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冻血小板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兴智 李聚林 +2 位作者 张源 谢妙 卢平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8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冷冻血小板融化复苏后的稳定性。方法将血小板分别置于-80℃和-85℃~-120℃保存,观察冷冻血小板融化复苏后纤维蛋白及絮状不可逆聚集的情况。结果-80℃保存血小板纤维蛋白及絮状不可逆聚集率为24.0%,-85℃~-120℃保存血小板... 目的探讨冷冻血小板融化复苏后的稳定性。方法将血小板分别置于-80℃和-85℃~-120℃保存,观察冷冻血小板融化复苏后纤维蛋白及絮状不可逆聚集的情况。结果-80℃保存血小板纤维蛋白及絮状不可逆聚集率为24.0%,-85℃~-120℃保存血小板纤维蛋白及絮状不可逆聚集率为0。血小板保存温度不同,纤维蛋白及絮状不可逆聚集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χ2=243.18,P<0.01),冷冻血小板冷冻速度和保存温度对血小板质量的影响有显著性。结论冷冻血小板于-85℃~-120℃保存的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血小板 融化 纤维蛋白 絮状不可逆聚集物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基谷胱甘肽对冷冻血小板膜糖蛋白分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涛 刘景汉 +3 位作者 张长虹 李卉 周武 王淑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46-1053,共8页
本研究探讨亚硝基谷胱甘肽(S-nitrosoglutathione,GSNO)对冷冻血小板膜糖蛋白分子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对新鲜血小板、冷冻血小板及加入GSNO后的冷冻血小板的膜糖蛋白分子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SNO明显降低了血小板的聚集率;PA... 本研究探讨亚硝基谷胱甘肽(S-nitrosoglutathione,GSNO)对冷冻血小板膜糖蛋白分子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对新鲜血小板、冷冻血小板及加入GSNO后的冷冻血小板的膜糖蛋白分子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SNO明显降低了血小板的聚集率;PAC-1变化不显著;CD42b、CD62P变化在新鲜液态血小板组与冷冻血小板组、加有GSNO的冷冻血小板组差别显著;冷冻血小板组、加有GSNO的冷冻血小板组的血小板膜糖蛋白变化差别不显著。结论:GSNO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保持血小板的功能,可以用作冷冻保护剂。加入GSNO的冷冻血小板可能存在分子重排、结构上的变化及其它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基谷胱甘肽 冷冻血小板 膜糖蛋白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条件影响冷冻血小板质量的研究
3
作者 陈兴智 李聚林 韦常健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3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制备冷冻血小板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冷冻血小板融化后室内温度下放置于玻璃或瓷砖冷面介质、导热慢的木板或毛巾等介质和(22±2)℃震荡介质中保存,观察冷冻血小板融化复苏后纤维蛋白及絮状不可逆聚集...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制备冷冻血小板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冷冻血小板融化后室内温度下放置于玻璃或瓷砖冷面介质、导热慢的木板或毛巾等介质和(22±2)℃震荡介质中保存,观察冷冻血小板融化复苏后纤维蛋白及絮状不可逆聚集物析出的情况以及冷冻的温度和不同速冻方式对血小板质量的影响。结果冷冻血小板融化后放置于导热性能良好介质,保存血小板纤维蛋白及絮状不可逆聚集率为100%,导热慢的木板或毛巾介质和(22±2)℃震荡保存血小板纤维蛋白及絮状不可逆聚集率为0%,冻结与解冻温差不同,纤维蛋白及絮状不可逆聚集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7.69,P<0.01)。结论冷冻血小板融化后于(22±2)℃震荡保存冷冻血小板质量更好,所有过程均不可放置冷面介质暂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血小板 介质 纤维蛋白 絮状不可逆聚集物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保存血小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涛 刘景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4-228,共5页
冷冻保护剂和添加液的正确选择是保证冷冻血小板质量的重要因素。冷冻血小板体内即刻止血功能明显优于液体保存血小板。为更好地保证冷冻血小板的质量,了解二甲亚砜(DMSO)在冷冻血小板保存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DMSO冷冻血小板止... 冷冻保护剂和添加液的正确选择是保证冷冻血小板质量的重要因素。冷冻血小板体内即刻止血功能明显优于液体保存血小板。为更好地保证冷冻血小板的质量,了解二甲亚砜(DMSO)在冷冻血小板保存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DMSO冷冻血小板止血功能增强的机理及不同因素对冷冻保存血小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冷冻血小板的长期保存及质量标准、DMSO引起冷冻血小板分子改变及抑制激活作用的机理、不同因素对冷冻血小板保存效果的影响、保存效果的检测、冷冻血小板在灾害救援和军事行动中的应用及犬冷冻血小板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血小板 冷冻保护剂 二甲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CID小鼠模型评价-80℃冷冻人血小板的体内生存能力 被引量:1
5
作者 周静宇 毕星秀 +1 位作者 唐荣才 黄成垠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802-804,共3页
为了评估人血小板-80℃冷冻保存后在活体内的生存能力,取新鲜机采血小板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使其终浓度为5%,于-80℃保存10天后,取出立即放置于37℃水浴箱中快速解冻,并离心浓缩10倍。用带有超细针头的胰岛素注射器抽取浓缩血小板100... 为了评估人血小板-80℃冷冻保存后在活体内的生存能力,取新鲜机采血小板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使其终浓度为5%,于-80℃保存10天后,取出立即放置于37℃水浴箱中快速解冻,并离心浓缩10倍。用带有超细针头的胰岛素注射器抽取浓缩血小板100μl,经尾静脉注入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体内,在注入0.5、2、4、6、12、24小时时采集小鼠全血,肝素抗凝,用CD61-PE标记后,流式细胞术计数人血小板,以30分钟时的人血小板计数为100%,计算人血小板存活率。结果表明:冷冻血小板在活体内存活率明显降低,新鲜血小板和冷冻血小板输注SCID小鼠体内4小时时的存活率分别为(79.5±9.1)%和(40.6±6.6)%(p<0.01),推算半寿期(T1/2)分别为7小时和2.5小时。结论:血小板-80℃冷冻保存后在活体内的生存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血小板 SCID小鼠 流式细胞术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保存3天后再冷冻保存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丁国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196-1200,共5页
本研究探讨血小板常温保存3天后再进行-80℃冰箱内冷冻保存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对当天冷冻和保存3天后再冷冻血小板进行了计数,并检测聚集力、黏附力以及CD62p的表达,并通过可对比性病例观察保存3天后再冷冻与当天冷冻血小板临床应用... 本研究探讨血小板常温保存3天后再进行-80℃冰箱内冷冻保存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对当天冷冻和保存3天后再冷冻血小板进行了计数,并检测聚集力、黏附力以及CD62p的表达,并通过可对比性病例观察保存3天后再冷冻与当天冷冻血小板临床应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保存期3天之内血小板数量、低渗性休克反应、黏附功能无显著差异性改变(p>0.05),但聚集功能和CD62p的表达率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当天保存并冷冻的血小板与保存3天后再冷冻的血小板各项指标的变化都无显著性差异。CD62p的再表达率(CD62p凝血酶激活后阳性率-CD62p激活前的阳性率)也无显著性差异,分别是51.1±4.5和51.1±4.4(p>0.05)。临床应用当天冷冻和保存3天后再冷冻血小板的CC I值分别是48%和49%,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保存3天后可以再-80℃冷冻保存,其临床应用效果与当天冷冻血小板比较后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血小板保存 冷冻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基谷胱甘肽对冰冻血小板聚集及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吴涛 刘景汉 +2 位作者 李卉 周武 王淑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86-389,共4页
本研究探讨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对冷冻血小板聚集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用血小板聚集仪对血小板的聚集率进行测定,用硝酸还原酶法对NO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新鲜液态血小板的聚集率为(63.44±2.96)%,冷冻血小板的聚集率为(3... 本研究探讨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对冷冻血小板聚集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用血小板聚集仪对血小板的聚集率进行测定,用硝酸还原酶法对NO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新鲜液态血小板的聚集率为(63.44±2.96)%,冷冻血小板的聚集率为(35.47±2.93)%,加入GSNO后的冷冻血小板聚集率为(24.43±3.07)%。32例正常献血者新鲜液态血小板的NO浓度为(31.59±16.88)μmol/L。32例冷冻血小板的NO浓度为(22.16±6.38)μmol/L,明显低于新鲜液态血小板组。32例加入GSNO的冷冻血小板NO浓度为(45.64±6.31)μmol/L,明显高于新鲜液态血小板组。结论:GSNO增加了冷冻血小板NO的浓度,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保持血小板的功能,可以用作冷冻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基谷胱甘肽 冷冻血小板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牙龈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王玉花 柴纪华 张好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1-616,共6页
目的:探究冷冻干燥富血小板纤维蛋白(freeze-dried platelet-rich fibrin, FD-PRF)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 hGFs)功能的影响以及其抗菌性能,为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CCK-8检测细... 目的:探究冷冻干燥富血小板纤维蛋白(freeze-dried platelet-rich fibrin, FD-PRF)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 hGFs)功能的影响以及其抗菌性能,为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CCK-8检测细胞增殖(cell counting kit-8,CCK-8)、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FD-PRF对hGFs细胞周期、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采用倾注平板法和振荡培养法研究FD-PRF的抗菌作用。结果:CCK-8实验结果表明,随着FD-PRF浓度升高,hGFs的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细胞周期结果显示,S-G2/M期的细胞比例:5%FD-PRF组>1%FD-PRF组>对照组,而G0-G1期细胞则相反。迁移实验结果显示,FD-PRF显著提升了hGFs的迁移速度。抗菌实验结果显示,FD-PRF组相比于对照组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明显减少。结论:FD-PRF促进hGFs进入细胞分裂期,进而促进细胞增殖。FD-PRF促进hGFs迁移。此外,本研究还证实FD-PRF具有一定的抗菌性。提示FD-PRF可以促进口腔黏膜炎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干燥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成纤维细胞 抗菌性 口腔黏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温保存血小板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兴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关键词 超低温保存 冷冻血小板 二甲基亚砜 单采新鲜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低温保存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景汉 王青梅 +1 位作者 李茨芬 殷宗健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1997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索并建立低温保存血小板实验方法和技术,以解决临床用血小板难的问题。方法:以终浓度为4%~5%DMSO,于—80℃条件下保存从新鲜血液中分离提取的、仍保持较高活性的血小板为对象,进行低温生物学研究,并做了853例患者输注临床观... 目的:探索并建立低温保存血小板实验方法和技术,以解决临床用血小板难的问题。方法:以终浓度为4%~5%DMSO,于—80℃条件下保存从新鲜血液中分离提取的、仍保持较高活性的血小板为对象,进行低温生物学研究,并做了853例患者输注临床观察。结果:血小板保存6~16个月,采用联合诱导剂检测血小板功能,其血小板聚集功能和粘附率保持在新鲜血小板水平的90%以上,低渗休克反应恢复率为52%±10.1%,KPTT、Ⅶ因子R:Ag及正因子有效性亦保持正常,临床输注后血小板数明显升高,获得满意的止血效果。结论:DMSO系细胞内超低温保护剂,于—80℃条件下仍能有效地保存血小板活性;输注含有DMSO的血小板,对人体是安全的,并具有提高血小板的作用和良好的止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SO 冷冻保存血小板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冻血小板的运输及其在野战医院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景汉 欧阳锡林 高大勇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872-874,共3页
目的 建立和测试低温冷冻血小板无电源运输保存技术。方法 采用高效发泡材料为主要隔热材料 ,以食品级干冰砖为冷源 ,低温冷冻血小板与干冰砖体积比为 2 :1,共同置于箱内保存。记录温度变化曲线和箱温分别在 -70℃ ,-4 0℃ ,-2 0℃以... 目的 建立和测试低温冷冻血小板无电源运输保存技术。方法 采用高效发泡材料为主要隔热材料 ,以食品级干冰砖为冷源 ,低温冷冻血小板与干冰砖体积比为 2 :1,共同置于箱内保存。记录温度变化曲线和箱温分别在 -70℃ ,-4 0℃ ,-2 0℃以下的维持时间 ;60袋 -80℃冰箱保存低温冷冻血小板按上述方法保存至 -4 0℃后重新放回 -80℃冰箱保存。随机取始终保存于 -80℃冰箱冷冻血小板为对照组 ,取测试冷冻血小板其中 2 0袋为测试组 ,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血浆乳酸脱氢酶 (LDH)、乳酸、磷脂酰丝氨酸 (PS)阳性率和CD62p再表达率。结果 在 2 3℃~ 2 6℃环境无电条件下将低温冷冻血小板的保存温度在 -70℃以下可维持 95h ;-4 0℃以下可维持 113h ;-2 0℃以下可维持 118h。测试组和对照组血小板计数、MPV、PDW、LDH、乳酸、pH、PS阳性率和CD62p再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无电源条件下低温冷冻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储存运输技术 ,满足在低温冷冻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在野战医院的应用所需的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冷冻血小板 运输 野战医院 无电源运输保存技术 隔热材料 干冰砖
原文传递
Experimental study on rehydration conditions of freeze-dried platelets 被引量:3
12
作者 Ju-li FAN Xian-guo XU +3 位作者 Shao-zhi ZHANG Fa-ming ZHU Guang-ming CHEN Li-xing YA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5期697-703,共7页
A rehydration process for freeze-dried human platelets was studied on 1 ml of samples. The effects of prehydration duration, prehydration temperature, an rehydration solution on the recovery rate, mean platelet volume... A rehydration process for freeze-dried human platelets was studied on 1 ml of samples. The effects of prehydration duration, prehydration temperature, an rehydration solution on the recovery rate, mean platelet volume (MPV), and 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 were investigated. The mass changes during the prehydration process were also studied. Three prehydration durations: 0, 1.5, and 3.5 h, and two rehydration solutions: platelet-poor plasma and phosphate-buffered saline (PBS), were tested. It was found that: (1) the prehydration was of significance; (2) 1.5 h of prehydration had better effects than 3.5 h of prehydration; (3) as a rehydration solution, the platelet-poor plasma behaved better than the PBS. The impacts of prehydration duration and temperature on the results were studied. There was almost no difference between 35 and 37 ℃. Among all the prehydration durations tested, 15, 30, 60, 90, and 120 min, the best result was achieved with the time duration of 15 min. The weights of prehydrated platelets at the end of each test were measured and the water contents were calculated. After 15 min ofprehydration, the water contents in the samples were about (4.8±0.01)% and (5.27±0.29)% (w/w) corresponding to the conditions of 35 and 37 ℃,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will be helpful for further studies on the freeze-drying of mammalian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EZE-DRYING PLATELETS REHYDRATION Prehydration Rehydration solu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