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7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体外循环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全身炎症反应和输血需求的影响
1
作者 周晓娟 杨立斌 +2 位作者 杨鹏 龚浩 杨旭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58-65,共8页
目的 研究旨在探讨微体外循环(Minimally Invasive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MECC)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全身炎症反应和输血需求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接受CABG的126例患者,随... 目的 研究旨在探讨微体外循环(Minimally Invasive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MECC)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全身炎症反应和输血需求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接受CABG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采用MECC,对照组采用传统体外循环(conventional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CECC)。分别在术前及术后24 h、48 h和72 h监测两组患者的炎症反应指标、免疫系统功能、凝血功能、肾功能、心脏功能及临床症状,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24 h,观察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分别为(18.5±3.7) mg/L、(15.2±3.4) pg/m L和(25.3±5.6)pg/m L,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48 h,观察组CD4阳性细胞(CD4-positive T cells,CD4+)/CD8阳性细胞(CD8-positive T cells,CD8+)比值为(1.6±0.3),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72 h,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分别为(12.1±1.2) s和(30.4±3.2)s,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同时,术后72 h,观察组的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分别为(1.1±0.2) mg/d L和(14.6±3.1) mg/d L,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在心脏功能指标方面,术后24 h,观察组的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 Tn I)和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分别为(2.6±0.5) L/min/m~2、(55.6±4.0)%、(0.14±0.03) ng/m L和(280±30) pg/m 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如术后24 h VAS评分为(4.8±1.2),而对照组为(5.5±1.3),P <0.05。结论 MECC在减轻CABG术后全身炎症反应、保护多系统功能、减少术后输血需求及改善术后恢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与传统体外循环相比,MECC能有效降低术后炎症反应和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炎症反应 输血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风险防御机制护理管理干预在重症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杰 凌莉萍 +1 位作者 宋艳 耿俊义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4期92-95,共4页
目的:分析安全风险防御机制护理管理干预在重症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1日~2023年3月31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0例重症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分析安全风险防御机制护理管理干预在重症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1日~2023年3月31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0例重症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安全风险防御机制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MACE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风险防御机制护理管理干预能提高重症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预后效果,降低MACE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安全风险防御机制 护理管理 重症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心肌微循环及心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刘璞娟 邢蓓蓓 +4 位作者 王赏 刘会丽 王静 申红 张曼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691-693,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心肌微循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3月~2021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诊断并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术后观察组...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心肌微循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3月~2021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诊断并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术后观察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强化剂量治疗,对照组患者辛伐他汀应用强化剂量1个月后调整为标准剂量,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心功能、心肌微循环以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74、3.011、159.506、56.435,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前后直径(LAD)显著高于对照组,右心室内径(RV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内径(LV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77、7.423、2.911、4.882、3.320,P<0.05);两组患者的灌注时间(AT)以及灌注峰值强度(PI)、灌注达峰时间(APT)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AT、PI以及AP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93、4.929、9.210,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如恶心、肌酸激酶异常、肝功能异常以及发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中,采用辛伐他汀的强化剂量治疗,可显著提升机体的心肌微循环及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辛伐他汀 心功能 心肌微循环 强化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及恢复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赵竞余 刘兆汛 +2 位作者 姜丽杰 张新花 陈永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86-890,共5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7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7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8)。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对照组采用0.5%罗哌卡因20 mL进行胸椎旁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0.75μg/kg右美托咪定+0.5%罗哌卡因20 mL进行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气管插管即刻、切皮后5 min、术毕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ICU滞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12、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手术前、手术后24 h的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以及补救镇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及气管插管即刻,两组MAP、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后5 min及术毕,观察组MAP、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滞留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6.58±4.03)h、(5.47±1.23)h、(11.24±2.10)d,均短于对照组[(18.33±4.52)h、(6.02±1.39)h、(12.17±2.3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2、24 h,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2.65±0.45)、(2.56±0.59)分,均低于对照组[(2.87±0.53)、(2.92±0.61)分],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为(2.15±0.95)、(2.20±0.91)分,均高于对照组(1.63±0.72)、(1.60±0.6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 h,两组cTnI、CK-MB及AST水平均较手术前升高,但观察组cTnI、CK-MB及AST水平分别为(0.96±0.31)ng/mL、(4.91±1.06)ng/mL、(39.08±7.26)U/L,均低于对照组[(1.16±0.34)ng/mL、(5.61±1.17)ng/mL、(43.14±8.34)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补救镇痛发生率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恢复更快,镇静效果更好,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对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术后疼痛 胸椎旁神经阻滞 冠状动脉搭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的DynNom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孙运良 司林杰 +2 位作者 陆真 程珺瑶 管玉珍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5期391-396,共6页
目的基于DynNom动态评分构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265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谵妄组(n=61)和非谵妄组(n=204)... 目的基于DynNom动态评分构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265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谵妄组(n=61)和非谵妄组(n=20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并建立DynNom预测模型。结果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为23.02%(61/26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酸碱平衡紊乱和电解质紊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7%、MMSE评分<27分、NRS2002评分≥3分、LVEF<50%、酸碱平衡紊乱和电解质紊乱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DynNom预测模型评估结果显示,C-index指数为0.747(95%CI 0.711~0.783),校准曲线贴近理想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3(95%CI 0.721~0.785),当DynNom模型预测值在10%~79%范围时,患者的净获益率>0。结论基于HbA1c≥7%、MMSE评分<27分、NRS2002评分≥3分、LVEF<50%、酸碱平衡紊乱和电解质紊乱构建的DynNom预测模型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Nom动态评分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糖化血红蛋白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营养风险筛查2002 左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身体约束患者心理痛苦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方思涵 李璞瑛 +2 位作者 夏玉香 张楠 姜贺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15期150-153,共4页
调查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身体约束期间心理痛苦的变化轨迹,并分析导致患者心理痛苦的主要原因,以期为身体约束患者心理干预提供准确靶点和时间窗,为实施个体化全程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身体约束 心理痛苦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策略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
7
作者 李海蓬 张健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8期901-904,共4页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策略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CABG术后超过1个月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原位冠状动脉治疗组40例和桥血管治...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策略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CABG术后超过1个月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原位冠状动脉治疗组40例和桥血管治疗组30例。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2年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原位冠状动脉治疗组患者的CABG术后时间短于桥血管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1,P<0.05)。2年随访有31例(44.3%)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经Log-rank检验,原位冠脉治疗组患者事件发生率低于桥血管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原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较桥血管介入治疗可降低2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HR=0.350,95%CI:0.167~0.733,P<0.05)。结论:对CABG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原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较桥血管介入治疗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研究进展
8
作者 石令艳 许翠萍 +3 位作者 程彦伶 赵成丽 段晓晓 田媛媛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2期158-160,共3页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显著升高,尤其在西部地区,农村心血管发病率远高于城市[1],且具有较高致死率,远超癌症病死率。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脏血管病变[2]。邓秋菊等[3]对2010-2019年北京市居民冠心病病死率进行调查显示...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显著升高,尤其在西部地区,农村心血管发病率远高于城市[1],且具有较高致死率,远超癌症病死率。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脏血管病变[2]。邓秋菊等[3]对2010-2019年北京市居民冠心病病死率进行调查显示,患者病死率呈现降低趋势,由最初的19.7%下降至14.0%,但远郊区域的冠心病患者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因此,临床需及时治疗并适当干预,以控制病死率。冠脉搭桥术是当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术后护理 心脏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段锦复合七步法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Ⅰ期心脏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孙倩宇 刘长红 +4 位作者 李明辉 刘鸿 王蔚云 刘玉平 高莹莹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八段锦复合七步法Ⅰ期心脏康复训练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行CABG术后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ICU期间心脏康复训... 目的探讨八段锦复合七步法Ⅰ期心脏康复训练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行CABG术后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ICU期间心脏康复训练,对照组同时给予病房七步心脏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给予病房八段锦复合七步法心脏康复训练。出院时,比较两组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心脏康复训练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峰值摄氧量、峰值氧脉搏、峰值功率、无氧阈(AT)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控制、躯体功能、心理社会功能、治疗满意度、不良反应控制、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依从性(93.02%)、危险因素管理依从性(81.40%)、心理管理依从性(90.70%)高于对照组76.74%、60.47%、74.42%(χ^(2)=4.441、4.568、3.957,P<0.05)。结论八段锦复合七步法能够提高CABG术后患者心脏康复训练依从性,改善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八段锦 Ⅰ期心脏康复训练 心肺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行双肺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一例的护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谷红俊 张晗 +2 位作者 张娟 张俊红 张燕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4-96,共3页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用于修复或替换梗阻的冠状动脉以改善心脏心肌血供的手术,可以改善心肌血液供应,改善心脏功能。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行肺移植术会对患者心脏功能造成再次打击,采用体外膜式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用于修复或替换梗阻的冠状动脉以改善心脏心肌血供的手术,可以改善心肌血液供应,改善心脏功能。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行肺移植术会对患者心脏功能造成再次打击,采用体外膜式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下进行肺移植术,既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又能保证冠脉血流。术后心功能的维护和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对该类患者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冠脉血流 肺移植术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体外膜式氧合 心脏功能 心肌血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理念的心脏康复综合管理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徐静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7期63-68,共6页
目的分析基于循证理念的心脏康复综合管理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徐州市某三甲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20年1月—2022年1月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患... 目的分析基于循证理念的心脏康复综合管理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徐州市某三甲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20年1月—2022年1月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干预组接受循证理念的心脏康复综合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心脏康复管理。对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的心功能、运动能力、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脏指数等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6 min步行距离、30 s手臂屈曲试验指标升高,10次坐—立体位试验指标下降(P<0.05),且干预组6 min步行距离、30 s手臂屈曲试验及10次坐—立体位试验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脏自我效能水平升高(P<0.001),且干预组自我效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升高(P<0.001),且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基于循证理念下采用心脏康复综合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增强运动能力和自我效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理念 心脏康复 护理管理 冠状动脉搭桥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他汀类降脂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12
作者 赵文佳 李猛 娄亮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303-304,共2页
目的 分析不同他汀类降脂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我院行CABG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2例,根据术后接受不同他汀类降脂药分为辛伐他汀组(44例... 目的 分析不同他汀类降脂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我院行CABG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2例,根据术后接受不同他汀类降脂药分为辛伐他汀组(44例)与阿托伐他汀组(4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 MACE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血清TC、 TG水平均下降(P <0.05),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MACE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可显著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CABG术后血脂水平,在预防MACE发生及药物安全性方面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辛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KD-EPI 2021方程预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急性肾损伤和短期死亡率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秦涛 张广俊 +1 位作者 郭珺 李叶阔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14期7-13,共7页
目的探讨没有种族符号的eGFR公式即CKD-EPI 2021方程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急性肾损伤(AKI)和短期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对重症医学数据库IV(MIMIC-IV)中CABG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拉索回归(LASSO)和多元逻辑回归(MLR)对实验... 目的探讨没有种族符号的eGFR公式即CKD-EPI 2021方程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急性肾损伤(AKI)和短期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对重症医学数据库IV(MIMIC-IV)中CABG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拉索回归(LASSO)和多元逻辑回归(MLR)对实验室检查进行筛选,以筛选预测CABG术后AKI和术后90天死亡率的敏感指标。对敏感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有2214名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65名(16.49%)在CABG后发生AKI,术后90天48例死亡(2.17%)。CKD-EPI 2021是CABG术后AKI[多变量校正比值比(MCOR,multivariate calibration odds ratio)=0.978,95%置信区间(CI):0.974-0.982;P<0.001]和短期全因死亡率(MOR=0.961,95%CI:0.950-0.971;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CKD-EPI 2021在预测CABG术后AKI和短期死亡率的AUC分别为0.641(95%CI:0.608-0.673)和0.802(95%CI:0.741-0.863)。结论CKD-EPI 2021是CABG术后AKI和短期死亡率的独立预测指标,并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D-EPI2021方程 冠状动脉搭桥术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脾护心法对改善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预后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焕林 徐丹苹 罗文杰 《吉林中医药》 2009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评价调脾护心法治疗对冠脉搭桥术(CABG)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电话随访自2004~2008年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行CABG患者52例。剔除脑卒中死亡3例,余按照暴露因素,即是否接受调脾护心法治疗分为两组。暴露组28例:接受调脾护心法中... 目的:评价调脾护心法治疗对冠脉搭桥术(CABG)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电话随访自2004~2008年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行CABG患者52例。剔除脑卒中死亡3例,余按照暴露因素,即是否接受调脾护心法治疗分为两组。暴露组28例:接受调脾护心法中医药治疗加常规西医治疗,男20例,女8例;非暴露组21例:无接受调脾护心法中医药治疗,只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或(且)非调脾护心法中医药治疗。男17例,女4例。结果:暴露组再发胸痛的比率较非暴露组降低(P<0.05),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再次入院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暴露组出现胃脘部不适的比率低于非暴露组(P<0.05)。结论:调脾护心中医药疗法能改善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预后,特别是减少术后再发胸痛,减少胃脘部不适的并发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脾护心法 益气健脾化痰 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em自我护理模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梅秀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0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Orem自我护理模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CABG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实施Orem... 目的:观察Orem自我护理模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CABG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实施Orem自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遵医行为评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观察组CABG术后遵医行为调查表中健康饮食、运动锻炼、按时服药、定期检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HPLP-Ⅱ及M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PLP-Ⅱ及M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HPLP-Ⅱ及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em自我护理模式在CABG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健康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m自我护理 冠状动脉搭桥术 遵医行为 健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刘玉 叶枫林 +2 位作者 俞佳敏 范丽梅 杨琴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2期26-28,32,共4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152例,根据中文版心脏疾病运动恐惧量表结果分为运动恐惧组和非运动恐惧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对患...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152例,根据中文版心脏疾病运动恐惧量表结果分为运动恐惧组和非运动恐惧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后运动恐惧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针对可能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结果:15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运动恐惧量表总分(37.30±3.57)分,维度得分排在前2位的为运动回避及运动恐惧;其中29例患者确诊术后运动恐惧,发生率为19.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运动恐惧组对疾病了解程度(一般/不了解)、病程及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评分高于非运动恐惧组(P<0.05),运动自我效能评分低于非运动恐惧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疾病了解程度、病程、运动自我效能、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发生率较高,与对疾病了解程度、病程、运动自我效能及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有关,应强化冠状动脉搭桥相关知识宣教,提高患者运动效能,减轻自我感受负担,降低术后运动恐惧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运动恐惧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作用机制初探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继勇 程宇星 +3 位作者 谢晓华 李惠东 周文高 郭亚雄 《甘肃中医》 2009年第1期66-67,共2页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发生已经成为影响CABG远期效果的最主要的并发症。黄芩苷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炎作用,并且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均有影响,同时影响黏附分子的表达。这些药理作用都与抗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发生已经成为影响CABG远期效果的最主要的并发症。黄芩苷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炎作用,并且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均有影响,同时影响黏附分子的表达。这些药理作用都与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治疗CABG术后并发症的主要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静脉桥再狭窄 黄芩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朝元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4期148-148,共1页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6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ST、T波的改变。结果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心电图心电图ST、T波恢复正常。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6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ST、T波的改变。结果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心电图心电图ST、T波恢复正常。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有较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双眼急性视力丧失1例
19
作者 石安娜 李颖洁 王永波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10-10,13,共2页
关键词 视力丧失 急性 双眼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性脱机模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应用
20
作者 郭琳 郑华 陈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3期172-173,共2页
目的序贯性脱机模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序贯性脱机模式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脱机成功,2例二次气管插管。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无需人工气道,血气显示氧合通气指标未完全好转的患者,行序贯性... 目的序贯性脱机模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序贯性脱机模式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脱机成功,2例二次气管插管。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无需人工气道,血气显示氧合通气指标未完全好转的患者,行序贯性脱机模式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性脱机模式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