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8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
1
作者 杨秋宇 关全力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8,共7页
为探讨新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实现农业节水目标,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制度框架下,归纳了样本地区沙雅县和大河沿子灌区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模式,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样本地区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测算;在归纳总结两地... 为探讨新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实现农业节水目标,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制度框架下,归纳了样本地区沙雅县和大河沿子灌区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模式,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样本地区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测算;在归纳总结两地改革模式的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探究了新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影响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两地的农业用水效率总体上呈现波动上升态势,降水量、农业终端水价、是否执行奖补制度对农业用水效率具有正向作用,改革面积、灌溉定额对农业用水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价综合改革 农业用水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用水生态足迹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分析
2
作者 王田月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9,36,共8页
农业用水生态足迹对于了解水环境的生态状况以及衡量农业发展对水资源的生态占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水生态足迹模型、可视化地图、Kernel密度估计、Moran指数以及地理探测器分析中国农业用水生态足迹的动态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 农业用水生态足迹对于了解水环境的生态状况以及衡量农业发展对水资源的生态占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水生态足迹模型、可视化地图、Kernel密度估计、Moran指数以及地理探测器分析中国农业用水生态足迹的动态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05-2022年全国总的农业用水生态足迹从0.19亿m^(2)上升至0.21亿m^(2),地区排序为东北>中部>西部>东部,万元GDP农业用水生态足迹从2.13下降至0.49,地区排序为西部>东北>中部>东部;②万元GDP农业用水生态足迹呈现“由北向南”、“西北向东南”递减的空间变化特征,高值区分布在新疆、西藏、宁夏,低值区分布在西南的四川、重庆及华北的河南、山东、河北;③Kernel密度估计呈现“波峰高度增加、波峰数量减少、曲线向左运动、右尾缩短、宽度缩小”的动态变化规律;④考察期内空间Moran指数显著为正且主要分布在第一、二、三象限;⑤地理探测器结果揭示,驱动因素的平均解释力排序为:财政支农力度(0.25)>经济发展水平(0.23)>第一产业占比(0.20)>水资源禀赋(0.19)>农田水利基础设施(0.19)>畜牧业占比(0.15)>农业受灾率(0.11)>农业机械化程度(0.07),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财政支农力度、畜牧业占比、农业受灾率的解释力呈波动上升趋势。研究结论表明:我国万元GDP农业用水生态足迹存在下降趋同与收敛集聚态势;在空间上主要呈现正相关集聚形态,“低低集聚”地区所占比例45.16%,为最主要的集聚模式;财政支农力度、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持续推动空间分异的核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 生态足迹 空间差异 动态演进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均匀分段法的农业用水水平等级确定
3
作者 刘佩贵 高静静 +2 位作者 李伟 尚熳廷 张丽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9-212,共4页
农业用水水平是衡量农业综合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含港、澳、台)为例,借助超效率SBM模型计算农业用水效率,综合对比等分法、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均值-标准差法的原理和评价结果,利用非均匀分段法确定农业用水水... 农业用水水平是衡量农业综合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含港、澳、台)为例,借助超效率SBM模型计算农业用水效率,综合对比等分法、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均值-标准差法的原理和评价结果,利用非均匀分段法确定农业用水水平等级。结果表明,非均匀分段法确定的农业用水水平为优、良、中、差等级区间分别为(0.835,+∞)、(0.565,0.835]、(0.319,0.565]、(0,0.319],我国农业用水水平综合等级为良,且分布呈现“空间相关性”特征。该方法基本可以客观反映我国农业用水水平及各个省份之间的差异,解决了农业用水水平确定区间随用水效率发生变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分段法 农业用水 农业用水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用水效率的区域差异与收敛特征研究——基于湖北省80个县(市、区)的分析
4
作者 张燕 张玲玲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05-113,共9页
基于全局超效率SBM-DEA模型,测度了2008—2021年湖北省县域农业用水效率的动态演进规律,并结合Dagum基尼系数和σ、β收敛检验模型,探究了湖北省农业用水效率的地区差异和收敛特征。结果表明:2008—2021年湖北及鄂东、鄂中、鄂西地区的... 基于全局超效率SBM-DEA模型,测度了2008—2021年湖北省县域农业用水效率的动态演进规律,并结合Dagum基尼系数和σ、β收敛检验模型,探究了湖北省农业用水效率的地区差异和收敛特征。结果表明:2008—2021年湖北及鄂东、鄂中、鄂西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各地区效率差距整体呈扩大趋势,地区间差异是影响总体差距的主要原因。各区域农业用水效率均不存在σ收敛特征,存在典型的β收敛特征,在加入5个外部因素后,β收敛速度显著提升,且影响效应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异质性。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针对性策略以促进农业用水效率的提升,以期为节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效率 地区差异 收敛特征 超效率SBM-DEA模型 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与农业用水效率提升路径——评《河北省农业用水效率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哲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08-108,共1页
在当今世界,粮食安全和资源约束问题日益凸显。中国为农业大国,特别是水资源紧张的华北平原区,如何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刘晓东博士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洞察和系统研究,... 在当今世界,粮食安全和资源约束问题日益凸显。中国为农业大国,特别是水资源紧张的华北平原区,如何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刘晓东博士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洞察和系统研究,撰写的《河北省农业用水效率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案。该书首先立足于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背景,特别是河北省作为华北平原的重要农业区,其水资源短缺和农业用水需求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作者通过多维度的分析,全面测度了河北省农业用水的经济效率、环境效率和生态效率,揭示了农业用水效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使我们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农业用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还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对河北省农业用水综合效率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方法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路径 粮食安全 农业用水效率 综合效率 环境效率 生态效率 刘晓东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调水对水源区流域农业用水的影响与应对——评《中线调水对汉江流域农业用水影响评估研究》
6
作者 刘国纬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和区域间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的常用工程措施。科学评估调水工程对调水区特别是对中下游地区的经济、生活生产、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推动国家水网建设的重要课题。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 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和区域间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的常用工程措施。科学评估调水工程对调水区特别是对中下游地区的经济、生活生产、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推动国家水网建设的重要课题。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汉江流域是我国自古以来重要粮食主产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是否会对该流域的农业用水产生影响,影响强度如何,如何尽可能减少这种影响,河海大学张玲玲教授团队撰写的《中线调水对汉江流域农业用水影响评估研究》一书进行了系统回答。该书视角独特,选题新颖,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调中线工程 跨流域调工程 丹江口 影响评估 网建设 汉江流域 农业用水 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农业用水量与农业经济发展脱钩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徐保坤 杨晓霞 +1 位作者 袁念念 李亚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阐明长江经济带农业用水量和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落实节水优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3~2021年长江经济带相关统计数据,运用Tapio脱钩模型,在揭示2003~2021年长江经济带水资源量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对长... 阐明长江经济带农业用水量和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落实节水优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3~2021年长江经济带相关统计数据,运用Tapio脱钩模型,在揭示2003~2021年长江经济带水资源量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农业用水量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来看,长江经济带农业用水量供应充足,但受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影响,农业用水供需存在空间上的不均衡现象;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农业用水效益存在明显差异,总体农业用水量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一直处于脱钩状态,并且长期处于比较理想的弱脱钩状态或强脱钩状态;在大多数时段内,各省份农业用水量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也处于比较理想的弱脱钩状态或强脱钩状态。研究成果可为长江经济带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及其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 农业经济发展 Tapio脱钩模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用水结构演变态势分析 被引量:58
8
作者 王玉宝 吴普特 +1 位作者 赵西宁 李甲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9-404,共6页
农业用水结构对农业用水效率及效益有较大影响。采用1949~2006年农业用水资料分析了我国农业用水结构的演变历程, 并根据农业用水结构的发展变化及灌溉农业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 将1949~2050年我国农业用水水平分为初级利用、低... 农业用水结构对农业用水效率及效益有较大影响。采用1949~2006年农业用水资料分析了我国农业用水结构的演变历程, 并根据农业用水结构的发展变化及灌溉农业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 将1949~2050年我国农业用水水平分为初级利用、低效利用、合理利用及高效利用4个阶段。研究表明: 我国农业用水结构日趋合理, 农业用水比重持续减少, 农、林、牧、渔用水及粮、经、饲作物用水比例协调程度不断提高。据此, 提出了注重农业用水结构优化的农业经济用水量概念。华北地区的实例分析表明, 在同时提高农业用水综合效益的情形下, 依靠优化农业用水结构可年节水199.94亿 m^3; 而有无用水结构优化的综合节水措施节水效果相差29.97亿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结构 农业用水效率 农业用水 农业结构型节 农业经济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春华 王玉 +1 位作者 张恒 白秀广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3,共10页
推动农业用水效率、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2005-2020年沿黄9省区数据,构建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生态环境(WEE)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 推动农业用水效率、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2005-2020年沿黄9省区数据,构建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生态环境(WEE)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障碍度模型探析三者耦合协调发展特征及障碍机制。结果表明:(1)农业用水效率、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在2005-2020年呈不同程度波动上升趋势;(2)黄河流域WEE复合系统处于高耦合状态,协调度由勉强协调向初级协调迈进并呈“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且农业生态环境滞后型省区最多,农业用水效率滞后型省区最少;(3)各子系统对应的主要障碍因子对农业用水效率子系统阻滞程度最强,而对农业经济发展子系统阻滞程度最弱。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打破省区壁垒促进农业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政策等是加强黄河流域及各省区农业用水效率、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优质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效率 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价对农业用水需求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春应 章仁俊 《中国水利》 2005年第15期46-48,共3页
为合理配置水资源、提升水资源使用效率、稳定农业发展、发挥水利工程效益,科学、合理地确定农业水价,充分发挥水价杠杆调节水资源供需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江苏省典型灌区农业用水量、水价、年降雨量、作物种类预处理,分析... 为合理配置水资源、提升水资源使用效率、稳定农业发展、发挥水利工程效益,科学、合理地确定农业水价,充分发挥水价杠杆调节水资源供需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江苏省典型灌区农业用水量、水价、年降雨量、作物种类预处理,分析了水价上涨对农业用水量下降的影响,说明农业用水价格弹性是客观存在的,研究这种弹性对节水规划和水价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 农业用水价格弹性 农业 用水需求 农业发展 农业用水 资源供需 利工程效益 价格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M模型的额敏灌区农业用水效率时空特征分析
11
作者 王世威 范文波 +4 位作者 马军勇 杨海梅 任聪哲 李顺顺 刘雨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5-1180,共6页
基于新疆额敏灌区2009—2021年各项数据指标,利用SBM模型、Malmquist指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农业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9—2021年农业用水效率均值为0.938,处于较高利用状态;灌区全要素生产... 基于新疆额敏灌区2009—2021年各项数据指标,利用SBM模型、Malmquist指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农业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9—2021年农业用水效率均值为0.938,处于较高利用状态;灌区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值均大于1,农业用水效率总体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技术进步起重要作用;空间上,农业用水效率按地区排序由大到小表现为东北部、西部、中部,具体为东北部农业用水效率均值为1.499,中部与西部农业用水效率均值分别为0.495和0.540;种植构成、产值构成与年平均气温是影响额敏灌区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敏灌区 农业用水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丰沛区农业用水效率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苗 贺义雄 余晓洋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4,共12页
本研究通过构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浙江省2010—2020年的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测度,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了农业用水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最后运用地理探测器探析了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解决我国农业... 本研究通过构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浙江省2010—2020年的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测度,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了农业用水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最后运用地理探测器探析了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解决我国农业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浙江省农业用水效率从2010年的1.153上升至2020年的1.661,年均增长3.71%,多年均值为1.535,始终处于有效利用状态,多年稳定性较强,且纯技术效率影响较大;浙北地区农业用水效率高于浙南地区,但地区差异逐步缩小;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农业用水的重视程度、农业种植结构、水资源丰裕程度是影响浙江省农业用水效率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同时农业用水效率的空间分异并不是单一因子作用的结果,而是在多种因子共同作用下非线性增强的结果。据此,浙江省需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大农业财政投入力度、推进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户主体节水意识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农业用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效率 超效率SBM 核密度估计 地理探测器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型结合下农业用水效率及影响因素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方大利 王静 +1 位作者 刘晶晶 罗永臻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3,共9页
针对农业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时空分异的问题,测度农业水资源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时空分异特征进行深入解析。将多种数学地理模型相结合,利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测度各省份农业用水效率,以Tobit模型作为探究农业用水效率主要影响... 针对农业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时空分异的问题,测度农业水资源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时空分异特征进行深入解析。将多种数学地理模型相结合,利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测度各省份农业用水效率,以Tobit模型作为探究农业用水效率主要影响因素的方法,基于所测算结果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分析各因素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程度和时空差异性。结果显示:我国农业用水效率提升明显但总体效率仍保持较低水平,农业用水效率省际和区域差异显著;年降水量、农业用水占比、节水灌溉面积占比、人均农产值和农产品进出口额是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农业用水占比和人均农产值是最主要的负向和正向因素;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环境导致农业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差异显著,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繁荣,能有效促进农业用水效率提升;黄河流域传统的漫灌、串灌方式用水浪费严重;长江流域下游发达地区较高的农业生产水平带动中上游地区发展;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丰富的降水缓解了缺水压力,节水动力不足;西北地区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等的劣势导致用水效率低下。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措施,从多维度推动农业用水效率的提升与持续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效率 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 Tobit模型 GTWR模型 空间异质性 多模型结合 时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时空特征分析
14
作者 穆金婷 赵亚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81,共6页
为揭示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为农业水资源高效管理提供依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2000—2021年黄河流域79个地级市的农业用水效率,并借助Stata 15.0和ArcGIS 10.7软件,深入剖析农业用水效率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区域... 为揭示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为农业水资源高效管理提供依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2000—2021年黄河流域79个地级市的农业用水效率,并借助Stata 15.0和ArcGIS 10.7软件,深入剖析农业用水效率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区域分异状况。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但呈稳步提升趋势,各地级市之间的差异基本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农业用水效率空间分异特征显著,中低效率地级市主要位于黄河上中游地区,高效率地级市基本集中在山东、河南两省,高效率核密度分布区与国家粮食主产区分布基本吻合,其中河套灌区、豫西及关中地区部分地级市研究期内农业用水效率得到显著提升;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之间、省(区)之间农业用水效率差异明显,农业用水效率下游>中游>上游、山东>河南>陕西>内蒙古>山西>甘肃>青海>宁夏,但效率提升幅度大小排序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时空特征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农业用水效率评价及促进对策研究
15
作者 葛晓帆 董洪光 张清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21,共7页
为了科学评价山东省农业用水效率,采用DEA-BCC-I模型测算山东省农业用水效率,采用Malmquist指数对山东省2011—2021年16个地级市用水效率的动态演变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21年山东省农业用水综合效率值为0.822,总体水平相对较... 为了科学评价山东省农业用水效率,采用DEA-BCC-I模型测算山东省农业用水效率,采用Malmquist指数对山东省2011—2021年16个地级市用水效率的动态演变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21年山东省农业用水综合效率值为0.822,总体水平相对较高;农业用水效率由高到低的区域排序为:鲁中>鲁东>鲁西南>鲁西北;2011—2021年间山东省农业用水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但用水综合效率呈下降趋势;技术进步是山东省用水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推动力;建议采取技术创新,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提高投入要素的匹配度,合理控制投入规模,并对水资源价格进行调控,以提高山东省农业用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 BCC-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在营口灌区农业用水效率测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红波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6期185-188,共4页
为提高灌区农业用水效率测算的科学性,文章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营口灌区农业用水效率进行定量测算。测算结果表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可实现灌区农业用水多目标的测算,测算结果和区域实际农业用水效率情况吻合度较高。研究成果可为区... 为提高灌区农业用水效率测算的科学性,文章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营口灌区农业用水效率进行定量测算。测算结果表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可实现灌区农业用水多目标的测算,测算结果和区域实际农业用水效率情况吻合度较高。研究成果可为区域农业用水效率的科学定量测算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效率测算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多目标 营口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农业用水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晴 朱华 +3 位作者 王妍 许柔怡 陈杰勋 叶锦阳 《人民珠江》 2024年第1期34-41,62,共9页
理解农业用水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农业水、能资源集约利用和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10—2021年杭州市农业相关统计数据,对杭州市农业用水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并探讨了杭州市农业用水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 理解农业用水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农业水、能资源集约利用和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10—2021年杭州市农业相关统计数据,对杭州市农业用水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并探讨了杭州市农业用水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结果显示:①2010—2021年杭州市农业用水碳排放整体呈非平稳下降趋势,碳排放强度呈持续下降趋势,二者分别下降了0.82×10^(8)kg和1.14 t/10^(4)元,其中农业用水碳排放时间演变大致分为“先下降后上升-波动下降-相对平稳”3个阶段;②2011—2021年杭州市农业用水碳排放与种植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以强脱钩为主,占比72.73%;③技术效应与经济效应分别是促进和抑制二者脱钩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 碳排放 经济增长 Tapio LM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河南省农业用水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明珠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期58-64,81,共8页
水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提高农业生产用水效率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以农业灰水足迹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2005—2020年河南省18个地市农业生产用水效率进行静态... 水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提高农业生产用水效率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以农业灰水足迹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2005—2020年河南省18个地市农业生产用水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科学测度,并采用Tobit模型分析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5—2020年河南省农业用水效率整体呈现增加的态势,但相对于全省平均水平,仍然有一半地区未达到全省平均用水效率。此外,豫西、豫中、豫南、豫东、豫北地区农业生产用水效率呈现逐级降低的分布格局。(2)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其变化趋势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农业用水比重、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对农业生产用水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人均GDP、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农业种植结构对农业生产用水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大力发展农业节水技术,减少农业用水;注重提高农户节水意识;重视农业生产用水效率的区域差异,因地制宜的加快制定符合区域发展的农业用水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期望产出 农业用水效率 超效率SBM Malmquist指数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用水管理与农户灌溉行为耦合机理及实证分析
19
作者 龙佳华 关全力 《农业科学研究》 2024年第2期77-83,共7页
构建新疆沙雅县农业用水管理与农户灌溉行为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指标赋权,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两者之间的静态关系。结果表明:沙雅县农业用水管理与农户灌溉行为整体协调水平不高;农户灌溉行为相对滞后。对此提出以下建议:完善... 构建新疆沙雅县农业用水管理与农户灌溉行为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指标赋权,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两者之间的静态关系。结果表明:沙雅县农业用水管理与农户灌溉行为整体协调水平不高;农户灌溉行为相对滞后。对此提出以下建议:完善农业用水管理的顶层设计;建立科学完善的反馈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定期对用水户、农民用水合作社进行节水知识和灌溉技术培训,宣传农用水管理的有关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管理政策 农户行为目标 熵值法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住生命之源: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业用水效率
20
作者 黄敦平 倪加鑫 牛欢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94,共14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助于推动“粮田”变“良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探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对...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助于推动“粮田”变“良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探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用水效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具有长期提升效应,这一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强水资源禀赋、高农业依赖程度的地区及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业用水效率提升效应相对更强。机理分析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渠道提升农业用水效率。此外,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业节水效应也将带来显著的农村节能效应与农民增收效应。本文研究结论为中国提升农业用水效率提供一定借鉴与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业用水效率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