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困境与出路
1
作者 张宇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8,共3页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双循环战略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这一背景下,农业的内涵和功能不断延伸和扩展,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愈发显化,成为增强国内大循环实力,提升国际循环水平的主要阵地和核心场域。然而,在农业农村融...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双循环战略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这一背景下,农业的内涵和功能不断延伸和扩展,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愈发显化,成为增强国内大循环实力,提升国际循环水平的主要阵地和核心场域。然而,在农业农村融入和服务“双循环”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供需结构不合理、产业根基不深、城乡融合道路受阻等现实问题。这要求我们在遵循乡村经济发展逻辑的前提下,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城乡治理新格局,综合施策,在新发展格局框架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资源要素配置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2
作者 王美英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22,共6页
文章以中国30个省份2011—2022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新质生产力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能显著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仍旧成立;资源要素配... 文章以中国30个省份2011—2022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新质生产力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能显著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仍旧成立;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资源要素配置结构在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正向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相对于非粮食主产区,粮食主产区新质生产力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更显著;从新质生产力各维度来看,新质劳动者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资源要素配置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农村高质量发展探析:以肇庆市农村为例
3
作者 黄洁欣 《山西农经》 2025年第1期113-116,共4页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支持农村实现高质量发展,有望打破传统粗放模式的限制,加快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步伐。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引下,深入研究了肇庆市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现状。针对肇庆市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和农...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支持农村实现高质量发展,有望打破传统粗放模式的限制,加快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步伐。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引下,深入研究了肇庆市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现状。针对肇庆市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和农业增长方式升级等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协调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同步推进、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探索符合农村特色的个性化发展道路、运用科技创新来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 农村高质量发展 肇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我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困境及路径研究
4
作者 孙敏捷 《农村实用技术》 2025年第2期38-39,42,共3页
目前,我国已经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但是,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仍需付诸更大的努力。数字经济指以现代科学信息技术为载体,通过把大数据等技术与我国传统农业相结合,助推我国农业农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技术。由于我国数字经济的应用不够成熟... 目前,我国已经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但是,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仍需付诸更大的努力。数字经济指以现代科学信息技术为载体,通过把大数据等技术与我国传统农业相结合,助推我国农业农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技术。由于我国数字经济的应用不够成熟,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缺少专业人才、缺乏政策、资金等支持、治理体系薄弱等问题。因此,需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资金、人才的支持力度,完善数字经济体系等,助推我国建设农业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村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创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与农民共同富裕 被引量:1
5
作者 尹栾玉 张驰 肖双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1-55,共5页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金融创新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创新能正向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且该促进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金...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金融创新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创新能正向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且该促进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金融创新能够通过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间接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数字金融创新对农民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及欠发达地区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创新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农民共同富裕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
6
作者 赵晓飞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11期58-62,共5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农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农村高质量发展,党和国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农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农村高质量发展,党和国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将农村高质量发展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然而,受限于土地、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制约,我国农村高质量发展仍面临动力不足的问题。增强农村高质量发展动力,要以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为战略方向,按照“农民参与、市场拉动、技术驱动、政府推动”的原则,从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两个层面,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数字化技术应用、乡村社会治理和乡村强农惠农富农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农村高质量发展 农村发展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坚农民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宁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2,共9页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实践中,“自上而下资源输入”与“自外而内资本下乡”的外源驱动模式难以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亟需依托中坚农民实现向内生发展模式的转换。中坚农民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具有组...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实践中,“自上而下资源输入”与“自外而内资本下乡”的外源驱动模式难以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亟需依托中坚农民实现向内生发展模式的转换。中坚农民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具有组织发展逻辑、资源对接逻辑与利益联结逻辑三重理论逻辑。具体来说,中坚农民以其个体性发展引领激活农业农村整体性发展、以其关键群体的引领性发展重塑农村公共性以及以其高质量发展能力强化小农利益联结的系统性能力。为此,中坚农民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需要以“自内而外、联结上下”的整合型道路为引领,构建中坚农民发展联合体,发挥中坚农民的发展与稳定功能以及塑造中坚农民利益整合联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坚农民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外源驱动 内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城镇化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基于安徽省的实证 被引量:4
8
作者 谷良俊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27,共6页
文章基于安徽省16个城市2011-2021年的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产业结构升级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城镇化... 文章基于安徽省16个城市2011-2021年的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产业结构升级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在数字经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着调节作用。因此,应当充分认识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推动数字经济引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协调发展的紧迫性,推动全域协同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而带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镇化水平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基于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的检验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慧 沈永福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7-72,共6页
数字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合传统生产力与数字技术,能够通过高效利用生产力各要素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基于劳动力资源配置视角,选取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数字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合传统生产力与数字技术,能够通过高效利用生产力各要素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基于劳动力资源配置视角,选取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该结论在经过剔除直辖市、替换核心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提高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科技创新能够正向调节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劳动力资源配置 科技创新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现代化视角下数字化赋能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倩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24,共3页
农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农村应通过扩大数字技术、数据要素使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现代化转型,突显科技创新驱动效应。具体而言,数字化对农村高质量发展具有... 农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农村应通过扩大数字技术、数据要素使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现代化转型,突显科技创新驱动效应。具体而言,数字化对农村高质量发展具有创新驱动效应,对农村产业体系和城乡融合具有协调效应,对农村高质量发展具有绿色引领效应,对农村高质量发展具有市场激活效应。未来应以数字化加快农业要素重组和城乡一体化、提高农业要素生产率和农村经济活动复杂度,加大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在农村社会的深度嵌入,通过数字化的强力支撑加快农业要素升级与高质态生产力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数字化 农村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村高质量发展
11
作者 黄巧龙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0-172,共13页
数字乡村建设不仅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以全国县域层面数据为基础,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维度衡量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实证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能为... 数字乡村建设不仅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以全国县域层面数据为基础,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维度衡量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实证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能为制定和完善我国农村发展政策提供有益借鉴。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能够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集聚度。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较高地区更为显著。因此,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应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因地制宜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发挥数字经济的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农村高质量发展 县域经济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绿色金融赋能农村高质量发展路径与机理
12
作者 孙博 周金娉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5-127,共3页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如何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性、如何有效修复低质量发展阶段造成的环境污染,最终实现农村发展过程中资源要素的可持续性供给是农村高质量发展核心关键。从生产过程来看这就涉及技艺绿色化改良和行业绿色化监督两...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如何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性、如何有效修复低质量发展阶段造成的环境污染,最终实现农村发展过程中资源要素的可持续性供给是农村高质量发展核心关键。从生产过程来看这就涉及技艺绿色化改良和行业绿色化监督两个方面,有效的治理、引领措施应加速绿色环保生产技术推广,同时限制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在农村的建设推广。绿色金融可从保障、投资、开发与变现等功能上入手,通过盘活农村闲散资源、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融合赋能农村发展路径模式转型升级。具体而言,可通过绿色金融平台打造和金融服务升级,加快生态资源的创新“存储”、生态资源的价值“开发”、生态资源的入市“招商”和生态资源的权限“变现”,实现绿色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 农村高质量发展 资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农村参与式社区模式构建
13
作者 李同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54,共3页
以单个村庄构筑农民生产生活交往空间的现状决定了我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与农村社区有着密切联系,农业先进生产力培育和生产资源拓展离不开农村社区的高质量发展。借鉴城市先进做法和成熟经验积极构建农村参与式社区,可以主体多样性推... 以单个村庄构筑农民生产生活交往空间的现状决定了我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与农村社区有着密切联系,农业先进生产力培育和生产资源拓展离不开农村社区的高质量发展。借鉴城市先进做法和成熟经验积极构建农村参与式社区,可以主体多样性推进平台协调度、以行为开放性提升领域间融合度、以人民中心性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未来为进一步促进多元主体有序参与农村社区,应加强动态化认知思维构筑与“人民性”评价体系构建,加强技术性支撑体系构筑与“专业化”团队构建,并加快主体责任意识构筑与公共责任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参与式社区模式 农业现代化 人民中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个振兴”: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
14
作者 李锦霞 刘友田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4-48,共5页
在新时代,以高质高效为核心的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为主要路径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产业赋能夯实物质基础,人才筑基强化关键支撑,... 在新时代,以高质高效为核心的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为主要路径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产业赋能夯实物质基础,人才筑基强化关键支撑,文化铸魂激发内生动力,生态强根唤醒环保意识,组织引领强化政治担当。以“五个振兴”稳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盘,有助于为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强大推动力和坚实支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熵权法和固定效应模型
15
作者 鄢姿 《市场周刊》 2024年第19期79-82,共4页
以广西地市级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熵权法得到广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采用OLS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对广西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广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相关... 以广西地市级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熵权法得到广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采用OLS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对广西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广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广西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熵权法 固定效应模型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16
作者 孙德 《改革与开放》 2024年第21期49-53,60,共6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文章以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推进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意义为出发点,针对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基础设施不足、农业改革深化不够和人才资源短缺等多重挑战,提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文章以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推进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意义为出发点,针对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基础设施不足、农业改革深化不够和人才资源短缺等多重挑战,提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土地和农业生产模式改革、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等对策,以期为我国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长效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高质量发展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村镇分类及电网发展策略研究
17
作者 曾威 黄鸿杰 《科学与信息化》 2024年第20期24-26,共3页
村镇配电网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于促进农业农村快速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生产条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新时代村镇配电网高质量发展需求以及农村资源差异性特点,农村电网建设需要更加精细化、差异化、科学化。本文研究了同类型村... 村镇配电网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于促进农业农村快速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生产条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新时代村镇配电网高质量发展需求以及农村资源差异性特点,农村电网建设需要更加精细化、差异化、科学化。本文研究了同类型村镇的特征与需求,分别提出了乡镇和乡村的五大分类,并根据不同类型村镇,从智能化、数字化等维度提出电网发展策略,研究结果为推动农村电力服务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靠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高质量发展 村镇分类 电网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村高质量发展
18
作者 张冰洁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3期216-219,共4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正逐步融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深入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如何推动农村实现高质量发展,剖析其在促进农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方面的积极效应,并据此提...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正逐步融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深入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如何推动农村实现高质量发展,剖析其在促进农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方面的积极效应,并据此提出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村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文江 鲁祥宇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7-138,共12页
我国已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面向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成为更显著的主题和更关键的环节,需要总结好、发扬好我国在长期的“三农”工作中形成的先进经验和创新理论,指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的实践,进而提升... 我国已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面向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成为更显著的主题和更关键的环节,需要总结好、发扬好我国在长期的“三农”工作中形成的先进经验和创新理论,指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的实践,进而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增进农民福祉,使农业农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共同富裕思想和“三农”理论的中国化指导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经历了绝对贫困治理走向相对贫困治理、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城乡二元分割走向城乡融合的实践历程,取得了重大成就,发生了重大变革。基于实践演变与理论演进的特征,可以从推动农村包容性增长、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三个方面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