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王锡峥 杨毅 +3 位作者 齐弘炜 赵建刚 陈楠 袁彪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8期1096-1099,1105,共5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这2种治疗方法在实现完全血运重建、改善心功能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3年...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这2种治疗方法在实现完全血运重建、改善心功能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86例CTO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组(n=43)和B组(n=43)。A组给予CABG治疗,B组实施PCI治疗。比较2组术后完全血运重建情况[搏动指数(PI)、血管血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前1 d与术后7 d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以及术后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血管血流量、住院费用均高于B组,住院时间长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 2组LVEF高于术前1 d, LVEDD、LVESD均小于术前1 d, NT-proBNP水平低于术前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 2组LVEF、LVEDD、LVESD与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BG和PCI在治疗CTO方面的效果和安全性较为一致,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CABG在实现完全血运重建方面更具优势,而PCI则有助于加快术后恢复并减轻经济负担,二者在临床应用中均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心功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脉炎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预后分析
2
作者 杜娟 廖华 +4 位作者 张魁 郑居兵 李涛涛 董然 潘丽丽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目的:探讨CABG术在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K)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北京安贞医院14例大动脉炎因严重冠状动脉病变行CABG术治疗,通过CTA对桥血管进行随访,记录桥血管的通畅情况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 目的:探讨CABG术在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K)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北京安贞医院14例大动脉炎因严重冠状动脉病变行CABG术治疗,通过CTA对桥血管进行随访,记录桥血管的通畅情况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桥血管是否通畅和/或MACE分为两组比较差异,应用Kaplan-Meier曲线描绘CABG术后患者MACE事件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14例大动脉炎患者13例为女性,1例为男性,平均年龄为(46.9±9.2)岁,中位病程为36.0(12.0,123.0)个月,影像学中位随访时间10.0(6.0,12.0)个月,术后MACE中位随访时间为18.5(5.3,49.8)个月,应用Kaplan-Meier曲线描绘CABG术后的MACE发生率,Log-rank分析变量差异性结果提示术后应用免疫抑制治疗(P=0.007)和术前术后均应用免疫抑制治疗(P=0.043)可明显降低术后的MACE发生率。结论:TAK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术前术后规律应用免疫抑制治疗可降低MACE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CTA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徐晓宇 贾天宇 +2 位作者 李扬 董然 林阳 《中国医药》 2025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评估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外科中心143例接受非停跳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7例患者术中使用了猪源纤... 目的评估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外科中心143例接受非停跳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7例患者术中使用了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观察组),76例患者术中未使用(对照组)。分析2组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血液制品使用率、凝血功能及药物过敏发生情况。结果2组ICU停留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血液制品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44(38,49)h比46(41,65)h、5(4,6)d比5(5,6)d](均P<0.05)。术前及术后第1天,2组凝血酶原活动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1天,观察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药物相关过敏反应,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BG术中使用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缩短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长,但并不会减少术后引流量及输血率,对患者住院费用也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 有效性 安全性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二尖瓣反流变化程度对术后二尖瓣功能改善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杜江川 霍婷婷 +1 位作者 于瑞娜 滑少华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期45-51,共7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患者在CABG术中,全麻状态下二尖瓣反流程度较术前的变化,分析其对CABG术后二尖瓣功能改善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为中度及以上IMR的CABG患者101例,根据术后1个... 目的: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患者在CABG术中,全麻状态下二尖瓣反流程度较术前的变化,分析其对CABG术后二尖瓣功能改善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为中度及以上IMR的CABG患者101例,根据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反流情况,分为改善组(MR程度较术前至少改善一个等级)及未改善组。对比两组术前、术中二尖瓣反流程度以及术前常规资料,分析CABG术后二尖瓣反流改善的相关预测因素。结果:(1) 101例患者中CABG术后65例IMR改善,36例IMR未改善。改善组与未改善组间术前二尖瓣反流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中、术后二尖瓣反流程度以及术中二尖瓣反流变化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间年龄、术中冠状动脉吻合口数目、术前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二尖瓣后纵角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二尖瓣反流较术前变化程度越多,术后反流改善的可能性越高[术中反流较术前减少2个等级(OR=29.781, 95%CI:3.769~235.303)、减少1个等级(OR=15.934,95%CI:4.402~57.671)]。二尖瓣后纵角值越小(OR=0.917, 95%CI:0.846~0.994)、术前LVEDV值越低(OR=0.979,95%CI:0.967~0.991)、年龄越小(OR=0.855,95%CI:0.767~0.953),术后二尖瓣反流较术前改善的可能性越高;(3) ROC曲线分析显示,术中二尖瓣反流变化程度、术前LVEDV、二尖瓣后纵角、联合预测对术后二尖瓣反流改善均具有预测价值,其中术中二尖瓣反流变化程度及联合评估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较显著,分别为0.763、0.888。结论:术中二尖瓣反流变化程度、术前LVEDV、二尖瓣后纵角对CABG术后IMR改善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术中二尖瓣反流变化程度的预测价值较高。通过评估相关预测因素,可以识别同期二尖瓣手术获益更大的患者,减少CABG同期的二尖瓣手术率,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中度冠脉病变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SAQ评分的影响
5
作者 石静宝 张瑞成 +2 位作者 牛红星 吉占全 余筱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4期29-31,28,共4页
目的:探究中度冠脉病变并心脏瓣膜病(heart valve disease, HVD)在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作用下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 SAQ)评分观察。方法:选... 目的:探究中度冠脉病变并心脏瓣膜病(heart valve disease, HVD)在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作用下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 SAQ)评分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4例中度冠脉病变并HVD患者,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CABG治疗,对照组采用非同期心脏瓣膜术结合CABG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心功能、SAQ评分和不良事件率。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ICU监护时间、呼吸机插管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主动脉阻断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前心功能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心胸比、左室舒张末容积低于干预前(P<0.05),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心胸比、左室舒张末容积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程度、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性、疾病认知程度和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度冠脉病变并HVD患者疾病干预中实施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CABG具有显著的价值,其能够改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改善患者心功能,实现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降低不良事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冠脉病变 心脏瓣膜病 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西雅图心绞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张尹红 曾丽若 +3 位作者 梅鲁刚 杨晨 胡萍 王晓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ass graft,CABG)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老年冠心...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ass graft,CABG)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9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ABG治疗,根据术后1年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分为MACCE组24例和无MACCE组175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预测模型。结果MACCE组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Ⅲ级、多支血管病变比例明显高于无MACCE组,术中非体外循环比例明显低于无MACCE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2.328,95%CI:1.469~3.690,P=0.000)、NYHA分级(OR=2.181,95%CI:1.184~4.021,P=0.013)、多支血管病变(OR=1.996,95%CI:1.187~3.355,P=0.009)、术中非体外循环(OR=0.660,95%CI:0.541~0.806,P=0.000)是CABG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预测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2(95%CI:0.721~0.923),敏感性为66.70%,特异性为80.60%。结论糖尿病、NYHA分级、多支血管病变、术中非体外循环是CABG后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对CABG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预后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7
作者 袁超 王笑天 +2 位作者 常峰荣 吕智超 郭长英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辅助治疗在重症冠心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grafting,OPCA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 目的:探讨术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辅助治疗在重症冠心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grafting,OPCA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冠心病OPCAB手术患者85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IABP辅助治疗分为IABP组(44例)、非IABP组(41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IL-6、IL-10、TNF-α)、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CK-MB)、术后30d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后24h,IABP组血清IL-6、TNF-α低于非IABP组,IL-10高于非IABP组(P<0.05);血清cTnI、CK-MB低于非IABP组(P<0.05)。术后30天,IABP组血小板减少、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中转体外循环及死亡率低于非IABP组(6.8%vs.22.0%,13.6%vs.31.7%,6.8%vs.24.4%,0.0%vs.29.3%,2.3%vs.14.6%)(χ^(2)=4.009,3.993,5.059,14.995,4.291,P<0.05)。结论:术前IABP辅助OPCAB治疗能够减少重症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率,可能与缓解炎症反应、减轻心肌损伤程度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球囊反搏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重症冠心病 炎性因子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左胸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例系列报道
8
作者 何沛玲 宋毅 +5 位作者 袁烨 吴文军 钟昌明 刘畅 陈建明 胡义杰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67,共7页
目的 总结机器人辅助左胸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MIDCAB)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陆军特色医学中心2016年10月至2023年6月行机器人辅助MIDCAB开展的情况及... 目的 总结机器人辅助左胸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MIDCAB)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陆军特色医学中心2016年10月至2023年6月行机器人辅助MIDCAB开展的情况及治疗效果。收集并分析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MIDCAB相关数据、围术期情况和随访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3例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2例,年龄为(58.17±7.49)岁,体质指数(BMI)为(23.99±3.25)kg/m2,所有患者均有心绞痛症状,其中1例有心肌梗死病史,1例有扩张型心肌病,2例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10例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史。所有患者均接受机器人辅助MIDCAB,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乳内动脉损伤及术式的转变,乳内动脉和前降支吻合后桥血流良好。左胸切口长度为8(8,8)cm,手术时间为380(300,465)min,术中出血量为300(100,400)mL,ICU时间为3(2,3)d,胸腔引流量为780(525,1 040)mL,术后出院时间为(11.17±2.38)d,未发生住院期间及30 d内死亡率,其中1例患者在30 d内因心包积液再次入院,予以心包穿刺引流等对症处理后好转出院。所有患者门诊及电话随访期间未出现死亡、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再次血运重建的情况。结论 机器人辅助下乳内动脉游离技术精细、安全,微创小切口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效果安全、可行,近中期结果满意,适于在冠心病微创外科领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机器人辅助 乳内动脉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后心肌力学功能改变的对比研究
9
作者 班超 马雪英 +5 位作者 王坚 王欣 钱昕毓 柴圣杰 牛瑞龙 葛丽红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4,43,共7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前后患者心肌力学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接受CABG治疗的冠心...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前后患者心肌力学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接受CABG治疗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35例,同时招募3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CMR-FT检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测量心肌力学功能并人工校准,使用CMR-FT对左心室的心肌力学功能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关参数。使用Shapiro-Wilk检验分析变量的正态分布性,不服从正态性分布的变量(周向位移、周向速度、周向应变率、短轴径向位移、短轴径向应变率、纵向速度、纵向应变率、长轴径向应变率)组间差异分析行Wilcoxon秩和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的变量(周向应变、短轴径向速度、短轴径向应变、纵向位移、纵向应变、长轴径向位移、长轴径向速度、长轴径向应变)组间差异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在患者行CABG术前术后的对比试验中,短轴径向应变、纵向应变、长轴径向应变术前大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ABG术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患者的对比试验中,周向应变、短轴径向应变、短轴径向应变率、纵向应变、长轴径向速度、长轴径向应变对照组大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术后心肌力学功能未出现显著改善。结论CMR-FT能够准确评估CABG前后患者心肌力学功能的变化情况,对指导个性化治疗、提升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磁共振成像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 心肌力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和列线图模型构建
10
作者 李佳馨 程虎 王江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8,共7页
目的探讨非心肺转流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555例接受OPCABG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实验室检查、术中指标以及术后住院期... 目的探讨非心肺转流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555例接受OPCABG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实验室检查、术中指标以及术后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情况,男388例,女167例,年龄>45岁,BMI<28.0 kg/m 2,ASAⅢ或Ⅳ级。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两组:MACE组和非MACE组。将筛选出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OPCABG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共有33例(5.9%)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MACE。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长、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PG)、总胆红素(TBil)、血尿素氮(BUN)、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ACAG)升高是OPCABG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OPCABG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列线图模型,该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948(95%CI 0.913~0.983),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95.8%。校准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曲线与实测曲线基本吻合。DCA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在预测OPCABG患者术后住院期间MACE方面能产生良好的临床效益。结论年龄增长、CRP、FPG、TBil、BUN、ACAG升高是OPCABG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OPCABG患者术后住院期间MACE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及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短期预后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改变模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康复行为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11
作者 胡媛 马文涓 +1 位作者 加依娜尔·木哈台勒 李丽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5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参与康复行为的影响因素,旨在为心脏康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新疆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8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能力、机会、动机-行为(C...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参与康复行为的影响因素,旨在为心脏康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新疆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8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能力、机会、动机-行为(COM-B)模型用于指导访谈和主题,并将分类数据与COM-B模型的三个关键领域(能力、机会、动机-行为)相关联,以评估其相关因素。结果完成了18次访谈,数据达到饱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康复行为影响因素分别来自能力因素(运动强度耐受、康复认知不足)、机会因素(同伴支持效应、专业指导欠缺、复查随访不便)、动机因素(有益康复行为感知、应激负性情绪触发、康复环境需求)三方面。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在参与康复行为方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务人员在为其制订个性化的运动康复方案时,加强疾病宣教,构建有效支持系统,为其创建良好康复环境,以提高患者对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康复行为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OM-B模型 康复行为 影响因素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训练强度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效果分析
12
作者 陈红艳 柴祥雪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训练强度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21-01—2022-06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二科行CABG治疗的135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71例,自我感知劳累(RPE)等级:9~10级]和...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训练强度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21-01—2022-06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二科行CABG治疗的135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71例,自我感知劳累(RPE)等级:9~10级]和增强组(64例,RPE等级:11~12级)。2组均按已制定的康复训练方法进行康复。出院前1 d评价术后康复期间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分;记录监护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检测6MWT试验前后的HR值。结果普通组患者出院时的SAS和SDS评分、监护住院时间、PSQI评分,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高(长)于增强组、6MWT小于增强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6MWT后的峰值HR和变化HR值均高于增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ABG术后患者,与RPE等级9~10级的康复训练强度相比,11~12级的康复训练强度更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促进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和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自我感知疲劳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13
作者 姜若曦 杨少娣 +3 位作者 马丽慧 曾海丽 黄丽茹 陆惠慧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患者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的危险因素。方法中、外文相关文献经过检索、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涉及12605例患者资料。meta分析结果显示三支...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患者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的危险因素。方法中、外文相关文献经过检索、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涉及12605例患者资料。meta分析结果显示三支血管病变[OR=1.12,95%CI(0.28,4.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ta分析得出CABG术后发生LCOS的危险因素为心律失常[OR=7.22,95%CI(4.93,10.58)]、心肌梗死[OR=2.28,95%CI(1.65,3.14)]、糖尿病[OR=1.72,95%CI(1.45,2.04)]、脑梗死[OR=4.63,95%CI(2.01,10.65)]、紧急手术[OR=2.61,95%CI(2.24,3.04)]、急性肾功能衰竭[OR=3.80,95%CI(2.16,6.70)]、左心室射血分数低[OR=3.50,95%CI(2.17,5.66)]、年龄≥60岁[OR=2.47,95%CI(1.71,3.56)]、不完全血运重建[OR=0.33,95%CI(0.24,0.46)]、左主干病变[OR=1.97,95%CI(1.11,3.51)]、肌酐高[WMD=15.94,95%CI(7.26,24.61)]、术中失血量大[WMD=189.07,95%CI(148.07,230.07)]和手术时间长[WMD=0.68,95%CI(0.45,0.90)]。结论在当前现有证据情况下,meta分析得到13个CABG术后发生LCOS的有效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低心排综合征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邓珺文 梁杏梅 程玥 《循证护理》 2025年第4期650-654,共5页
对以加速康复外科为理念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多学科协作优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的临床护理路径提供借鉴。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围术期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15
作者 冯敏 马文涓 +4 位作者 加依娜尔·木哈台勒 胡媛 李茹 徐月曙 李丽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5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IIH)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OPCAB 157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发生低体温分为低...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IIH)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OPCAB 157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发生低体温分为低体温组(n=82)和非低体温组(n=75),采用单因素、套索回归筛选预测因子,通过逻辑回归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ROC-AUC)、Hosmer-Lemeshow(H-L)拟合优度检验、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临床有用性,内部验证采用Bootstrap法。结果OPCAB患者IIH发生率为52.23%。术前体温≥36.35℃、体重指数≥25.93 kg/m^(2)、术中输液量≥2025 ml、术中出血量>300 ml 4个因素被纳入模型。该模型ROC-AUC为0.821(95%CI:0.756~0.886),H-L拟合优度检验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DCA显示模型临床有用性较好,内部验证ROC-AUC为0.801(95%CI:0.731~0.871),Brier分数分别为0.151,0.212。结论OPCAB患者IIH发生率较高,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效果良好,可为医护人员早期评估及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中低体温 列线图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
16
作者 北京神经科学学会脑心共患病专业委员会 李淑娟 +7 位作者 凤玮 周瑛华 胡展 王玮婧 张贵涛 周琪琳 冯瑶 胡国良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23,共19页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但围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并增加家庭及医疗负担。CABG围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包括脑卒中、癫痫、神经认知障碍以及周围神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但围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并增加家庭及医疗负担。CABG围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包括脑卒中、癫痫、神经认知障碍以及周围神经损伤,主要与手术术式、手术时间以及术中所用药物有关。既往研究发现,规范术前和术中评估、加强术中监测和术后干预有利于早期发现神经功能障碍并及时给予治疗,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从而改善CABG患者预后。本专家共识总结了CABG围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早期识别及诊疗规范,以指导CABG围术期并发症的规范化管理,降低术后早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脑卒中 癫痫 认知障碍 周围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联合地高辛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7
作者 方印 朱云清 +4 位作者 朱诗雨 杨敏 王忠云 杨建军 周晓凯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239,共7页
目的探究左西孟旦联合地高辛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行OPCABG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396例,男233例,女163例,年龄18~80岁,BMI 18.5~... 目的探究左西孟旦联合地高辛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行OPCABG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396例,男233例,女163例,年龄18~80岁,BMI 18.5~30.0 kg/m^(2),ASAⅢ或Ⅳ级。根据围术期是否使用左西孟旦联合地高辛将患者分为两组:联合组(U组,n=68)和对照组(C组,n=328)。两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共有65对患者匹配成功,比较术前、给药后30 min、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术后6、12、24 h心脏指数(CI)、HR、M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和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以及术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情况、转心肺转流(CPB)率及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血管活性药评分(VIS)、术后24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cTnT)浓度、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7 d低心排综合征(LCOS)发生情况和术后7 d IABP使用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U组给药后30 min、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术后6、12、24 h CI明显升高(P<0.05),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术后6、12、24 h PCWP明显降低(P<0.05),给药后30 min、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术后6、12、24 h SVRI明显降低(P<0.05)。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两组HR和MA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U组术中IABP使用率、转CPB率及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VIS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 CK-MB和cTnT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7 d低心排综合征(LCOS)发生率和术后7 d IABP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左西孟旦联合地高辛可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OPCABG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状态,并降低术后心肌损伤和LCO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地高辛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 倾向性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18
作者 种旭方 吕向妮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3期241-246,共6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9月至2024年8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的1488例行CABG治疗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9月至2024年8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的1488例行CABG治疗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45)和未感染组(n=1443)。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ABG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感染组的病原菌分布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45例肺部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7株(81.03%),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为主,革兰阳性菌株8株(13.79%),真菌3株(5.1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氨曲南、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哌拉西林敏感性较高,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他啶敏感性最高,均<10%。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本研究其他抗菌药物表现为10%~50%不同程度耐药;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氨曲南、阿米卡星天然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耐药率较高,均>7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OR=0.947,95%CI 0.921~0.973]、体外循环时间(OR=1.094,95%CI 1.069~1.120)、气管插管时间≥3 d,(OR=0.175,95%CI 0.068~0.451)、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OR=0.155,95%CI 0.062~0.388]是CABG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ABG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抗感染治疗药物选择有限,临床应根据病原菌分布特征谨慎应用。血红蛋白、体外循环时间、气管插管时间≥3 d、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是CABG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积极采取必要防护措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肺部感染 病原菌分布 防护 重症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早期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
19
作者 臧玉洁 吴娜 +4 位作者 高星星 李明 黄晓芳 王铁成 李建勋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610-614,共5页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早期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患者术后心理社会适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接受CABG,并于术后来院复诊的188例患者...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早期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患者术后心理社会适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接受CABG,并于术后来院复诊的1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88例患者中,疾病心理社会适应总分为(63.10±15.08)分。其中,33例(17.55%)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良好,62例(32.98%)患者心理社会适应中等,93例(49.47%)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较差。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领悟社会支持、面对的医学应对方式、屈服的医学应对方式及自觉睡眠状况是CABG后患者早期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58.1%。结论CABG后患者早期心理社会适应水平较差,应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提高心理社会适应水平,从而帮助患者顺利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理社会适应 医学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化评估策略指导的手术室护理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邵艳杰 孙艳艳 《淮海医药》 2025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究量化评估策略指导的手术室护理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我院接受CABG治疗的8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1月—6月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2023年7—1... 目的:探究量化评估策略指导的手术室护理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我院接受CABG治疗的8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1月—6月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2023年7—12月采用量化评估策略指导的手术室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列为观察组。比较2组临床相关指标(手术、术后下床活动、住院时间)、血清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53±1.26)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3.78±3.38)h]及住院时间[(5.28±1.68)d]均短于对照组[(5.33±1.47)h、(21.53±5.06)h、(8.36±1.8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E[(358.82±31.35)ng/L]、Cor[(20.78±4.42)pg/L]及E[(57.35±3.91)p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378.75±34.57)ng/L、(24.36±4.17)pg/L、(68.05±9.0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32.45±3.54)分]、SDS[(36.28±4.06)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3.18±3.72)分、(47.23±3.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26.19%);护理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量化评估策略指导的手术护理在冠心病患者CABG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相关指标,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及不良心理状况,减少并发症,且护理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手术室护理 量化评估策略 应激反应 心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