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治疗后QT离散度的影响 |
朱晋坤
董文
鲁玉明
周文汀
杜峰
杨静
熊宗华
|
《中国医药》
|
2012 |
6
|
|
2
|
实时心肌超声造影在评价冠状动脉再通前后心肌血流灌注及随访中的价值 |
吴迪
姚克纯
李利
邵波
张龙方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2013 |
5
|
|
3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时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指标的评价 |
李伟杰
王昌育
贾国良
郭文怡
王海昌
李成祥
|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4
|
心肌超声造影(MCE)在评价冠状动脉再通前后心肌灌注及其在临床随访中的应用 |
闫媛媛
陈红梅
崔智飞
张波涛
|
《世界中医药》
CAS
|
2017 |
1
|
|
5
|
影响无胸痛症状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时间的因素分析 |
程志祥
冯飞
|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
2018 |
2
|
|
6
|
冠状动脉再通对左室功能的影响 |
刘明
邓斌
黄仕洲
冯新武
梁玉珍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
1998 |
0 |
|
7
|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再通临床与造影的对比研究 |
沈潞华
杨家声
南方
韩小茜
滕一星
那开宪
顾复生
刘彤
王榭
|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
1997 |
0 |
|
8
|
心肌梗死存活者血清脂蛋白(a)对梗死区相关冠状动脉再通的影响 |
孙建辉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9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冠状动脉再通指标出现的时间顺序研究 |
张孝忠
彭整军
高光华
肖莎
|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
2002 |
0 |
|
10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再通对QT离散度的影响 |
胡正清
汪玉宝
徐广
邓天明
|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
2006 |
0 |
|
11
|
冠状动脉再通临床标准与造影结果的对比研究 |
张廷满
马长生
|
《中国临床医学》
|
2001 |
2
|
|
12
|
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再通后T波早期倒置的观察 |
司海宁
翟红霞
王晓红
张宏伟
|
《临床医药实践》
|
2002 |
1
|
|
13
|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6 h、12 h内冠状动脉再通成功率的对比研究 |
王炳艳
|
《中国医药指南》
|
2019 |
6
|
|
14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后冠状动脉再通对左心室功能影响的观察 |
蒋小燕
王虹
张柱国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
1997 |
2
|
|
15
|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冠状动脉再通成功率对比 |
李扬
蔡忠贵
|
《中国医药指南》
|
2019 |
4
|
|
16
|
延迟冠脉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再通对室壁瘤形成的影响 |
赵卫东
刘欣
张英慧
杨剑峰
罗晶
张革
王宇光
解冰
|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
2003 |
0 |
|
17
|
冠状动脉再通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斑块稳定性、细胞凋亡因子及凝血指标变化的影响 |
孙慧敏
鲁文涛
张军鹏
郑轶
杨晓正
刘红
石志坚
张维新
文鸿旭
尚树忠
|
《河南中医》
|
2018 |
3
|
|
18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CK-MB比值变化对判断冠状动脉再通的价值 |
曾玉华
|
《现代医药卫生》
|
2007 |
1
|
|
19
|
溶栓后早期T波倒置对闭塞冠状动脉再通的诊断价值 |
申慧明
张淑霞
|
《航空航天医药》
|
2002 |
0 |
|
20
|
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的影响观察 |
黄潆莹
|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
201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