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睡眠呼吸暂停预测中的作用
1
作者 何丹 王永谦 《蚌埠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睡眠呼吸暂停预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病人均接受冠状动脉多通道计算机断层扫描和多导睡眠图检查,统计并分析血管危险因素、多导睡眠图检查...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睡眠呼吸暂停预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病人均接受冠状动脉多通道计算机断层扫描和多导睡眠图检查,统计并分析血管危险因素、多导睡眠图检查结果和睡眠问卷评分与CAC评分的关系。结果:32例病人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睡眠呼吸暂停,平均呼吸紊乱指数(RDI)为(46.3±25.5)/h;其中轻度至中度睡眠呼吸暂停9例,重度睡眠呼吸暂停23例。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病人的呼吸暂停指数、氧减饱和度指数(ODI)均高于轻度至中度睡眠呼吸暂停病人(P<0.01),而最低氧饱和度显低于轻度至中度睡眠呼吸暂停病人(P<0.01)。CAC评分与RDI值(r=0.333,P<0.05)、呼吸暂停指数(r=0.474,P<0.01)和ODI(r=0.454,P<0.05)呈正相关,与最低氧饱和度(r=-0.381,P<0.05)呈负相关。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AC评分与RDI(B=5.302、P<0.05),ODI(B=6.817,P<0.05)和STOP-BANG评分(B=90.303,P<0.05)独立正相关。结论:CAC评分与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睡眠呼吸暂停 多导睡眠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血压变异性及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张舒锦 周海珊 +1 位作者 李小媚 黎晓辉 《大医生》 2024年第22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S)、血压变异性及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联合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茂名市人民...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S)、血压变异性及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联合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24例)与非MACE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MHD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各因素预测MHD患者发生MACE的价值。结果MACE组患者透析时间长于非MACE组,CACS、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SBPV)、TG/HDL-C比值均高于非MACE组,HDL-C水平低于非MACE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透析时间长、CACS升高、24hSBPV升高、HDL-C降低、TG/HDL-C比值升高均是影响MHD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CS、24 hSBPV、HDL-C、TG/HDL-C比值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MHD患者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2、0.803、0.841、0.837、0.962,灵敏度分别为0.792、0.833、0.875、0.792、0.875,特异度分别为0.917、0.694、0.639、0.806、0.972(均P<0.05)。结论CACS、24 hSBPV、TG/HDL-C比值与MHD患者MACE的发生相关,上述指标联合检测预测MHD患者发生MACE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血压变异性 三酰甘油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指标、CT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和心外膜脂肪组织的机器学习预测心肌梗死风险研究
3
作者 苑文雯 高旭东 +6 位作者 赵静 李筱涵 刘佳 皋月娟 庞君丽 赵利利 李伯安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6期56-61,共6页
目的:评估机器学习(ML)的性能,将临床参数与CT冠状动脉钙化(CAC)评分和自动心外膜脂肪组织(EAT)量化相结合,以预测无症状受试者的心肌梗死(MI)和心源性死亡的长期风险。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进行... 目的:评估机器学习(ML)的性能,将临床参数与CT冠状动脉钙化(CAC)评分和自动心外膜脂肪组织(EAT)量化相结合,以预测无症状受试者的心肌梗死(MI)和心源性死亡的长期风险。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进行体检的1058名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且未发生冠心病症状的受试者,在进行CAC评分后进行长期随访。使用全自动深度学习方法量化EAT体积和密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临床资料、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评分、CAC评分和自动EAT测量来训练ML极端梯度增强,并使用重复的10倍交叉验证进行模型验证。结果:在8年随访期间,1058名受试者中61例发生了MI和(或)心源性死亡事件。ML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和CAC评分预测事件(ML:0.82;ASCVD:0.77;CAC:0.77)。根据ASCVD和CAC、EAT的ML比仅具有临床变量的ML更能预测MI和心脏死亡[AUC为0.82(95%CI:77~87)vs.0.78(95%CI:0.72~0.84),P=0.02]。ML高分数受试者生存率随时间增长下降程度较大,因此ML得分较高的受试者更有可能经历事件。结论:整合临床和定量影像学变量的ML可以为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提供长期风险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心外膜脂肪组织量化 心肌梗死(MI) 机器学习(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联合TG/HDLC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筛查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范媛敏 刘华 +1 位作者 陈忠英 王清俊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钙化评分联合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心血管病变组(n=40)和无心血管病变组(n=70)...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钙化评分联合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心血管病变组(n=40)和无心血管病变组(n=70),应用多层螺旋CT对受试者冠状动脉钙化程度进行评分,检测患者血清中TG、HDLC的含量,计算TG/HDLC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冠状动脉钙化评分联合TG/HDLC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筛查价值。结果心血管病变组体质量指数(BMI)、TG/HDLC值、冠状动脉钙化评分显著高于无心血管病变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无心血管病变组(P<0.05);TG/HDLC值和冠状动脉钙化评分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风险因素;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925,95%CI为0.869~0.981,显著优于单项检测。结论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和TG/HDLC值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风险因素,有助于筛选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TG/HDLC值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脏脂肪面积和冠状动脉钙化评分与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宝宏 谢兆江 +1 位作者 沈维维 王玲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1年第12期997-1002,共6页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和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core,CACs)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行MHD的患者12...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和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core,CACs)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行MHD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干预性横断面临床观察的方法,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检测入院基线状态VFA,多层螺旋CT扫描和Agatston评分法计算基线状态CACs,根据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分析VFA和CACs预测CVEs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和最佳临界值,根据最佳临界值进行分组,比较组间患者的心血管事件(cardiovascular events,CVEs)、心血管死亡(cardiovascular death,CVD)和全因死亡率,比较组间患者CVEs的累积发生率,最后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CVEs、CVD和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ROC显示,VFA和CACs预测CVEs的AUC值分别为0.82和0.73(P<0.05),临界值分别为108.6和73.6 cm^(2),120例患者分为CACs≥108.6(n=45)和<108.6(n=75)、VFA≥73.6 cm^(2)(n=56)和<73.6 cm^(2)(n=64),CACs≥108.6组较<108.6组以及VFA≥73.6 cm^(2)组较<73.6 cm^(2)组患者年龄增大、透析时间延长、糖尿病增多、CVEs、CVD和全因死亡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ACs≥108.6组较<108.6组以及VFA≥73.6 cm^(2)组较<73.6 cm^(2)组CVEs的累积生存率降低(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VFA≥73.6 cm^(2)是CVEs、CVD和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VFA比CACs与MHD患者CVEs、CVD和全因死亡增加的关系更加密切,提示临床上应早期加强对VFA的监测。受限于样本量和观察时间,结果仍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脂肪面积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血管事件 心血管死亡 全因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积空腹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联
6
作者 李晨阳 刘芳超 +9 位作者 陈恕凤 李建新 曹杰 黄克勇 赵连成 李莹 黄建凤 吕滨 鲁向锋 顾东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4-450,共7页
目的:探讨累积空腹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关联。方法:选取来自北京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队列的1 113例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1998年、2008~2009年、2013~2014年进行人体测量和血糖等生化指标检测,并于2013~2014年进行冠状动... 目的:探讨累积空腹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关联。方法:选取来自北京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队列的1 113例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1998年、2008~2009年、2013~2014年进行人体测量和血糖等生化指标检测,并于2013~2014年进行冠状动脉CT检查。根据累积空腹血糖水平(至少两次空腹血糖的10年加权累积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50.0 mmol/L组(n=495)、50.0~55.9 mmol/L组(n=345)、56.0~69.9 mmol/L组(n=176)及≥70.0 mmol/L组(n=97)。CAC评分>0分定义为存在CAC。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累积空腹血糖水平对CAC的影响,并根据性别、年龄等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 113例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59.7±6.4)岁,其中男性523例(47.0%),478例(42.9%)存在CAC。随着累积空腹血糖水平升高,CAC比例逐渐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累积空腹血糖水平<50.0 mmol/L组相比,50.0~55.9 mmol/L组、56.0~69.9 mmol/L组及≥70.0 mmol/L组研究对象存在CAC的OR (95%CI)分别为1.43 (1.04~1.98)、1.92(1.24~2.99)和2.79(1.35~5.77)(Ptrend<0.05)。累积空腹血糖水平每升高10 mmol/L,CAC风险增加34%(OR=1.34,95%CI:1.12~1.59,P<0.05)。在各亚组中,累积空腹血糖水平每升高10 mmol/L的CAC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累积空腹血糖水平升高是CAC的危险因素,提示长期维持健康血糖水平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空腹血糖 冠状动脉钙化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艾帕素⁃12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赵安琪 杨玲 +2 位作者 查晴 杨克 刘艳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07-114,共8页
目的:探究血清血管活性多肽艾帕素⁃12(apelin⁃12)与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CT成像的197例患者,... 目的:探究血清血管活性多肽艾帕素⁃12(apelin⁃12)与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CT成像的197例患者,根据Agatston评分法将患者分为CAC评分(CAC score,CACS)≤100分(n=72)与CACS>100分(n=125)2组,收集2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患者血清艾帕素⁃12水平,探究其与CAC及其相关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2组患者基线特征显示,与CACS≤100分组相比,CACS>100分组患者的血清艾帕素⁃12水平[79.50(68.35,97.49)ng/L比91.94(80.13,110.19)ng/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未经调整的模型中,艾帕素⁃12水平与CAC的发生相关(OR=0.988,95%CI:0.978~0.997,P=0.013),调整了基线有差异的指标后,血清艾帕素⁃12水平与CAC的发生仍独立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较低的艾帕素⁃12水平与较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相关(Log rank检验,P=0.019)。在CACS>100分的亚组中,艾帕素⁃12水平与结局事件发生风险有关(Log rank检验,P=0.035)。采用Cox回归分析来确定艾帕素⁃12水平在不同亚组中的预测作用,发现艾帕素⁃12水平对结局事件的预测作用在年龄>65岁、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患者中更强。结论:血清艾帕素⁃12与CAC及相关心血管事件之间存在相关性,艾帕素⁃12可能是预测CAC及其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心血管事件 艾帕素⁃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G53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张煜 查晴 +3 位作者 杨玲 叶佳雯 杨克 刘艳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303-309,共7页
目的:研究血清MG53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6—2018年因胸闷等不适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 目的:研究血清MG53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6—2018年因胸闷等不适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确诊存在CAC的患者。使用Agatston积分计算CAC评分(CAC score,CACS),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G53水平,并对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记录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根据CACS和血清MG53水平对患者进行分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MG53水平与患者CAC水平的相关性;使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血清MG53水平对CAC患者预后的影响。使用R软件(4.2.2版)计算血清MG53水平预测终点事件的最佳截断值。结果:共纳入患者195例。与低风险组相比,高风险组患者的血清MG53水平明显降低[57.717(28.548,139.965)pg/mL比33.553(13.509,56.952) pg/mL,P<0.001]。血清MG53水平与CAC病变程度独立相关(OR=0.984,95%CI:0.971~0.994,P<0.007)。低MG53水平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显著升高(OR=0.282,95%CI:0.160~0.498,P<0.001)。血清MG53水平的最佳截断值为18.36 pg/mL。结论:血清MG53水平可能与CAC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预后相关,提示血清MG53水平可能是预测CAC及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MG53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生物标志物 预后 CT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评分与骨密度及FRAX的关系
9
作者 李娜 张娟娟 付智鹏 《江苏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S)与骨密度(BMD)和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X)的关系。方法对CHD伴有骨质疏松症(OP)的老年患者70例(联合组)和CHD无OP的老年患者70例(对照组)进行冠状动脉CT检查,计算CACS...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S)与骨密度(BMD)和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X)的关系。方法对CHD伴有骨质疏松症(OP)的老年患者70例(联合组)和CHD无OP的老年患者70例(对照组)进行冠状动脉CT检查,计算CACS。通过ROC曲线得出CACS预测CHD患者发生OP的最佳截断值为205.94分,根据最佳截断值将所有患者分为高CACS组(69例≥205.94分)和低CACS组(71例(<205.94分))。根据FRAX计算患者10年内发生严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能性(MOF),比较右侧股骨颈BMD、T值、MOF以及TC、TG、HDL、LDL等指标,分析CACS的影响因素。结果联合组CACS为(274.27±47.54)分,高于对照组的(154.27±34.97)分(P<0.01)。高CACS组患者HDL、右侧股骨颈BMD及T值低于低CACS组(P<0.01),而TG及右侧股骨颈MOF高于低CACS组(P<0.01)。高HDL及高右侧股骨颈BMD、T值是CACS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而高TG及高右侧股骨颈MOF是CAC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CHD患者CACS与BMD和FRAX密切相关,临床上应加强CHD患者OP的预防性检查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骨质疏松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骨密度
原文传递
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评估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风险的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巧香 张伟 +3 位作者 张蓝宁 曹艳杰 靳英 段景琪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2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CTCA)测量的血管狭窄程度和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S),是否能预测接受非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后心血管事件。方法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共有117例患者进行非心脏手术前接受CTCA。用CTCA...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CTCA)测量的血管狭窄程度和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S),是否能预测接受非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后心血管事件。方法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共有117例患者进行非心脏手术前接受CTCA。用CTCA测量血管狭窄程度和CACS,并根据修订的心脏风险指数(RCRI)评价临床危险因素。根据0,1,2或≥3个临床危险因素将患者分为0,1,2或≥3分RCRI组别。血管狭窄程度和CACS评分预测术后心血管事件。结果18例患者发生术后30 d心血管事件。有术后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中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比无事件患者统计值更高(χ^(2)=9.517、6.978、4.148,P<0.05)。与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相关的变量是≥3分RCRI[OR(95%CI)=10.941(2.732~28.153),P<0.01]和多支血管狭窄,其中2支血管狭窄[OR(95%CI)=11.278(3.119~38.254),P<0.01];3支或以上血管狭窄[OR(95%CI)=13.438(4.018~44.978),P<0.01]。在用于预测心脏事件的CACS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中,高CACS(113分以上)发生术后心血管事件显著增高[OR(95%CI)=6.842(2.882~18.204),P<0.01]。结论在接受非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前危险分层中,CTCA评估进一步提高了RCRI评估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 非心脏手术 心脏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评分结合临床特征预测冠心病CCTA的价值研究
11
作者 刘扬 宋彦丽 +2 位作者 姚旭成 周建昌 俞志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9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CAC)评分对非典型胸痛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953名因非典型胸痛而接受CCTA和CAC扫描的患者数据,包括心血管危险因素、CAC评分等在内的63个变量被用来建立随机森林(RF)模型。参与者...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CAC)评分对非典型胸痛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953名因非典型胸痛而接受CCTA和CAC扫描的患者数据,包括心血管危险因素、CAC评分等在内的63个变量被用来建立随机森林(RF)模型。参与者中70%作为训练模型,30%为验证模型。将RF模型的预测性能与两种传统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梗阻性冠心病的发生率为16.4%。射频模型的受试者特征下面积为0.841,CACS模型为0.746,临床模型为0.810。RF模型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模型(P<0.05)。此外,校正曲线和Hosmer-Lemesow检验表明,RF模型具有良好的分类性能(P=0.556)。CAC评分、年龄、血糖、同型半胱氨酸和中性粒细胞是RF模型中最重要的五个变量。结论RF模型在预测梗阻性CAD方面优于传统模型。在临床实践中,RF模型可以改善风险分层,优化个体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模型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及残余胆固醇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联 被引量:1
12
作者 白伟 高兴锋 +2 位作者 杨瑞峰 吴文茜 周永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6083-6089,共7页
目的探讨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及残余胆固醇(RC)与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S)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在这项横断面研究中,使用64排螺旋CT采集了河北冀东队列2868名社区人群的冠状动脉造影数据。将每个解剖部位包括左主干... 目的探讨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及残余胆固醇(RC)与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S)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在这项横断面研究中,使用64排螺旋CT采集了河北冀东队列2868名社区人群的冠状动脉造影数据。将每个解剖部位包括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和主动脉(AO)的单个病变评分相加确定总钙化评分。根据Agatston评分对冠状动脉钙化(CAC)情况进行评分,并根据CAC不存在(CACS=0分)和存在(CACS>0分)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计算并比较2组血脂指标;进一步根据CAC严重程度(无、轻度、中度或重度钙化)分为4组,分析TC/HDL-C比值及RC与CAC严重程度的关联。结果校正混杂因素后,TC/HDL-C比值及RC水平升高与LAD、AO及总CACS升高显著相关。分层分析显示,TC/HDL-C比值与CAC的正相关性在女性LAD更为显著。此外,按TC/HDL-C比值四分位数分组,随着TC/HDL-C比值升高,LAD、AO及总体CAC风险逐步增加,第4四分位数组CAC风险分别是第1四分位数组的1.84倍、2.15倍和2.18倍。TC/HDL-C比值及RC水平也与CAC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随着TC/HDL比值与RC水平的升高,CAC逐步加重。结论TC/HDL-C比值及RC水平升高与多部位CAC相关,可能是CAC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残余胆固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雪纯 杜智勇 秦彦文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58-662,共5页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一种常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患者血浆中的LDL-C自幼儿/青少年时就处于高水平状态,是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过早发作和心血...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一种常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患者血浆中的LDL-C自幼儿/青少年时就处于高水平状态,是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过早发作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风险显著增高的致病因素[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心血管风险预测模型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钙化评分预测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
14
作者 张九艳 任秀 +1 位作者 薛云鹏 刘绍恒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1年第6期442-445,共4页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在预测冠心病患者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封丘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3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128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CS),根据CCS评分结果分...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在预测冠心病患者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封丘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3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128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CS),根据CCS评分结果分为三组,分别是CCS≤100组,CCS100-400组,CCS≥400组。比较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血脂及血糖水平等),检测各组患者的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 CRP)水平,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检测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根据患者情况进行GRACE评分(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并随访1年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脂及血糖水平等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CCS100-400组及CCS≥400组动脉管腔狭窄程度50%-100%患者例数、BNP、CRP及随访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GRACE危险评分均明显高于CCS≤100组(p<0.05),CCS100-400组及CCS≥400组,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得出CCS评分与BNP、CRP水平、GRACE评分、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对于冠心病患者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冠状动脉钙化评分越高,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冠心病 心血管不良事件
原文传递
非透析慢性肾病患者冠脉钙化的危险因素评估和预测的研究
15
作者 殷常青 陈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91-94,共4页
研究机器学习在非透析性慢性肾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危险因素识别,严重程度预测模型构建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701例接受CT冠脉钙化扫描的非透析性中国慢性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将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80%)和内部验证集(20%),分别建立4种... 研究机器学习在非透析性慢性肾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危险因素识别,严重程度预测模型构建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701例接受CT冠脉钙化扫描的非透析性中国慢性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将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80%)和内部验证集(20%),分别建立4种机器学习训练和验证模型,并进行相应的特征排序。采用独立预测因子的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比较机器学习模型与传统逻辑回归模型的冠脉钙化预测性能。结果 机器学习的逻辑回归模型在预测冠状动脉钙化患病率方面优于其他三种模型(均p<0.05)。特征等级显示糖尿病、肌酐、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年龄、男性、口服钙、葡萄糖、甲状旁腺素是预测CAC患病率的主要因素,年龄、25-(OH)2-D3、葡萄糖、肌酐是预测CAC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结论 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预测非透析性慢性肾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率及严重性,其中逻辑回归模型预测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病 冠状动脉钙化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