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政策演进与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屈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250-252,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对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的重大判断,为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必...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对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的重大判断,为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三权分置”制度的探索与实行必将得到深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明确实行“三权分置”的必要性,对乡村振兴和“三权分置”的政策演进和研究综述进行梳理,结合相关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三权分置” 农村承包地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问题研究
2
作者 屈虹 陈晓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255-257,265,共4页
作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探索与实行必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是为了增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力以及保障农民收入... 作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探索与实行必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是为了增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力以及保障农民收入等。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实行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具有必要性,通过对乡村振兴和“三权分置”的政策进行梳理,并结合相关研究与农村实地调查,总结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成效,针对“三权分置”中承包地土地经营权的性质尚不明确、集体所有权虚置、土地流转“非农化”“非粮化”现象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解决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思路,从而推动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三权分置” 农村承包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成效、问题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马珂 《河南农业》 2024年第3期5-7,共3页
农村土地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三权分置”是我国土地改革制度的又一重大创新。河南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有关精神,通过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 农村土地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三权分置”是我国土地改革制度的又一重大创新。河南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有关精神,通过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不断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格局的形成,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营权 集体所有权 农村土地改革 农村承包地 适度规模经营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三权分置”改革 农户承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谷县农村承包地经营现状及建议对策
4
作者 黄雯雯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3期112-114,共3页
甘谷县是农业大县,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发展和老龄化现象凸显,农村承包地经营中出现种植效益不明显、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部分耕地撂荒等现象。文章在分析甘谷县家庭承包地经营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农村承包耕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甘谷县是农业大县,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发展和老龄化现象凸显,农村承包地经营中出现种植效益不明显、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部分耕地撂荒等现象。文章在分析甘谷县家庭承包地经营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农村承包耕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甘谷县促进农村承包地耕地保护和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建议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谷县 农村承包地 经营现状 建议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承包地二轮延包工作中发挥好党支部和党员“两个作用”的思考
5
作者 郑辉 《上海农村经济》 2024年第5期34-36,共3页
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我党自建党以来长期工作的重要法宝和成功经验。农村承包地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以下简称“二轮延包”)已经全面展开,也必将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所... 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我党自建党以来长期工作的重要法宝和成功经验。农村承包地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以下简称“二轮延包”)已经全面展开,也必将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所以,如何发挥好“两个作用”,及时并准确服务好二轮延包工作,切实发挥好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形成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和1+1>2的优势局面,这是基层党组织必须考虑且需认真研究的一项工作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战斗堡垒作用 农村承包地 乡村振兴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轮土地承包 党支部 重要法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
6
作者 柯炳生 《农村经营管理》 2024年第9期20-21,共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结合学习《决定》中关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精神,谈些体会和认识。有序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结合学习《决定》中关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精神,谈些体会和认识。有序推进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决定》指出,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土地承包 《决定》 全面深化改革 “三权分置”改革 农村承包地 有序推进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承包地使用权流转价格低廉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13
7
作者 黄丽萍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9-42,共4页
本文在探讨农村承包地使用权价格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承包地使用权流转价格低下的症结,进而考察承包地使用权价格低下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承包地使用权价格 承包地使用权流转价格 中国 土地制度 价格低廉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农村承包地实测中的应用——以四川省崇州市三江镇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梁文旭 李建 雷平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0年第5期86-87,90,共3页
主要对农村承包地现状调查技术进行了比较,结合四川省崇州市农村承包地实测工作,提出了利用高分辨率影像进行承包地权实测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和权属界线的勾绘方法,最后对该项工作提出了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 农村承包地实测 高分辨遥感影像 外业调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承包地流转市场供求机制及其构建方略探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帅晓林 《当代经济管理》 2011年第3期49-53,共5页
农村承包地流转市场也要遵循经济学的一般供求理论,只有同时具备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才能形成现实承包地流转。从农村承包地流转市场的微观角度出发,参与交易的主体都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需要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行为方式进行成... 农村承包地流转市场也要遵循经济学的一般供求理论,只有同时具备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才能形成现实承包地流转。从农村承包地流转市场的微观角度出发,参与交易的主体都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需要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行为方式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才能做出合理决策。他们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其在承包土地流转市场中的行为受到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内外因素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其在承包地流转市场中的交易行为。因此,构建与完善承包地流转的供求机制是承包地流转市场化的基础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求机制 农村承包地流转市场 供求决策 变化机理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重建农村承包地的产权主体——聚焦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伯君 钟怀宇 《天府新论》 2007年第6期43-48,共6页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农村土地制度已经完全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成为严重阻碍农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影响农村经济市场化改变,抑制农民权益最大化的制约性瓶颈。因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必须在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经营...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农村土地制度已经完全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成为严重阻碍农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影响农村经济市场化改变,抑制农民权益最大化的制约性瓶颈。因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必须在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经营制度、收益制度进行市场化改革,使农村经济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农民成为承包地的产权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农村承包地 产权主体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农村承包地实测技术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宗祥 李建 李英勇 《四川地质学报》 2012年第3期367-369,共3页
主要对农村承包地现状调查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结合四川省崇州市农村承包地实测工作,提出了利用高分辨率影像进行承包地权实测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权属界线的勾绘方法以及属性数据获取的方法,最后对该项工作提出了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 农村承包地 遥感影像 实地调查 属性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我国农村承包地流转制度变迁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帅晓林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53-57,共5页
制度变迁的过程是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其目的是使外在的潜在利润内部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效率均逐渐递减,农民在潜在外部利润和获利机会下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承包地流转,实... 制度变迁的过程是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其目的是使外在的潜在利润内部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效率均逐渐递减,农民在潜在外部利润和获利机会下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承包地流转,实行诱致性制度变迁,但这种承包地流转制度极不规范,没有一定的制度规则可循,虽然制度变迁是制度主体为实现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社会博弈过程,但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时快速发展时期,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承包地流转发展完善期间应居于主导地位,从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目标决定制度供给的方向、形式、进程及战略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流转 农村承包地 新制度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户愿景的安徽省农村承包地流转研究
13
作者 吴义根 冯开文 项桂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22-27,共6页
结合学生"接触社会,走进农村"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安徽省土地流转开展调查。结果显示:调研农户的户主学历层次低,农户经营的土地呈现分散化、细碎化特点;农户对土地权的归属认知不清,但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和承包期尤为关注,... 结合学生"接触社会,走进农村"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安徽省土地流转开展调查。结果显示:调研农户的户主学历层次低,农户经营的土地呈现分散化、细碎化特点;农户对土地权的归属认知不清,但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和承包期尤为关注,土地流转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主要依靠村委会解决;土地产权不明晰、缺乏有效的中介组织、土地碎片化、保障体系不完备等因素导致农户的愿景和现实背离。基于此,制定土地政策时应该保障土地流转利益主体的权利,积极培育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利用政策的激励作用促进土地流转有序、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愿景 农村承包地 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科学的农村承包地退出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建波 王莉 李明慧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第24期199-200,162,共3页
在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依旧高速发展下,寻求一条破解"三农"问题的途径,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意义重大。在保持农村原有基本经营制度不变,采用利用科学的退地程序,构建合理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和鼓励有... 在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依旧高速发展下,寻求一条破解"三农"问题的途径,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意义重大。在保持农村原有基本经营制度不变,采用利用科学的退地程序,构建合理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和鼓励有条件的农户从农村和农地中自愿有序退出,为引导农民积极退出宅基地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承包地 退出 市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村承包地调整的“特殊情形”
15
作者 王占洲 林苇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64-69,共6页
在实践中,对“特殊情形”与农村承包地调整的逻辑关系的认识存在着片面化、否定、不恰当扩大适用对象等问题。在我国农村承包地调整制度中客观存在着法定双向调整、法定单向调整、约定双向调整等承包地调整模式。从分析中可见,在农村... 在实践中,对“特殊情形”与农村承包地调整的逻辑关系的认识存在着片面化、否定、不恰当扩大适用对象等问题。在我国农村承包地调整制度中客观存在着法定双向调整、法定单向调整、约定双向调整等承包地调整模式。从分析中可见,在农村承包地调整中并非只有在“特殊情形”下才可能适用农村承包地调整,因而“特殊情形”与不同模式的承包地调整之间存着不同的逻辑关系:“特殊情形”是法定双向调整的必要条件;“特殊情形”是法定单向调整的充分条件;“特殊情形”是约定双向调整的选择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承包地调整 “特殊情形” 调整模式 逻辑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承包地流转中的新问题探讨
16
作者 栗滢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35-2139,共5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力的进步,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状况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调查法、观察法等方法,梳理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介绍了目前农村承包地流转状况,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力的进步,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状况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调查法、观察法等方法,梳理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介绍了目前农村承包地流转状况,分析了现行农村承包地流转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管理方法、中介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健全农村承包地流转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承包地流转 新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承包地流转制度变迁解读——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
17
作者 帅晓林 《改革与战略》 2012年第4期96-98,共3页
制度变迁的过程是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其目的是使外在的潜在利润内部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效率均逐渐递减,农民在潜在外部利润和获利机会下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承包地流转,实... 制度变迁的过程是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其目的是使外在的潜在利润内部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效率均逐渐递减,农民在潜在外部利润和获利机会下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承包地流转,实行诱致性制度变迁。但这种承包地流转制度极不规范,没有一定的制度规则可循。虽然制度变迁是制度主体为实现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社会博弈过程,但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时快速发展时期,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承包地流转发展完善期间应居于主导地位,从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目标决定制度供给的方向、形式、进程及战略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流转 农村承包地 新制度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承包地调整:困扰与化解
18
作者 邢海宝 《新疆财经》 2020年第1期13-26,共14页
农村承包地的调整变动困扰着承包经营权的确权和"三权分置"的完善,调整的根据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基于生存保障公平地获得承包地的观念和机制、成员享有要求集体分配土地的民事权利即包地权的理论,以及农民集体应当拥有调地权... 农村承包地的调整变动困扰着承包经营权的确权和"三权分置"的完善,调整的根据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基于生存保障公平地获得承包地的观念和机制、成员享有要求集体分配土地的民事权利即包地权的理论,以及农民集体应当拥有调地权能的主张。本文认为,均分土地保障生存的观念和机制等已不能适应当下的治理格局和法治背景;包地权不是民法上的权利,而应当是宪法性权利;承包经营权应当立足农业市场化、规模化、现代化来进行定位和保护,农民集体不应调整已发包给农户的土地,农户的土地经营权不应被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承包地 土地确权 三权分置 包地权 经济社会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实权 颁铁证 夯基础 促振兴——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步入新阶段
19
作者 孙邦群 周嵘 《农村经营管理》 2018年第1期28-30,共3页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是对农民最直接、最具体、最实在的保护。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在一份大包干的“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成为以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是对农民最直接、最具体、最实在的保护。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在一份大包干的“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成为以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声春雷,拉开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大幕。38年后的一个春天,还是在小岗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要抓紧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承包地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经营 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权利 农村改革 登记制度 小岗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我国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研究
20
作者 赵新浩 《创新科技》 2017年第11期19-21,共3页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决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阻碍因素...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决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阻碍因素,应以稳定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等为着力点,稳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承包地 “三权”分置制度 着力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