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主体意识的培育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程超 朱波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194-199,共6页
农民主体意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关键作用,体现在提高农民的自主能力、调动农民的参与意识和发展意识,促进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中国农民主体意识有着深厚的历史和实践基础,经历了新民主主义时期、新中国成... 农民主体意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关键作用,体现在提高农民的自主能力、调动农民的参与意识和发展意识,促进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中国农民主体意识有着深厚的历史和实践基础,经历了新民主主义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演变进程,其主要内容也不断与时俱进。中共十八大以来,农民主体意识基本完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化,但依然存在政治参与意识淡薄、生态环保意识不足、经济创新意识缺乏和教育知识水平薄弱等问题。新时代必须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对农民主体意识进行培育,将乡村振兴的“五个振兴”有机融入农民主体意识培育过程,不断增强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主体意识 乡村振兴 五个振兴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民主体意识提升研究
2
作者 孔令芝 《新疆农垦经济》 2024年第7期73-79,共7页
农民主体意识作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分析农民主体意识现状,结果表明,现阶段农民主体意识的提升主要受限于农民自我认同感不高、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民创新意识不足以及... 农民主体意识作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分析农民主体意识现状,结果表明,现阶段农民主体意识的提升主要受限于农民自我认同感不高、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民创新意识不足以及农村缺乏人才支撑等方面,要从厚植乡村文化沃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以及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四个方面入手赋能农民主体意识的提升,激发农民主动性和创造性,协调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发展,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主体意识 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中农民主体意识提升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韩迎春 《大庆社会科学》 2022年第4期38-41,共4页
乡村治理中农民是主体,农民主体性的发挥程度直接决定了乡村发展程度,决定了乡村能否真正振兴、能否真正实现现代化。目前,乡村治理中因传统治理机制、传统习俗、人口构成、城乡差距等问题导致农民在乡村治理中主体意识缺乏,参与度不高... 乡村治理中农民是主体,农民主体性的发挥程度直接决定了乡村发展程度,决定了乡村能否真正振兴、能否真正实现现代化。目前,乡村治理中因传统治理机制、传统习俗、人口构成、城乡差距等问题导致农民在乡村治理中主体意识缺乏,参与度不高。因此,要从协调“三治”关系,完善相关制度、保障农民权利、培养中坚农民等方面入手,提升农民主体意识,为乡村治理培养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农民主体意识 农民主体意识发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主体意识的现代化途径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兴凤 王长海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S1期67-69,共3页
该文探讨了农民主体意识现代化的几种途径:一是重新定义"农民",重塑其国家主人翁意识,二是以丰富的教育形式和内容,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三是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四是对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群体——... 该文探讨了农民主体意识现代化的几种途径:一是重新定义"农民",重塑其国家主人翁意识,二是以丰富的教育形式和内容,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三是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四是对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群体——农民工的关注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主体意识的效用 农民主体意识 农民主体意识的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民主体意识的张扬与中国农村社会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生成 肖榕 《前沿》 2013年第18期110-111,共2页
中国农村社会农民主体意识结构发展的一般逻辑是,在传统中国农村社会,农民的群体主体意识居于核心地位,而进入转型期,必须建构以农民个体主体意识张扬为前提、以农民类主体意识为核心的农民主体意识结构。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过程,实际... 中国农村社会农民主体意识结构发展的一般逻辑是,在传统中国农村社会,农民的群体主体意识居于核心地位,而进入转型期,必须建构以农民个体主体意识张扬为前提、以农民类主体意识为核心的农民主体意识结构。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农村社会农民主体意识觉醒、确立和张扬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主体意识 社会转型 现代化
原文传递
新农村建设中增强农民主体意识的理性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志敏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1期1149-1152,共4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使农村摆脱贫困落后,从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工程。广大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其主体意识的增强与否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但是,由于受到历史文化、体制、政策执行、农民自身素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使农村摆脱贫困落后,从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工程。广大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其主体意识的增强与否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但是,由于受到历史文化、体制、政策执行、农民自身素质及组织化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意识缺失。因此,政府应当从多方面着手尽快唤醒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主体意识 理性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民自治与农民主体意识的培育 被引量:7
7
作者 丁德昌 《行政与法》 2015年第1期54-59,共6页
农民主体意识是农民作为社会和历史的主体所具有的对自身地位、价值和能力的一种自我认识,以及对外部世界认识和改造的自觉意识。村民自治不仅是农民主体意识培育的制度载体,也是其组织平台,更是其实践基石。促进农民主体意识的培育,必... 农民主体意识是农民作为社会和历史的主体所具有的对自身地位、价值和能力的一种自我认识,以及对外部世界认识和改造的自觉意识。村民自治不仅是农民主体意识培育的制度载体,也是其组织平台,更是其实践基石。促进农民主体意识的培育,必须优化村民自治。即创新乡镇管理体制,保障村民主体自治权;创新村民自治制度,为农民主体意识的培育提供制度保障;加强村社互动,为村民主体自治构建社区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农民主体意识 农村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主体意识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传兵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95-100,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由于长期过分关注经济发展,而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农村私性文化滋生。本文以农民主体性为视角,分析了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在关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由于长期过分关注经济发展,而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农村私性文化滋生。本文以农民主体性为视角,分析了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在关联;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阐述了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农民主体性实现的因素,着重强调农民的自我意识与农民身份认同转型的重要作用;然后在政府与农民两个层面继续探索促进农民主体性实现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主体意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城乡二元分治 城乡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实践中农民主体意识培育——以甘肃省定西渭源县元明村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慧娟 《社科纵横》 2017年第9期106-108,共3页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对于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性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攻坚阶段的发展延续,甘肃省定西渭源县元明村注重培育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精神的农民主体意识,有利于科学决策提高执政能力,有利...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对于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性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攻坚阶段的发展延续,甘肃省定西渭源县元明村注重培育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精神的农民主体意识,有利于科学决策提高执政能力,有利于正确认识农民、理解农民、尊重农民、反哺农民,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群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救济为主动脱贫,提升自主脱贫能力,以"精神扶贫"推进"精准扶贫",达到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同时为全国其他地区的脱贫致富提供借鉴,进一步促进精准扶贫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精准扶贫 农民主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中农民主体意识的培育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市L镇为例
10
作者 孙小林 张小楠 王丽娟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11期193-196,共4页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乡村治理问题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从现阶段来看,我国乡村治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而农民主体意识的淡薄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市L镇为例,分析了目前L镇农村发展中农民主体意识培...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乡村治理问题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从现阶段来看,我国乡村治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而农民主体意识的淡薄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市L镇为例,分析了目前L镇农村发展中农民主体意识培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培育路径,包括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农民主体意识 主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改革中,农民主体意识的若干思考
11
作者 卢祖炎 《教学与科研(钦州)》 1990年第2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农民主体意识 中国 对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确立农民主体意识的途径 被引量:5
12
作者 杜明娥 陈方欣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1,共2页
确立农民的主体意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应尊重农民利益的“话语权”,转变农民身份;承认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农民的竞争意识;畅通农民的意愿诉求渠道;更新农民的陈旧观念,培养和塑造新型农民。这是确立农民... 确立农民的主体意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应尊重农民利益的“话语权”,转变农民身份;承认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农民的竞争意识;畅通农民的意愿诉求渠道;更新农民的陈旧观念,培养和塑造新型农民。这是确立农民主体意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主体意识 缺失 确立 新农村建设
原文传递
农民主体意识培育:乡村治理内生力量建设的实践探索
13
作者 殷民娥 《时代人物》 2023年第25期73-75,共3页
现代乡村治理主体大致可以分为县及以上各级政府、乡镇村、农民个体三级,分别承担着政策设计和治理资源的输出、资源的获取与输入、资源的接收与反馈功能,三级主体均衡发展才能形成治理闭环,实现乡村善治。当下,多元治理主体中农民主体... 现代乡村治理主体大致可以分为县及以上各级政府、乡镇村、农民个体三级,分别承担着政策设计和治理资源的输出、资源的获取与输入、资源的接收与反馈功能,三级主体均衡发展才能形成治理闭环,实现乡村善治。当下,多元治理主体中农民主体性功能不足,主体意识淡漠,缺乏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导致治理反馈出现偏差,资源难以实现优化配置,制约着乡村治理的效能发挥。农民主体意识需要经过集体经济组织领域的长期培育,思路是:将农民主体纳入到农业规模化生产组织中,通过嵌入集体、市场、行政、社会等力量,培育农民的主力军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法治规则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乡村善治 农民主体意识 农业规模化生产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治理中农民主体性的培育
14
作者 夏皓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4期148-150,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将乡村“治理有效”作为目标要求,但乡村治理也面临着农民主体治理位序失序、农民主体意识失序和农民主体能力失序等农民主体性问题,阻碍了乡村治理组织的结构功效。文章基于利益分析法的视角,对乡村治理的主体结构进... 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将乡村“治理有效”作为目标要求,但乡村治理也面临着农民主体治理位序失序、农民主体意识失序和农民主体能力失序等农民主体性问题,阻碍了乡村治理组织的结构功效。文章基于利益分析法的视角,对乡村治理的主体结构进行了深入利益分析,认为需构建村民自治与协同治理相结合的利益协调机制。通过完善信息公开与共享机制、提高村民主体话语权、畅通利益表达与沟通渠道等方式,以实现多元主体善治的治理结构。此举旨在培育农民主体意识,实现乡村善治,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定,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主体 乡村振兴 利益协调机制 农民主体意识 协同治理 治理结构 主体结构 利益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主体性意识在水稻新品种推广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标 骆国栋 钟军华 《广东科技》 2014年第8期159-160,共2页
提高农技推广中农民的主体性意识,并充分的调动起农民积极因素,以最大限度的积聚起全体农民的主体力量,对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就此,对农民主体性意识在水稻新品种推广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析,希望能给同行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 农民主体意识 水稻新品种推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与农民主体法治意识培育的互动提升 被引量:1
16
作者 文思琪 《法制与经济》 2021年第6期18-21,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民主体法治意识培育搭建制度框架,农民主体法治意识的培育是乡村振兴战略题中应有之义。通过调研发现,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农民主体法治意识虽然总体得到提升,但仍存在乡村治理相关立法未全面推进、法治措施未深刻落...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民主体法治意识培育搭建制度框架,农民主体法治意识的培育是乡村振兴战略题中应有之义。通过调研发现,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农民主体法治意识虽然总体得到提升,但仍存在乡村治理相关立法未全面推进、法治措施未深刻落实、农民权利义务意识未真正建立等问题,可通过推动立法、培育人才、加强调研、建立考评机制以及深化监督等措施提升基层全方位布局思维,推动乡村多维度法治建设,培育乡村法治土壤,从而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与农民主体法治意识培育的互动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主体法治意识 互动提升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高效路径选择--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经济主体行为研究》
17
作者 张波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6-326,共1页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的持续转移,务农人口老龄化、兼业化程度不断加大,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与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需求间的矛盾加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提高农民职业化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的重要途径,是破解“...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的持续转移,务农人口老龄化、兼业化程度不断加大,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与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需求间的矛盾加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提高农民职业化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的重要途径,是破解“谁来种地”困境的关键对策,对提高农民主体意识、促进农村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 现代农业建设 结构性短缺 农民职业化 农村劳动力 产业振兴 农民主体意识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中的农民主体性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馨 刘友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702-707,共6页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最基本的治理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在基层的实现形式,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和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优化乡村治理体系的题中之义。乡村治理中农民主体性的充分发...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最基本的治理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在基层的实现形式,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和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优化乡村治理体系的题中之义。乡村治理中农民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对推动乡村发展、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在乡村治理中,农民主体性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现实因素制约,导致农民参与度不高、获得感不强。为此,应通过增强农民主体意识、建设乡村利益共同体、提升乡村自治效能和推进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等方式,激发农民主体性,为乡村振兴培养内生动力,从而助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农民主体 人民民主 农民主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研究——以湄潭县宅基地试点改革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青青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0期130-133,共4页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宅基地使用权作为用益物权的一种,其制度改革是新时代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也推进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文章以湄潭县宅基...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宅基地使用权作为用益物权的一种,其制度改革是新时代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也推进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文章以湄潭县宅基地试点改革为例,研究农村宅基地改革的现状、困境以及破解对策,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湄潭县宅基地试点改革现状的分析,发现存在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社会组织发育不充分、农民主体意识不强以及有偿退出农村宅基地制度不健全等不足。要推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增强农民主体意识,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能力现代化 宅基地 有偿退出 农民主体意识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乡村治理新引擎
20
作者 盘欢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3期104-106,共3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生产力,对乡村治理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当前新质生产力在乡村治理领域面临着农民主体意识不强、缺乏数字技术人才和数字设施落后三方... 新质生产力作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生产力,对乡村治理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当前新质生产力在乡村治理领域面临着农民主体意识不强、缺乏数字技术人才和数字设施落后三方面的现实困境。对此,需要注重乡村教育,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创新人才机制,增强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引进社会资本,加快数字设施建设,更好地发挥新质生产力对乡村治理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引擎 乡村教育 农民主体意识 新发展理念 人才机制 乡村治理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