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地股份合作制: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制度创新 被引量:53
1
作者 黄祖辉 傅夏仙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5期40-43,共4页
农地股份合作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非农产业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产生的一项制度创新 ,它有效地解决了该地区较为普遍的农业兼业化以及农业效益低下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分析了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绩效以及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农地股份合作制 土地使用权 制度创新 土地流转 制度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股份合作制问题探讨 被引量:16
2
作者 郭铁民 林善浪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30-33,37,共5页
20余年来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大发展,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仍然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的自然特点、技术水平和农村的社会状况。但家庭联产承包制采取按人均包、肥瘦远近搭配的办法,产生了农户经营的土地细碎化与农... 20余年来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大发展,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仍然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的自然特点、技术水平和农村的社会状况。但家庭联产承包制采取按人均包、肥瘦远近搭配的办法,产生了农户经营的土地细碎化与农业生产现代化之间的矛盾。近几年来沿海一些地区把股份合作制引入农地经营体制,形成农地股份合作制。股份合作制是对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完善和发展,是在保留家庭联产承包制基本内核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股份合作制 家庭联产承包制 土地经营机制 集体经济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地股份合作制制度绩效的内生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蒋永穆 刘承礼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5-69,共5页
本文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内生交易费用理论对中国农地股份合作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认为其现行产权安排、治理机制与分配制度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较高的内生交易费用 ,并由此降低了该制度的绩效。因此 ,适时地进行产权结构的明晰、治理合... 本文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内生交易费用理论对中国农地股份合作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认为其现行产权安排、治理机制与分配制度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较高的内生交易费用 ,并由此降低了该制度的绩效。因此 ,适时地进行产权结构的明晰、治理合约的遴选和分配制度的创新是降低内生交易费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股份合作制 制度绩效 内生交易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农民增收效应研究——基于1992—2009年佛山四市(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贾春梅 葛扬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5,共8页
作为农地使用权产权制度创新的农地股份合作制,是一种农民凭借土地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制度安排。运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三水区1992—2009年的相关社会经济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的计量方法,对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增收... 作为农地使用权产权制度创新的农地股份合作制,是一种农民凭借土地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制度安排。运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三水区1992—2009年的相关社会经济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的计量方法,对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增收效应进行估计,研究结果发现,农地股份合作制在实施当年及之后的三年内,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在以后的年份里增收效果逐年降低甚至为负,且影响作用在统计上均不显著,表明农地股份合作制不具备持续的增收效应。其根源可能在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冲突。因此,只有协调两者之间的利益分配,让农民真正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才能使该制度安排走得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股份合作制 农民人均纯收入 利益分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股份合作制发展模式·特征及其启示 被引量:4
5
作者 常焕焕 宇赟 +1 位作者 郭永生 陈晓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1期6855-6856,6858,共3页
介绍和分析了国内主流的3种农地股份制模式——社区经营型(南海模式)、集体租赁型(宁夏平罗模式)和联合经营型(浙江建德模式)的运作机制,归纳了当前我国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几点特征:一是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 介绍和分析了国内主流的3种农地股份制模式——社区经营型(南海模式)、集体租赁型(宁夏平罗模式)和联合经营型(浙江建德模式)的运作机制,归纳了当前我国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几点特征:一是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二是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三是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四是农民合作组织运作规范化。指出我国农地股份合作制发展中存在技术落后、资金短缺等问题。最后提出要发展我国农地股份合作制,应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积极尝试农村土地证券化等新型模式,探索一条适合当前我国国情的农地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股份合作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证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利润、效率损失与农地股份合作制度创新 被引量:31
6
作者 钱忠好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8-92,共5页
农地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组织和制度创新,能产生经济当事人在现行农地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得的外部利润,但农地股份合作制度规则内含的矛盾又可能导致效率损失。明确农地股份合作制的性质、改革和完善相关法律、赋予农民个人土地股权以物权... 农地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组织和制度创新,能产生经济当事人在现行农地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得的外部利润,但农地股份合作制度规则内含的矛盾又可能导致效率损失。明确农地股份合作制的性质、改革和完善相关法律、赋予农民个人土地股权以物权属性、提高农民谈判能力、规范政府行为、完善农地股份合作社的管理模式、合理设置并明晰农地股权、赋予农民农地股份合作社成员退出权等,能有效地提升外部利润,减少效率损失,促进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股份合作制 外部利润 效率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股份合作制的过渡性质:一种基于内生交易费用理论的评说与前瞻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承礼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1-35,共5页
本文运用内生交易费用理论对农地股份合作制的过渡性质作出了判断与发展。研究表明 ,农村用地制度的演进规律遵循内生交易费用递减原则 ,而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共有所有权与封闭治理必然导致较高的内生交易费用 ,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走向... 本文运用内生交易费用理论对农地股份合作制的过渡性质作出了判断与发展。研究表明 ,农村用地制度的演进规律遵循内生交易费用递减原则 ,而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共有所有权与封闭治理必然导致较高的内生交易费用 ,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走向股份制。鉴于政策的延续性 ,在推行农地股份合作制时 ,适当扩大股份制因素 ,进行过渡性的制度安排是顺应这一理论推演的现实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交易费用 农地股份合作制 过渡性质 制度安排 农村用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股份合作制效用分析——以广东南海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琼 齐源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60-63,共4页
以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为基础,构建农地效用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广东南海市实行农地股份合作制前后十年间的有关数据为分析对象,对农地股份合作制的效用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农地 农地股份合作制 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股份合作制的三种实践模式比较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万江 解安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5-87,共3页
作为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农地股份合作制能够克服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模式的弊端,对于探索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完善集体产权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南海模式、苏南模式和北京大兴模式三大典型范例的比较研究,挖掘其共性规律及... 作为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农地股份合作制能够克服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模式的弊端,对于探索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完善集体产权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南海模式、苏南模式和北京大兴模式三大典型范例的比较研究,挖掘其共性规律及个体差异,探讨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京郊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股份合作制 典型模式 问题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股份合作制中的股权设置与流转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殷红春 姜福洋 许恒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35-39,共5页
在东部沿海地区兴起的农地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农地制度的一次创新,它较好地满足了转型期间我国农民对土地权利的诉求。众多的学者已对它的创新之处、制度绩效以及它产生的内在机理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描述。文章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 在东部沿海地区兴起的农地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农地制度的一次创新,它较好地满足了转型期间我国农民对土地权利的诉求。众多的学者已对它的创新之处、制度绩效以及它产生的内在机理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描述。文章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农地股份合作制中的股权的设置、股权结构以及股权人资格的认证等问题进行讨论,并就规范股权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股份合作制 股权 制度创新 转让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股份合作制:农民增收的理想选择 被引量:5
11
作者 蒋占峰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5-79,共5页
农民增收的关键是农地制度改革。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设计的,虽然产生了巨大绩效,但蕴含着的制度缺陷,目前已难以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农地股份合作制模式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一次突破性重大改革,是增加农民... 农民增收的关键是农地制度改革。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设计的,虽然产生了巨大绩效,但蕴含着的制度缺陷,目前已难以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农地股份合作制模式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一次突破性重大改革,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理想土地产权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土地制度 产权制度 农地股份合作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股份合作制与“重建个人所有制”——以京郊农村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解安 徐宏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5-120,2,共6页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是从所有制性质、劳动组织形式和个人财产权益三个方面对未来社会经济形态的设想,这一设想是根据人类历史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进程做出的科学判断。从生产资料所有关系、劳动组织形式和...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是从所有制性质、劳动组织形式和个人财产权益三个方面对未来社会经济形态的设想,这一设想是根据人类历史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进程做出的科学判断。从生产资料所有关系、劳动组织形式和集体中个人的财产权益三个方面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本质和特征进行的探讨表明:农地股份合作制探索具有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趋向,但两者在制度层级和实现条件上存在巨大差异,不能将其简单等同起来。正确认识中国农地股份合作制与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对推动中国农地股份合作制及农地改革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股份合作制 “重建个人所有制” 京郊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农地股份合作制的构想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秀娟 许月明 《中国土地》 2008年第9期56-58,共3页
农地股份合作制是指农地承包方自愿联合起来,用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股,农民全部或者部分放弃土地经营,由集体经济组织或者专业的土地经营者统一支配土地从事农业合作生产,农民分享土地股权收益的经营制度。农地股份合作制是在实践中探... 农地股份合作制是指农地承包方自愿联合起来,用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股,农民全部或者部分放弃土地经营,由集体经济组织或者专业的土地经营者统一支配土地从事农业合作生产,农民分享土地股权收益的经营制度。农地股份合作制是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土地流转方式,一种以价值形态的股份代替实物形态的土地进行农地流转的制度安排,因而又是一种土地流转、配置制度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股份合作制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 土地流转方式 集体经济组织 土地经营 合作生产 经营制度 股权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股份合作制变革与农民增收 被引量:5
14
作者 蒋占峰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1-23,共3页
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与家庭联产承包制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农地制度安排存在很大缺陷有直接关系。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现有的农地产权创新形式中,农地股份合作制模式是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土地制度 产权制度 农地股份合作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参与农地股份合作制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省三汊镇的农户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小艳 马才学 《农业展望》 2013年第4期37-40,共4页
农地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新的土地流转方式,在实践过程中极大地显示了其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对湖北省三汊镇农户的入户调查,采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土地入股意愿的内部因素,并加以规范分析找出了影响农户入股意愿的主要外部... 农地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新的土地流转方式,在实践过程中极大地显示了其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对湖北省三汊镇农户的入户调查,采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土地入股意愿的内部因素,并加以规范分析找出了影响农户入股意愿的主要外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入股意愿主要受户主的职业、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和家庭人口数量等内部因素和劳保福利、完善的社保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促进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建议。最后,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股份合作制 农户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股份合作制——中国当前农地制度创新模式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英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8-20,共3页
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制度变革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过小的生产规模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对规模经济的要求。农地股份合作制适应我国农业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适... 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制度变革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过小的生产规模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对规模经济的要求。农地股份合作制适应我国农业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向适度土地规模经营发展,同时由于它和现行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经营方式的一致,使得两种制度模式之间能够实现较好的衔接。在逐步实行农地股份制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创新模式 农地股份合作制 土地问题 中国 经济发展 生产规模 经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股份合作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何官燕 《经济师》 2008年第5期40-41,共2页
农地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适应我国农业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激活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使农地资源充分发挥其生产要素的作用,通过市场调节形成优化配置,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文章对... 农地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适应我国农业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激活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使农地资源充分发挥其生产要素的作用,通过市场调节形成优化配置,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文章对当前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股份合作制 理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股份合作制历史经验再探——以“初级社”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解安 路子达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8-115,共8页
在对农地股份合作制的研究中,鲜有学者专门探究其历史源流和理论脉络。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曾集中在东北及华北地区试点初级社,其共同特点在实践层面主要表现为:以农副业合作型和农具合作型为主,劳动力股份比重较大以及明确的退出机... 在对农地股份合作制的研究中,鲜有学者专门探究其历史源流和理论脉络。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曾集中在东北及华北地区试点初级社,其共同特点在实践层面主要表现为:以农副业合作型和农具合作型为主,劳动力股份比重较大以及明确的退出机制;理论层面主要表现为:"组织起来",注重合作化速度和集体化与工业化相协调等。这些对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进一步推进农地股份合作制实践与发展是一份十分宝贵的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股份合作制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 农业合作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地股份合作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铁民 林善浪 《经济研究参考》 1998年第48期29-36,共8页
一、我国农地股份合作制的产生 家庭联产承包制改变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体制,在短短几年内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发展,扭转了陷于困境的农村经济形势。从总体上看,家庭联产承包制仍然适应农业生产的自然特点。
关键词 农地股份合作制 股份合作企业 家庭联产承包制 农户 土地股份 土地经营权 集体提留 承包户 个人股 承包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农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秀娟 李彤 《乡镇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6-39,共4页
农地股份合作制是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创新,推动其发展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在发展中凸现了许多问题。文章建议推进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农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的前提要求多数农民以非农业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确... 农地股份合作制是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创新,推动其发展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在发展中凸现了许多问题。文章建议推进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农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的前提要求多数农民以非农业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确立农地股份合作组织的特殊法人地位;必须在制度上确立农民长期、稳定的收益权;区分发起人和其它农民股东的风险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 农地股份合作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