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隔代教育功能的堵塞及其疏导策略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强 谢明明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4-56,共3页
农村隔代教育是祖孙辈之间以乡土知识为载体的文化交流活动。但由于农村学校教育的教学以科学知识为内容,且具有城市化的倾向,因而导致了农村隔代教育功能的堵塞。从而引发了"重养不重教""孙辈完整人格发展被束缚"&... 农村隔代教育是祖孙辈之间以乡土知识为载体的文化交流活动。但由于农村学校教育的教学以科学知识为内容,且具有城市化的倾向,因而导致了农村隔代教育功能的堵塞。从而引发了"重养不重教""孙辈完整人格发展被束缚""祖孙之间关系淡化"等隔代教育的弊端。为了疏通农村隔代教育,促进其更好的释放功能。我们应该以家校联合为突破口,直接推进祖孙之间交流。加快校本课程建设,间接促进祖孙之间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隔代教育 教育功能 疏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隔代教育对儿童自我发展的影响及社工的介入策略--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D村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马科幻 白淑英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94-98,共5页
隔代教育成为农村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类型之一,给儿童发展带来的弊端不容忽视,以往学者多关注情感和情绪等方面产生的问题造成儿童社会化方面的缺失,而在隔代教育中出现的自我认同危机问题,则被人所忽略。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D村为例,... 隔代教育成为农村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类型之一,给儿童发展带来的弊端不容忽视,以往学者多关注情感和情绪等方面产生的问题造成儿童社会化方面的缺失,而在隔代教育中出现的自我认同危机问题,则被人所忽略。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D村为例,研究隔代教育对儿童自我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隔代教育会一定程度上阻碍孩子的自我发展,表现为孩子独立自主性的破坏、主动首创性的泯灭、自我认同的危机、自我同一性的破坏。社工可以通过小组和个案的方法进行介入,帮助隔代教育者学习科学的教育知识,关注孩子自我发展,还可以帮助孩子增强自我意识,有利于孩子的社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隔代教育 自我发展 自我认同 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理念下农村隔代教育的优化策略
3
作者 丁佐龙 《名师在线》 2019年第8期89-90,共2页
教育上的共生理念实质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互惠共生、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共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协作与共同参与。所以,在活动中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找准"共生点",优化家校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铺陈"共生场"... 教育上的共生理念实质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互惠共生、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共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协作与共同参与。所以,在活动中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找准"共生点",优化家校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铺陈"共生场",优化学生素质;开启"活动单导学"模式,激活"共生圈",优化自主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念 农村隔代教育 家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隔代教育下初中生文明礼仪的缺失与对策
4
作者 赵树堂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0年第8期11-11,共1页
农村隔代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隔代培养、缺乏父母陪伴等多重因素导致个别学生文明礼仪知识的缺乏。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此类现象,使初中生树立文明礼仪的观念,是有关部门必须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隔代教育 初中生 文明礼仪 有效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农村隔代教育下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困生的心理教育 被引量:1
5
作者 冯彩霞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24年第14期175-177,共3页
农村隔代教育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在学困生心理教育方面面临着挑战。本文主要探讨了学困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分析了农村隔代教育的影响,最后提出一些解决策略,包括建立师生良好信任关系,引导学困生学会自尊自信,家庭和社区的协助,以及教授... 农村隔代教育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在学困生心理教育方面面临着挑战。本文主要探讨了学困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分析了农村隔代教育的影响,最后提出一些解决策略,包括建立师生良好信任关系,引导学困生学会自尊自信,家庭和社区的协助,以及教授合适的学习方法和技能,以期为解决学困生的心理困扰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其全面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隔代教育 初中班主任 学困生 心理教育
原文传递
农村隔代教育下小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现状及对策
6
作者 白万民 段淑梅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第23期15-15,共1页
受中国人文历史等的综合因素影响,城市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的经济发展,这就使得城市成为吸引大批农村中青年寻求生计,追求梦想的佳所。对于已经成家的中年人来说,迫于养家糊口的压力,不得不离开农村去城市中打工赚钱。因此,家长会选... 受中国人文历史等的综合因素影响,城市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的经济发展,这就使得城市成为吸引大批农村中青年寻求生计,追求梦想的佳所。对于已经成家的中年人来说,迫于养家糊口的压力,不得不离开农村去城市中打工赚钱。因此,家长会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托付给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来教育。但是农村的隔代教育存在着很多弊端,对于中高年纪的小学生的道德素养的形成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本文将针对如何改善这一现状进行一定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隔代教育 小学生 道德认知发展 现状 对策研究
原文传递
浅谈农村隔代教育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影响
7
作者 余丹 《作家天地》 2020年第16期79-80,共2页
随着打工潮的出现,农村中大量人员外出务工,进而导致留守在家的未成年儿童越来越多,成为我国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在远离父母的日子中,留守儿童基本就是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一起生活,这便造成了隔代教育,并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基于... 随着打工潮的出现,农村中大量人员外出务工,进而导致留守在家的未成年儿童越来越多,成为我国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在远离父母的日子中,留守儿童基本就是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一起生活,这便造成了隔代教育,并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农村隔代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隔代教育 幼儿行为习惯 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