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左主干(LMCA)完全闭塞致急性心肌梗死(AMI) 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黎音亮 胡嘉禄 +1 位作者 颜彦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CA)急性完全闭塞(100%)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近期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因心肌梗死...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CA)急性完全闭塞(100%)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近期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因心肌梗死行急诊冠脉造影证实LMCA急性完全闭塞患者的住院资料,并按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的差异性。电话随访生存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 214例急诊冠脉造影患者中LMCA急性完全闭塞25例(1.13%),其中入院时出现心源性休克13例(52%),严重室性心律失常8例(32%),成功施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19例(76%),住院期间死亡8例(32%)。住院死亡组患者的心源性休克(100%)、急性肺水肿(100%)、严重室性心律失常(63%)、术中心肺复苏(50%)、术后心功能衰竭(50%)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生存组,死亡组患者入院时血压(81/50 mmHg)显著低于生存组。心源性休克是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32)。结论 LMCA急性完全闭塞患者死亡率极高,入院时心源性休克、术中心肺复苏、术后心功能衰竭提示预后不良。成功的PCI可能可以挽救部分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AMI) 冠状动脉左主干(LMCA)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对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娟 许浩博 +9 位作者 乔树宾 胡奉环 杨伟宪 宋雷 袁建松 管常东 郭超 张敏 崔锦刚 徐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0-346,共7页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PCI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患者3960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PCI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患者3960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1084例)和非糖尿病组(2876)例。收集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操作资料。所有患者在1、6、9个月及1、2、3年时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主要研究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次要终点包括支架血栓和靶病变失败(TLF),后者包括心原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和缺血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是否影响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行PCI后的近、远期预后。结果: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中分别有1038例(95.8%)、2766例(96.2%)患者完成了3年随访。(1)MACE: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MACE发生率偏高[15.32%(159例)vs.14.14%(391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两组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所有的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虽然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糖尿病组高于非糖尿病组[10.31%(107例)vs.8.46%(234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次要终点: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TLF的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8.29%(86例)vs.7.52%(208例),P=0.43]。糖尿病组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4.14%(43例)vs.2.78%(77例),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经过多因素Cox分析后,糖尿病并非靶病变血运重建的独立危险因素(HR=0.94,95%CI:0.48~1.87,P=0.84)。结论: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CI后随访3年MACE的发生率与非糖尿病患者无明显差异。未发现糖尿病是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PCI后血运重建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靶病变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双源CTA影像学特征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熊青峰 张雪莲 +5 位作者 陈险峰 陈鑫 李炜 许娟 李林 彭志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97-301,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LMCD)的双源CTA影像特征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双源CTA诊断的LMCD患者33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左主干>50%,左前降支、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70%定义目标血管,经CT图像后处理,于心脏短轴层面观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LMCD)的双源CTA影像特征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双源CTA诊断的LMCD患者33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左主干>50%,左前降支、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70%定义目标血管,经CT图像后处理,于心脏短轴层面观察节段心肌密度,分析其影像特点,同期行CAG,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 33例患者中,双源CTA确定目标血管75支,以CAG为金标准,CTA诊断主要血管病变72支,准确率96.00%(72/75),9支(9/33,27.27%)冠状动脉左主干为单纯LMCD,24支(24/33,72.73%)LMCD合并其他主要血管病变,其中20支冠状动脉左主干合并末端岔口病变。29例(29/33,87.88%)例患者46节段CTA显示心肌密度减低,23例34节段位于心内膜下,6例12节段为透壁性。对42支(42/75,56.00%)血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其中22支病变局限、行单纯PCI,20支为左主干末端岔口病变、行PCI同时覆盖左前降支或回旋支开口。13支(13/75,17.33%)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0支(20/75,26.67%)采用药物保守治疗,随访3个月,未发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冠状动脉双源CTA可发现LMCD部位及范围,发现其他血管病变及异常血流灌注的节段心肌,为临床病情评估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左主干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荣诚 徐泽升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7期2602-2605,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状动脉造影(CAG)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诊治中应用的指导价值。方法78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使用CAG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诊治,试验组使用血管内超... 目的探讨分析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状动脉造影(CAG)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诊治中应用的指导价值。方法78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使用CAG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诊治,试验组使用血管内超声对CAG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诊治、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支架置入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等,评价IVUS分析试验组患者病变血管管腔特点的临床价值。结果试验组患者左主干平均参考直径、最小管腔直径及面积大于对照组测量数值(P<0.05),对照组使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法(QCA法)在测量左主干远段分叉病变长度方面准确度较差;试验组指导下的支架置入后扩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指导下的扩张比例(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与第一分位比较,患者病变血管管腔面积、管腔最大径、管腔最小径和管腔平均径的第二分位、第三分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病变血管管腔偏心指数第一分位和第二分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分位明显高于第一分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US(血管内超声)对CAG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诊治中应用的指导价值较高,能有效诊断冠心病左主干病变,并减少不良反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CAG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急诊无保护冠状动脉左主干PCI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波 赵继先 +2 位作者 张焕鑫 范群雄 赵旭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07-108,共2页
1病例患者,女性,64岁,主因“维持性血液透析1年余,咳嗽、咳痰2周,发热3d”入住我院肾内科治疗。既往糖尿病20余年,冠心病史5年,高血压史4年,血压最高198/90mmHg(1mmHg=0.133kPa)。1年前血肌酐(Cr)781.6umol/L,血常规提示... 1病例患者,女性,64岁,主因“维持性血液透析1年余,咳嗽、咳痰2周,发热3d”入住我院肾内科治疗。既往糖尿病20余年,冠心病史5年,高血压史4年,血压最高198/90mmHg(1mmHg=0.133kPa)。1年前血肌酐(Cr)781.6umol/L,血常规提示贫血,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并肾性贫血冠心病心功能Ⅱ级”,在肾内科行血液净化治疗。于2015年5月在局麻下行右前臂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建立长期血液净化通路。于2011年及2012年2次因左冠状动脉(LCA)狭窄累计植入4枚支架,术后规律服药,近1年间断胸痛发作,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此次在肾内科住院期间规范服用波立维、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脂等药物,胸闷气促仍反复发作,于2016-1-4凌晨再发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持续不缓解,持续呻吟、躁动不安,给予利尿、硝酸甘油静脉泵入治疗无效。急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92次/min,Ⅰ、Ⅱ、Ⅲ、aVF、V1~V6导联ST段下斜型下移0.2~0.4mV,aVR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5mV。肌钙蛋白T(cTnT)0.071ng/ml;Cr489.2umol/L,尿素氮(BUN)7.75mmol/L;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24215.00pg/ml。考虑左主干病变,急诊经左桡动脉行冠脉造影(CAG)示:冠脉呈左优势型,左主干(LM)体尾部50%~60%偏心性狭窄、累及前降支(LAD)口部90%局限性狭窄,LAD近段原支架内未见明显管腔丢失、支架后约30%偏心性狭窄,LAD远段弥漫性50%~60%狭窄;回旋支(LCX)近段及中远段原支架内未见明显管腔丢失,LCX开口30%~40%节段性狭窄、中段两支架间50%~60%狭窄、远段钝缘支(OM)发出后70%~80%节段性狭窄;右冠状动脉(RCA)细小、开口95%狭窄、近段完全闭塞;见LCX远端及间隔支至右冠状动脉远端侧枝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左主干 慢性肾功能不全 急诊 患者 局限性狭窄 PCI NT-PROBNP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长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倩 吴弘 +3 位作者 徐荣良 郑兴 秦永文 赵仙先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473-47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LMCA)病变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在上海长海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并支架植入术的128例LMCA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LMCA病变类型、支架植入情况及主要心...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LMCA)病变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在上海长海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并支架植入术的128例LMCA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LMCA病变类型、支架植入情况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 128例患者LMCA病变狭窄程度为50.00%-100.00%,平均(72.20±10.63)%;LMCA病变位于开口部24例(18.75%),体部14例(10.94%),累及远端分叉部90例(70.31%)。12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支架植入成功率为100.00%,单支架术50例(39.07%),双支架术78例(60.93%),共植入药物洗脱支架206枚,支架平均直径为(3.69±0.40)mm,平均长度为(21.99±6.83)mm。1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50.97±17.15)个月,术后发生MACE 21例(16.40%),包括非致死性心肌梗死5例(3.90%)、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11例(8.59%)和全因死亡5例(3.90%),生存率为96.09%(123/128)。结论 LMCA病变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安全、有效。应根据LMCA病变的部位、分型及复杂程度,评估PCI获益和风险,科学地制定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左主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胡江乔 李贵华 +1 位作者 宋丽芬 赵晓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20期3179-3182,共4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2015年1月北京垂杨柳医院收治的120例因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的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此类病人的临床特点...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2015年1月北京垂杨柳医院收治的120例因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的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此类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将病人分为死亡组(住院期间死亡)和生存组(住院期间未死亡),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是否存在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在入选的120例病人中,术后使用他汀类药物的病人104例;死亡组病人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生存组(P<0.001),KillipⅣ级、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新发室性心律失常、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心肺复苏、术后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均高于生存组(P<0.05或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心源性休克、术中心肺复苏、术后心力衰竭是病人近期死亡的相关因素,心源性休克是独立危险因素(OR=12.491,P<0.05)。结论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入院时常合并心源性休克和急性肺水肿;可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心源性休克、术中心肺复苏、术后心力衰竭、再发生肌梗死是病人近期死亡的相关因素,其中心源性休克是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左主干 急性完全闭塞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心电图表现 被引量:5
8
作者 樊小莉 范甲卯 +2 位作者 陈欣 薛涛 许滔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1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 心电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对急性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南 韩静 +1 位作者 冯斯婷 周玉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9-591,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急性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急性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及时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完成冠脉造影检查,...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急性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急性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及时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完成冠脉造影检查,并行血运重建术(1例行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术,1例行冠状动脉成形术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救治成功,顺利出院。术后随访6-24个月,均无胸部不适症状,可耐受正常活动。另1例死亡。结论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中发挥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动脉内球囊反搏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6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强 张陈匀 +7 位作者 刘志琴 范寿年 李世英 王咏梅 梁青龙 刘然 王华义 周松 《贵州医药》 CAS 2010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桡动脉途径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 无保护主干病变 冠状动脉造影 介入诊疗 诊疗器械 医务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左主干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卫亚丽 赵占勇 +3 位作者 于富军 肖蕴陟 张富娈 周群华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多发性大动脉 冠状动脉左主干 介入治疗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储备分数在冠状动脉左主干临界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新敬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07-811,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在指导冠状动脉左主干临界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经CAG证实病变程度为冠状动脉左主干临界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87例,分为CAG药物治疗组、CAG介入治疗组、FFR药物治疗组、FFR... 目的分析、比较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在指导冠状动脉左主干临界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经CAG证实病变程度为冠状动脉左主干临界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87例,分为CAG药物治疗组、CAG介入治疗组、FFR药物治疗组、FFR介入治疗组。CAG药物治疗组未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仅进行规范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CAG介入治疗组根据术者经验及患者临床症状、相关辅助检查决定行PCI治疗;FFR药物治疗组是对FFR〉0.80的病变不进行PCI治疗,而给予规范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FFR介入治疗组是对FFR≤0.80的病例行PCI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最优化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随访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血管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和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心绞痛分级情况。结果随访结果发现,4组患者均未发生心血管病死亡和CCSⅣ级的心绞痛发作;与CAG指导下的药物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比较,FFR指导下的药物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和CCSⅠ~Ⅲ级心绞痛发作情况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FR在冠状动脉左主干临界病变治疗中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左主干 临界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左主干及其等同病变介入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莲 宋彩萍 刘建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7年第3期20-21,共2页
冠状动脉(冠脉)左主干及其等同病变是指冠脉左主干狭窄>50%或闭塞,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近段狭窄≥70%。冠脉左主干输送血液予前降支、回旋支,大部分左室心肌血液来自左冠脉主干的供应,因此,左冠脉主干及其前降支近段、回旋支近... 冠状动脉(冠脉)左主干及其等同病变是指冠脉左主干狭窄>50%或闭塞,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近段狭窄≥70%。冠脉左主干输送血液予前降支、回旋支,大部分左室心肌血液来自左冠脉主干的供应,因此,左冠脉主干及其前降支近段、回旋支近段一旦发生病变,将导致严重的心脏事件,病情重、危险程度高。此类疾病药物治疗预后差,而外科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创伤大,不易被患者接受。随着心脏介入技术的发展,左主干及其等同病变已列为冠脉介入治疗适应症,冠脉介入治疗是除了CABG手术之外的又一完全的替代疗法。本研究总结我科24例冠状动脉左主干及其等同病变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左主干 冠脉介入治疗 护理经验 病变 冠脉主干 冠脉旁路移植术 主干狭窄 回旋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左主干开口狭窄致交感风暴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树林 孙艳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年第6期574-574,共1页
患者男性,61岁,因“胸闷、憋气2周,加重伴心悸2天”入院。该患者人院前2周受凉后出现胸闷、憋气,心电图(ECG)检查示轻度ST—T改变。人院查体:T37℃,
关键词 冠状动脉左主干 交感风暴 开口狭窄 心电图 患者 胸闷 憋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治疗对策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新荣 金新新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治疗对策。方法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64例,男56例,女8例。心绞痛37例(OMI者18例),AMI 23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例,心衰3例。结果心绞痛以恶化劳力型最多,AMI相关血管大多为非其他血管。AMI病人6例行急诊直接...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治疗对策。方法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64例,男56例,女8例。心绞痛37例(OMI者18例),AMI 23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例,心衰3例。结果心绞痛以恶化劳力型最多,AMI相关血管大多为非其他血管。AMI病人6例行急诊直接PTCA,4例溶栓再通,23例全部存活。共完成CABG43例:AMI组10例,心绞痛组32例,心衰1例,1例冠状动脉左主干95%狭窄择期PTCA,1例冠状动脉左主干90%狭窄并三支病变者手术前猝死,1例术后并发脑梗死死亡。随访8个月~4年,手术者无1例死亡及梗死,2.8年后再发心绞痛4.2%;冠状动脉左主干PTCA者情况良好;药物治疗的20例中,长期随访11例,1例再梗死死亡,2例严重心绞痛发作,另7例不同程度心绞痛存在;无症状型心肌缺血1例随访3年仍无症状出现。结论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急性血管闭塞宜急诊直接PTCA,除了CABG是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者有效的治疗手段外,择期PTCA也是可供选择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左主干 心肌梗死 心绞痛 冠脉旁路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璨 刘厂辉 《现代临床医学》 2014年第2期108-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冠脉内支架植入术(PCI)与冠脉搭桥术(CABG)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45例采用PCI治疗与31例采用CABG治疗的ULMCA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组患者的SYNTAX score评分与EURO score积分进行评估,同时对2组患者... 目的:探讨冠脉内支架植入术(PCI)与冠脉搭桥术(CABG)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45例采用PCI治疗与31例采用CABG治疗的ULMCA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组患者的SYNTAX score评分与EURO score积分进行评估,同时对2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比较PCI组与CABG组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表明,2组患者在危险因素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比较了2组患者的EURO score与SYNTAX score,结果表明,2组患者在EURO score与SYNTAX score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ULMCA患者,通过SYNTAX score与EURO score以及危险因素进行评估,若属于低危患者或中危患者,则使用PCI治疗是安全可靠的,创伤小而恢复快,并且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与CABG治疗结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左主干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合并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一例
17
作者 徐志红 胡家安 +2 位作者 陈海涛 孙璟 蔡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8-369,共2页
我科于2009年7月收治1例左下肺癌合并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同期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和左侧肺癌根治术,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 下肺癌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手术治疗 患者 外科 2009年 肺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闭塞急诊介入治疗抢救成功1例
18
作者 何彦芳 江明宏 +3 位作者 罗军 黄雄 曹雪滨 张刚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1年第5期384-384,共1页
患者男性,62岁,主因持续性胸痛2h,伴晕厥1次入院。查体:血压105/73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四肢湿冷,右侧面颊部可见皮肤破损,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慕缥蘩┐螅穆?106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均未闻... 患者男性,62岁,主因持续性胸痛2h,伴晕厥1次入院。查体:血压105/73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四肢湿冷,右侧面颊部可见皮肤破损,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慕缥蘩┐螅穆?106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均未闻及杂音。余未见异常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左主干 急诊介入治疗 急性闭塞 抢救 皮肤破损 肺呼吸音 异常体征 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左主干一例
19
作者 卫亚丽 赵占勇 +3 位作者 于富军 肖蕴陟 张富娈 周群华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1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介入治疗 病例报告 多发性大动脉 多发性大动脉 冠状动脉左主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左主干严重狭窄致缺血性二尖瓣大量返流一例
20
作者 肖珉 任晓霞 +3 位作者 李新 李玉峰 赵怀兵 王显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1年第4期316-317,共2页
患者男性,65岁,因发作性胸痛7年余,加重1周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高脂血症5年。患者入院后胸痛症状发作频繁。床旁超声心动检查提示:左房大、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轻度);左室收缩功能减低(LVEF... 患者男性,65岁,因发作性胸痛7年余,加重1周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高脂血症5年。患者入院后胸痛症状发作频繁。床旁超声心动检查提示:左房大、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轻度);左室收缩功能减低(LVEF为3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大量返流 冠状动脉左主干 缺血性 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 发作性胸痛 狭窄 超声心动检查 室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