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潆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7年第5期37-38,共2页
目的探究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过往7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配为每组3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形式。对照组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运用... 目的探究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过往7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配为每组3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形式。对照组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运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在进行治疗之后的2个小时的时间,观察组冠状动脉再通人数是19例,出血人数是1例,再通率是52.78%;对照组冠状动脉再通人数是7例,出血人数是4例,再通率是19.44%;在进行治疗之后的6个小时的时间,观察组患者死亡1例,心力衰竭3例,再通个数10例,再通率是27.78%;对照组患者死亡11例,心力衰竭17例,再通个数2例,再通率是5.56%。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结束2小时以及6小时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再通率要高于对照组,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通过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再通率,较低的死亡率,较少的并发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静脉溶栓 冠状动脉再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
2
作者 陈亚飞 吴风华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10期297-297,共1页
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由于其具有创伤性小,病人痛苦少,诊断明确,治疗效果好的特点,目前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急性心梗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中断血流所致,其死亡率较高。如能早期恢复冠状动脉再灌注是提高AM... 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由于其具有创伤性小,病人痛苦少,诊断明确,治疗效果好的特点,目前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急性心梗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中断血流所致,其死亡率较高。如能早期恢复冠状动脉再灌注是提高AMI的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支架置人治疗AMI时冠状动脉再通率,血流改善好,大大降低了AMI患者的病死率。但作为有一定危险的侵入性诊断和治疗,如何改进护理工作降低手术并发症,最大限度减轻患者术后痛苦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术前术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AMI患者 动脉粥样斑块破裂 冠状动脉再通率 侵入性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文广 任琳 +6 位作者 张晶 汤秀英 张双月 马利祥 杨红梅 刘晓媛 王庆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3-314,共2页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PCI与溶栓治疗比较,有更高的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再通率、更低的再梗死发生率、脑卒中发生率及总体死亡率。目前,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过程中,冠状动脉内大量血栓形成仍为棘手问题,血栓形成或斑块脱落导致远...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PCI与溶栓治疗比较,有更高的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再通率、更低的再梗死发生率、脑卒中发生率及总体死亡率。目前,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过程中,冠状动脉内大量血栓形成仍为棘手问题,血栓形成或斑块脱落导致远端血管栓塞常常会产生“无复流”或“慢复流”现象,从而影响急诊PCI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患者 心肌灌注 左心功能 替罗非班 梗死发生 急诊PCI 冠状动脉再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通立及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侯磊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20期3154-3156,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通立)及尿激酶(UK)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心内科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瑞通立组30例和UK组30例。观察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通立)及尿激酶(UK)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心内科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瑞通立组30例和UK组30例。观察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点(60、90、120 min)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再通时间和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瑞通立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90、120 min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均高于UK组,瑞通立组再通时间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U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通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不同时间点冠状动脉再通率均较高,疗效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冠状动脉再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院前重组链激酶的溶栓与救治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玉林 马刚昀 +4 位作者 闫海鹏 冯卫华 钟良 陈法 黄洪章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院前溶栓是否能明显缩短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开始溶栓的时间,了解院前溶栓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AMI患者被随机分为院前溶栓组和入院后溶栓组,各30例。院前溶栓组患者是在发病现场,诊断AMI后立即给重组链激酶150万U静... 目的:探讨院前溶栓是否能明显缩短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开始溶栓的时间,了解院前溶栓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AMI患者被随机分为院前溶栓组和入院后溶栓组,各30例。院前溶栓组患者是在发病现场,诊断AMI后立即给重组链激酶150万U静脉点滴。AMI对照组的患者按常规迅速办入院手续,而后按上述方法立即溶栓。结果:从发病到开始溶栓的时间:院前溶栓组(104±43)min,入院后溶栓组组(256±121)min(P<0.01)。按临床标准判断冠状动脉再通率:立即溶栓组70.3%,对照组51.5%(P<0.01)。院前溶栓组的并发症无明显增加。结论:入院前溶栓明显缩短AMI患者开始溶栓的时间,增加冠状动脉的再通率,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重组链激酶 冠状动脉再通率 救治 院前溶栓 溶栓组 AMI 静脉点滴 发病现场 入院手续 临床标准 入院后 对照组 患者 时间 安全性 并发症 缩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急性心梗溶栓时凯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朱新业 杜立峰 +1 位作者 王子颖 周晓荣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2-693,共2页
目的:探讨脂质携载前列腺素E1(Lipo-PGE1,商品名:凯时)在急性心梗溶栓时抗心肌再灌注损伤及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30例急性心梗患者随机分成2组。两组均给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治疗组15例加用凯时20μ... 目的:探讨脂质携载前列腺素E1(Lipo-PGE1,商品名:凯时)在急性心梗溶栓时抗心肌再灌注损伤及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30例急性心梗患者随机分成2组。两组均给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治疗组15例加用凯时20μg静脉推注,心电监护观察2h内症状缓解情况及心电图改变,心肌射血分数(EF)变化并判断冠状动脉再通率。结果:两组溶栓后冠状动脉再通率,1周后再梗死率,5周内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前后各组EF值变化显著性差异(P<0.05)。凯时可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降低1周后再梗死率及5周内病死率,心肌射血分数明显提高。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时加用凯时能有效降低再灌注心肌损伤,保护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梗 凯时 保护作用 冠状动脉再通率 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灌注心律失常 心肌灌注损伤 灌注心肌损伤 显著性差异 早期 急性心肌梗塞 射血分数 梗死 重组组织型 心电图改变 前列腺素 静脉推注 症状缓解 监护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翔 陈少华 +2 位作者 苏大理 于斌 欧建刚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5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将83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A组)和非溶栓组(B组),溶栓时间窗选择在12 h以内。所有AMI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A组:立即给予尿激酶1 500 000 U加0.9%氯化钠溶液100 m... 目的探讨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将83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A组)和非溶栓组(B组),溶栓时间窗选择在12 h以内。所有AMI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A组:立即给予尿激酶1 500 000 U加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滴,30 min内滴完。溶栓开始后每隔12 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0.4 mL,连用5 d。B组:给予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钙及其他常规治疗。观察两组冠状动脉血管的再通情况、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及轻微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77%vs 27.50%,χ2=14.811 0,P<0.01);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轻微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8%vs 12.50%,11.63%vs 10.00%,均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显著提高AMI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是一种治疗AMI安全、简便、有效的抢救措施,将对AMI患者的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溶栓治疗 冠状动脉再通率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78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顾琴红 沈咪咪 陈瑾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6年第2期129-130,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临床观察 护理 冠状动脉再通率 尿激酶溶栓治疗 密切关系 溶栓时间 情况报告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体会
9
作者 王继志 《基层医学论坛》 2011年第28期969-969,共1页
静脉溶栓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AM I)治疗学上的主要进展之一,尽早开始溶栓治疗,是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的关键所在,对缩小梗死范围、降低AM I病死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2006年9月—2010年6月26例AM I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 静脉溶栓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AM I)治疗学上的主要进展之一,尽早开始溶栓治疗,是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的关键所在,对缩小梗死范围、降低AM I病死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2006年9月—2010年6月26例AM I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应用 静脉溶栓治疗 冠状动脉再通率 梗死范围 治疗学 病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连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1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再通率、LVEF明显提高程度、恶性心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再通率、LVEF明显提高程度、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再通率 恶性心律失常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秋红 《山西医学教育》 2006年第2期35-36,共2页
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它可限制梗塞面积的扩大,改善预后。溶栓治疗时间越早,冠状动脉再通率越高,梗塞范围越小,病死率也越低。在溶栓过程中,结合急诊工作的特殊性,护理人员的强化护理和监护非常... 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它可限制梗塞面积的扩大,改善预后。溶栓治疗时间越早,冠状动脉再通率越高,梗塞范围越小,病死率也越低。在溶栓过程中,结合急诊工作的特殊性,护理人员的强化护理和监护非常重要,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溶栓治疗 强化护理 冠状动脉再通率 梗塞面积 治疗时间 梗塞范围 急诊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宏涛 《当代医学》 2021年第5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7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单盲法分为对照组(n=43)及实验组(n=44)。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手段,对照组...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7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单盲法分为对照组(n=43)及实验组(n=44)。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手段,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冠状动脉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冠状动脉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及冠状动脉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 参松养心胶囊 冠状动脉再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分析(附38例报告)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天杰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19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发病12小时内的3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均立即静脉滴注尿激酶150万u,配合其它相关治疗,观察冠状动脉再通率,30日内的心脏事件。结果:发病小于6小时及6~12小时溶栓者,冠...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发病12小时内的3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均立即静脉滴注尿激酶150万u,配合其它相关治疗,观察冠状动脉再通率,30日内的心脏事件。结果:发病小于6小时及6~12小时溶栓者,冠状动脉再通率分别为100%和43.8%,总再通率为76.3%,无1例发生严重出血,再通者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再通者。结论:尿激酶溶栓安全、有效,越早溶栓,再通率越高,再通者心脏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静脉溶栓治疗 尿激酶 冠状动脉再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辅助静脉溶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14
作者 陈光亮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13期64-65,共2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辅助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辅助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予以参麦注射液静滴辅助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冠状动脉再通率、疗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经治疗,研究组冠状动脉再通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6.96%、93.48%,高于对照组的69.57%、76.09%(P<0.05);研究组治疗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8.70%,低于对照组的26.09%(P<0.05)。结论:应用参麦注射液静滴辅助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及临床疗效,降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参麦注射液 瑞替普酶 冠状动脉再通率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急诊溶栓护理体会
15
作者 杨琼 杨春霞 王玉霞 《青岛医药卫生》 2005年第4期291-292,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急诊溶栓 护理体会 冠状动脉再通率 溶栓治疗 护理人员 梗塞面积 改善预后 治疗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非早期溶栓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魏海波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9年第12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梗)非早期溶栓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至2009年收治入院已超过12h以上急性心肌梗死42例,分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28例,冠状动脉再通率25%~45.5%、病死率8.5%,与对照组14例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梗)非早期溶栓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至2009年收治入院已超过12h以上急性心肌梗死42例,分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28例,冠状动脉再通率25%~45.5%、病死率8.5%,与对照组14例2h症状缓解率0、病死率21.4%,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在严格掌握溶栓禁忌证的同时,对有持续性缺血性胸痛伴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可将溶栓治疗时间延长至12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溶栓 疗效观察 冠状动脉再通率 心肌梗死患者 2009年 症状缓解 ST段抬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汪学琴 宋虎 权荣喜 《临床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方法符合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发病至静脉溶栓在12 h以内,无溶栓禁忌证者148例。随机分为两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组60例,发病12 h以内溶栓者均采...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方法符合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发病至静脉溶栓在12 h以内,无溶栓禁忌证者148例。随机分为两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组60例,发病12 h以内溶栓者均采用90 min加速给药方法;尿激酶(UK)溶栓组88例,该组患者在发病1~12 h内给予尿激酶静脉点滴治疗。观察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不良反应、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情况、再梗死情况及7 d病死率。结果血管再通率:rtPA溶栓组3 h内溶栓者血管再通率83.33%,3~6 h 80.00%,6~12 h给药者为75.00%,总体再通率为80.00%。不良反应:轻微出血20例,颅内出血和肺出血各1例,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11例,无再梗死发生。7 d病死率4.7%。结论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静脉溶栓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尤其适用于无条件进行介入治疗的基层医院,rtPA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较UK更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冠状动脉再通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