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吴迅 崔建国 金琴花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219-224,共6页
如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目的已从单纯治疗狭窄病变转变为治疗缺血心肌并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由于血流储备分数(FFR)能够反映冠状动脉的功能学特征,现已成为评估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金标准。FFR在指导PCI临床决... 如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目的已从单纯治疗狭窄病变转变为治疗缺血心肌并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由于血流储备分数(FFR)能够反映冠状动脉的功能学特征,现已成为评估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金标准。FFR在指导PCI临床决策中的作用已被大量研究证实,多用于在PCI术前帮助术者决定是否行支架置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认识到支架置入术后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的重要性。虽然有研究表明,PCI术后即刻功能学评估与患者预后相关,但对如何进行术后功能学评估及其意义尚未得到重视。本文对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在PCI术后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 血流储备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价指标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陈鸿鹏 陈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91-94,共4页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据相关研究显示,估计目前全国心血管病患者2.9亿人,每年死于心血管病人数约400万人,据各种死因首位。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是冠心病患者行之有效的治疗选择,只有通过治疗导致心肌缺血的冠状动脉病变,才能证...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据相关研究显示,估计目前全国心血管病患者2.9亿人,每年死于心血管病人数约400万人,据各种死因首位。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是冠心病患者行之有效的治疗选择,只有通过治疗导致心肌缺血的冠状动脉病变,才能证明生存获益。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其在介入治疗种对病变血管是否行血运重建治疗起到关键指导作用。最近已有多项研究证明FFR、iFR、QFR等冠状动脉功能学指标在指导临床决策和评估预后方面有较高价值,其有望成为替代传统冠脉造影术评估冠脉生理功能的新指标。本文概述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 血流储备分数 瞬时无波形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