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何奔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冠心病事件链干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时,增加维生素D受体活性能够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日前,该成果以题为“Vita...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何奔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冠心病事件链干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时,增加维生素D受体活性能够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日前,该成果以题为“Vitamin Dreceptor activation protects against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 through inhibition of apoptosis and modulation of autophagy”的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国际氧化应激生物医学领域最权威期刊Antioxidants&Redox Signaling(影响因子7.7)。这是中国学者在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展开更多
据Denes P 2012年4月11日[JAMA,297(9):978-985]报道,在一项包括没有预先存在的心血管疾病(CVD)的老年人的研究中,严重的及轻微的心电图(ECG)异常与冠心病(CHD)事件风险的增加有关,且它们能够超越传统的心血管风险因子(CVRFs...据Denes P 2012年4月11日[JAMA,297(9):978-985]报道,在一项包括没有预先存在的心血管疾病(CVD)的老年人的研究中,严重的及轻微的心电图(ECG)异常与冠心病(CHD)事件风险的增加有关,且它们能够超越传统的心血管风险因子(CVRFs)而改善对诸如心脏病发作等CHD事件的预测。展开更多
文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何奔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冠心病事件链干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时,增加维生素D受体活性能够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日前,该成果以题为“Vitamin Dreceptor activation protects against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 through inhibition of apoptosis and modulation of autophagy”的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国际氧化应激生物医学领域最权威期刊Antioxidants&Redox Signaling(影响因子7.7)。这是中国学者在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
文摘据Denes P 2012年4月11日[JAMA,297(9):978-985]报道,在一项包括没有预先存在的心血管疾病(CVD)的老年人的研究中,严重的及轻微的心电图(ECG)异常与冠心病(CHD)事件风险的增加有关,且它们能够超越传统的心血管风险因子(CVRFs)而改善对诸如心脏病发作等CHD事件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