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研究农业生态系统能物流形成与运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政策法规对食物系统的调控作用。也就是说,现代农业生态学越来越重视人类社会生态觉醒对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环境,促进无污染生产及市场营销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当代西方国家,许多农业生态学工作者十分重视通过各种社区运动(movement)或行动(action)来促进政府、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以及相关管理部门接受农业生态学思想,自觉按照生态规律办事,保证食物生产系统健康高效运行,这已成为现代农业生态学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重要内容,涉及科学理论研究实验示范推广各种联盟运动推进社会公众自觉参与等全过程,体现了现代农业生态学的时代特征。从微观层次上讲,现代农业生态学正进入农业分子生态学时代,它借助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成就,运用系统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深入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其分子生态学机制。特别是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完善,环境(宏)基因组学、蛋白组学技术的问世,极大地推进了人们对未知生物世界的认知,尤其是对生物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深层次剖析,使得农业生态学能从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系统演化的过程与机制,促进从定性半定量描述向定量和机理性研究推进。客观上要求农业生态学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现代科学研究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自觉接受新的科学知识,促进传统科学向现代科学提升。本文特以例证分析了这一科学发展的必须性和重要性,旨在引发广大同行的反思与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 发展过程 现代视野 食物系统 分子农业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视域下农业生态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8
作者 曾建斌 贺小彦 +1 位作者 刘文星 马武军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17期163-165,共3页
新农科包含数字化、机械化、智能化农业发展方向,通过不断革新现代农业技术生产水平完成农业生产经营高效化与生态化,以新技能、新设备、新模式的技术追求完成新农业状态的有效建设和发展。在新农科视域下,农业生态学教学需要不断革新... 新农科包含数字化、机械化、智能化农业发展方向,通过不断革新现代农业技术生产水平完成农业生产经营高效化与生态化,以新技能、新设备、新模式的技术追求完成新农业状态的有效建设和发展。在新农科视域下,农业生态学教学需要不断革新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探究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良好关系,实现农业生态学科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对农业生态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设计以及成绩考核等不同环节进行改革探索,以此探究更高效的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成效,实现绿色、生态农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业生态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进展与趋势 被引量:103
9
作者 任继周 李向林 侯扶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8期1017-1021,共5页
阐述了草地农业生态学的内涵、发展过程、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界面理论、结构与功能、系统耦合与系统相悖以及系统健康评价是该学科的 4个前沿领域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存在 3个基本界面 ,即草丛 地境、草地 动物以... 阐述了草地农业生态学的内涵、发展过程、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界面理论、结构与功能、系统耦合与系统相悖以及系统健康评价是该学科的 4个前沿领域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存在 3个基本界面 ,即草丛 地境、草地 动物以及草畜生产 经营管理界面 ,研究发生于各个界面的一系列生态学过程 ,是揭示系统行为特征的关键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有 4个生产层 ,即前植物、植物、动物和外生物生产层 ,系统耦合与系统相悖是生产层之间互作的 2个重要概念 .不同生产层之间的系统耦合 ,可产生系统进化 ,多方面释放系统潜势 .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是其结构和功能的反映 ,健康评价是对其有序度和服务价值的度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农业生态学 研究进展 界面 系统耦合 系统相悖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发展态势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景宁 沈禹颖 王彦荣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4-233,共10页
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体现出生物学、农学和地理学交叉的特点。近年来,全球许多国家及相关研究机构对草地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本研究以SCIE论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利用Thomson Data Anlyzer(TDA)和UCINET软件对1996-2015年草地... 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体现出生物学、农学和地理学交叉的特点。近年来,全球许多国家及相关研究机构对草地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本研究以SCIE论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利用Thomson Data Anlyzer(TDA)和UCINET软件对1996-2015年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论文进行数据挖掘和定量分析,探究了近20年来国际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变化趋势、研究力量分布、重点领域、研究热点及国际合作。结果表明,近20年来,国际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论文以平均8%的速度增长;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所涉及的学科较多,主要有农业、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植物科学、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地质学等;除了对草地、农业关注外,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也对物种及生态环境保护较为重视;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论文的综合影响力较高,美国在国际间合作中表现最为突出,与各主要国家间均具有很强的合作关系;中国科学院在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方面非常活跃,其论文量遥遥领先于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等其他机构,但研究水平、影响力以及国际合作能力仍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 草地农业生态学 发展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型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农业生态学》教改探索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桂葵 冯远娇 +2 位作者 贺鸿志 谈凤笑 黎华寿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35-1039,共5页
在多年《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以培养综合素质为核心、创新能力为主线,立足多元化教学主体,灵活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即时互动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创新型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对《农业生态学》课程的教... 在多年《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以培养综合素质为核心、创新能力为主线,立足多元化教学主体,灵活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即时互动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创新型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对《农业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可归纳为:(1)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和生产实践;(2)基于教学主体多元化的多元教学模式的灵活选择;(3)开设《农业生态学》综合大实验和田间综合训练,强化学生动手能力;(4)生态学理论知识与农业生态实践的合理平衡;(5)设置多种交流平台,方便学生随时与教师互动。教改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该教学改革法是适用于生态学和农学类专业学生的《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较为成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 课程 教学改革 创新型多元互动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农业生态学实践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冰 陈长青 +1 位作者 陈林海 冯金侠 《高等农业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8-70,共3页
针对目前农业生态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着实践教学学时不足、实践基地缺乏、实践教学资源共享不够和信息技术应用欠缺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新的实验教学考核机制、建立校级联合开放实验教学体系、创建虚拟实... 针对目前农业生态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着实践教学学时不足、实践基地缺乏、实践教学资源共享不够和信息技术应用欠缺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新的实验教学考核机制、建立校级联合开放实验教学体系、创建虚拟实验室平台系统和加强生产实践环节等,以期提高农业生态学实践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 实践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加合作农业生态学“双语+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松良 Claude D Caldwell +2 位作者 Shannon Kilyanek 林德喜 魏丽卿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90-95,共6页
在国际教育合作背景下,福建农林大学引进的农业生态学(Agroecology)课程与福建省甚至全国高校双语课程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回顾了中加合作《农业生态学》双语课程的引进和适应过程,以及其作为福建省"精品课程"的教学体... 在国际教育合作背景下,福建农林大学引进的农业生态学(Agroecology)课程与福建省甚至全国高校双语课程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回顾了中加合作《农业生态学》双语课程的引进和适应过程,以及其作为福建省"精品课程"的教学体系、风格、方式及其建设成效;最后作者提出从促进国际交流、加强教材建设和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等3方面努力把该课程建成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加教育合作 农业生态学 双语教学 精品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结构图在农业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兵 屈德宁 +1 位作者 李华 周晓梅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96,共5页
知识结构图是表达和揭示知识体系中意义关联性的图表。农业生态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采用知识结构图式的教学方法,把农业生态学知识直观和整体性的展现出来,从而使农业生态学知识路径清晰易于掌握。知识结构图式的教学方法能激... 知识结构图是表达和揭示知识体系中意义关联性的图表。农业生态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采用知识结构图式的教学方法,把农业生态学知识直观和整体性的展现出来,从而使农业生态学知识路径清晰易于掌握。知识结构图式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农业生态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结构图 农业生态学教学 系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天气发生器的可视化编程及其将来在农业生态学上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马晓光 沈佐锐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473-1478,共6页
在实验室 (IPMist)多年来对天气模拟模型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又进行了天气发生器的可视化编程研究。本研究采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波谱分析和弱平稳过程理论等方法 ,利用北京市地面气象站 4 0年的观测数据 ,以matlab6 .0作为开发工... 在实验室 (IPMist)多年来对天气模拟模型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又进行了天气发生器的可视化编程研究。本研究采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波谱分析和弱平稳过程理论等方法 ,利用北京市地面气象站 4 0年的观测数据 ,以matlab6 .0作为开发工具 ,产生了常用的天气数据。其中包括 ,逐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降水量和太阳辐射量。使模拟的各功能参数实现了可视化编程 ,称之为可视化随机天气发生器 (visualprogrammingofstochasticweathergenerator ,VS WGEN)。同时又增加了 2 0个模型参数 ,使其对天气数据的模拟更为准确。天气模拟模型无论是在硬件方面 ,如控制人工气候室或温室等 ,还是在软件方面 ,如有害生物测报、管理和风险分析等都有着广阔的实用前景 ,对生态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也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天气发生器 可视化编程 农业生态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学的开拓与大学使命的担当——骆世明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9
16
作者 骆世明 孙庆忠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9,共15页
题记:骆世明教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研究生,1981年赴美学习,1995年至2006年,担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为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立下汗马功劳。作为一名国家级教学名师,他在学生培养和团队建设上尽显了师者和学者的风范。作为中国农业... 题记:骆世明教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研究生,1981年赴美学习,1995年至2006年,担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为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立下汗马功劳。作为一名国家级教学名师,他在学生培养和团队建设上尽显了师者和学者的风范。作为中国农业生态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为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 大学使命 教授 访谈录 恢复高考 大学校长 学科建设 学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业生态学面临的新问题与新任务 被引量:5
17
作者 章家恩 骆世明 《农村生态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48,共4页
中国农业发展正呈现现代化、结构优化、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生态良性化等发展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中国加入WTO后 ,农业生态学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任务 ,主要包括 :(1 )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生态学问题 ;(2 )农业生物安全问题 ;(3... 中国农业发展正呈现现代化、结构优化、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生态良性化等发展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中国加入WTO后 ,农业生态学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任务 ,主要包括 :(1 )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生态学问题 ;(2 )农业生物安全问题 ;(3)食物安全与生态农业建设问题 ;(4)农业资源与物种多样性保护问题 ;(5)农业生态管理与生态补偿问题 ;(6)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恢复问题 ;(7)农业人口迁移与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学问题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WT0 全球环境变化 农业生态学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学的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瑞吉 王龙昌 郑钦玉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66-169,共4页
中国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史短,不够成熟,为我国培养的农业生态人才未能满足现时社会、经济、生态发展建设的迫切需求,因此,对农业生态学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农业生态学在社会发展需求、人才知识创新... 中国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史短,不够成熟,为我国培养的农业生态人才未能满足现时社会、经济、生态发展建设的迫切需求,因此,对农业生态学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农业生态学在社会发展需求、人才知识创新、高校发展竞争三个方面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新形势分析,从构建新课程教学体系、科研成果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学成效的课堂教学改革以及实验和实践实习教学改革上,讨论了培养理论研究创新型人才、操作应用型与创新型技能人才的方法举措及必要性和急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学教学内容的主线索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松良 林文雄 何水林 《高等农业教育》 1999年第2期51-53,共3页
鉴于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生态学的教学对象的不断扩大,本文分析了不同 专业、不同学时和不同培养目标的农业生态学教学内容的主线索,即:(1)强调农业生 态学的哲学前提;(2)增强生态(环境)意识;(3)把生态农业作为重点;... 鉴于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生态学的教学对象的不断扩大,本文分析了不同 专业、不同学时和不同培养目标的农业生态学教学内容的主线索,即:(1)强调农业生 态学的哲学前提;(2)增强生态(环境)意识;(3)把生态农业作为重点;(4)注重农业生 态系统结构的多元性和协调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 教学内容 主线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