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网络影响农户正规信贷的中介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杜朝运 桂凯鸿 《华北金融》 2021年第4期66-76,共11页
农户因为缺少足够的抵押担保资产,很难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贷“门槛”,导致以小额借贷为主的民间借贷市场在农村地区十分活跃,而支撑民间借贷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社会网络,因此研究社会网络在农户借贷中的作用机制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农户因为缺少足够的抵押担保资产,很难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贷“门槛”,导致以小额借贷为主的民间借贷市场在农村地区十分活跃,而支撑民间借贷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社会网络,因此研究社会网络在农户借贷中的作用机制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利用2018年CFPS数据,运用中介效应的研究方法,实证检验出农户收入、非正规金融、农户创业均为社会网络影响农户正规信贷的中介效应,即存在“社会网络→农户收入→正规信贷”、“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正规信贷”以及“社会网络→农户创业→正规信贷”三条影响路径,据此从农户、正规金融机构、政府三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农户正规信贷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正规信贷研究述评
2
作者 杨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36,共5页
发展中国家大多制定了优惠信贷政策支持农户,由于国家政策取向,农户正规信贷内涵早已超越了单纯信贷视角。相关研究演进过程中,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信贷约束等不断被整合进理论框架,实证模型表达形式也越来越缜密。但是,历史文献多... 发展中国家大多制定了优惠信贷政策支持农户,由于国家政策取向,农户正规信贷内涵早已超越了单纯信贷视角。相关研究演进过程中,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信贷约束等不断被整合进理论框架,实证模型表达形式也越来越缜密。但是,历史文献多采取农户视角判断农户正规信贷效率,研究结论也各执一词。农户正规信贷涉及多方利益,国家、农村金融机构都是利益主体,忽视任何一方的研究框架都不完整。从新近进展来看,国家效用等制度因素已经逐渐进入研究视野,农村金融机构研究也越来越贴近现实,这些都是农户正规信贷研究颇具意义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正规信贷 国家效用 农村金融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正规信贷体系的有效性评价——基于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万宇涛 杨立社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3期200-206,共7页
以陕西省获得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对熵的组合赋权法,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因素作为评价指标,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户正规融资体系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评价向量对应的评语等级为"... 以陕西省获得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对熵的组合赋权法,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因素作为评价指标,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户正规融资体系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评价向量对应的评语等级为"好",且除耕地面积、收入水平等农户本身的因素外,与合作社有关的指标权重处于"次要地位",说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农户的正规融资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强政府、信用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巩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优势与筛选功能,提升"专业合作社+农户+金融机构"模式的运行效率,破解农户融资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正规信贷 农民专业合作社 模糊综合评价 组合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监督、村庄公共生产投资与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剑锋 吕文雅 周子彦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7-99,共13页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民主监督对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在设立举报箱的村庄,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将提高28.1%,非正规信贷可得性将提高7.1%,且在使用“村务公告栏数量”“村庄公告栏是否公布集体...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民主监督对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在设立举报箱的村庄,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将提高28.1%,非正规信贷可得性将提高7.1%,且在使用“村务公告栏数量”“村庄公告栏是否公布集体资产处置信息”进行稳健性检验,同时将“村庄选举投票率”作为工具变量使用IVprobit模型回归后,结果依然显著;民主监督有利于增加村庄公共生产投资,并由此改善农户的正规信贷可得性;民主监督的融资效应在第一大姓占比较低、不存在家族祠堂以及农业劳动力比例较高的村庄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监督 村庄公共生产投资 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 宗族网络 农业劳动力比例
原文传递
基于风险态度的农户金融素养与正规信贷获得水平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幽兰 陶建平 《调研世界》 CSSCI 2021年第4期48-55,共8页
农户金融素养的高低和对风险的态度会影响其信贷选择,进而影响其正规信贷获得水平。本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年微观调查数据,基于贷款风险态度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利用prob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剖析农户金融素养和风... 农户金融素养的高低和对风险的态度会影响其信贷选择,进而影响其正规信贷获得水平。本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年微观调查数据,基于贷款风险态度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利用prob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剖析农户金融素养和风险态度对其正规信贷获得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金融素养、风险态度对农户正规信贷获得水平具有正的直接效应;(2)风险态度在金融素养对农户正规信贷获得水平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7.8%;(3)农户金融素养对正规信贷获得水平的影响受风险态度的调节。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农户素养,促进农村信贷市场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建议,政府实行对于农户风险态度改善的针对性培训,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农户的金融素养水平与风险态度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素养 风险态度 农户正规信贷获得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