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冻电子断层成像研究沙眼衣原体被膜变化
1
作者 陈木开 黄曾慰 +1 位作者 张勤奋 韩建德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1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用冷冻电子断层成像观察衣原体及其生活周期中膜结构的变化。方法:运用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对沙眼衣原体进行三维重构。结果: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很好地揭示了沙眼衣原体的结构细节,特别是在膜结构方面,取得了远优于传统电镜超... 目的:用冷冻电子断层成像观察衣原体及其生活周期中膜结构的变化。方法:运用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对沙眼衣原体进行三维重构。结果: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很好地揭示了沙眼衣原体的结构细节,特别是在膜结构方面,取得了远优于传统电镜超薄切片技术的保存效果。研究还发现了原体(EB)的外膜厚度达到近似于始体(RB)外膜厚度的两倍。结论: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比以往的研究更清晰地揭示了沙眼衣原体膜的基本形态、结构细节。外膜厚度的改变是RB向EB转化过程中值得关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电子断层成像 沙眼衣原体 外膜 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冷冻透射电镜电子断层扫描技术对适用于原位解析真核细胞核糖体结构的样品厚度研究
2
作者 朱刘琪 李霞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1-718,共8页
目的:基于冷冻透射电镜电子断层成像和子断层平均技术,比较不同厚度样本中原位解析的核糖体超微结构分辨率,探究样品厚度与颗粒数量对解析原位结构分辨率的影响。方法:通过300 kV冷冻透射电镜对快速冷冻制备的PC12^(+)细胞样本进行连续... 目的:基于冷冻透射电镜电子断层成像和子断层平均技术,比较不同厚度样本中原位解析的核糖体超微结构分辨率,探究样品厚度与颗粒数量对解析原位结构分辨率的影响。方法:通过300 kV冷冻透射电镜对快速冷冻制备的PC12^(+)细胞样本进行连续断层扫描和三维重构,根据三维重构后的神经膨起厚度分为四组(100^(+)nm、200^(+)nm、300^(+)nm和400^(+)nm),采用EMAN2.3实现核糖体在胞内的可视化、数量分布与类型表征。用子断层平均重构技术计算各组核糖体分辨率,并采用Chimera软件对核糖体结构进行模型拟合。结果:各组间以200^(+)nm核糖体颗粒分辨率最高,达到1.67 nm(11781个颗粒)和1.78 nm(6000个颗粒),100^(+)nm组其次。研究还发现,在400 nm样品厚度范围内,核糖体颗粒数量越多,解析出的核糖体结构分辨率越高。结论:对于经NGF诱导分化的PC12^(+)细胞膨起来说,<400 nm厚度的断层扫描数据均可用于核糖体结构的原位高分辨解析,且以200~300 nm最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 细胞 核糖体 冷冻透射电镜电子断层成像 断层平均技术 样品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冷冻电镜技术和可视蛋白质组学前沿
3
作者 李宽莹 王闻雪 +2 位作者 朱赟 薛亮 孙飞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56-2477,共22页
近年来,随着原位冷冻电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结构生物学的研究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结构解析不再局限于分离提纯的单一生物大分子,而是在细胞甚至组织内原位直接解析生物大分子的高分辨率结构,并对亚细胞区域整体分子景观进... 近年来,随着原位冷冻电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结构生物学的研究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结构解析不再局限于分离提纯的单一生物大分子,而是在细胞甚至组织内原位直接解析生物大分子的高分辨率结构,并对亚细胞区域整体分子景观进行结构探索,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细胞与组织内生命活动的分子机制。通过展示细胞内不同蛋白质复合物的精细原位结构,可以进一步生成蛋白质组的可视化定量空间分子结构功能图谱,即可视蛋白质组学。以原位冷冻电镜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能够在空间水平阐明细胞内蛋白质组的三维相互作用网络,促进从整体上系统性地理解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与互作机制。为推动中国原位冷冻电镜技术和可视蛋白质组学的发展,本文总结了其研究模式和最新前沿进展,结合具体实例展示了新概念与新技术的先进性,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 冷冻电镜 冷冻电子断层成像 可视蛋白质组学 断层结构分析 冷冻光电关联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导航冷冻聚焦离子束减薄技术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尉兴 卢婧 +1 位作者 肖珂 纪伟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8-41,共14页
细胞超微结构的原位解析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成像技术(cryo-ET)是目前细胞原位结构解析的核心技术。cryo-ET只能对厚度小于300 nm的样品进行成像,因此利用cryo-ET研究细胞超微结构时首先需要对细胞进行减薄。聚焦离... 细胞超微结构的原位解析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成像技术(cryo-ET)是目前细胞原位结构解析的核心技术。cryo-ET只能对厚度小于300 nm的样品进行成像,因此利用cryo-ET研究细胞超微结构时首先需要对细胞进行减薄。聚焦离子束(FIB)切割是目前冷冻生物样品减薄的主流技术。传统FIB切割只能在细胞的任意位置上进行“盲切”,无法对细胞内部特定研究目标进行定点切割。光电融合成像技术(CLEM)恰可解决这一问题。CLEM利用荧光成像技术识别并定位研究目标,通过光电图像的关联匹配,可在FIB图像中确定荧光目标的位置,进而指导FIB的定点减薄。针对荧光导航cryo-FIB减薄的相关技术方法、仪器设备和工作流程进行了梳理,分析对比了主流方案的优缺点,旨在帮助研究者选择出合适的荧光导航FIB减薄方案,并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 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成像技术 扫描电镜 荧光成像技术 快速冷冻 聚焦离子束减薄 光电融合成像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