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王宇新 洪思聪 +1 位作者 王旭睿 杜彬 《大理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2-31,共10页
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改革和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库,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考察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农村劳动力... 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改革和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库,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考察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将减少农村家庭中从事农业劳动的成员数量。机制检验显示,土地经营权转出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即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促进土地经营权转出,从而抑制了家庭中从事农业劳动的成员数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在区域、农地质量和文化水平三个方面存在异质性。籍此,从建立健全农地流转交易市场机制、因地制宜发挥确权效能、鼓励农户学习现代化农业技术和构建非农就业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 农村劳动力转移 土地经营权转出 倾向性得分匹配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高质量发展
2
作者 许冰 黄佳彦 +1 位作者 张欣宇 李思彤 《经济师》 2025年第1期22-23,共2页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以实现“农民市民化”为目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其核心要旨在于以高质量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抓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市场优化配置,提升广大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幸福感。在这一过程...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以实现“农民市民化”为目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其核心要旨在于以高质量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抓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市场优化配置,提升广大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幸福感。在这一过程中,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成为了最为有力的助推剂之一。其在提升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匹配度、增强农村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归纳阐释了县域公共就业服务的现状,指出其在服务机构设置、信息化建设程度、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对策,切实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进而助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公共就业服务 农村劳动力转移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基于CFPS甘肃省样本的实证分析
3
作者 赵红婷 谈存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16-122,共7页
本文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视角出发,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中四期甘肃省样本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转出和转入两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转出和土地转入均有显著影响;劳动... 本文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视角出发,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中四期甘肃省样本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转出和转入两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转出和土地转入均有显著影响;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之间存在内生性问题,利用转移人口家庭中的最高学历作为工具变量,并采用条件混合过程(CMP)估计法来控制;将农业收入细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农业收入中等的农户在土地流转市场中最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土地转出与土地转入 PROB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
4
作者 王丽 程一千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84,共3页
从农业农村发展来看,农业韧性的强弱直接影响农民群体收入和农业生产实施推进,对高质量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转型意义重大。增强农业韧性的关键在于提升农业专业化程度,并同时完善农村产业体系,以多元化发展经营降低外部风险对区域整体的冲... 从农业农村发展来看,农业韧性的强弱直接影响农民群体收入和农业生产实施推进,对高质量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转型意义重大。增强农业韧性的关键在于提升农业专业化程度,并同时完善农村产业体系,以多元化发展经营降低外部风险对区域整体的冲击力。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直接扩大非农就业,实现农民择业就业的多样化,还在此过程中形成产业带动和生产力助推效应,可通过多样化的生产经营活动加快农业现代化转型。未来为持续提升农业韧性,可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切入口,加快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嵌入度,进一步释放农村人力资本;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和区域间资源共享,进一步丰富农民就业空间;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先进生产要素占比,进一步优化农民综合素养;扩大农业信息共享和潜在风险警示,进一步完善农业风险预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韧性 农业现代化 非农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
5
作者 崔凡 朱新武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30,共6页
文章基于2011—2022年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新质生产力视角出发,通过构建多种计量模型考察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缩... 文章基于2011—2022年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新质生产力视角出发,通过构建多种计量模型考察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可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产生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先城市与南方城市,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另外,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缩小本地城乡收入差距,并产生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 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劳动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以云南省昭通市中和镇为例
6
作者 乔仁俊 《农业产业化》 2025年第1期88-90,113,共4页
为了促进云南省昭通市中和镇经济稳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并深入剖析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采用数据统计与原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中和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原因、影响、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措施。结果表明,中和镇农村劳动力转移... 为了促进云南省昭通市中和镇经济稳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并深入剖析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采用数据统计与原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中和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原因、影响、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措施。结果表明,中和镇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较大,已转移就业12 698人且多数在省外,转移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城乡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社会(基础设施与教育资源)、政策(就业与户籍)等因素;转移带来了农民收入增加等积极影响以及农村人才流失等消极影响,且面临教育程度低、信息不对称、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和流动成本大等挑战;提出提高中和镇经济发展水平创造就业机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解决措施,以促进劳动力有序有质转移,实现城乡共同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就业 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 城乡协调 云南省昭通市中和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钱凡帆 吴九兴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59-266,共8页
根据2001—2021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耕地利用统计数据,运用SBM模型、核密度估计、面板Tobit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安徽省耕地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及农业机械化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效率... 根据2001—2021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耕地利用统计数据,运用SBM模型、核密度估计、面板Tobit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安徽省耕地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及农业机械化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中所起的中介作用,为区域耕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结果表明:2000—2020年,安徽省耕地利用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安徽省耕地利用效率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区域差异明显;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水平对耕地利用效率呈现正向影响,农业生产条件、自然环境条件、耕地资源禀赋对耕地利用效率呈现负向影响,且耕地资源禀赋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农村劳动力转移能有效影响耕地利用效率,并可以通过农业机械化的中介效应作用于耕地利用效率。对此,应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市场,构建有序的农村土地流转平台,为劳动力转移提供前提条件;要对农业机械化进行推广和研发,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正确处理劳动力转移和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关系,从不同途径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效率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机械化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惠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军 武翠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1-62,共12页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实现的目标,而普惠保险作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讨论其如何缩小城乡差距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命题。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普惠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与中介...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实现的目标,而普惠保险作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讨论其如何缩小城乡差距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命题。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普惠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普惠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影响效果。研究表明:普惠保险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过程中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普惠保险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会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水平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异。进一步扩展研究发现,普惠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具有农业地位异质性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异质性。在农业大省,普惠保险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在非农业大省,普惠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不显著。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低的地区,普惠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系数绝对值更大,即普惠保险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保险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乡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照料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距离影响研究
9
作者 周建华 李美婷 李太创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2,共8页
基于劳动力流动理论,以家庭成员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前提假设,运用有序probit模型,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量老年照料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距离的影响。结果显示:老年照料对县乡村内短距离转移有促进效应,对县外市内、市外省内... 基于劳动力流动理论,以家庭成员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前提假设,运用有序probit模型,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量老年照料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距离的影响。结果显示:老年照料对县乡村内短距离转移有促进效应,对县外市内、市外省内、省外转移有牵制效应且距离越远牵制效应越明显。异质性研究表明,老年照料对男性劳动力转移兼具促进效应与牵制效应,已婚女性因偏好于近距离转移影响不明显;“夹心层”家庭子女牵制效应显著。鉴于此,应凝聚“依亲而居”社会合力,挖掘本地非农就业潜力,构建老年照料服务多元供给体系,缓解老年照料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照料 农村劳动力转移 空间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
10
作者 方亮 陈亮 刘璇婕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3-111,164,共10页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农业机械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研究,可以为“三农”问题和缩小城乡差距问题提供参考与借鉴。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使用VAR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认为...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农业机械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研究,可以为“三农”问题和缩小城乡差距问题提供参考与借鉴。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使用VAR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增长以及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基于此,需要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支持政策,发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示范效应,加强农业机械的推广与运用,落实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民收入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2008—2020年各省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宗晓凤 鲁银梭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114-117,共4页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基于2008—202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利用门槛模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基于2008—202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利用门槛模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形关系。并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SFA 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梦涵 吕晓 +1 位作者 SERGEY Yu.Solodovnikov TATSIANA V.Serhiyevich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41-249,共9页
厘清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199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 厘清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199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1990—2020年中国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区域间差异显著;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存在非线性影响,当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小于0.351时,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利于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增长;超过这一门槛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产生显著的增长效应;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影响存在非均衡效应,即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达地区与平原地区的促进作用显著,但对农业欠发达地区与山地地区的促进作用尚不显著。基于此,应合理引导农村冗余劳动力非农转移,以推动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转型;同时,应注意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提升的自然环境禀赋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因地制宜的探索适宜地区条件的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 超效率SBM模型 门槛模型 非均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西部地区12个省级面板数据
13
作者 周雪莹 彭艳婷 郭颖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23-31,共9页
基于2008—2022年西部地区12省区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DIFGMM模型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分析,探寻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规模、非农... 基于2008—2022年西部地区12省区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DIFGMM模型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分析,探寻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规模、非农产业发展和财政支持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扩大效应,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和人均生产总值则起到缩小效应。因此,为缩小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应当着力实施加大农民教育培训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乡收入差距 DIF-GM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现状、热点及展望——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佳宾 王成荣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7期247-253,共7页
为梳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动态,运用CiteSpace软件,以2000—2023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发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研究论文为样本,进行统计、共现、聚类及突现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的应用研究... 为梳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动态,运用CiteSpace软件,以2000—2023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发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研究论文为样本,进行统计、共现、聚类及突现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的应用研究分为发展上升阶段、发展稳定阶段和波动减少阶段;研究热点围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发展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对策研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乡村振兴研究4个方面展开。最后,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域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CITESPACE 可视化图谱分析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基于新迁移理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菡婧 《山西农经》 2024年第12期94-97,共4页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借助新迁移理论,实证分析土地流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地流转会显著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其影响路径为“收入效应”和“保障效应”。社会保障是土地保障的重要替代,可以提升年...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借助新迁移理论,实证分析土地流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地流转会显著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其影响路径为“收入效应”和“保障效应”。社会保障是土地保障的重要替代,可以提升年轻群体的外出务工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村劳动力转移 新迁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职业阶层流动——基于非认知能力视角分析
16
作者 王婷 候永康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7期105-118,共14页
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阶层流动,是防止社会阶层固化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本文从非认知能力视角出发,探讨横向层面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如何促进纵向层面职业阶层流动的理论机制,发现能力因素是关键。基于2010年、2016年和2020年三... 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阶层流动,是防止社会阶层固化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本文从非认知能力视角出发,探讨横向层面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如何促进纵向层面职业阶层流动的理论机制,发现能力因素是关键。基于2010年、2016年和2020年三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够显著促进个体职业阶层向上流动,主要通过增强“亲和性”和“尽责性”等非认知能力发挥作用。进一步进行调节检验发现,出生年份靠前、男性、低技能个体,将更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职业阶层向上流动。本文研究结论将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职业阶层流动 非认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
17
作者 李雪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198-201,共4页
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运用OLS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长江经济带及各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再运用分布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农业保险对长江经济带总... 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运用OLS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长江经济带及各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再运用分布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农业保险对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上游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缩小作用,对中有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扩大作用,对下游的缩小作用不显著;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劳动力转移 中介效应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县域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18
作者 欧阳博强 刘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6期173-177,共5页
县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生产要素的积累及其效率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乡县转移会促进劳动要素在各部门重新配置,有助于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是县域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推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县域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利用... 县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生产要素的积累及其效率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乡县转移会促进劳动要素在各部门重新配置,有助于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是县域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推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县域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利用粤东西北县区的统计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县域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且对非农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大于农业部门,同时根据县级市和非县级市进行分组检验的结果依然稳健。为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动能、积极推进农业转型发展、持续提高要素生产效率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劳动生产率 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技术进步与农业碳生产率——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19
作者 梅琼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8-85,共8页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提高农业碳生产率是我国农业实现低碳转型的关键。本文以2005-2021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PVAR模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碳生产率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技术进...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提高农业碳生产率是我国农业实现低碳转型的关键。本文以2005-2021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PVAR模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碳生产率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技术进步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碳生产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碳生产率对农业技术进步也有一定的正向冲击,农业碳生产率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倒逼农业技术进步;三者都存在较强的自我强化机制,但对另外两者的贡献度都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碳生产率 P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20
作者 崔宇航 《河南农业》 2024年第9期5-6,12,共3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的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家政策持续向农村发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三农”问题的焦点。农村劳动力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最需要关注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的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家政策持续向农村发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三农”问题的焦点。农村劳动力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最需要关注的群体,解决好其就业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民增收 三农 河南省 就业 重要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