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5
1
作者 赵冬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3-84,共2页
由科研经费支持购建监测系统需要相当大的人力物力投入,通常局限于部分固定的人群,无法提供覆盖全人群、常规化、制度化的信息,也难以保证长期、可持续性地发展。而基于现有的常规信息系统,如结合死因监测系统和出院信息系统,一方... 由科研经费支持购建监测系统需要相当大的人力物力投入,通常局限于部分固定的人群,无法提供覆盖全人群、常规化、制度化的信息,也难以保证长期、可持续性地发展。而基于现有的常规信息系统,如结合死因监测系统和出院信息系统,一方面可以收集冠心病住院病例信息,另一方面可收集所有冠心病死亡信息。通过整合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信息.可以较为全面的反映冠心病的流行程度。用这种方法,我们发表了系列文章,发现在2007年-2009年间北京地区的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男性和年轻人群中发病率上升最明显;与城区和近郊相比,远郊区县人群的发病率最高且上升幅度最大。而且,北京市急性冠心病事件院外死亡人数是院内死亡人数的2.61倍,占总急性冠心病死亡的72.28%,这些结果为评价北京市居民健康状况和心血管病预防和救治水平提供了最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冠心病事件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糖尿病患者冠心病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周莉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7年第5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对糖尿病患者冠心病事件的影响。方法116例糖尿病患者分成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控制血糖及其它危险因素,阿司匹林组加用阿司匹林100mg。随访1~5年,观察两组冠心病事件发生的例数及发生率。结果3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对糖尿病患者冠心病事件的影响。方法116例糖尿病患者分成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控制血糖及其它危险因素,阿司匹林组加用阿司匹林100mg。随访1~5年,观察两组冠心病事件发生的例数及发生率。结果3年后阿司匹林组冠心病事件的发生例数和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糖尿病 冠心病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与冠心病的关系及抗幽门螺杆菌对冠心病事件的影响
3
作者 曹淑芳 俞宙 +1 位作者 庄小强 甄海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97-1499,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部队老干部冠心病(cor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关系及抗Hp治疗对CHD事件的影响。方法510例老干部通过胃镜检查,取胃黏膜做尿素酶试验(RUT),RUT阴性者,行血清抗HplgG检测,对筛选合格...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部队老干部冠心病(cor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关系及抗Hp治疗对CHD事件的影响。方法510例老干部通过胃镜检查,取胃黏膜做尿素酶试验(RUT),RUT阴性者,行血清抗HplgG检测,对筛选合格的RUT阳性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130例,口服OAC(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疗程10 d,随访15个月,观察CHD事件率。结果单纯CHD组Hp阳性率53.5%(76/142),较有或无CHD的胃十二指肠疾病组72.9%(124/170)和74.4%(93/125)低,与其他对照组49.3%(37/75)无差别。Hp感染与CHD无明显相关。15个月随访,抗Hp观察组与对照组总的CHD死亡分别为6.15%(8/130),7.09%(10/141),急性心肌梗死(AMI)分别发生8.46%(11/130)及7.64%(14/141),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脑卒中、心绞痛次数及心绞痛入院人数均无明显差别。结论Hp感染与老干部CHD无明显相关,根治Hp不降低CHD事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幽门螺杆菌 冠心病事件 急性心肌梗死(AMI) 抗HP治疗 部队老干部 胃十二指肠疾病 Hp感染 CHD 尿素酶试验 胃镜检查 奥美拉唑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 入院人数 RUT 观察组 对照组 心绞痛 冠心 胃黏膜 阳性者 阳性率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寒邪内侵角度探析冠心病事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兴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7-8,共2页
寒具有寒冷、凝结的特性,为冬季的主气,又是六淫之一。从病机、实验、临床等方面探析寒邪内侵与冠心病事件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联性。寒邪内侵是冠心病事件的重要病因之一,为从中医角度认识冠心病事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关键词 寒邪内侵 冠心病事件 致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急性冠心病事件死亡率1984~1993年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9
5
作者 王薇 吴兆苏 +3 位作者 赵冬 姚丽 周美然 刘静 《心肺血管病杂志》 1997年第2期99-102,共4页
关键词 急性冠心病事件 死亡率 冠心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70万人群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死亡趋势八年(1985-1992)的城乡对比分析─MONICA方案研究结果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薇 赵冬 +2 位作者 吴兆苏 姚丽 周美然 《心肺血管病杂志》 1995年第1期2-5,14,共5页
我中心自1984年起对北京地区700,000自然人群中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死亡率进行了长期监测(MONICA方案)。其结果显示:在北京市城乡人群中急性冠心病事件的动态趋势并不完全一致。城市总发病率无明显变化,而农村... 我中心自1984年起对北京地区700,000自然人群中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死亡率进行了长期监测(MONICA方案)。其结果显示:在北京市城乡人群中急性冠心病事件的动态趋势并不完全一致。城市总发病率无明显变化,而农村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城市总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农村呈上升趋势;在城乡、性别间也存在着差异,城市女性发病率、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农村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普遍高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心病事件 发病率 死亡率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中关村地区急性冠心病事件病死率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晓萍 王印坤 +3 位作者 史影 汪关宝 杨少琴 李美琴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7年第4期61-63,共3页
目的对中关村地区1984—2000年急性冠心病事件病死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制定有效的降低病死率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地区人群心血管病动态监测方案中中关村地区近4万监测人群中1984—2000年发生的250例急性冠心病事件为研究样... 目的对中关村地区1984—2000年急性冠心病事件病死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制定有效的降低病死率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地区人群心血管病动态监测方案中中关村地区近4万监测人群中1984—2000年发生的250例急性冠心病事件为研究样本,分析病死率的变化趋势及在不同特征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结论该地区急性冠心病事件总病死率为53.6%,医院内病死率为35.6%。有冠心病史人群病死率为65.0%,无此病史人群病死率为43.6%,差别有显著性(P<0.05);发病后1小时内猝死者占死亡总人数的50.7%,24小时内死亡者占死亡总人数77.6%。结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宣教,争取并缩短院前诊治时间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心病事件 病死率 人群心血管病动态监测方案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奔课题组在冠心病事件链干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8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何奔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冠心病事件链干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时,增加维生素D受体活性能够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日前,该成果以题为“Vita...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何奔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冠心病事件链干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时,增加维生素D受体活性能够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日前,该成果以题为“Vitamin Dreceptor activation protects against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 through inhibition of apoptosis and modulation of autophagy”的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国际氧化应激生物医学领域最权威期刊Antioxidants&Redox Signaling(影响因子7.7)。这是中国学者在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事件 课题组 干预 缺血再灌注损伤 APOPTOSIS 急性心肌梗死 VITAMIN 上海交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异常的老年人冠心病事件发作的风险可能增加
9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2年第3期208-208,共1页
据Denes P 2012年4月11日[JAMA,297(9):978-985]报道,在一项包括没有预先存在的心血管疾病(CVD)的老年人的研究中,严重的及轻微的心电图(ECG)异常与冠心病(CHD)事件风险的增加有关,且它们能够超越传统的心血管风险因子(CVRFs... 据Denes P 2012年4月11日[JAMA,297(9):978-985]报道,在一项包括没有预先存在的心血管疾病(CVD)的老年人的研究中,严重的及轻微的心电图(ECG)异常与冠心病(CHD)事件风险的增加有关,且它们能够超越传统的心血管风险因子(CVRFs)而改善对诸如心脏病发作等CHD事件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事件 心电图异常 心脏病发作 风险因子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C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室性早搏与冠心病事件发作关系的探讨
10
作者 郭竹芝 陈程远 《中级医刊》 1995年第11期8-9,共2页
心肌梗死后室性早搏与冠心病事件发作关系的探讨郭竹芝,陈程远山东省烟台凤凰台医院(264002)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仍有发生冠心病事件的危险。如心绞痛、再次梗死和猝死。有些报告指出梗死后期动态心电图(Holt... 心肌梗死后室性早搏与冠心病事件发作关系的探讨郭竹芝,陈程远山东省烟台凤凰台医院(264002)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仍有发生冠心病事件的危险。如心绞痛、再次梗死和猝死。有些报告指出梗死后期动态心电图(Holter)记录发现,室性早搏和以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室性早搏 冠心病事件 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1年驻马店市急性冠心病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峥 赵继业 李浩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3期15-18,共4页
目的分析2015—2021年驻马店市急性冠心病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对2015—2021年驻马店市1587例急性冠心病事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不同年份、不同年龄(<35岁、35~45岁、46~55岁、56~65岁、66~75岁、>75岁)、... 目的分析2015—2021年驻马店市急性冠心病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对2015—2021年驻马店市1587例急性冠心病事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不同年份、不同年龄(<35岁、35~45岁、46~55岁、56~65岁、66~75岁、>75岁)、不同性别、不同诊断分型(冠心病猝死、急性心肌梗死)、不同职业(农民、工人、无业人员、干部、其他人员)患病率和临床表现情况(典型胸痛、不典型胸痛、无痛)。结果调查的1587例急性冠心病事件患者中,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年患病率逐渐增高;<35岁、35~45岁、46~55岁、56~65岁、66~75岁、>75岁患者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高。男性发病率(69.06%,1096/1587)高于女性(30.94%,691/1587)。调查的1587例急性冠心病事件患者中,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农民、工人、无业人员、干部、其他人员;急性心肌梗死患病率(87.52%,1389/1587)高于冠心病猝死(12.48%,198/1587)。急性冠心病事件临床表现以典型胸痛为主,其次为不典型胸痛、无痛。结论2015—2021年驻马店市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生率逐渐增高,男性患病率和农民患病率较高,并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典型胸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冠心病事件 流行病学 特征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1984~1997年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变化趋势(中国MONICA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151
12
作者 赵冬 吴兆苏 +2 位作者 王薇 姚丽 周美然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 研究北京地区人群 1984~ 1997年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变化趋势的方向、强度以及在不同性别、年龄人群中的特点。方法 采用北京地区心血管病人群监测 (MONICA研究 )及后续研究的资料 ,按年度、性别、年龄分别计算急性冠心病事件... 目的 研究北京地区人群 1984~ 1997年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变化趋势的方向、强度以及在不同性别、年龄人群中的特点。方法 采用北京地区心血管病人群监测 (MONICA研究 )及后续研究的资料 ,按年度、性别、年龄分别计算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粗率和 (或 )年龄标化率 ;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计算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年平均变化率和统计学显著性。结果  1984~ 1993年北京地区急性冠心病事件标化发病率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2 3 %。 1984~ 1997年急性冠心病事件标化发病率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1 7%男性的年平均增长率大于女性。研究初期和研究末期相比 ,多数年龄组发病率有所增加 ,其中男性 70~ 74岁组每 10万人群发病率的绝对增加幅度最大 ,率差为 13 2 /10万。女性5 5~ 5 9岁以上各年龄组的发病率都有所上升 ,除 65~ 69岁外 ,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结论 北京地区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应加强北京地区人群冠心病预防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心病事件 发病率 冠心病 MONICA方案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血管储备分数对冠心病不良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分析
13
作者 张恒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4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预测冠心病不良心脏事件(MACE)中采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血管储备分数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将2022年3月—2023年4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31例和无M... 目的:探讨预测冠心病不良心脏事件(MACE)中采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血管储备分数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将2022年3月—2023年4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31例和无MACE组49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冠状动脉血管储备分数,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将冠状动脉血管储备分数对MACE的预测价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ACE组冠状动脉血管储备分数值比无MACE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血管储备分数是影响冠心病患者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通过比较有无MACE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冠状动脉血管储备分数,发现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性别、等信息对MACE的影响较小,而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包含冠状动脉血管储备分数值,表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血管储备分数对MACE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血管储备分数 冠心病不良心脏事件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40岁以上人群冠心病事件发病影响因素的队列研究
14
作者 刘浩 朱立光 +8 位作者 苏卫红 秦克江 庞明 陆健健 伍广伟 朱继金 陶新智 李醒三 曾知恒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64-966,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40岁以上人群冠心病事件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在1991年全国高血压调查的基础上,对广西壮族自治区>40岁以上11818人进行了随访凋查,取得其冠心病发病资料。结果 冠心病事件的发生与收缩压(SBP)、舒张压(... 目的 探讨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40岁以上人群冠心病事件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在1991年全国高血压调查的基础上,对广西壮族自治区>40岁以上11818人进行了随访凋查,取得其冠心病发病资料。结果 冠心病事件的发生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吸烟、体重指数(BMI)和有无心肌梗死(心梗)史有关。Cox回归分析表明,有心梗史者较无心梗史者发生冠心病事件的相对危险度(RR)大21倍(95%CI:9.06~48.44);脉压每增高10mm Hg(1mm Hg=0.133kPa),冠心病事件发生的RR为1.29倍(95%CI:1.11~1.49),大于DBP的1.18倍(95%CI:1.02~1.22)、SBP的1.13倍(95%CI:1.05~1.28);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冠心病事件的RR增加1.23倍(95%CI:1.05~1.45);每增加1的BMI,冠心病事件的RR增加1.03倍(95%CI:1.01~1.05)。结论 有心梗史者、高血压、吸烟、高BMI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事件 队列研究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中医医院急性冠心病事件住院病死率与护理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乔珍 《黑龙江中医药》 2006年第6期34-35,共2页
住院病人的病死率(Inhospital Mortality Rates)是客观、准确、并被广泛采用的反映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指标之一,其在评价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在文献中得到了充分肯定。一般认为,病死率同时受到病人因素、医院因索和医师个... 住院病人的病死率(Inhospital Mortality Rates)是客观、准确、并被广泛采用的反映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指标之一,其在评价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在文献中得到了充分肯定。一般认为,病死率同时受到病人因素、医院因索和医师个人因素的综合影响。研究表明,医院因素和病人因素是影响病死率的主要因素,医师个人因素对病死率的影响尚不确定。医院因素包括医疗技术水平、护理水平、后勤保障及医疗设备等,其中护理因素是医院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院 急性冠心病事件 住院病死率 护理因素 关系
原文传递
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的辅助诊断及与冠心病心脏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如升 杨志健 +3 位作者 张馥敏 朱铁兵 王连生 黄峻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4-285,共2页
C反应蛋白(CRP)是急性炎症的敏感标志物之一,有资料显示其是冠心病(CHD)的危险因子,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对栽CHD的辅助诊断价值及与CHD心脏事件的相关性.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冠心病 诊断 冠心病心脏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压力可增加急性冠心病事件复发风险
17
作者 张润峰(译) 文莉(译)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7年第21期7-7,共1页
加拿大LaVal大学Aboa-Eboule等在10月份的,JAMA杂志上报道,首次心肌梗死后,长期的工作压力会增加复发性冠心病事件发生的风险。
关键词 急性冠心病事件 复发风险 工作压力 JAMA 加拿大 心肌梗 复发性
原文传递
心电图异常可预测绝经后妇女冠心病事件和冠心病病死率
18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6年第4期6-6,共1页
美国Wake Forest大学公共卫生系的Rautaharju PM等在最新一期的Circulation杂志上,发表了他们进行的妇女健康行动研究的部分结果,证实心电图复极化异常可预测绝经后妇女冠心病事件和病死率。
关键词 冠心病事件 心电图异常 绝经后妇女 病死率 预测 公共卫生 行动研究 妇女健康 复极化
原文传递
高密度脂蛋白预防冠心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郭锦军 蔡久英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3期231-234,共4页
脂质代谢异常是冠心病(CHD)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许多大规模临床研究已充分证明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降低LDL-C能显著减少冠心病事件。近年来流行病学及大规模临床研究已经证实... 脂质代谢异常是冠心病(CHD)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许多大规模临床研究已充分证明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降低LDL-C能显著减少冠心病事件。近年来流行病学及大规模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高密度脂蛋白(HDL)对动脉血管壁有直接的保护作用,并能促进动脉粥样斑快的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事件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预防 脂质代谢异常 临床研究 LDL-C 动脉血管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紧张与冠心病发病和预后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莹 徐伟仙 郭丽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1期77-80,共4页
职业紧张是指当工作要求与工人的能力、资源或需求不满足时发生的有害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已成为重要的健康问题。近年来,冠心病在工作人群中发病率明显升高,而大约60%~80%的患者病后需回归工作岗位。因此,探讨职业紧张与冠心病的关系对... 职业紧张是指当工作要求与工人的能力、资源或需求不满足时发生的有害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已成为重要的健康问题。近年来,冠心病在工作人群中发病率明显升高,而大约60%~80%的患者病后需回归工作岗位。因此,探讨职业紧张与冠心病的关系对预防冠心病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紧张 冠心病 冠心病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